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朗老师
⑴ 孙朗是指谁
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⑵ 孙朗老师西安恩惠醋蛋液是传销吗
是,不要相信这个
⑶ 孙朗老师安子家庭商城合法吗是否是上市公司
肯定不是上市公司,谨慎啊
⑷ 看孙郎 ,孙朗是谁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品评】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全部注释
1.“左牵黄”两句:左手牵着黄狗,右臂举着苍鹰。
2.“亲射虎”两句: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孙权本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3.“持节云中”两句:用汉文帝与冯唐故事。据《汉书·冯唐传》记载:云中太守魏尚治军有方,“使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一旦入侵,必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时“虏差六级”多报了六颗首级,被文帝“下之吏,削其爵”。冯唐竭力为魏尚辩白,认为文帝“赏太轻,罚太重”,颇失人心。文帝幡然醒悟,当日便令冯唐持节赦免魏尚,官复原职,并拜冯唐为车骑都尉。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内,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苏轼当时在政治上处境不甚得意,在这里以守卫边疆的魏尚自许,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
4.天狼:天狼星。《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比喻为对北宋边境屡有侵犯的西夏等国。
⑸ 云商好不好做,怎么来做孙朗老师
有点儿不好搞
⑹ 孙朗的介绍
孙朗,字早安,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据《三国志·吴书·孙坚传》的引注《志林》记载,孙朗为孙坚庶子,生母不明,别名孙仁。
⑺ 孙尚香到底是不是叫孙仁还是孙朗别名叫孙仁
孙尚香别称:孙氏、孙仁、枭姬,孙朗别名:早安、孙仁。因此二人都有孙仁这个名字。
人物介绍:
孙夫人,相传名为孙尚香,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东汉末年讨虏将军孙权之妹,曾为左将军刘备之妻。《三国志》称之为孙夫人。
为巩固孙刘联盟,孙夫人嫁给刘备三年,后来大归回吴,之后事迹不详。史料并无生育记载。夹在两国之间,有着与传统女性截然不同的桀骜不驯的个性。孙夫人在许多小说,戏剧和影视里被不断描绘。
孙朗,三国时期吴国人物。据《三国志·吴书·孙坚传》的引注《志林》记载,孙朗为孙坚庶子,生母不明,别名孙仁。
(7)孙朗老师扩展阅读:
相关典故:
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国老,乔国老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夫人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⑻ 孙尚香是谁,孙仁又是谁,介绍下他们
孙夫人是孙坚之女,孙策、孙权的异母妹妹,刘备的第三任夫人。在三国演义这个出场人物几乎全部是男人的世界,孙尚香可以说是一枝奇葩独秀啊。我们先来看看孙尚香在演义中的描写。孙夫人在演义中出现过这么几次,在有限的几次中,我们可以看看这位非常的孙夫人。 第一次是在第七回中间,介绍如下:“却说孙坚有四子,皆吴夫人所生: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吴夫人之妹,即为孙坚次妻,亦生一子一女:子名朗,字早安;女名仁。坚又过房俞氏一子,名韶,字公礼。坚有一弟,名静,字幼台。坚临行,静引诸子列拜于马前而谏曰:“今董卓专权,天子懦弱,海内大乱,各霸一方;江东方稍宁,以一小恨而起重兵,非所宜也。愿兄详之。”坚曰:“弟勿多言。吾将纵横天下,有仇岂可不报!”长子孙策曰:“如父亲必欲往,儿愿随行。”坚许之,遂与策登舟,杀奔樊城。” 这是演义中第一次对孙夫人的叙述,仅仅是一笔带过。但是我们得到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孙夫人是孙坚的次妻所生。我们再看第二次出场:第五十四回中是这么写的 “过了数日,细作回报:‘荆州城中扬起布幡做好事,城外别建新坟,军士各挂孝。’