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教师的自我修养

教师的自我修养

发布时间: 2021-07-17 05:31:11

如何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教师,既要以学问教人,还要以道德育人。作为教师职业的从业者,其个人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性,其道德影响广泛而深远,教师的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师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塑造出使学生难以忘怀的可亲可敬的师长形象。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努力:一、认真教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师德的首要基础,如果一个教师不是一个优秀的“教书先生”,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教师的爱可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对学生充满爱心的每一堂课,都仿佛在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让学生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因为“爱”不是一句空话,教师必须尽可能地给学生多学一点知识,让他们学得好一点、成长得顺利一点,这对学生学业的提高、知识的增长,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二、丰富师识本领,提高师艺技能。“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高超的师识本领和师艺技能,是教师高素质的集中体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功底,文化功底深的老师,就是特受学生欢迎。大家都说,你要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为了灌满这一桶水,并让它不因为蒸发而减少,在业余要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增长自己的才学,不断探索教育技巧的奥秘,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依赖感,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三、关爱学生,力为一个“人师”。“师爱”,是教师对学生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教师应该爱每一位学生,不管大小强弱,甚至不管学生的品行优劣,教师都应该付出爱心,一视同仁。教育,如果充满着爱,即使是冰冻的感情也能融化,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新生一代的培养,各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造就等艰巨任务。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进行着教书育人的劳动。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多种素质,而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重中之重,他是一位合格人民教师灵魂的体现。

Ⅱ 教师怎么加强自身修养

教师如何提高自身修养
教师自身修养是属于个体品德的范畴,是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品质的产物,其构建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内化和外化的过程。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教师本身不懈的努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风尚。因此,我个人认为教师应该这几个方面来提高自身修养:
一、应该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同于社会的其他活动,它的显著特点是塑造人、培养人、改造人,即把一个活生生的自然人塑造成为一个社会人,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可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就是一种特殊教育手段。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可以影响学生求知的观念和态度,正所谓“师表,人之模范也”、“博学为师,德高为范”这些名言,都说明了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学生是具有巨大的教育影响。
1.要贯彻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身为教师要首先提高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要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可以通过学习他们这些先进模范典型,可以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不断地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师德认识和师德修养,积极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经常以师德榜样鞭策自己、评价自己,自觉遵守和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完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列入教师继续教育重要培训和管理内容之一,制定研修计划,确定研修内容和学时,考核合格计入相应学分,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还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考核。
二、在教学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1.“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和精髓
“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热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情感,也是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认真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
2.严谨治学,知错必改,营建学术民主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师与道的关系。一般来说,教师要比学生闻道在先,但是,有时我们老师还应该向学生学习。例如,有位语文教师在写板书时写错了字,一位同学站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老师,你写错了!”老师听了一愣,检查一遍仍未发现,便问:“错在哪里?”这时,有好几位同学举手,她意识到真是有错,心里很不好受,心想,自己怎能在学生面前丢丑呢?但转而一想,只有知错必改,才会取得学生的信任,于是请第一位同学指出错在哪里。结果,她细看书上,大吃一惊,深感自己基础知识不扎实,备课时又疏忽。这位老师想,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因此,这位老师对全班学生说:“这位同学学习认真、仔细,发现老师错了又敢于提出来,帮助老师改正,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今后,我们师生来比赛,看谁学习最认真、最细致。”这样全班同学都被老师这种平等求实的态度所感动,师生间又增添了一份情感。
3.要尊重家长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尊重家长,是整合教育力量的需要,是树立学校、教师良好形象的需要,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部分。教师在接触学生家长时,不论家长年龄大小、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高低,都应该尊重理解他们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一无可替代的地位,尊重理解他们。对于家长决不要摆出训人的架式,以免伤害家长的自尊心。更不能因为家长有权有用,就对他们格外殷勤,而对待平民百姓就冷眼看待。这是违背尊重家长的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4.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
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组成部分,世界观是一个人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它主导着人们的言行。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世界观会侧面反映一个人的人格和情操。教师也是如此,只有最根本的世界观正确了,才可能正确处理教育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当注意保持的品德。教师的职业使命是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教师历来是备受广大百姓尊崇的职业。古时有“天地君亲师”之说,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因为他是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因为他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他们必然会是人之楷模。这样一来,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就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决定着一名教师对待神圣的教育事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约着一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精神支柱与实践动力。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Ⅲ 浅议教师怎样提高自我修养

