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常见问题
1.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行业?
所有的问题答案都是提供一种比较“正”的思路,但是你不能完全背下来这个东西,回答问题一定要实事求是,而且结合自己的情况,否则你和其他考生回答一样,这是很减分的!
答:因为我学的专业就是师范类的专业,我报考师范专业的时候就想好了要当老师,因为我觉得教师的工作,稳定性比较高,还会和很多同学接触,我很喜欢教师这个行业。
2.教师这个职业有发展前途吗?
答:我认为教师这行业有前途,也很有挑战。现在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师一直都是一份很受人尊重的职业,那有挑战是因为在教授学生同时自己也能随时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这样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
3.你觉得怎么样做才算是优秀的教师?
答:我认为优秀的教师主要取决于两方面,首先在学业上,优秀的教师就应该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生活中,优秀的教师也会成为他们的“益友”,他们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学生关心备至,与他们像朋友一样相互了解。
4.说一句你的座右铭?
答:我的座右铭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不管是我还是学生,都要有这样一种自信。你的座右铭如果与学生挂钩,考官对你瞬间另眼相看!
5.对于不喜欢你的学生,你怎么让他变的喜欢你?
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学生不喜欢我一定有原因,我会找他聊聊天,侧面了解一下情况,然后针对具体问题,在学业上多多提点,生活上多关心,我相信只要真心对待我的学生,他们也会感觉得到,最终会喜欢我的。
6.你不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答:其实作为一个老师,我觉得我不怕学生调皮,也不怕学生有个性,反而我还很喜欢这样的学生,但是如果一个学生不喜欢学习或者屡教不改,我想我会不喜欢。
可分条概括乡镇教师和县城教师工资,结合自己的情况说出自己心中的数值。
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考官提的问题有些许片面,其实,教师资格证考试考官问的问题大多集中在教师身上,只要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多往教师身上靠拢就可以啦。
『贰』 报考教师资格证常见问题都有哪些
No.1居住证相关问题
①报考教师资格考试时居住证如何填写?
在校生:居住证填“无”;
在户籍地报考的考生:居住证填“无”;
工作地考生:有居住证:填“有”,并选择居住证申领地址;
无居住证、有居住证明、有办理回执的,可以选择回户籍地报考。
②跨市报考就要居住证吗?有考生跨市报考但是通过审核了会影响考试吗?
大部分地区社会考生跨市报考也是需要居住证的,不过也有部分地区是可以跨市报考不需要办理居住证的,如果跨市报考通过审核了说明当地是允许这样的。
但是保险起见,社会考生没有居住证的话尽量选择户籍地报考,避免审核失败后户籍地考区也已经满了。
③在校生/在户籍地报考,居住证怎么填?有同学填了“有”且通过了审核会不会有问题?
尽量如实填写,有居住证就填“有”,没有居住证就填“无”。
工作人员只负责审核考生的姓名、照片等信息,如果考生信息有误,后果需自行承担。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电话咨询下当地教育招生考试院。
No.2学历学制相关问题
①学历学制如何报考选择?
现在就读什么学历就填写什么学历,建议登录学信网查询最高学历和学制。如,研究生在读是硕士学历,本科在读是本科学历。
注:
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如:自学考试、自考本科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的同学只有在毕业后(学信网上显示已毕业)才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证哦~
②研究生和专升本的学生学制和学历怎么填?
按照你的具体情况如实填写。
研究生学硕3年学制,专硕2年学制,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即可。
专升本可以选择5年制学制四年级或四年制学制3年级,一般会审核通过的。
③已毕业考生年级如何填?
已毕业考生在是否在校生选项选择“否”之后就不会再有年级选项,如果还有年级选项,可能是系统bug,建议填大三及以上的年级。
『叁』 年教师资格面试常见问题:你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行业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如果能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将会感到非常光荣。我选择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符合我的人生规划,早在年少时我就立志要做一名老师,所以在读大学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师范院校:其次,我的知识储备符合做一名老师的要求,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我积累了很多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这些都为我成为一名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我的性格也很适合做老师,我很喜欢和孩子们相处。同时,我身边的人都说我做事有耐心,有毅力,这些也都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通过对自我的深度分析,我认为我是适合做老师的,所以我来参加此次考试,希望能够有幸走上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参考答案)
『肆』 教师资格证相关问题
一般来说是可以的,各地要求有所不同,部分省份会要求出具证明,建议同学电话咨询安徽省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更准确,
『伍』 教师资格认定常见的问题有哪些认定流程是怎样的
2019教资认定证流程
一、网上报名
报名官网为:中国教师资格网 www.jszg.e.cn
二、现场确认
常见认定材料如下(具体见公告):
1、《个人承诺书》(重要!)
这是今年教资认定变革后新添加的认定材料,需要申请人在网上申报界面下载打印、本人签名拍照后,在填写申报信息时按程序要求上传。
2、成绩合格证明
中国教育考试网(www.ntce.cn),点击“合格证查询”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就能看到你的成绩合格证明,然后用电脑将它打印下来,黑白、彩色均可。
3、《教师资格认定体检表》
在本省认定公告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教师资格认定体检表》。
注意:在各地发布的认定公告中,都会将体检医院、体检要求等给予说明。体检应到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进行,所以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4、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如果申请人网报时普通话等级审核通过的话,现场确认就不用再提供证书原件。否则需携带原件哦~
ps:如果证书丢了,建议大家补办或者重考哦
5、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6、学历证明原件(复印件)
社会考生提供毕业证书;还未拿到毕业证书的应届毕业生根据公告提供相应材料。(如在校成绩单,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等~)
7、户籍证明和居住证明
在户籍所在地认定的考生需要出具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在居住地认定的,要拥有居住证才可以哦。
8、照片若干张
需要提交与网上申报认定时提交的照片一致的1寸/小2寸免冠照片(各省区要求不同、按照公告来)
三、查询认定结果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在现场受理结束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认定其教师资格的结论,并将认定结果通知申请人。对认定合格者,颁发教师资格证书。
教资认定相关答疑汇总
1、现场确认需要携带哪些材料?