瑜惊问曰:‘没了甚人?’细作曰:‘刘玄德没了甘夫人,即日安排殡葬’。瑜谓鲁肃曰:‘吾计成矣:使刘备束手就缚,荆州反掌可得!’肃曰:‘计将安出?’瑜曰:‘刘备丧妻,必将续娶。主公有一妹,极其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房中军器摆列遍满,虽男子不及。我今上书主公,教人去荆州为媒,说刘备来入赘。赚到南徐,妻子不能勾得,幽囚在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换刘备。等他交割了荆州城池,我别有主意。于子敬身上,须无事也。’鲁肃拜谢。”这里写着“极其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房中军器摆列遍满,虽男子不及”,由此可见孙夫人确实是有其父兄之风,刚勇无比,虽男子不及,是何等的英姿飒爽啊。而且能居常带刀,在当时的女子足不出户的大环境之中,孙夫人确实可以说是极其独特的一个人,可以想象孙夫人如果带兵上阵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比起刘备这个遇事就会哭的脓包来说,孙夫人算是胜过他100倍。但是接下去的描写:“吾主吴侯有一妹,美而贤,堪奉箕帚。”这是东吴吕范说的。即使是吕范有些夸张,但我想,绝对不会将一只恐龙说成美女,三国即使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也绝对不是吕范。所以我们推想,孙夫人长相肯定是美女。在同一回里面,结尾的地方:“数日之内,大排筵会,孙夫人与玄德结亲。至晚客散,两行红炬,接引玄德入房。灯光之下,但见枪刀簇满;侍婢皆佩剑悬刀,立于两傍。諕得玄德魂不附体。正是:惊看侍女横刀立,疑是东吴设伏兵。”红楼梦里面描写王熙凤有几句是: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我们的新娘子孙夫人还没有出场,手下的一帮丫头就已经把刘备吓的魂不附体。哈哈,刘备好歹也是戎马半生的人了,见到刀剑居然还会怕,要是日后生活中和孙夫人吵起来,哈哈,真的动起手来,刘备八成会落于下风。这里可以推断孙夫人的武力高于刘备。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运用这种铺垫的手法实在是出神入化啊。后面的出场就是第五十五回开头的部分。 管家婆进曰:“贵人休得惊惧:夫人自幼好观武事,居常令侍婢击剑为乐,故尔如此。”玄德曰:“非夫人所观之事,吾甚心寒,可命暂去。”这里可以得出孙夫人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学习武艺,而且自己学还要身旁的丫鬟也一起击剑为乐,她对武学的热诚可见一斑啊,假如达摩早生几百年能够见识中华还有这等巾帼英豪,不知道还会不会开设少林寺。 但是孙夫人听到刘备惧怕刀剑之后,说出一句足以让天下男人汗颜的话:“厮杀半生,尚惧兵器乎!”如果说她嫁的不是刘备,绝对会将刘备藐视死掉,然而事情并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孙夫人的做法是:命尽撤去,令侍婢解剑伏侍。真是体贴之至啊,有这样的老婆,真是一生都幸福死掉。孙夫人这般的顺从刘备,无怪乎后面“当夜玄德与孙夫人成亲,两情欢洽”。我在这里愈来愈佩服刘备,当混混都混了一生了,最后还可以娶到一个如花似玉的妻子,难怪他会爽得连荆州都忘记。话说回来,孙夫人真是大器,然而又是何等的善于体贴人啊。在赵云拆开诸葛亮所授的锦囊之后,和刘备商议回荆州的事情,刘备这小子居然还在假情假意,暗暗落泪,枭雄本色暴露无遗。再看我们的孙夫人是多么深明大义,“你休瞒我,我已听知了也!方才赵子龙报说荆州危急,你欲还乡,故推此意”,将刘备所有的小心眼都冲到九霄云外。可是刘备还是无能啊,哭什么,居然泪如雨下,这种事情都干得出来。可孙夫人毫不介意,“丈夫休得烦恼。妾当苦告母亲,必放妾与君同去。”在刘备还在为着回荆州的借口时,孙夫人又“沉吟良久”,可见孙夫人相当有智慧,思维缜密。果然在她的接口下,刘备一行终于可以回荆州了。在刘备归途中,孙权令陈武、潘璋选五百精兵,无分昼夜,务要赶上拿回。但是程普说:“郡主自幼好观武事,严毅刚正,诸将皆惧。既然肯顺刘备,必同心而去。所追之将,若见郡主,岂肯下手?”好家伙,居然让诸将皆惧,实在是令人佩服啊。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中,女子是处于弱视群体,只有女子惧怕男子,唯独这位孙夫人能够让诸将惧怕她,为千百年来一直受男子主义压迫的姐妹们扬眉吐气了一回。再往后,徐盛,丁奉受周瑜命令追上来时,好个孙夫人,,一通大骂将追兵骂退。演义中是这么说的:孙夫人大怒曰:“周瑜逆贼!我东吴不曾亏负你!玄德乃大汉皇叔,是我丈夫。我已对母亲、哥哥说知回荆州去。