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作用
① 高中生看教师用书好吗最好请专业人士回答
开卷有益,首先看你怎么用,目的何在,教师用书主要特点是有方法性,有学习方法,也有教学方法。两者都有渗透,不过本人建议,还是有学生用书的好,因为教师用书一般比较繁琐,题较少,闲话多,注解里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将教学方法的,没有学生用书来的精炼,两者皆有针对性,还是节省点时间,多总结,要比看教师用书好的多,教师用书方法再多,都是书上的,自己总结的才是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② 小学数学教师怎样研读教材、教师用书才有效
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研读新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1、明确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课改实验教师,只有首先从客观上整体把握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所提出的要求才能达到高屋建瓴的境界。 2、明确每册教材应该达成的目标。对每册教材的整体架构和主要知识板块,课改实验教师必须做到全面掌握,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时间分配和重点处理上有的放矢,科学合理。 3、明确每个单元应达成的教学目标。对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必须清楚明白,并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采取合理的学习方式。 4、明确每节课应达成的教学目标。把每一课、每一幅图中蕴涵的教学因素都发掘出来,要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地组织教材,在此基础上再备课。 二、研读教材内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作为一名教师要轻松自然地上好每一堂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吃透教材,很好地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才能驾驭自由。如:每个知识点的主题图是什么意思,例题反映了什么内容,练习要达到什么目的,等等。充分发挥教科书的资源作用。当然,这也不是说教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应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尊重教材和灵活处理教材相结合,并注意教材体现的几个特点。 1、挖掘教材内涵,为学生提供现实背景 实验教材的编者费了很多心思在现实生活中寻觅小学数学的精彩镜头,并从中选取了具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现实背景。教师只有深入地理解、研究和挖掘教材中提供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比一比”中的“小兔盖房”,教材就提供了较完整的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作为学习新知识的背景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情境,让他们进行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努力给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的背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注意教材体现的数学与**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非常注意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育思想。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对教材的延伸与拓展。 如“分类”教学,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去观察商店物品的摆放。“认识时间”教学,可以让学生为自己制作作息时间表、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这些都能够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数学知识,又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贴近生活的情景资源。课一开始,我们可以问:“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星期天有许多小朋友来到这儿,看看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学生开始观察整幅图,回答出有的气球、风车,有的猜谜、套圈。再引导学生观察单一的情境图如习气球。在学生感受情境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设问提出“还有多少个”的问题,接着让学生思考“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把学生的注意力又转移到探讨计算方法上来。 这样的数学题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学生不仅感兴趣,学习热情高,而且可以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需要掌握它。 3、重视教材提供的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在“位置”这一知识教学中,可以把书上的电影院的画面放回到实际中来,先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排数以及座位号的排列规律,为下面找位置的实践活动做准备。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在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后,活动开始,学生每人一张电影票自行进场找座位,允许有困难的学生与同伴交流,这时候,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再如教学“平均分”时,我设计了一个元宵节里自己给家里人分汤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把盆子里的15个汤圆平均分在5个小碗里,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十分高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了愉悦的学习体验,同时使他们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4、注重拓展其他学科资源的联系 数学与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教师要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提升学生的素质。一位教师在教“百分数的意义”时,让学生根据“百发百中、百里挑一、十拿九稳”这三个成语说出百分数,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一位教师在教“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从字母中、汉字中、国旗中、交通标志中找轴对称图形。这样,加强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展了学科视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得了很好的落实。 新教材真正体现了标准的理念,在编排设计上体现了教材只是教学的基本资源,为教师留下了较大的改进空间,并提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经验体验,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学生的条件,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③ 高中生拿教师教学用书当资料好吗
高中生拿教抄师教学用书当资料好吗?——如果只是作为偶尔参考一下无所谓,但是长期作为学习用书就不合适。
学生用书:为了学生学习而编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学生用书无论编写角度、用语都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进行,关键围绕的是“学生应该如何学”,启发性强。
教师用书:为了教师备课而编制,目的帮助教师理解课本,有了非常细致的讲解。教师用书主要特点是方法指导和讲解细致,内容比较繁琐,关键围绕的是“教师应该如何教”,虽然内容比学生用书要丰富,甚至所有问题都有答案,但是明显不适合学生作为日常学习使用。
如果学生只是将教师用书偶尔作为参考书籍阅读一下,从不同角度来理解教材,这样是可行的。但是长期作为自己学习的用书就不合适,因为教师用书已经把知识的方方面面都列举过于清晰明白,不能起到一个启发思考的作用,这样学生会慢慢习惯“拿来主义”而不是自己去思考。
愿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果满意,请采纳!
④ 九十年代的教师用书有什么特点
90年代的教师用书就是这个学员的实际情况和编者的意图,让你知道这节课怎么编排,怎么讲对学员更有效果?这是教师书的主要作用。
⑤ 请问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后面的光盘有什么东西,对上课的作用大吗
您好,主要是看你买的什么资料,一般的光盘里面有课件,有名师讲解,建议可以看看,希望能帮到你。
⑥ 教学参考书有什么作用学生是否应该使用
建议使用,但是不是学校发的教参,而是《优秀教案》这种比较优质的教案类参考书。首先这类用书有很多的课外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导丰富的知识,也可以做预习与复习用。
其次,参考书比较全面,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回顾课堂。其中的练习题也适合课后练习,可以起到拓展巩固的作用。
⑦ 教学参考书有什么作用学生是否应该购买使用
首先,参考书上有很多课外的知识,阅读它们可以学到课本以外的丰富知识,有的故事还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其次,参考书上的练习题普遍比书后的题目难,起到巩固拓展的作用。
但是,参考书要有选择的买,第一,难易程度要适宜,第二,讲解和题目的比例要适宜。
我个人认为,一本参考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例题上,所以应该好好研读它的例题。
⑧ 我想买《走遍德国》,但是不知道《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有什么区别的
学生用书就是学生用的,里面练习比较多;
教师用书是给教师用的,里面有一些背景资料,还有如何讲解的建议;
如果单纯自学的话,可以两本书都买;
如果有老师教,不建议买教师用书,即便买了,上课前也不要先看;可以能上完课后再看,起到比较的作用。
⑨ 教材、教参、教案的区别是什么
教材就是课本,教参就是教材参考资料,教案就是帮助更好掌握课本知识的课前预习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