答:需准备材料有:
身份证原件、学历(学位)证书原件、《教师资格认定体检表》、成绩合格证明、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个人承诺书、户口本(居住证)、本人一寸免冠照片。
2、一个人可以申请两次以上教师资格吗?
答:由于教师资格只是对申请人能力、水平、条件的认定,而且是开放性的,因此一个人可以具有多种教师资格。
特别提醒:根据教育部《关于首次认定教师资格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教人[2001]4号)规定,原则上同一申请人不在同一年内申请两种以上教师资格。
3、普通话证书还没有或者丢了怎么办?
答:现在赶紧报名普通话考试吧,如果教师资格认定报名截止晚的话就能赶上。如果不小心弄丢了,建议大家咨询当地语言办~补办或者重考呦~
4、我所在的省份教资普通话认定等级是什么样的呢?
答:这个问题还是得看本省的具体公告,一般都是语文老师要求二级甲等及以上,其它学科老师二级乙等及以上,不放心的话可以拨打认定机构电话询问一下!
5、我现在还没毕业,能认定教师资格吗?
答:各省教师资格认定公告明确规定,“只允许应届毕业生参与认定”,所以专科大三和本科大四的同学才可以认定哦~
应届毕业生可以在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向学校所在地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申请认定。取得毕业证书后,就可以正式认定啦~
6、我可以在人事关系所在地认定吗?
答:公告明确规定需在户籍地、居住地(有居住证)或者就读学校所在地认定哦!如果人事关系所在地,最好提供居住证哦
四、教师资格认定小贴士
用360浏览器登录这个网址:
http://60.247.18.167/sso/login.html
用火狐、谷歌、IE9以上浏览器玩命刷新,不放弃!
有人说可以凌晨试试...流畅到爆炸~(每天的截止时间是24点,可以在那前后试试哦~)
『陆』 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通过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建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改进考试内容,强化职业道德、心理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改革考试形式,加强考试管理,完善考试评价,引导教师教育改革,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结合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国标、省考、县聘、校用”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
『柒』 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程常见问题有哪些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1. 教师资格考试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资格考试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是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2011]6号)开展实施的考试项目。
2. 教师资格考试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完 善并严格实施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中国特色教师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 社会地位,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目标是什么?
通过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建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改进考试内容,强 化职业道德、心理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改革考试形式,加强考试管理,完善考试评价,引导教师教育改革,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结合新任教 师公开招聘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国标、省考、县聘、校用”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
4. 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统筹设计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因地制宜,分区指导。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试点省份结合实际组织实施,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人为本,公平择优。以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为宗旨,为考生提供专业化的考试服务,提供多次机会和便利条件。坚持考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择优选拔乐教适教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
5. 2012年在哪些省份开展试点?
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决定2011年在浙江、湖北两省,2012年上半年扩大到上海和广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下半年又扩大到海南、河北等省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
6. 教师资格考试的对象是哪些人?
省内所有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教师资格的人员须参加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
2011年(含)及以前已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可以持毕业证书直接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2011年以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7. 教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什么?
教师资格考试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8. 教师资格考试采用什么考试方式?
教师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采用计算机考试和纸笔考试两种方式。2012 年,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和科目二均采用计算机考试,初中、高中和中职类别的所有的笔试科目均采用纸笔考试。计算机考试考生在计算机上作 答,纸笔考试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笔试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才能参加面试。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考生通过抽题、备课、试讲、答辩等环 节,完成面试。
9. 教师资格考试时间怎么安排?
教师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具体时间由教育部教师资格考试中心提前向社会发布。2012年上半年笔试考试时间为6月30日,笔试各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面试考试时间为9月22日—23日,面试考试时间为20分钟。
中职专业课和中职实习指导面试时间为25分钟。
10. 符合什么条件才能报考?
具备《湖北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鄂教师【2011】18号)规定的相应学历条件。
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初级中学、初等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报考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在校生仅限毕业年级生报考,报考时应提供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
更多教师资格相关问题关注辽宁中公教育网站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http://www.offcn.com/
『捌』 教师资格证面试答辩常见问题
你好!前面的结构化面试,考官是从规定的题库里面抽取两道题目,一般都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答题。然后开始试讲,试讲过后开始答辩,这个环节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一般考官会从你都试讲内容的角度出发,问相关的问题,一般都是跟学科内容相关的,所以也不用太担心当然也有可能会问一些关于课堂组织的问题,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即可。注意要自信一点,不要畏畏缩缩,因为面试的时候你是一个老师的角色。
『玖』 教师资格证报考中的常见问题,你遇到了吗
老师,您好。那个教师资格证考试我已经报名审核通过了,可以不缴费不去考吗?会不会影响明年报考啊?今年想把英语四级考试先考过了,明年再考教师资格证。老师,您知道吗?
『拾』 教师资格面试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时间是1月2-3日。
主要考核申请人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法,通过备课、试讲、答辩等方式进行。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研制的面试测评系统。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不分科目,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科目分为两类,小学甲类包括非艺术体育类所有科目,小学乙类包括音乐、体育、美术。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科目,与笔试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相一致。更多教师资格面试相关资料查看湖州中公教育官网。
2014下半年湖州教师资格面试辅导课程:http://kc.offcn.com/general/168/16912/?wt.mc_id=bd9845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