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嘉庆老师

嘉庆老师

发布时间: 2021-07-24 05:09:05

『壹』 嘉庆之师王杰为何退休后做家教

城市观察者:闹市一博核心提示:清代状元宰相,嘉庆皇帝的老师王杰,为官四十余年,清正廉洁,敢于直言。他退休时仍是两袖清风,回到家乡,身子闲了,便想到给家乡做点贡献,本地没人敢请他,最后他跑到邻县当了家教。 嘉庆年间,陕西韩城乡下有个70多岁的老头儿想做家教。老头儿很严厉,他以前曾经教过一个孩子,让那个孩子罚跪,使孩子的父亲很不高兴。本县熟人没人敢请他,他只好换个名字跑到邻县,在一个乡绅家坐馆,老头儿挺认真、勤恳,数月之间,宾主相得。当地知县下乡,乡绅在家宴请父母官,请老头儿作陪。老规矩,席前首先真的假的要让一让,让来让去,谁的位置该在哪儿彼此心里都很清楚。先生请,老父台请,先生请,老父台请。大概是老头儿年龄大了吧,一不小心屁股就落在了上席的椅子上。乡绅十分尴尬,老父台也很不爽。心想我也就是虚让你一下,你也太拿我不当干部了。一旦坐下去,再起来重让也不是那么回事了——吃饭。知县是读书人,酒过三巡,便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牡丹梅花图画”说,咱们以此联句吧。说完吟出第一句:“牡丹花下一枝梅。”乡绅称赏,接着吟道:“富贵寒酸共一堆。”言外之意很明显。老头儿稍一思索,接着吟出:“莫道梅花不富贵,梅花曾占百花魁。”知县和乡绅觉得老头儿出语不俗,便略带讥讽地问:先生一生坐过几次上席啊?老头儿似乎也感到了一种羞辱,想了想,但还是谦逊地说,两……噢,三次吧,呵呵,三次。哪三次?老头儿说:“第一次婚宴。”二人大笑,觉得此叟愚不可及,因为结婚时新郎是最重要的人,自然要坐上席。“第二次是琼林宴。”二人一愣,这是考中进士后朝廷举办的宴会,状元才能坐首席。“第三次是功臣宴。”这种宴会是清代边疆立功将领回朝时皇帝的赐宴,一般是军机大臣代表皇帝出席——老头儿知道自己的家庭教师做不下去了,干脆亮了底牌,老夫叫王杰。此言一出。二人别说坐,站都站不住了。如果没有这次意外,他会一直当家教,当到死。王杰1725-1805),字伟人,号惺国,陕西韩城人,王杰八岁丧父,家境贫寒。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曾在江苏巡抚陈宏谋门下当幕僚,被陈器重,最后以陕西会考第一(解元)会试京城高考,又以探花第三名进呈乾隆皇帝殿试。当时正逢乾隆欲在北方选拨人才,又见王杰字迹(书法)工整清秀,便把他拨为第一,成为清朝开国第一名陕西状元。王杰中状元后,初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后又转调史部,擢升右都御史,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第二年又出任东阁大学士。王杰任上书房总师傅时,太子(后来的嘉庆皇帝)时常背不过书,他严加教,还罚跪罚站。一天,乾隆察看书房,适逢太子被罚跪。他立即叫儿子站起,还非常生气地对王杰说:“教也是天子,不教也是天子,你这样处罚,是臣对君应有的态度吗?”王杰大声说:“受教的成尧舜,不受教的成桀纣,师傅的作用就是这样啊!”皇帝一听,大为震惊,马上叫太子继续跪下,并且对王杰安慰勉励了一番。另外,王杰对自己的子女亦十分严格。有史说,王杰的儿子写字很好,常常为他代笔,乾隆皇帝知道后曾过问,他只说,犬子不才。他的儿子要参加科举考试,每次他都预先通知主考不要让他考中,他儿子回陕西参加乡试,他又通知陕西巡抚(他的门生)不予录取,似乎严厉得不近人情。因为,王杰十分谨慎,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太过豪爽,而且贪杯,进官场恐怕会后患无穷。王杰的四个儿子,后虽先后入监或在籍攻读,但无一人通过人脉而进仕途,更无一捐班买官者。王杰经常教育子孙说。“入仕则正途可也,不以宰相子孙喧耀于人。”因此,王杰的儿子,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出息,只有一位叫王笃的孙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县、府、省、京逐级考试而从政,成为道光年间的省级大臣。王杰在朝身担要职十余年,为官清正,敢于直言。是当时统治集团中一名难得的廉洁之士,特别是在与奸贪之臣和绅的斗争中表现了他刚正不阿的品格,经常与和绅在朝中争得面红耳赤。嘉庆帝即位后,宣布了和绅二十大罪状,王杰参与了和珅一案的审理,查明了和珅贪污纳贿的种种罪状。清政府年税收银七千余万两,而和珅家产折银竟达八亿余两,相当于朝庭十余年税收的总合。案毕嘉庆帝责令和珅自杀,并抄没其家产。当时传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可见影响和震动之大,在反对和珅的斗争中王杰起了重要作用。嘉庆皇帝前后,川陕豫楚土地兼并和剥削十分严重,百姓生活困苦不甚,豫陕、川、暴发了白莲教起义,清军派兵围巢,久久不能平息,王杰时值因病免官,但他密切关注白莲教起义,立即上书嘉庆帝,主张实行怀柔政策,优待“归顺”的起义群众,并认为起义的根源在于地方史治黑暗、官逼民反所造成。主张用募兵的方法把乡勇和起义人员改编为正式军队。王杰历乾隆和嘉庆两朝,1803年,79岁高龄的王杰辞职还乡,临行前还专门上书请求解决政治上的腐败问题,并提出通过吏治整顿堵塞国家财政上的漏洞。他为官四十余年,所有之物,仅几十箱书和吃饭用的锅碗瓢盆而已,只用一辆车就够了。王杰辞职离京之日,嘉庆帝赐给他一把乾隆御用过的手杖和御制诗两首,以表尊敬和器重。诗中有“道直一身立庙朝,清风两袖返韩城。”高度评价了他的一生。一辆不起眼的大车,吱吱嘎嘎地走在京师至韩城的官道上。从此,朝廷里少了一位清廉耿介的高官,韩城乡下多了一个踏踏实实的老农民。王杰回到家乡,身子闲了,便想到给家乡做点贡献,本地没人敢请他,最后他跑到邻县当了家教。王杰当太师时,对太子严加教训,并罚跪罚站的做法,在今天看来不知对错,但他清风两袖、不畏权贵、敢斥邪恶、关心民生的为官之道,既是当时难得的一名好官,也让当今的贪官和庸官们汗颜!

