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培训
㈠ 中职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证书有用吗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5年度项目任务的通知》(教师厅函〔2015〕9号),教育部确定了我省2015年度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计划185名。为了确保计划顺利完成,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做好2015年度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专业、人数及名额
我省2015年度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185名,其中: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45个专业选派115名教师参加,名额分配见附件1,专业带头人培训23个专业选派70名教师参加,名额分配见附件2。
二、培训对象
参加国家级培训的专业骨干教师,必须是中等职业学校在职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从事5年以上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所教专业与培训专业相符,师德良好,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45周岁。参加国家级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的教师,将具有申请出国进修的条件。
参加专业带头人培训的对象,原则上为“十一五”期间参加过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或近两年内参加过省级中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的优秀学员。
三、培训内容和形式
国家级培训每期12周(含企业实践4周),共480学时。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企业实践交替进行的方式,实行小班教学、分组训练,每班35人左右。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理论知识、先进技术,了解学习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生产技术、岗位规范、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同时结合真实课堂进行教学方法训练,改进教学行为,开展备课、说课及教学演练等。
四、报名程序和时间
1.落实参训人选。7月15日至8月31日期间,各市(区)教育局、各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名额分配表(附件1、2)的安排落实参训人选,并组织被推荐的参训教师登陆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管理系统(网址:http://gpei.tute.e.cn,以下简称“管理系统”)进行注册和报名(网上报名验证码为“201527”)。
2.参训教师注册和报名。7月20日至9月5日期间,被推荐的参训教师登录管理系统进行网上注册和选择相关培训基地报名,同时填写《学员推荐表》(见附件3),加盖学校公章后,将推荐表原件一式4份报至省教育厅审核。
3.资格复核和录取。培训前各培训机构将登录管理系统,对参训教师进行资格复核,批准符合条件的教师报名并通过管理系统发放录取通知。
4.学员报到。各参训教师按照培训机构录取通知规定的时间,准时参加培训,报到时将省教育厅审核后的《学员推荐表》原件一式3份交至培训机构。
五、培训经费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管理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师厅〔2013〕3号)有关规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经费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次1.8万元标准补助,主要用于支付培训费和培训期间的住宿、交通费等其他相关费用。在项目经费未拨付到位前,教师所在学校应足额垫付培训所需费用,待培训工作结束后,省教育厅将培训费用拨付到参训教师的派出学校。
六、工作要求
1. 各市(区)教育局、各中等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师资培训工作,指定专人负责,按照文件要求,抓紧时间遴选、落实符合条件的专业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参训,做好教师报名组织、资格审查等工作,同时要加强项目执行过程和教师参训过程监测,及时调整、调剂参训人选,确保年度教师培训任务全部完成。
2. 参训教师要抓住国家级培训的机遇,通过国家级培训,力争在职业教育理念、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教育教学水平、教学研究和改革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和收获。
3.本次培训是按照专业和时间,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各培训机构名额有限,报满为止,为使参训教师能够选到理想的培训机构,更好的参加培训,我们将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开设专业及开班时间整理汇总,并在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网(http://www.sxzzpx.com)上公布,请自行下载;有的专业未分配名额,但有需求的市(区、县)、学校,可与省教育厅联系。
㈡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有何建议
一、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工作
(一)工作目标
以树立教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改进专业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为主要内容,认真组织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完成2000人的培训计划(详见附件1)。启动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标准化建设工作,组织相关培训基地开发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电器、数控技术、汽车应用与维修、护理、旅游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会计、工业与民用建筑等10个专业的教师省级培训课程标准,促进教师培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
(二)工作措施
成立*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加强培训基地与职业学校间的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其主要职责:
1.按照省教育厅下达的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年度计划,督促落实受训人员及时参加培训。负责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电子注册、网上管理工作。
2.负责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标准开发工作。
3.协助相关处室做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质量监控、督导检查等工作。
*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要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工作,采取“专、兼、聘”的办法,选调优秀人员充实项目管理办公室,督促项目管理办公室认真履行职责。
(三)工作要求
1.各省辖市和省属学校要选拔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要按照20*年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计划选拔骨干教师到指定的培训基地按时参加培训,确保培训计划的圆满完成。今年在数控技术应用等部分专业试行分层次培训,专业技能基础较好或已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可推选到高级班参加培训。选训的骨干教师名单及学校联系方式请于20*年4月31日前报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
2.培训基地要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各培训基地要在总结20*年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意见,从培训的组织、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培训的方式方法、结业考核、保障条件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案,对新兴专业和紧缺专业要实施小班化、分级培训,切实加强培训的针对性,确保培训质量。要选拔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组成优秀的培训师资团队。每个培训基地都要邀请省教育厅认定的*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专业带头人开展中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专题培训(根据培训基地的安排,由项目管理办公室协调落实)。每个专业的培训时间、地点见附件2。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一)工作目标
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为主要内容,在各省辖市全面展开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完成8000人的培训任务(具体培训计划见附件3)。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试点工作。
(二)工作措施