今你两个于山脚去处,引着军马拦截道路,意欲劫掠我夫妻财物耶?”口才是如此的好,思维是这等的快。 等到潘璋等人合兵来追时,孙夫人再次发挥巨大的作用。玄德正行间,忽听得背后喊声大起。玄德又告孙夫人曰:“后面追兵又到,如之奈何?”夫人曰:“丈夫先行,我与子龙当后。”玄德先引三百军,望江岸去了。子龙勒马于车傍,将士卒摆开,专候来将。四员将见了孙夫人,只得下马,叉手而立。夫人曰:“陈武、潘璋,来此何干?”二将答曰:“奉主公之命,请夫人、玄德回。”夫人正色叱曰:“都是你这伙匹夫,离间我兄妹不睦!我已嫁他人,今日归去,须不是与人私奔。我奉母亲慈旨,令我夫妇回荆州。便是我哥哥来,也须依礼而行。你二人倚仗兵威,欲待杀害我耶?”骂得四人面面相觑,各自寻思:“他一万年也只是兄妹。更兼国太作主;吴侯乃大孝之人,怎敢违逆母言?明日翻过脸来,只是我等不是。不如做个人情。”军中又不见玄德;但见赵云怒目睁眉,只待厮杀。因此四将喏喏连声而退。孙夫人令推车便行。做事好果断啊,先是骂得他们理亏,让自己站在优势地位,然后完全不理东吴诸将,下令推车便走,厉害的狠噢。下面有句诗实在是经典啊:“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屋黄金。谁知一女轻天下,欲易刘郎鼎峙心。”一女轻天下,至于我们孙夫人的魄力和气势,那我就不多说了。再下来就是赵子龙截江夺阿斗了。东吴居然利用孙夫人的孝顺,派人前去骗回东吴。但是我们的孙夫人却是考虑再三,在周善的劝说下,虽然还是没有通告就离开了荆州。不过其中的过程却是相当奇妙的。 夫人见说国太病危,洒泪动问。周善拜诉曰:“国太好生病重,旦夕只是思念夫人。倘去得迟,恐不能相见。就教夫人带阿斗去见一面。”夫人曰:“皇叔引兵远出,我今欲回,须使人知会军师,方可以行。”周善曰:“若军师回言道:须报知皇叔,候了回命,方可下船,如之奈何?”夫人曰:“若不辞而去,恐有阻当。”周善曰:“大江之中,已准备下船只。只今便请夫人上车出城。”孙夫人听知母病危急,如何不慌?便将七岁孩子阿斗,载在车中;随行带三十余人,各跨刀剑,上马离荆州城,便来江边上船。虽然说孙夫人这次差点就让阿斗小命不保,但是她始终是先考虑刘备,先是说皇叔远出,后说若是不辞而别恐有阻挡,但是终究是挂念母亲的心更重一些,不过换成是谁都会这么做,而且很多人是更本不用考虑就会回家看老妈的。这里再次看得出我们孙夫人的头脑和谨慎。 接下来的子龙截江夺阿斗,孙夫人岂是容得你赵云随便欺负的。夫人又展现出她的气势:夫人怒曰:“量汝只是帐下一武夫,安敢管我家事!”云曰:“夫人要去便去,只留下小主人。”夫人喝曰:“汝半路辄入船中,必有反意!”云曰:“若不留下小主人,纵然万死,亦不敢放夫人去。”面对常山赵子龙还能够骂的恐怕只有我们的孙夫人啊,先是怒,再是喝,气势一次比一次高。 然而最后一次出场,孙夫人便永远离开人世间了。刘备淲亭兵败之后,时孙夫人在吴,闻俿亭兵败,讹传先主死于军中,遂驱车至江边,望西遥哭,投江而死。后人立庙江滨,号曰枭姬祠。尚论者作诗叹之曰:“先主兵归白帝城,夫人闻难独捐生。至今江畔遗碑在,犹著千秋烈女名。”于是一代巾帼英豪便这样离我们远去了。唉,历史长河之中能够留下大名的人倒不多,但是我们会记得曾经有过这样一位自幼好观武事,严毅刚正的孙夫人。
⑼ 权健和珍草萃哪个好
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这要因人而意,
建议你多关注些趋势性的行业,
所谓穷人做事,富人做市,商人做势(趋势),电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与时俱进,选对行,做对事,问对人,
可是大多数人都把他当成玩具,没有好好利用,今后电子商务将会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自己造船过河,不如买张船票过河,
利用互联网就可以把生意做到全国甚至全球,足不出户在家轻轻松松的运作,
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还能拥有一份好的事业,这也是大势所趋
祥细情况可以网络查--( 孙朗老师 )
让专家帮你把脉指点,学会问路才不会迷路
⑽ 孙仁的人物生平
1937年底,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成立,大革命时期入党的邹祖培,受董必武、徐特立之命,回韶山恢复党组织。1938年1月,孙仁由毛远耀、胡淑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邹祖培调离韶山,孙仁接任韶山特支书记。6月,中共韶山区委正式成立,10月他担任区委书记。这时,抗日战争正在激烈进行。日军攻陷武汉后,进逼长沙,大批抗日伤员来到湘乡。孙仁和湘乡县工委领导成立了“战时工作团”,开展抗日宣传,号召广大党员,进步老师、学生和爱国同胞组织起来,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为民族生存而战斗。
