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案例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以前写文章常用这句名言,只觉得它好有文采;现在每每读到它,回想起自己从教1年的历程,对它便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真切体会。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我懂得笨鸟先飞,多一份付出,多一些勤勉,经过1年的累积,便多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今天抱着学习的态度,与大家交流成长体会,收获成长快乐.
回首往事,我常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忙碌了一天后,我总会拿“太累了、该放松放松”等托词来给自己业余时间的“放假”找理由;我也常陷入这样的窘境:忙了一天,忙了一个星期,或是更多,可每当回首这段时光的时候,往往是一片空白,好象什么都没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少了一份学习,少了一份反思,更少了一片宁静的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如此日复一日,当我蓦然回首时,已然“尘满面,鬓如霜”。我不止一次地这样设想,不止一次地感到可怕。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忧患,所以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更多的时候还是充实,还是不断地在进步。在我这一年的成长路上,杜小的老师们一直在引导着我,激励着我,使得我两次在区论文评比中分别获二、三等奖,我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他们的真情帮助。杜小的五十几位教师可以说是是五十几本"人"字的教科书.五十几本能很快发挥教学功能的书;五十几位能够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为学生编写教科书的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老师的智慧才学其实是"书"的内容; 所以我养成了阅读课外书的习惯。法国卢梭曾经说过“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读书让人明智,读书让人深刻。阅读的习惯对于我的工作、我的成长,帮助是巨大的。我希望可以自豪的站在我的学生面前敢说:我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资料书;一本让他们每天都惊奇的教科书!
如果说,身边的榜样引领着我成长的话,那么自身的不断努力,则是成长的必备条件。我喜欢这样一句话:实践出真知,磨砺育新人。用在我们青年教师身上,又是何其的恰当。回想自己这一年的从教经历,感触最多的是工作越忙碌内心就越充实。
一年以来,除完成自己语文教学工作之外,还有班主任工作,也正因为这样我比别人多了一些实践、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还记得正式成为教师的第一节课,那是一年级报道的第一天,一群好可爱的小孩,他们和我一样刚刚踏进这个校园,用着好奇的眼睛和试探的心来认识周边的一切。踏上讲台,第一次说:“上课”,心里感觉还是很别扭的而后听到孩子们用着清脆整齐响亮的嗓音说道:“老师好”,心里那一刻就如被清新的泉水叮咚叮咚地敲着,感到自己神圣的责任,还有从事这份职业的自豪。第二天,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者的角色,我的工作对象,是一帮天真无瑕的孩子。我想,我的完美形象的塑造,还得从他们身上得以完善。我试着走近他们中的每一个人。结果,三天不到的时间,我竟熟悉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从姓名、座位到个人的喜好,甚至于每个孩子形体上的细节特征,我也摸得一清二楚。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段日子,我常常能闭上眼睛随时想象得出班级里的现状:谁在认真听讲,谁在左顾右盼,谁和谁在窃窃私语,谁与谁又在大声喧哗……陪伴着孩子的成长,是一件让人感动的事。看着他们活泼可爱的笑脸,听着他们问的单纯而有趣的问题,也使得自己一直保持着年轻纯朴的心态。
2. 教育部曝光8起违反教师准则的案例,你如何评价这些老师的行为
近日,教育部曝光八起反教师准则的案例,其中这些案例中存在歧视学生、性骚扰女学生、教育方式不当、课外培训补习,诱导学生有偿参加补习、体罚学生等违反教师准则的行为。教师本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业,但这些有悖师德的案件频出,使得家长和社会对学生教育更加重视,对于这些老师的行为,个人评价如下:
一、是道德要求不够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第一天职,对待学生也应该公平公正,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选择正确的方式教育学生,时刻注意自己为人师表的身份,要对自己有超常人的道德要求,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道德榜样。
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教师的待遇,给予教师工作更多的尊重与理解,但也应该严格把控职业教师的道德素质,学生有行为准则,那相对应老师也应该有其规范的行为准则,知道这样才能够放心的让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
3. 违反教师法案例
一、案情简介
2005年,寒假过后,在新学期开学伊始,初一(1)班班主任郭老师特别强调了学生的发型问题。
虽然说“穿衣戴帽,各有一好”,留什么样的发型是件小事,可在许多学校和老师的眼里,绝对不能把发型当小事来抓。确实,生源不佳的学校的学生常给人“街道痞子”、“胡同串子”的感觉。郭老师强调发型问题是有原因的。可是,学生留什么发型,一般不取决于教委、学校、老师,而是歌星、影星、球星。
结果三天过去了,班里的男生苏某还是留着长长的中分头。一天中午放学后,郭老师把苏某叫到办公室。
教师问:“老师给全班同学提的发型要求你知道吗?这也是全校统一的要求,你知道吗?”