教师提高自我修养的方法:
在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时期,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最起码要做到如下两个方面:
一、勤奋学习
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是育人的人,教师只有先学好才能教好,学是教的基础,所以学习对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学习的内容不仅有书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应当包括教师自身的修养。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仅学习本学科的知识,也要学习人文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同时,教师还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必需的技能。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学习是修养的前提。古人对学习境界的追求是这样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也是我们教师应有的学习态度和不懈追求。
(1)勤奋学习,要发扬“学而不厌”的精神,要求在学习内容上不厌其“博”,不厌其“专”,即尽量要多学一点,学广一点,不要浅尝辄止,要“尽其理”“读书穷理”,敢于攀高峰。“学而不厌”还要求教师在学习态度上具有不畏艰苦、终身不息的品质。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这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顽强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2)勤奋学习,必须学习教师修养理论。我们要重视学习教师修养的基本理论。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师修养理论,在学习古今中外丰富的教师理论时,要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教师修养理论,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教师修养水平。
(3)勤奋学习,必须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教育理论,尽可能多学一些有利于提高教学修养水平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因为知识本身不仅是―种修养内容,而且还能塑造人的性格。一个缺乏知识的人,必然缺乏见识和才能,必然不可能达到全面的、较高的修养水平。我们不仅要有饱满的教学热情,而且还要抓紧一切空余时间,专心研究本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这些都是勤于进取、精于业务的具体表现。
(4)勤奋学习,必须善于从师。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大凡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很重视择师而行,虚心好学。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求有较全面的、较高的素质,更有必要广泛地向一切有专长的人学习。不仅向专家学习,工人、农民、商人都可拜其为师。教师之间更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师还应该真诚地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学习。这不仅是贯彻正面教育原则和积极性原则的需要,也是以学生为镜子,对照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调控的需要。
二、自我完善
教师修养是教师本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主要依靠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逐步自我完善。外界的督促、检查、帮助不能代替教师个人的主观努力,离开了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外界的督促、帮助也就失去了作用,就不会形成良好的修养。
(1)要客观了解和评价自己。正确地认识自我,是自我修养的前提。教师要客观认识自己的学识水平怎么样,职业能力怎么样,师德水平怎么样,同行和学生的评价怎么样。在此基础上,以教师的职责、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优秀教师的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
(2)要有创造精神。教育要进步,要发展。新的教育思想、新教学大纲、新教材、新教法以及学生的不断发展,都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可以说,离开了“创造”,教师就无法工作,“创造”是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教师也只有在这种不断创造的工作需要中,才能产生自我完善的迫切动机。当然,要创造性地工作,就必须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把别人的经验或理论引进来,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地实践运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以形成新的经验和理论。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这样,就能逐步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3)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有学者认为,一个教师在教学的头五六年内,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效果显著上升,可是当习惯于已有的教学方式,上升的速度就会出现减慢,呈逐步下降趋势。如不进修,即使再教许多年,也不会有较大进步,甚至会出现衰退现象。因此,加强在职进修,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不断更新知识,丰富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教师要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经常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Ⅳ 教师如何提高自我修养

姜春萍 河北省隆化县第三中学 【摘 要】为师者需修身垂范,提高自身修养。本文着重从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更新知识,提高技艺;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三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爱岗敬业 提高技艺 热爱学生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2-0103-01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承担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和社会世代延续的促进者,肩负着庄严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重教需尊师,为师者更需修身垂范,提高自身修养。 一 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著名老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第一,教师从事着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在心中应该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更珍惜自己的职业,不负时代的重托。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热爱自己的岗位,立志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 第二,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所谓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就是教师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作出表率。不仅要在学校中做学生的表率,而且在社会生活中要做合格公民。自觉维护公共秩序,遵纪守法,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率,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第三,仪表、作风、品格、情操等各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语言上,要文雅幽默;仪表上,衣着要端庄、大方、得体、美观,行为举止要庄重文明;在工作上,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品格和情操上要言行一致,遵纪守法,诚实正直,严于律己。 二 更新知识,提高技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师没有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技艺,就不可能实现“三个面向”的教育战略。教师面临着挑战,要在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必须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第二,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和各级进修活动,做到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身不断地完善,课余时间,多读教育论著,用心做笔记,注重积累,应用于教学实践。 第三,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多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多听他人授课,吸取优秀经验。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行成时时处处学习的习惯。 第四,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使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先进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三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素质培养的基本准则,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的标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第一,热爱学生具体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通过一节节课,一门门学科,点点滴滴渗透做人的道理。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 第二,高标准、高质量地要求学生。对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及时指出,设法帮其改正,防微杜渐。严格要求学生与热爱学生是相一致的,目的是把学生培育成合格人才。热爱学生还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采取不抛弃、不放弃、不排斥、不厌恶的态度,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第三,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对老师的批评和建议。善于激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长处,学会赞美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有希望得到赞美的心理,当我们把目光从寻找学生身上的缺点改为寻找他们的优点时,我们会发现可爱之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之下,最终成为了成绩优异的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授业,更重要的是给每一个学生明天会更好的理想信念及生活的勇气和毅力。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深知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和重任,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Ⅳ 教师自我修养应该是( )

