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家长和老师做

家长和老师做

发布时间: 2021-07-18 17:21:33

Ⅰ 如果孩子在学校犯错了,家长和老师怎么

家长和老师应该积极沟通,找出问题所在,一起解决问题。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了解孩子犯了什么错,到底是不是孩子犯错了。如果是的话,积极和老师和孩子沟通,主动承认错误。
作为老师,应该和家长沟通,主动挽救一些错误措施

如何做好家长与老师的协调工作

我是一个教师,但也是一个家长,我既理解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理解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苦心,所以为了劲往一处使,家长要与老师多沟通,让老师感觉不是把孩子往学校一推就没事了,再就是配合努力配合老师完成让孩子做的作业(当然合理的)。

Ⅲ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做

教育好孩子,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靠打骂孩子让孩子屈服,这样会让孩子更容易叛逆。

Ⅳ 家长与老师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最为恰当

最近网上一个家长在班级群里号召大家都给老师送礼的行为受到了大家的热议,让人感叹现在的家长和老师的关系真是不健康。那么家长与老师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最为恰当呢,我认为应该是互相体谅,互相理解,互帮互助的关系,因为家长和孩子都有为了孩子好的共同目的。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老师和家长任何一方的缺少,都会让孩子的教育大打折扣。赶不上家长老师齐心合力。当然,家长负责家教尽量不要麻烦老师,家教的问题,老师可以帮忙,但是过多麻烦老师还是不妥当的。得到老师额外的帮助,家长一定能够要心存感谢,否则就不应该了。学校的问题,老师尽量解决,学习是老师和孩子共同的责任,家长下班后要承担起孩子学习的责任。要时刻铭记,老师和家长都是孩子的教育者,绝不能对立。

Ⅳ 吉林一女老师做家教时与学生家长偷情长达5年,后来怎样

吉林一女老师做家教时与学生家长偷情长达5年,两人曾是高中同学,在酒店开房时被当场抓住,该老师已被处分。


孙女士将收集好的证据提交给了教育局,同时向当地警局报了案。当王某与赵先生再一次去酒店开房时,孙女士带着民警赶往该酒店,将两人当场抓住。长春市教育局给予王某记过处分,不得聘用王某到高于现等级的岗位。据孙女士透露,事件中的两人保持不正当的性关系长达5年。

不过孙女士并不满意这样的处分,她在愤怒之下将该事件的更多细节曝光了出来,原来王某和赵先生是高中同学,在赵先生聘请王某当家教之前,两人就在同学会上重新联系上了。在王某给学生补课期间,她接到赵先生的电话时表情眉飞色舞,话语大胆放肆,丝毫不顾学生还在场。王某还经常给学生灌输一个观念:每个长辈都有选择幸福的权利,孩子不要过于干涉长辈的感情。据了解,王某也曾是已婚人士,但当时她逼丈夫与自己离婚了。赵先生非常坦荡地向孙女士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想要与孙女士离婚。

Ⅵ 学生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应该做哪些

家长:对于小孩子必须鼓励他们才会进步,告诉他你对他百分百有信心只要他努力一点一定有优异成绩。你有很大的潜力,要充分发挥。你是好样的。
鼓励和信任孩子会做好,孩子就会做好的。
要让孩子知道读好书是他的责任不是家长的责任。前途和生活是属于孩子自己的。父母如何爱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走他的人生路。告诉他读书好和不好的人将来到社会上的等级差别。
不要具体督促让他自己安排如果你具体督促就喧宾夺主了。孩子会认为学习是你的事。即使是在你督促下做了但是是认为为你学习而不是为他自己学习.那么一旦失去你的督促他就不学习了.你能督促他一辈子吗?
教师:面对孩子成长的各种问题,应认真研究它,而不是要追究责任。应该和家长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
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习惯,或表扬优秀的学生,或介绍一些家长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或向家长推荐一些好书供家长学习参考。
当学生生病、在校学习和思想情况有波动时,老师主动与学生家长电话沟通或家访,多关照孩子,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在家长看来,是教师的一份责任心,是对学生爱的表现。家长一旦对老师心存感激,有了信任感,他就会更加主动地配合老师开展工作。