“知道。”苏某低声回答。
“知道?知道为什么还不动?”声调里老师带着几分气。
“我家里不让理,我也没办法。”学生理直气壮。
就这样,师生对话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最后,郭老师拉开抽屉顺手拿出一把剪子,嘴里说着“那我替你理吧”,话到手到,苏某中间的一绺头发已剪下来了。苏某一边护着,一边说:“得,得,我自己去理,行了吧。”说完跑出了办公室。
苏某回到家的时候,其父正在喝酒。看见儿子捂着头走进来便大声喝问,以为儿子又在外面打了架,惹事生非。当听完事情原委后便借着几分酒力,怒冲冲跑到学校兴师问罪。见到郭老师开始还较理智,后来便破口大骂,在场的老师都为之瞪目。
正当大家纷纷上前劝解、家长还不依不饶的时候,一位两鬓银白、马上要退休的女教师乔某走上前去,嘴里说着“让你无法无天”,随手就给了苏父一个嘴巴,不知是这巴掌的功效还是苏父的酒也该醒了,反正此后骂声听不见了,只是听到苏父反复强调:“正月里理头死舅舅,又不是文化大革命,凭什么给我孩子剃阴阳头……。”
此时外面已围了不少人,为了化解矛盾,年级主任便把他们带到校长室。
二、案情分析
1、苏父
苏父见到郭老师开始还较理智,“后来便破口大骂”,对教师造成了人格的侮辱,违反了中国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鉴于情节不是特别严重和恶劣,家长应该向郭老师赔礼道歉。
2、郭老师
郭老师作为人民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工作认真负责应该是好的,但采取的方法不当,对学生的人格不够尊重,违反了中国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权利和义务第八条的规定:教师义务(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以及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15条“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乔老师
乔老师站出来主持公道,这很不容易,但是她不该用违法行为制止违法行为。
乔老师遇事不冷静,应该向家长道歉。
三、结果
家长苏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郭老师赔礼道歉;乔老师也为自己鲁莽行事向家长道歉;苏老师尊重学生的意识也加强了,对自己的行为作了深入的反思。
从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要懂法守法,尤其要了解我国的教师法和教育法等基本的法律法规,用规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将此作为保障自己合法权利的手段;同时,应该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
4. 教育部公开8起教师违规典型案例,分别是哪8例
教育部一共公开了8起教师违规典型案例,分别以下8例:
第一例是江苏省盱眙市维嘉幼儿园教师陈某某体罚幼儿问题。
第二例是江苏省盱眙市维嘉幼儿园教师陈某某体罚幼儿问题。
第三例是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如意小学教师胡某某学术不端问题。
以上两起案件就是教师违规典型案例,他们的行为对教师形象是一种抹黑,也是要受到坚决打击的。对于这些教师的违规行为,相关部门也会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坚决进行惩处。
5. 教育部公开8起教师违规典型案例,都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
6. 教师礼仪案例分析题
【案例描述】 冯老师是一位高中的政治老师,在学校工作努力,为人勤俭节约,学校领导对他抱有很 大期望。可是,据笔者高中三年所知,该老师在学生中很不得人心,很多学生都不喜欢他, 甚至常有学生到校长处要求更换教师。他存在哪些问题呢? 冯老师平时穿衣随便,不修边幅, 头发常常油腻腻,衣服经常一个学期一套穿出头,脸上也是常常油光满面。以致如果有一天, 冯老师穿戴整齐,学生的注意力都聚集在当天将有什么大事发生上而不能静心读书。他还喜 欢吃大蒜之类有味儿的食物,和学生讲话经常“带味儿”。上课时,冯老师习惯性懒散地靠 在讲台上,等等。 一篇教育新闻曾报道,一位小学英语女教师人靠衣装,出名靠报道,俨然一个时尚潮人 的派头。
【分析处理】
一、遭遇问题:合适的教师礼仪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上述两个案例表现了两个既然相反的教师形象,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现代教师 在自我定位上、教师正确的礼仪上认识不清,不知道到底何为合适的教师礼仪。 礼仪是“礼”和仪的统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为了表示尊重与友好而共同遵守的 行为规范和交往程序。教师礼仪,是礼仪在教育行业履行职能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教师 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向受教育对象开展教学、育人工作时的有形象化、规范化的正确做法。但 在上面两个案例中,两位教师显然没有做到遵守合适的教师礼仪,成为学生的表率。
二、直面问题:
教师为何不能遵循正确的教师礼仪?
在接触《师德与教师礼仪》课程之前,笔者一直都不知道教师需要遵循多种教师礼仪规 范,只是觉得有一些老师的行为不好。学习了《师德与教师礼仪》之后才明白,这些都是不 符合师德与教师礼仪的行为表现。教师不能遵循正确的教师礼仪,我认为很大一方面是教师 礼仪的教育工作未能做到位。 再者,一些教师在观念上认为教师礼仪无关紧要,教学效果与外在的教师形象无关,外 在形象邋遢或者时髦不影响学生的学习。 这些原因造成了例如上述两位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注意遵循正确、合适的教师礼仪。
【反思和领悟】
歌德说过“一个人的礼仪‘就是一面找出他肖像的镜子”。英国教育家培根说“相貌的 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就是美的诠释。教师礼仪作为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为教师在履行教育职能过程中使自身的行为符合教育对象的培养要求提 供了依据,教师不仅要“知书”,而且要“达礼”,知行合一,才是人民教师应有的道德。 在我看来,首先,学校要提高准教师学习的教师礼仪的重视程度,对师范生进行专业的 教育。在教师方面,教师要遵循真诚与自律原则和适度从俗原则,不可与案例中的冯老师一 样随随便便,邋邋遢遢,要求进行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对照、自我反省,尊重学生的 同时尊重自己,强化职业道德。也不适宜同那名女教师一样赶潮流,要明确角色定位,注意 形象效应,在着装上要求能体现教师特色。 当然,教师礼仪不仅包括着装方面,而且包括言谈举止等方方面面。学高为师,身正为 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合格的教师礼仪要做到以下六点:
一、平等相处、 尊重学生;
二、谦和有礼、尊重家长;
三、关心同志、礼貌待人;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五、举止大方、仪表端庄;
六、说话和气、语言文明。
作为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师范生,必 须遵守这些规范,这既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也是对自己和他人尊重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