『贰』 清朝嘉庆皇帝的老师张翰林

嘉庆帝最出名的老师是朱珪。

朱珪(1731~1807.1.13),清代大臣,字石君,号南崖,晚号盘陀老人。
与哥朱筠,时称“二朱”。
乾隆十二年(1747),17岁殿试为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侍读学士。
乾隆二十四年(1759),主河南乡试,会试同考官。秋,授福建粮道。
乾隆二十八年(1763),擢按察使,兼署布政使。
乾隆三十二年(1767),补湖北按察使。
乾隆三十四年(1769),任山西布政使。
乾隆三十六年(1771),权巡抚事。
乾隆三十九年(1774),为按察使,授侍讲学士。
乾隆四十一年(1776),命在上书房行走,教嘉庆帝读书。
乾隆四十五年(1780),督福建学政。
乾隆四十九年(1784),内阁学士。
乾隆五十一年(1786),礼部侍郎。
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及之后,历任两广总督,吏、兵、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职务。
嘉庆四年由安徽巡抚上调北京。
嘉庆十一年(1806)十二月五日卒,终年77岁。
帝谥“文正”。

『叁』 清朝历代皇帝的老师

一、帝师列表

1、顺治帝:通琇、汤若望

2、康熙帝:汤若望、陈廷敬、彭而述、南怀仁

3、雍正帝:巩建丰、何世璂、徐元梦、蒋廷锡

4、乾隆帝:朱轼、张廷玉、嵇曾筠、潘仕权、洛桑丹贝准美、张照、刘尊和

5、嘉庆帝:王尔烈、周煌公、戴联奎、朱珪

6、道光帝:戴联奎、曹振镛、沈岐

7、咸丰帝:师匡源、杜受田、翁心存

8、同治帝:刘崐、李鸿章、翁同龢

9、光绪帝:李鸿章、翁同龢、孙家鼐、夏同善

10、宣统帝:陆润痒、陈宝琛、伊克坦、徐坊、朱益藩、梁鼎芬

二、帝师资料:

