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育孩子的方法
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最牛老师这样说!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1. 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2. 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3. 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4. 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5. 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阶层是会遗传的。”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6. 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7. 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8. 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
9. 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10. 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
11. 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12. 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13. 让孩子成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没有激情,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没有理智,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
14. 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开始。
15. 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厚道,请不要嘲笑他的软弱。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亏,因为他被别人厌恶。愿意吃小亏的人,将来会占大便宜,因为他被人喜欢。
16. 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
17. 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让孩子1到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要么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要么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18. 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进餐,二是邀请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
19. 如果没有特别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20. 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阅读和写作习惯,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阅读,尽早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只要还在读书的人,就不会彻底堕落,彻底堕落的人是不读书的。”从来不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21. 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在3岁前后,第二个在9岁前后,第三个在13岁前后。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患无穷。
22. 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
23. 如果你的孩子在13岁的时候喜欢弗罗斯特的诗句:“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人少的那一条”,这很正常,不要担心,他以后也许会选择人走的多的那一条。
24. 父母给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给13岁前后的孩子讲道理时,要注意自己讲话的姿态,姿态比道理更重要。否则,孩子会厌恶,反抗。孩子会说:你讲的话都是对的,但你讲话的那个样子很令人讨厌。
25. 心底秘密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诉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说出来。
26. 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消极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
27. 必须留意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也不必太在意他的名次。倒是需要警惕那些学习成绩总是第一名的孩子。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好,性格也好,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性格却自私,缺乏同情心,没有生活情趣。
28. 必须让你的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并愉快的接受小伙伴。“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邻居不满,对孩子的小伙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觉得好像自己跟别人很不一样,那么,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与任何人自然地相处。
29. 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让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但不要有太杂乱的伙伴,在孩子没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断里之前,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坏习惯。
30. 让你的孩子尽早建立健康的审美观。有出息的男性一定会喜欢健康的女性。不要让孩子的审美观陷入低级,病态。不要以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为强大的,就都是坏的。不要以为小麻雀,小绵羊,小狗都是可爱的,也不要以为狮子,老虎,狼都是坏的。不要以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3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32. 告诉你的孩子: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
家长和孩子就像两颗彼此分离又相互靠近的大树和小树,大树要为小树遮挡风沙,也要给小树留下足够的空间,感受阳光,呼吸空气。
这样小树才能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自由伸展,茁壮成长。太靠近大树的小树是不能长成参天大树的,而远离大树的小树却要去独自地抵挡风沙,虽坚强无比却又极易扭曲或夭折。
2. 老师怎样教育孩子才是正确的方法
为人师表是老师应有品质,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是应从德智体美各方均衡发展为好,有好身体好的品行及文化素养。
