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惩罚学生的方法
1. 老师惩罚学生最正确的10个方法
作为一种教育措施,适当运用惩罚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为禁止和纠正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教师常常会对孩子实施惩罚,但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现象:惩罚缺失 1.孩子的因素。孩子们都喜欢温柔和气的老师,态度严厉的老师常会被孩子们冠以凶老师的称号,所以一些年轻的老师怕得不到孩子们的认可,便不敢对孩子们凶,更谈不上对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惩罚。 2.家长的因素。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的宠爱,加上现今社会流行的赏识教育,惩罚常常得不到家长的支持。为避免家长的反感和投诉,部分教师对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敢实施惩罚。惩罚过度 1.体罚。个别老师以纠正幼儿不良习惯为由实施过度惩罚,甚至因自己心情不好或者其他原因,而放纵自己的行为,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 2.限制过多。幼儿园不同于军营,也不同于监狱,它是舒展心灵、放飞个性的地方。但教师却过分强调安全,而不顾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过高过严地要求孩子。笔者在一幼儿园曾见过一名孩子跑着从厕所出来,值班老师当即严厉训斥:谁让你跑的?回去,重新走出来。活泼的孩子当即垂头丧气地从厕所一步一步挪出来。老师从幼儿的安全出发限制孩子的行动本是好意,但如此要求,却让孩子们变成一个个木头人,唯老师之命是从,久而久之,性格也会变得胆小谨慎。 正确认识惩罚,学会艺术性地使用惩罚手段 1.认识到惩罚在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必要性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主张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戒,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命题。马卡连柯也曾说:凡是需要惩戒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戒。在不行惩戒的情况下,惩戒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 安徽省特级教师薛瑞平在总结教育经验时说:在教学中,适当的惩罚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愿意接受教师善意的劝告和教育,如若完全摒弃惩罚,教育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孩子做了错事不惩罚和做了好事不奖赏一样,可以说,惩罚是教育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它是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 孩子进入幼儿园,正是秩序感形成的重要阶段,特别是中大班的孩子,对自身行为已有一定的判断标准,并慢慢建立初步的是非观。在孩子心目中,一味迁就他的老师并不一定就是好老师。该罚则罚,该爱便爱,孩子们对老师的信任度会更高。教育家洛克曾说:当孩子违反了某些规则你却不加以处罚,结果他势必轻视这些规则,而你的威信在他的心目中也就降低了。 2.重视惩罚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过度惩罚 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其使用的方式方法应有一定的讲究。教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愤怒控制自己,保持冷静,正确处理幼儿的不当行为,不致因自己的情绪失控而做出过分的事情。 洛克还说过:你应当记住,他们(孩子们)很小就能区别愤怒与理智;他们不能不尊重出自理智的东西,同时也会很快地藐视愤怒;即使愤怒可以一时慑服他们,但是这种慑服的力量很快就会烟消云散的;出于天性,他们很快就会看不起这种缺乏理智、虚张声势的威吓。因此,在惩罚时,教师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理智,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树立公正无私的形象,赢得孩子和家长的信任。 做好家长宣传工作,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惩罚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在家教园地张贴教育家对惩罚的看法,让家长认识到惩罚的必要性,理解教师对孩子的惩罚。 家长对教师产生误解,往往是因为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所以,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事情发生的完整过程,清楚教师所采用的惩罚手段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同时,教师在采用惩罚手段的时候,要做到一视同仁,从正面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接受相应的惩罚。 只有充分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能正确使用惩罚手段,对幼儿提出适当的要求;只有适当的惩罚和正确的处理方式,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孩子的认可。就如洛克所说:我所说过的严厉方法不应该扩展到这种不合时宜的约束。