1、朱轼

朱轼(1665-1736年),字若瞻,一字伯苏,号可亭,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今属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镇艮下朱家村)人,系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孙。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史学家,乾隆帝师傅。

康熙三十三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居官廉洁,刚正不阿,颇具惠政。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颇具惠政,,世人颂其“束其励行,通经史百家”。

乾隆元年,卒,时年七十二岁,谥号文端。次年归葬故里,乾隆帝御赐“帝师元老”。

2、沈岐

沈岐,(1773年—1862年),字鸣周,号饴原,别号五山樵叟,沈猷之次子。江苏如皋(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人,清代帝师。

清仁宗嘉庆十三年(1808年)二甲44名进士,入庶常馆历练,结业,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进讲经书等。曾辅导过太子旻宁(清宣宗道光帝)。

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卒,谥文清。

3、杜受田

杜受田(1788-1852年),字锡之,号芝农,山东滨州(今滨州市滨城区)人。为咸丰皇帝之师。

其父杜堮为清嘉庆时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其子为顾命八大臣之一的杜翰。其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

因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中国文学大词典》、《书画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对其家均有记载。

4、翁同龢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

翁同龢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幼学欧、褚,初学董其昌、米芾,中年后由钱沣上追颜真卿,又不受颜字束缚,结体宽博开张,笔画刚劲有力,风格苍浑遒劲,朴茂雍容,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文稿》等。

5、孙家鼐

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今淮南寿县)人。清咸丰九年(1859)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

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卒后谥曰“文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帝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孙家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翁同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杜受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沈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朱轼

『肆』 嘉庆老师是谁

朱珪,乾隆四十一年(1776),命在上书房行走,教嘉庆帝读书。
生平:
朱珪(1731~1807.1.13),字石君,号南崖,晚号盘陀老人。与哥哥朱筠,时称“二朱。随父朱文炳由萧山侨居北京大兴县,故入籍顺天府。乾隆十二年(1747),17岁殿试为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侍读学士。乾隆二十四年(1759),主河南乡试,会试同考官。秋,授福建粮道。乾隆二十八年(1763),擢按察使,兼署布政使。乾隆三十二年(1767),补湖北按察使。乾隆三十四年(1769),任山西布政使。乾隆三十六年(1771),权巡抚事。乾隆三十九年(1774),为按察使,授侍讲学士。乾隆四十一年(1776),命在上书房行走,教嘉庆帝读书。乾隆四十五年(1780),督福建学政。乾隆四十九年(1784),内阁学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礼部侍郎。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及之后,历任两广总督,吏、兵、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职务。嘉庆四年由安徽巡抚上调北京。嘉庆十一年(1806)十二月五日卒,终年77岁。帝谥“文正”。

吴濂,在京做官的吴濂,时常和同僚互相作诗唱和,曾作《喜雨》元韵四诗,深受乾隆喜欢,并为同朝幕僚所称道。后被乾隆托任为太子少傅,也就是嘉庆皇帝的老师。当时的吴濂是乾隆皇帝身边的红人,他的大儿子被当朝皇后认作干儿子,可以说“位极人臣”。吴濂博学多才,经常伴随皇帝到各地游巡。

『伍』 历史上嘉庆的老师是谁

朱珪,乾隆四十一年(1776),命在上书房行走,教嘉庆帝读书。

『陆』 嘉庆的老师是谁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是什么意思

嘉庆的老师
嘉庆皇帝的老师乾隆、嘉庆两朝的大臣朱珪。朱珪因其为官清廉、正直而闻名,与当时的大贪官和珅形成鲜明的对比。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嘉庆皇帝在没有登基之前,和珅对自己老师朱珪的诬陷和戕害都看在眼里,所以十分痛恨和珅。而且和珅甚至还在乾隆皇帝的面前陷害嘉庆皇帝给朱珪写庆贺诗是拉帮结派,还遭到乾隆皇帝的训斥。因此嘉庆皇帝和和珅应该是结怨已深。
而且嘉庆皇帝向来主张节俭,和珅晚年哄得乾隆皇帝办大寿都非常的铺张浪费。再加上嘉庆皇帝最厌恶的就是贪赃枉法,和珅这个人干尽了贪赃枉法的勾当,所以说他的死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等到乾隆皇帝死后,和珅没有了这棵大树,嘉庆皇帝立马就把和珅给办了。据说和珅被查办的时候,家产之多到了惊人嗔目结舌的地步。根据不完全统计,和珅有房屋三千多间,田地八千顷,当铺75家、银铺四十二处,赤金就有六万两,一千两一个的大金元宝就有一百个,一百两一个的银元宝五万六千多个,银锭子之数到了九百万个,还有其他的宝石几十块,玉如意一千多柄、珍珠手串两百多串,七七八八各种各样的珍宝,统计出来和珅的家产相当于有十一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十五年国库的收入。按照那时候的货币价值换算成人民币是三千三百亿元。而这些家产都被没收入国库,如此庞大的数目,难怪会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流言在民间流传了。
和珅“辛辛苦苦”大半辈子,被嘉庆皇帝几天就拿了去,说起来也是嘉庆皇帝占了大便宜。