1.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初次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省辖市要按照“*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评估标准”建立2个左右的培训基地(不得在县属学校设立),主要承担本地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任务。20*年3月底前,将申报培训基地材料(对照评估标准的自评表)和培训实施方案分别报送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20*年试点省辖市确定的培训基地,要加大投入,提供优良的培训设施,进一步改善培训条件。
2.举办教育技术师资培训班。省教育厅将统一组织第二批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班,并成立*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讲师团,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20*年4月30日前,初次开展教育技术培训的省辖市要将今年认定的培训基地师资名册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教育厅拟于5月份开展培训基地的师资培训,培训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3.开展教育技术推广应用试点工作。省教育厅将选定2至3所省属学校的一些专业进行教育技术应用试点,先期试点的每个省辖市至少选定1所学校的一些专业进行应用试点,对成效突出者予以重点支持并总结推广。举办校长教育技术专题研修班,对已经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学校校长进行专题培训,为全面推广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创造条件。申请试点的学校,20*年3月31日前将教育技术应用试点方案报送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参训校长名单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工作要求
1.要总结9个省辖市培训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改进培训工作,确保培训质量。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展开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9个试点省辖市要总结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改进培训工作。初次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省辖市,要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借鉴试点省辖市培训工作的做法,认真组织培训。
2.培训对象仍以市属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为主。各省辖市、扩权县(市)教育局要高度重视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作,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为后续开展农村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奠定基础。
三、培训时间安排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原则上在暑假期间进行。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20*年7月初开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7月底开始。各学校要合理安排,统筹好专业教师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各培训基地要结合单位实际,对今年的培训工作尽早做出安排。
开展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业学校和培训基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今年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各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通知要求,积极选拔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克服困难,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落实,齐心协力,确保今年培训任务的圆满完成。
㈢ 中职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有什么区别吗
1、 工作内容不同
中职教师是实用技能的传授者,他传授的技能是学生生存的根本,他们的辛勤工作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出色的职业人才。
他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实习,通过现场或模拟职场的真实、逼真的环境,深化和拓展专业的学习,培养学生模仿、操作、实践、制作产品的应用性能力,从而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
实习教师主要工作内容:旁听指导教师的课,并与指导教师讨论;在教师指导下备课、上课,并听取指导教师的讲评;独立备课、上课,每周最多 8 节。
2、 职业要求不同
中职教师要求:教育培训、工作经验
教育培训: 教育学、机电一体化、汽修与驾驶等师范类或非师范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教育部的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分教师资格证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两种,每年考试两次。
工作经验: 有良好的师德,以身作则;具有较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业务水平,既精通自己担任的课程,还要懂得其他学科知识,使学科互相浸透,能够拓宽教学思路;普通话标准,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实习教师:主要由取得教育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担任。
3、 职业发展路径不同
中职教师可以内部晋升为教务处主任等行政职位,可以转向培训机构任教。在良好的职业技能支撑下,其还可以转到企业就业。实习教师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和相关培训后可以选择学校成为教师。
㈣ 中职院校教师资格证怎么考
一、考试对象
试点省份内所有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须参加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
试点工作启动前已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可以持毕业证书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试点工作启动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二、考试时间
教师资格考试分为统考和自主考试。
统考地区:陕西、吉林、江苏、浙江、湖北、上海、广西、海南、河北、山东、安徽、山西、贵州、广东(2015年增加)
参考资料
报名条件
1.思想品德条件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经申请人员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鉴定。
2.各种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要求
(1)、"两学"学历要求
在校生(大二、大三、应届毕业生)凭学生证或相关证明均可报名参加考试。
(2)、国家统考学历要求
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报考初级中学、初等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报考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在校生仅限毕业年级生报考,报考时应提供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
3.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从事教师职业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也就是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按照不同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传授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习能力和道德人格,使学生的特长和潜力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4.担任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身体条件
"身体条件"应为教育教学能力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硬件",因为教师(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身体条件对教育教学效果有一定影响。《教师资格条例》第六条规定:"有教育教学能力应当包括符合国家规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体条件
参考资料网络教师资格证
㈤ 中职教师的职业发展
伴随着国家有关经济社会以及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出台,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战略地位的进一步确立,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指向更加明确,对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加强。专家指出,未来社会对未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的需求将逐步减少,而对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技能工、技术工和熟练工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中职教师可以内部晋升为教务处主任等行政职位,可以转向培训机构任教。在良好的职业技能支撑下,其还可以转到企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