1939年春,中共湘宁中心县委成立,孙仁担任中心县委委员,分管组织工作。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掀起反共高潮,同年冬天,孙仁受党组织指派,离开湘乡,于1940年6月抵达西康。1941年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孙仁化名王璞,深入西康地区开展社会调查,历时一年,撰写了《关于西康地区社会情况的调查报告》,得到了中共川东特委书记廖志高的赞赏。
1942年,孙仁担任重庆市委书记。那时的重庆市委和川东地委以下各级党的组织按照中央关于“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指示,实行划片领导,由负责人与下面的党员单线联系。为了认真贯彻党中央这一地下工作方针,为党积蓄力量,他要求定期联系的党员做到:勤业、勤学、勤交友,并在半花街开设了一家新货店,作为地下联络点。由于孙仁深入细致的工作和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虽然重庆市委等党的组织活动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心脏地区,但没有遭受国民党特务大的破坏。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蒋介石一面以假和谈欺骗全国人民,一面在美国的支持下积极准备内战。为了粉碎蒋介石的阴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代表团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为配合谈判,重庆市党组织于10月成立了重庆地区工人运动领导小组,孙仁任组长,成员有温静涛、侯旭东等。领导小组确定当时工运的任务以反内战、反独裁为中心,支持工人的合理要求,把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结合起来。在孙仁的领导下,重庆的工人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10月至11月,五万失业工人选出代表成立了失业工人请愿团,向政府当局请愿,提出安置和救济失业工人等要求。接着,不少工厂罢工,许多行业的工人主动联合发出紧急呼吁,要求和平,反对内战。在罢工斗争中,重庆地区工运领导小组成员温静涛和不少工人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孙仁组织工人声援,发动募捐,要求无条件释放被捕的工人,并用工人们捐助的钱购买饭菜送往监狱。他还通过《新华日报》发布消息,提出抗议,并电告“世界工联”,得到了包括美国“劳联”、“产联”在内的世界各国劳工组织的支持,迫使蒋介石不得不释放温静涛等被捕人员,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1946年初,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离开重庆去南京,重庆成立了由吴玉章任书记的四川省委,接替南方局工作。同时,建立了地下重庆市委,由孙仁、彭咏梧负责,准备在蒋介石发动突然事变时,继续领导城乡斗争。2月28日,国民党反动派出动军、警、宪、特,采取突然袭击手段,包围了四川省委和新华日报社,省委书记吴玉章等于3月初被迫撤回延安。孙仁面对敌人的猖狂进攻,毫不畏缩,按照原定工作方针,在城市领导各级党组织,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内战、反饥饿、反独裁的群众运动。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和育才、重大、北大、川教院、女师学院等学校的革命青年奔赴上川东各县开展抗日、抗粮、抗税斗争。为了加速农村武装斗争的步伐,他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文章,号召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应该走进农民群众中去,因为农民是工人的前身、军队的来源,是革命队伍的最重要组织部分。”
1947年8月,孙仁和川东各地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交换了情况和意见后,起草了《川东农村工作提纲》,并亲自带往上海向中共上海局汇报。这个提纲是一份有斗争策略的纲领性文件,也是白色恐怖下的紧急应变计划。上海局负责人钱瑛看了提纲并听了孙仁当面陈述后,十分赞赏。