『柒』 嘉庆的老师 朱硅的个人简介

珪,字石君,顺天大兴人。先世居萧山,自父文炳始迁籍。文炳官盩厔知县,曾受经於大学士朱轼。珪少传轼学,与兄筠同乡举,并负时誉。乾隆十三年成进士,年甫十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数遇典礼,撰进文册。高宗重其学行,累迁侍读学士。二十五年,出为福建粮驿道。擢按察使,治狱平恕,以父忧去。三十二年,补湖北按察使。会缅甸用兵,以部署驿务详慎,被褒奖。
调山西,就迁布政使,署巡抚。疏请归化、绥远二城谷二万馀石搭放兵粮,以省采买、免红朽;又免土默特蒙古私垦罪,以所垦牧地三千馀顷,许附近兵民认耕纳租,岁六千馀两,增官兵公费;又太仆寺牧地苦寒,改徵折色,以便民除弊;皆下部议行。珪方正,为同僚所不便,按察使黄检奏劾读书废事。
四十年,召入觐,改授侍讲学士,直上书房,侍仁宗学。四十四年,典福建乡试。次年,督福建学政。濒行,上五箴於仁宗:曰养心,曰敬身,曰勤业,曰虚己,曰致诚。仁宗力行之,后亲政,尝置左右。五十一年,擢礼部侍郎,典江南乡试,督浙江学政。还朝,调兵部。五十五年,典会试。出为安徽巡抚。皖北水灾,驰驿往赈,携仆数人,与村民同舟渡,赈宿州、泗州、砀山、灵壁、五河、盱眙馀灾,轻者贷以粮种。筑决堤,展春赈,并躬莅其事,民无流亡。五十九年,调广东。寻署两广总督,授左都御史、兵部尚书,仍留巡抚任。嘉庆元年,授总督,兼署巡抚。珪初以文学受知,洎出任疆寄,负时望,将大用。和珅忌之,授受礼成,珪进颂册,因加指摘,高宗曰:“陈善纳诲,师傅之职宜尔,非汝所知也。”会大学士缺,诏召珪,卒为和珅所沮。以广东艇匪扰劫闽、浙,责珪不能缉捕,寝前命,左迁安徽巡抚。皖北复灾,亲治赈,官吏无侵蚀。三省教匪起,安徽亦多伏莽。珪曰:“疑而索之,是激之变。”亲驻界上筹防御,遍莅颍、亳所属,集乡老教诫之,民感化,境内迄无事。明年,授兵部尚书,调吏部,仍留巡抚任。
四年正月,高宗崩,仁宗即驰驿召珪,闻命奔赴。途中上疏,略曰:“天子之孝,以继志述事为大。亲政伊始,远听近瞻,默运乾纲,雱施涣号。阳刚之气,如日重光,恻怛之仁,无幽不浃。修身则严诚欺之界,观人则辨义利之防。君心正而四维张,朝廷清而九牧肃。身先节俭,崇奖清廉,自然盗贼不足平,财用不足阜。惟原皇上无忘尧、舜自任之心,臣敢不勉行义事君之道。”至京哭临,上执珪手哭失声。命直南书房,管户部三库,加太子少保,赐第西华门外。时召独对,用人行政悉以谘之。珪造膝密陈,不关白军机大臣,不沽恩市直,上倾心一听,初政之美,多出赞助。
寻充上书房总师傅,调户部尚书。诏清漕政,禁浮收。疆吏以运丁苦累,仰给州县,州县不得不取诸民,於是安徽加赠银,江苏加耗米,珪谓小民未见清漕之益,先受其害,力争罢之,令曹司凡事近加赋者皆议驳。长芦盐政请加增盐价,驳曰:“芦东因钱价贱,已三加价矣,且免积欠三百六十万两,馀欠展三年,商力已宽,无庸再议加价。”广东请滨海沙地升赋,驳曰:“海沙淤地,坍涨靡常,故照下则减半赋之。今视上、中田增赋,是与民计微利,非政体。且民苦加赋,别有涨地,将不敢报垦,不可行。”仓场请预纳钱粮四五十倍,准作义监生,驳曰:“国家正供有常经,名实关体要。於名不正,实必伤,断不可行。”凡驳议每自属稿,奏上,皆韪之。五年,兼署吏部尚书。
先是彭元瑞於西华门内坠马,珪呼其舆入舁之,为御史周栻所劾。寻有珪舆人殴伤禁门兵,忌者嗾护军统领讦之。诏:“珪素恪谨,造次不检,特申戒。”坐褫宫衔,解三库事,镌级留任。七年,协办大学士,复太子少保。寻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晋太子少傅。九年,上幸翰林院,联句赐宴,御书“天禄储才”额刻悬院中,以墨书赐珪家。十年,拜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上以是命遵高宗谕,遣诣裕陵谢。逾岁,年七十六,以老乞休,温诏慰留,赐玉鸠杖;命天寒,间二三日入直。
未几,召对乾清宫,眩晕,扶归第,数日卒。上亲奠,哭之恸。赠太傅,祀贤良祠,赐金治丧。诏:“珪自为师傅,凡所陈说,无非唐、虞、三代之言,稍涉时趋者不出诸口,启沃至多。揆诸谥法,足当‘正’字而无愧,特谥文正。又见其门庭卑隘,清寒之况,不减儒素。”命内府备筵,遣皇子加奠。启殡日,遣庆郡王永璘祖奠目送。逾年,上谒西陵,珪墓近跸路,遣官赐奠。高宗实录成,特赐祭,擢长子锡经为四品京堂。二十年,复因谒陵回銮,亲奠其墓,恩礼始终无与比。
珪文章奥博,取士重经策,锐意求才。嘉庆四年典会试,阮元佐之,一时名流搜拔殆尽,为士林宗仰者数十年。学无不通,亦喜道家,尝曰:“朱子注参同契,非空言也。”
清史稿 列传一百二十七 王杰 朱珪