Ⅶ 家长怎样与老师做好沟通

家长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
错误一:谈话时别老跑题 讲述者:太原市杏花岭小学荣老师
家长表现:和老师交谈时信马由缰,无端浪费了时间,老师也不得要领,不知道家长想要说什么。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家长,见到老师后一会儿说:“这个孩子愁死人,贪玩得要命,就是不肯学习。”一会儿又说:“这孩子爱忘事,老师布置的作业、交待的事情,回家就忘得一干二净。”我还没反应过来,家长又开始抱怨孩子在小饭桌吃不好。我怎么也跟不上这位家长的思路,不知道他到底想要我帮着解决孩子哪方面的问题。
还有些家长自来熟,与老师无话不谈。一次,一个家长和我谈起了收入问题,她问我:“您每个月能有多少收入?”也许,家长的本意是想拉拉家常,显得和老师亲切,但是我该跟家长怎么说?这些话反而拉开了与老师的距离。可能家长也是有目的而来的,结果无功而返。
荣老师支招:与老师交谈要事先约好时间、地点,确定谈话的主题,也就是要做到有目的而来——想谈些什么、解决些什么问题,比如是孩子不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没计划还是放学回到家不帮父母做家务„„
最好一次就一个突出问题与老师探讨,没有主题、啰嗦是大忌。 错误二:家长护短
讲述者:太原市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丁老师
家长表现:老师当面指出孩子的一些小毛病时,家长不能认真面对事实、和老师配合商讨解决方法,只是一味夸大孩子的优点。
一次,班里例行的家长会结束后,一个女孩的妈妈专程留了下来,说想和我详细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那是一个很顽皮的女孩,像个假小子,但也是个聪明孩子,如果加以引导会很优秀的。我想了想说:“她成绩还可以,只是有个小毛病。”我顿了顿,以最婉转的方式
告诉她,孩子比较贪玩,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我说:“她上课时常把书本搞得乱七八糟,课堂上和同桌互扔橡皮玩。”女孩的妈妈一听脸就红了:“这不可能,孩子从小就懂事儿„„” 还有的家长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曾经就有一位家长对我说:“既然我们把孩子送到了学校,你们应该负起全方位的责任„„”一副领导对下属训话的口气,让老师从心里难以接受。
丁老师支招:老师谈到孩子的缺点,总是有一定根据的,家长如果认真听下去,可能有助于孩子改正。
其实,家长大可不必因为怕老师对孩子印象不好,就去硬夸孩子怎么样,一般来说,老师对孩子是有一个评价的。家长和老师沟通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因为一般的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里的表现是有差别的。即使自认为是教育专家,也应该虚心向老师请教,毕竟老师相对了解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往往会给出比较合适的教育经验。 错误三:“躲避”老师
讲述者:太原市青年路小学王老师
家长表现:从来不与老师沟通,一个学期下来,除了开家长会时,老师能见到家长,老师平时根本不了解孩子校外的表现。
一个班里,总有几个孩子的家长几乎从不和老师联系,孩子在家的学习和各种行为,除了孩子上交的作业外,老师根本不了解,甚至作业本上的家长签字也有一天没一天。 有些家长的确是工作忙,没有时间与老师联系;也有些家长是担心老师很忙,经常见老师会影响到老师,从而不愿主动和老师联系。其实,老师一般还是非常希望家长到学校或者通过电话和老师联系的,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一些表现,更有利于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王老师支招: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时,可以抽下午放学后这段时间,因为这段时间老师相对有空闲和家长交流,地点就选在老师的办公室,这样双方都很方便。
如果工作忙无法和老师面谈,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字的机会,把家长在平时遇到的教育问题、孩子近段时间完成作业的情况——完成作业所用的时间、认真程度等统统写在签名后。
如果实在不知道该和老师说些什么,可以多跟老师分享孩子在家的点滴故事,不仅老师能感受到家长的喜悦,同时也能从中掌握孩子的一些信息。家长一定要明白,如果把老师和家长比做汉堡包的两片面包,而孩子就是夹在中间的那块牛肉,紧紧夹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汉堡包。
众议 有些方法可以借用 方法一:电话、短信很方便 讲述者:杨女士,医院大夫
其实,家长和老师沟通,不一定非要面对面坐下来,一本正经地谈,抽空给老师打个电话、发个短信都是不错的方法。但是,什么时候打、打多长时间、谈话的方法等确实也值得家长思考。比如说,我的工作决定了我常得加班,管孩子是有难度,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话题就可以尽量放在探讨如何教育孩子而不是分数和名次上。因此用电话和老师交谈应该直入主题,不能耗太多时间,有些家长一讲就是半个小时,老师就有点吃不消了。在向老师说孩子的情况时,不要带着先入为主的印象,“我家孩子很优秀”,“这孩子和人相处不好”,而应该尽量讲发生的事情。
如果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出时间和老师联系,还可以采用发短信的方法,例如,这个学期刚开学那段时间,我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好,可又抽不出时间和老师面谈,我就给老师发短信:“得知孩子的近况,仔细想来,首先是家长工作忙,没有尽到责任,我希望老师不要因此而对孩子失去信心,我也努力使他回归状态。非常感谢老师的付出!以后会多和你联系。”
当然,平时遇到问题,也可以给老师发短信,可以这么发:“老师您好,常听到孩子说到你,谢谢您这么认真地教孩子。今天孩子回到家,说他在学校里遇到××问题了,我想这问题得请教您,看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如何配合。”然后耐心地看看老师的说法。

Ⅷ 家长和老师应当怎样互动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认为,有效的家校合作应该是双向的、互动的。我们提倡家长要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这种参与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对学校教育工作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外研究者将家校合作界定为一种双向活动,是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与教育工作者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其中重要关键词在于“双向”和“相互”。 但是,部分学校教师直接以要求的形式给家长布置作业,反映了家庭、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不平等,是不利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一是类似于出试卷、批改作业等原本是教师分内的工作。作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基于此,进而不断改进自身教学。但现在却将自己本该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了家长,这不是一种良好的家校互动。二是家长都有各自的工作,还要额外去帮助教师完成这些任务,造成了家长的额外负担。三是家长的非专业参与和应付会导致课后环节的不足和缺失,不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结果不仅会挫伤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主动性,更会引起家长对教师教学工作乃至学校的不信任。 因此,应该创造性地开展家校合作,如开发家校互动网络平台等,实现家校便捷的双向和多向交流,不断扩大和加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热点内容
美女日本老师 发布:2025-09-15 06:42:10 浏览:717
雾霾文言文 发布:2025-09-15 04:23:26 浏览:571
实拍老师扇 发布:2025-09-15 03:38:35 浏览:437
涿州老师招聘 发布:2025-09-14 21:13:55 浏览:347
零五网初二物理同步练习 发布:2025-09-14 20:51:19 浏览:678
胃病多久好 发布:2025-09-14 18:27:57 浏览:635
教师专业化成长 发布:2025-09-14 16:39:40 浏览:484
八年上册数学 发布:2025-09-14 16:04:25 浏览:358
标杆教育 发布:2025-09-14 15:51:08 浏览:149
教育运营管理 发布:2025-09-14 15:50:24 浏览: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