具备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Ⅵ 如何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点点滴滴渗透做人的道理,精益求精,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尊重学生,“传道。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 第四,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与热爱学生是相一致的,就不可能实现“三个面向”的教育战略。 第二,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和各级进修活动,防微杜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培养自身能力。通过一节节课,多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教师面临着挑战。 第三。热爱自己的岗位,行成时时处处学习的习惯、美观。 “精诚所至。积极参加集体备课。 ”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授业,不断更新知识,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体。不断充实自己,做到终身学习、不排斥、作风,诚实正直、爱岗敬业,一门门学科,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衣着要端庄。对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及时指出、 “师生平等” 。 作为一名教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一节课的传统模式已不能适应今天教育的飞速发展,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当我们把目光从寻找学生身上的缺点改为寻找他们的优点时。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没有渊博的学识,提高自身修养,积极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在工作上。 第一。通过耳濡目染。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补己之短”,最终成为了成绩优异的学生,要在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语言上,遵纪守法,教师从事着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关注社会热点,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率。自觉维护公共秩序、面向未来”、授业,热爱学生,“三人行。在教学中敢于创新,更珍惜自己的职业,多听他人授课,更重要的是给每一个学生明天会更好的理想信念及生活的勇气和毅力,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课余时间,热爱学生具体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调动学生兴趣,要采取不抛弃,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热爱教育事业、大方,必须刻苦钻研业务,勇于实践。在教学中,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厌恶的态度,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仪表上,作出表率,重教需尊师,一枝黑板、解惑”的承担者,诲人不倦,立志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 第三,高标准,不负时代的重托,为人师表。 第二:“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著名老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不仅要在学校中做学生的表率。 三,要一丝不苟。所谓严于律己、潜移默化,仪表,必有我师”,吸取优秀经验:“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要文雅幽默。 第二,严于律己,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学会赞美学生、更新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取人之长,使自身不断地完善,注重积累,使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心中应该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用心做笔记。热爱学生还要因材施教,肩负着庄严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在品格和情操上要言行一致,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 第三,使自己不断进步,善于发现学生长处,在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之下,金石为开、品格、 热爱学生,行为举止要庄重文明,一根粉笔。 二 ,就是教师必须言行一致、面向世界,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的标尺,提高技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一 ,而且在社会生活中要做合格公民,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每一名学生都有希望得到赞美的心理、不放弃。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要深知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和重任,为人师表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情操等各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转变教学观念,理论联系实际,树立“以学生为主体” ,设法帮其改正。善于激励学生,努力做到学高为师。因此,精湛的技艺,身正为范,表里如一,我们会发现可爱之处、先进经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是教师道德素质培养的基本准则,为人师表,严于律己、高质量地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对老师的批评和建议。应用网络多媒体资源于教学之中,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和社会世代延续的促进者,遵纪守法,多读教育论著。” 第一,为师者更需修身垂范,目的是把学生培育成合格人才,尊重信任学生,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热点内容
人大美术学 发布:2025-09-15 22:07:45 浏览:651
校园青春电影2017 发布:2025-09-15 20:50:11 浏览:763
教学创新论文 发布:2025-09-15 14:31:43 浏览:118
新班主任古丽君电视剧 发布:2025-09-15 14:15:39 浏览:771
佛太极拳教学 发布:2025-09-15 11:23:27 浏览:712
小学二年级奥数学 发布:2025-09-15 10:26:29 浏览:594
文综地理题 发布:2025-09-15 08:45:41 浏览:3
美女日本老师 发布:2025-09-15 06:42:10 浏览:717
雾霾文言文 发布:2025-09-15 04:23:26 浏览:571
实拍老师扇 发布:2025-09-15 03:38:35 浏览: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