『捌』 嘉庆的老师是谁

上书房的老师很多。但是颙琰的老师最出名的是朱圭。

『玖』 嘉庆皇帝小时候的老师是谁

朱珪,乾隆四十一年(1776),命在上书房行走,教嘉庆帝读书。
生平:
朱珪(1731~1807.1.13),字石君,号南崖,晚号盘陀老人。与哥哥朱筠,时称“二朱。随父朱文炳由萧山侨居北京大兴县,故入籍顺天府。乾隆十二年(1747),17岁殿试为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侍读学士。乾隆二十四年(1759),主河南乡试,会试同考官。秋,授福建粮道。乾隆二十八年(1763),擢按察使,兼署布政使。乾隆三十二年(1767),补湖北按察使。乾隆三十四年(1769),任山西布政使。乾隆三十六年(1771),权巡抚事。乾隆三十九年(1774),为按察使,授侍讲学士。乾隆四十一年(1776),命在上书房行走,教嘉庆帝读书。乾隆四十五年(1780),督福建学政。乾隆四十九年(1784),内阁学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礼部侍郎。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及之后,历任两广总督,吏、兵、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职务。嘉庆四年由安徽巡抚上调北京。嘉庆十一年(1806)十二月五日卒,终年77岁。帝谥“文正”。朱珪四十多岁丧妻,没有续娶妻妾,独居终老。生有二子:长子朱锡经,乾隆已亥举人,嘉庆中官太仆寺少卿。次子:朱锡纬,早亡。

热点内容
绘本如何 发布:2025-05-24 09:23:40 浏览:998
金蝶视频教学 发布:2025-05-24 08:18:25 浏览:958
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自评报告 发布:2025-05-24 07:26:30 浏览:558
师德师风知识竞赛 发布:2025-05-24 06:49:19 浏览:759
生物实验高中 发布:2025-05-24 03:14:39 浏览:908
一年级上册数学算式题 发布:2025-05-24 02:46:10 浏览:378
欧美教师诱惑 发布:2025-05-24 01:59:43 浏览:581
化学画图 发布:2025-05-24 01:46:17 浏览:338
征文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发布:2025-05-24 01:36:07 浏览:783
精雕软件教学 发布:2025-05-24 01:04:43 浏览: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