3. 和老师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老师最怕两种家长:一种是从不来学校,对于孩子的事不闻不问;另一种是三天两头来学校,一点鸡毛蒜皮的事都来找老师理论。这是在与一些老师们相处的场合,谈到老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问题时,所得到的结论。也许这不是所有老师的感受,但至少是一部分真实的心声。当然,大多数的家长是关心孩子的教育,也经常参与学校为父母举办的活动,而且是明理好沟通的。但是话说回来,怎样才是“从不来”和“三天两头来”之间的折衷平衡点,似乎变成家长难以取舍的困境。人际沟通本来就是一门大学问,更何况为了孩子教育著想,父母和老师的沟通更显得重要。常听到老师说,家长很难沟通;也常听到父母说,老师很难沟通。如果只是彼此抱怨对方, 一、在每一个新的学年, 你是否主动去拜访孩子的老师二、你是否以请教专家的态度去拜访老师三、你是否提供老师一些孩子在家中的生活资料四、你是否接纳老师的一些想法和感受五、你是否同情理解老师的一些困难, 包括牢骚在内六、你是否对老师一些作法表示支持七、你是否很少打断老师的话八、你是否专注的听老师的叙述九、你是否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如果你回答「是」的在七个以上,相信你和老师的沟通已经有一个很好的开始。如果你回答“是”的在四到六个之间,你和老师的沟通似乎有点问题,回头看一看回答“否”的题目,想一想其中的道理:尊重是赢取合作之钥。如果你回答“是”的在三个以下,我想你得花更多的时间,诚实的面对自己:是放不下身段吗?是自认为懂得多吗?是防卫性过强吗?还是从没有和老师沟通的经验?除了拜访老师,与老师沟通之外,打电话与老师联系,也是很好的方法之一(但是别常打,以免干扰到老师的私生活) 今天孩子回到家里,说他在学校里发生……(把事件长话短说) 有时孩子回家后,会说一些可能引起亲师误会或冲突的话,孩子也许无意说谎,可能是表达不够清楚(认知和语言正在发展之故) ,或者只说利于自己的一面之辞(不需责怪孩子,这是人之常情) 。请先不要急躁愤怒, 冲突只会误事,最好先打电话或拜访老师,把事情加以澄清。其实,大多数的事件在证实之后,通常都是些小事,不必过分在意. 如果想更有效的增进亲师沟通,得抽空多参与学校举办的活动,如亲职教育讲座、亲师会、父母成长团体、读书会、教学成果展览、运动会、园游会等。如有更多的心力,可主动协助推展教育工作,如许多学校的爱心妈妈,导护爸爸。这样不仅能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对孩子的教育和学习上的示范,都有深远的意义和效果。
4. 老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在外人看来,身为教师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应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现实中教师教育不好自己子女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这值得每一位作教师的家长好好思考。究其原因,除教师子女自身及外在环境的影响外,教师家长自身对子女教育思想上不经意的失误,也是造成教师对子女教育失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我发现,我辅导别人的孩子,人家不会,我也能笑眯眯地讲一遍又一遍。但是,我辅导自己的孩子就压不住火,总觉得这个东西很简单,一看就会,又给你讲了,你怎么还不会呢?情绪就上来了。辅导别人孩子可以耐心,这是职业习惯。辅导自己孩子,自己最亲近的人,有时反而没那么耐心了,可能这就叫做人性的弱点吧。 对于这段话,我是反复研读,我也何尝不是这样,对待班里最调皮的学生能欣赏他们的优点,可对自己的孩子总看到他的缺点;对待最不听话的学生,能以一位可亲的老师形象出现,可对待自己孩子的点点过错总以一张严母面孔。我曾从心理学上分析,以为这是自己童年所受教育的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可王老师以实际行动证明人性的弱点是可以战胜的,关键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育,如果是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最终的结果肯定是患得患失,孩子在你摇摆不定的教育中成长,得不到成功。 我们很多老师的孩子由于在自己任教的学校里上学,由于老师的无形照顾使孩子产生了优越感,容易掩盖缺点和不足;由于老师的特殊照顾还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一旦脱离这个环境就会因“失宠”而导致心理失衡。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他们最懂得也最需要平等,任何的特殊对待都不会产生好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作为教师的父母教育子女,是教育大范畴中一个较为特殊的领域,最熟悉的往往容易成为最陌生的,正是由于我们教师对自己子女、对教育爱得太深,也极容易导致对自己子女伤得最深。 ,分析原因由于身为教师的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极容易受教师角色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不分场合地以教师的身份和口吻教训自己的孩子,结果只会让孩子觉得缺乏感情而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教育的失效甚至失败。由于教师对本行业较为熟悉,我们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可能百般挑剔,尤其是一些在教育界思想前卫、略有成绩的教师更容易对自己子女吹毛求疵。 老师的孩子不爱学习,这是孩子对我们的消极对抗,我们需要好好反思,引以为戒。 为自己的教育出发点和归宿,欣赏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挖掘孩子的潜能,针对孩子的特点实施科学的教育,这样,我们才对得起自己的孩子。 作为教师家长,我们需要有一颗平常心,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学习成绩优异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是培养自信、友善、责任心强,自我管理能力好、抗挫折能力强的孩子,孩子的健康人格比学习更重要。
5. 老师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
对于老师来说,教育孩子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教育是没有止境的。也是没有固定方法的,这是因人而异。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应该学会去鼓励他。让他充满信心。一个人只有内心强大了,他才能够做成任何事情。
6. 老师教育孩子时,有哪些方式方法是违法的
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都是不允许的,肢体接触绝对不可以,说教也需要注意尺度,不能使用可能伤害儿童心理健康的语言,尽量以表扬为主,因此不存在尺度问题,更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一般的话打手心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也不是会一直疼,也不侮辱人,但是你要是上脚,打巴掌这种肯定不行啊
其次老李认为一个教师一但开始用罚款手段来管理班级,那么这个教师的人设就基本崩塌了(额,好像最近人设崩塌的人挺多的)。教师用罚款管理班级会给人留下这些印象:没能力,要是正常手段能管好班级,犯得上罚学生钱吗?;贪财,有时尽管你的财务管理非常透明,但是也难免落人口舌;简单粗暴,不动脑子经营班级,只会用罚款解决问题。
7. 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的话
老师教育学生的话语
1 、愿你是一棵树:春天,吐一山淡淡的香味;夏天,洒一抹如泉的凉荫;秋天,举一树甜甜的青果;冬天,做一个养精蓄锐的好梦!
2 、让时间在知识的枝条上、智慧的绿叶上、成熟的果实上留下它勤奋的印痕!
3 、自爱,使你端庄;自尊,使你高雅;自立,使你自由;自强,使你奋发;自信,使你坚定……这一切将使你在成功的道路上遥遥领先。
4 、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天,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天;愿你在未来的一年中,无限珍惜这每一个今天。
5 、你是泊于青春的港口的一叶小舟,愿你扬起信念的帆,载着希望的梦幻,驶向辽阔的海洋。
6 、生活的海洋已铺开金色的路,浪花正分列两旁摇动着欢迎的花束。勇敢地去吧,朋友!前进,已吹响出征的海螺;彩霞,正在将鲜花的大旗飞舞……
7 、自爱,使你端庄;自尊,使你高雅;自立,使你自由;自强,使你奋发;自信,使你坚定……这一切将使你在成功的道路上遥遥领先。
8 、愿你是风,鼓起白色的帆;愿你是船,剪开蓝色的波澜。生活正在你的前方微笑,勇敢的走上前去,将彩色的人生拥抱。
9 、你长着一对翅膀。坚韧地飞吧,不要为风雨所折服;诚挚地飞吧,不要为香甜的蜜汁所陶醉。朝着明确的目标,飞向美好的人生。
10 、愿你们驾驶着信念铸造的航船,到希望的大海去犁出雪白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