经中共中央批准,1947年10月,中共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统一领导上川东(华蓥地区)、下川东(万涪地区)、川南和重庆的工作,孙仁任书记。同时改组重庆市委为重庆市工委,由刘国定任书记;建立上川东地委,孙仁兼任书记,下设七个工委,领导10多个县,并建立了川南工委。以上均隶属川东临委。川东临委的成立,标志着川东党的工作进入了一个以农村武装斗争为中心的新阶段。
这期间,孙仁不畏劳苦,跋山涉水,活动于华蓥山周围。他在这里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发动群众抗丁、抗粮、抗税,并积极发展农民翻身会、姊妹会、学生会等党的外围组织,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为武装起义作准备。
1948年4月,重庆地下党办的秘密报纸《挺进报》被国民党特务破获,冉益智、刘国定被捕叛变,江竹筠等大批党的干部因叛徒出卖而被捕,情况万分危急。上川东地委所属的华蓥山周围各县党组织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形势危急,党的许多干部难以隐蔽。在这种情况下,孙仁认为不能再等待。7月上旬,他来到岳池罗渡乡,在共产党员任俊儒家里召开上川东七、八工委负责人紧急会议。决定立即成立西南民主联军川东游击纵队,又称华蓥山游击纵队,孙仁任政委,曾霖负责军事。
在孙仁的周密部署和组织指挥下,一个多月时间内,华蓥山周围的广安、武胜、岳池、合川、渠县等地的武装起义连续爆发,风起云涌,势如破竹,席卷上川东大地,给敌人以严重打击。起义队伍的凌厉攻势和巨大影响,使敌人惊恐万分,但又不敢贸然派兵“进剿”,便责成地方军警全力“围剿”。1948年8月31日拂晓,敌南充警察局长林延杰带领南充、岳池、武胜的警察中队和附近几个乡的自卫队、乡丁数百余人进攻孙仁率领的游击三支队。面对多路敌人围攻的紧急情况,孙仁根据地形条件,果敢决定打敌人的伏击。他指挥部队埋伏在黄花岭山坡两侧,然后由三支队司令员陈伯纯带领一支小分队与南充方向的敌人首先交火,并有意边打边撤,撤至黄花岭。林延杰误以为游击队不敢战斗,便下令吹起冲锋号,指挥他的部队向游击队发起冲锋。敌人刚刚进入埋伏圈,埋伏待敌的游击队员一齐开火,机枪对准林延杰连续点射,将这个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当场击毙。警察们见自己的头目被打死,便一个个调头各自逃命。
国民党地方武装“进剿”华蓥山游击队惨遭失败,引起了反动舆论的一片喧嚣,国民党四川省参议会急忙召开会议,请派大军“清剿”。省主席王陵基叫嚷:“不要使那里(华蓥山)变成了四川的盲肠”,并立即飞往南京“面谒总统请示”。回川后,王陵基即与绥署主任朱绍良、重庆市长杨林等纠集2000多人,对华蓥山游击队进行联合“清剿”。
华蓥山游击队在岳池三元寨被敌人包围,战斗进行了两天一夜。游击队打退敌人十多次疯狂进攻,但敌人增援部队不断开来,面对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孙仁当机立断,毅然决定组织部队突围,甩掉敌人。他指挥游击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顺利地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于9月7日将队伍转移到岳池坪滩乡与武胜石盘乡交界的木瓜寨。
孙仁带领游击队刚转移到木瓜寨,国民党岳寨县警察局长魏仲柜和武胜县县长张洪炳分别带领警察中队、民团乡丁500多人,于下午3时尾追到木瓜寨,并分成三路同时向游击队左侧阵地发动进攻。另一股敌人则用机枪封锁游击队向石盘撤退的道路。面对敌人的进攻,足智多谋的孙仁采取政治攻势,向敌人喊话,并当场将俘虏释放,揭穿了敌人的谎言,瓦解了敌人的士气,为游击队赢得了时间。
接近黄昏,孙仁召集干部们研究对策。一名战士因手枪卡壳,蹲在孙仁的左边修枪,不幸枪走火,孙仁下腹中弹。由于缺少药品,司令部决定立即由王屏藩负责送孙仁到嘉陵江边,再用船送往重庆医治。但因敌人的严密封锁,两次冲出去都被敌人密集的火力压了回来。待到天黑部队撤退时,孙仁终因流血过多停止了呼吸。指战员个人悲痛万分,含着热泪将烈士的遗体抬到寨下一个岩洞里藏起来,打算以后转移安葬。可是,第二天凶残的敌人发现了孙仁的尸体,极端残暴地将他的头颅割下,挂在石盘场口的杨槐树上示众。敌人走后,附近的群众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将烈士的头颅掩埋在杨槐树下。全国解放后,中共重庆市委和武胜县委将孙仁的遗骨移至武胜沿口镇东山之巅安葬,并修建了烈士陵园,立碑纪念,旌表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