不应把儿童的年岁或脾性的自然产物,匆忙地解释为顽固不化或故意对抗。所以,要赢得家长的支持,教师首先必须做到惩罚得当。 使用惩罚时应注意的问题 1.少用恫吓、威胁的惩罚方法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幼儿出现各种违反规则的行为时,教师切不可吓唬孩子。比如,晚离园时孩子在活动室到处乱跑,这时,不宜说出不让你妈妈来接你了或者再乱跑把你送到小班等等。虽然只是吓唬,但孩子毕竟年幼,不知深浅,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导致有的孩子吵闹不想上学,说:老师不要我了,要把我送到小班。这也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产生误会,引起不良后果。 2.多用自然惩罚 自然惩罚是让孩子体验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从而注意以后的行为。比如,孩子玩游戏时乱扔玩具,可以采用禁止游戏的惩罚手段,说:玩具不喜欢你了,不想让你玩了。 惩罚,是一门技巧,也是一种艺术。
2. 老师处罚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抄共和国义务教育袭法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
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问对人了,让他们整理笔记,一个考点对应几个例题,例题对应那些考点,既能惩罚,又能显著提高成绩,我的数学老师就是这么做的,现在变成全班都要这样做,不过确实很有效。
还可以让他们背东西,20以内的平方,10以内的立方。
4. 小学时候老师怎样惩罚不听话学生的(包括我)
大家上学时是否受到过惩罚:印象最深的就是上小学三年级时,我们的班主任是惩罚学生的高手,把我排在班里的第一排,为防止挡着其他同学,把我放在教室的一边,因为不害怕老师,所以我就成了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坏学生了(哈哈 因为家中的我很乖的所以这些行为都只有我个人知道的,家里人根本不知道),但是很少让老师抓到的,但有时也会被抓到的,被老师用笔扎过手,也被老师用教杆打过手心,我受的惩罚虽多但不算最厉害的,因为我们还是一个家门的被我称呼为大爷的,还有原因我是女孩子,我们班里一个调皮的男孩子,所受的惩罚才是多样的,每次惩罚学生都会有他,他也是高高的个子,鼻子经常流着,也是同学们取笑的对象,给你们讲讲惩罚的方式,现在想起来也很好玩的,每次这个学生完不成作业或者回答不上问题来,老师就开始惩罚学生,有时打手心,用笔扎手心,有时用笔挖眼睛、普通罚站、出门晒太阳罚站、特殊罚站是最常用的,并不是大家想想的站在那里,实际上是单脚独立其中一直脚还不能太低,并且还要配上手的动作,做投降状,投降也不是大家想想的单独举着手,而是手背紧挨冰冷的黑板(这是冬天惩罚学生最黑的一招)在教室的最后面,或者和最前面,而是有很好的方法,应为我们的老师方法最特殊,老师同学帮我写,那时的我和班里学习最好的同学是好朋友,我那时爱打报不平,所以我经常帮助弱小的同学免受欺负,我从不随意欺负同学,但是随意欺负同学的同学才会收到我得整治!我是否很不好管理?很有爱心呢?我的学习一般的!看看调皮的样子也会知道学习好不到什么地方!笑一笑!大家跟我开心的笑一下,你感受一下你的心情是否会好一些!
5. 老师可以惩戒学生的方法
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孩子的未来,在提倡赏识教育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 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有责任感,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
2
教育应该有奖有罚,只有颂扬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犯了错误,就要担责。当罚不罚,则生骄气。马卡连柯曾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现在的教师抱怨学生难管,不敢与不会惩罚是很大的因素。
3
然而,教师应该怎样举起惩罚之“棒”?
一是赏罚并举。只是一味地赏识而没有惩罚,或只一味地惩罚而没有赏识,都是一条腿走路。赏识和惩罚要并重,有罚有爱,学生才会心悦诚服。
二是爱和尊重原则。
4
教师要有治病救人的爱心,杜绝蔑视,摒弃“笨蛋”、“蠢货”等教育忌语,充分肯定孩子的其他优点,保护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甘于受罚,勇于改错,把惩罚的过程当作人生一课。
5
三是方式要适当。惩罚是一步险棋,用得好则峰回路转,用不好则事与愿违。不合理的惩罚所引起的负面效果,对学生心理的伤害是长期的。惩罚的目的不是为了治人,而是为了治病。应选择文明的方式,力避简单粗暴,惩罚要对事不对人。
6
四要适度和及时。惩罚过轻起不到教育效果,惩罚过度会引起偏激反应。及时的惩罚能使学生体验更深,延迟的惩罚会因事过境迁而成为“秋后算帐”,易使学生产生情绪上的反感和对立。
6. 我是一名学生 老师应该怎样正确惩罚学生
我不清楚你所说的“惩罚不合理”是指对谁的惩罚而言,对你还是他人;你跟老师争吵的原因,还是因为针对“老师的惩罚不合理”还是因为老师要惩罚你,你进行的辩解?但是我认为,老师让你写一份建议书,你应该看作是一种平等对话的机会,老师很想帮助你,而你可以尽情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开诚布公的,推心置腹的。比如,你可以把禁止打篮球、玩电游等等最喜欢的活动权力交给老师,请他来约束你;也可以把自己最不喜欢的活动权利交给老师,比如:抄写英语单词,请家长签字等等。还有就是,你可以在老师采取的惩罚措施基础上将自己的想法加进去,进行改进。无论怎样,我想,只要你能够理解老师对你成长过程中所倾注的用心良苦,一切惩罚,都是善意的,你是都可以接受的。当老师从建议书中看到你对老师的信任与诚恳,老师更会对你严爱兼施,那时候,可能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嗔怪,对你来说都是一种最严厉的惩罚了。
7. 老师怎么合理惩罚学生
第一,惩罚要依法办事。当今时代,人人都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就连小学生都知道要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来捍卫自己的权益,所以,教师对那些屡屡犯错违纪的学生,在说服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应该是可以对学生进行责罚,但必须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可越界。
第二,惩罚要及时适度。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惩罚时,要掌握一定的尺度,大错要重罚,小错要轻罚,无错不罚。要努力避免冲动和随心所欲,避免大错轻罚,小错重罚,有错不罚,无错惩罚。还有,对学生的惩罚还要及时,尽可能做出快速的反应,让学生对当下犯错误的行为承担责任,也避免更多的学生继续犯同类的错误。
第三,一事一罚,不翻旧账。学生都是在不断成长的,老师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对学生曾经的错误,一事一罚,处罚之后,满怀期望地等待学生成长,创造性等待学生慢慢改变。只要学生改过了,就不要总翻旧账,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
第四,惩罚的一惯性。教师对学生惩罚要坚持一惯性,凡是遇到犯有同类错误,都要处罚,不可随意改变处罚的力度和范围。对同一个班级学生,一定要采用同样的尺度,不能因人而异。坚持一惯性,就能让学生明白,有些底线和纪律原则是不能逾越的,不要有侥幸心理,容易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第五,惩罚要体现教育性。学校和老师惩罚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知错改错,形成正确的“三观”,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所以,惩罚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不是为了泄私愤,而是为了教育学生。所以,惩罚的方式方法、程度轻重都是值得探索的,一定要体现教育的原则和目的。
第六,惩罚的方法值得探索。教育中既要有表扬,也要有惩罚,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但近来,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和规范性文件的明示,家长和老师就怎样惩罚孩子缺乏共同的认知,家长和学校及教师之间,容易对学校的惩罚措施不理解,甚至做出过度反应。对此,小编认为,学校不妨利用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展开一些讨论,对怎样惩罚违纪学生,由谁来惩罚等问题,达成一些共识。比如,哪些可以罚站,哪些可以让学生以体力方式记住错误,哪些可以暂停上课,由家长带回家教育等。
不过,不管怎样,教师不可随意体罚学生,也不允许使用“语言暴力”。
8. 老师是怎么惩罚学生的
问你老师去,他不是很酷的吗追问:呵呵回答:
好好教育 就我们那B老师 让他好好教育了 她不干擦回答:
但是我认为,老师让你写一份建议书,你应该看作是一种平等对话的机会,老师很想帮助你,而你可以尽情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开诚布公的,推心置腹的。比如,你可以把禁止打篮球、玩电游等等最喜欢的活动权力交给老师,请他来约束你;也可以把自己最不喜欢的活动权利交给老师,比如:抄写英语单词,请家长签字等等。还有就是,你可以在老师采取的惩罚措施基础上将自己的想法加进去,进行改进。
对的是全班同学回答:
这回我明白了。
其实你所说的,是大多数老师比较常用的方法。
其实,无论哪一种惩罚,都不是目的,它只是督促你进步的一种手段而已。追问:
但是我认为,老师让你写一份建议书,你应该看作是一种平等对话的机会,老师很想帮助你,而你可以尽情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开诚布公的,推心置腹的。比如,你可以把禁止打篮球、玩电游等等最喜欢的活动权力交给老师,请他来约束你;也可以把自己最不喜欢的活动权利交给老师,比如:抄写英语单词,请家长签字等等。还有就是,你可以在老师采取的惩罚措施基础上将自己的想法加进去,进行改进。
9. 老师收拾学生的方法
相信不少同学学生时代都有过因调皮而被老师“惩罚”的经历,或抄写课文,或围绕操场跑圈,我清楚的记得还被老师罚过做俯卧撑呢~,但是现在这种“惩罚”方式似乎已经OUT了,近日,天涯社区上一名自称为初中班主任的网友发布一篇帖子,披露“班主任潜规则”——班主任收拾学生十大阴招,一时间引起一片哗然,众多争议~
理论基础:“收拾学生要让家长挑不出毛病”
阴招一、错时孤立法
原理:掉队单飞的大雁,会因慌乱而叫声凄凉。
适用对象:特别影响班级秩序的调皮学生。
方法:将其单独从班级带出来,美其名曰进行单独辅导,然后和其他学生实行不同的上下课制度,别人上课他下课,别人下课他上课,不到一天,他自然就会向你求饶。
阴招二、憋尿制胜法
原理:同第一条
适用对象:特别影响班级秩序的调皮学生,而错时孤立法对其不起作用的。
方法:让他直接考试,一张卷子一张卷子的做,3个小时,4个小时,不准去厕所,憋死他,看他还敢捣乱不?不到一天,绝对整得他求饶。
阴招三、彪悍女生法
原理:一般男学生对女学生总是敬而远之,不会随便对女生动手,特别是调皮的家伙,更是和一些女生水火不容。
适用对象:爱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爱欺负个人的调皮学生。
方法:发现班级内某些彪悍的女生(性格刚烈),或者是小肚鸡肠的女生(动不动就哭鼻子)。将她们向该男生集中,对其形成包围之势。调皮鬼稍微碰撞着任何一个女生,都会形成公愤,引来女生的共同攻击、谩骂,或者哭鼻子的灾难。如此一来,课堂上他只好乖乖做自己的事情,再不敢乱动,为所欲为。
十大“ 阴招”尚未披露完全,三条“ 阴招”里,大多网友对第二条“憋尿制胜法”颇有微词,认为“让孩子憋尿是一件非常不人道的事
10. 班主任惩罚学生的方法
无论如何要避免体罚,可以采用罚抄写,留堂,告诉家长等方法。不过还是以正向的鼓励为主,惩罚只是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