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郑强老师

郑强老师

发布时间: 2021-07-25 19:46:53

❶ 郑强教授牛在哪曾放言:在中国,除了院士外,我就是顶级教授,真的吗

郑强教授虽然在演讲时表达的方式不是受所有人的追捧,但他所讲的都是他认真思考过的东西,包含了他的理解在里面。

而且,郑强教授作为科研工作者,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不是谁都能比,作为校长,为学校的发展谋求出路,作为教授,一心一意搞科研建设,这样的强哥是值得我们打心里尊重!

❷ 浙江大学老师郑强是哪里

1960年9月出生。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系主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到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从事新型有机硅材料研究。1988在成都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0年在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研究所从事聚烯烃形态结构与性能研究。1990年至1994年在四川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2年至1994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到日本京都大学学习,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教授和时任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PPS)主席、日本流变学会(RSJ)会长T. Masuda教授;1994年获四川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10月至1995年3月以客座研究员身份在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从事多组分体系动态流变学研究。 现任浙江大学求是学院院长、副教务长,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系主任。兼任教育部高分子材料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流变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高分子科学委员会聚合物表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学术成就:
(1) 将动态流变学方法引入两类最典型的排斥效应(Repulsion effect)导致相容的共混体系,对其相分离和相行为进入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长时区域特征流变响应以及时温叠加失效与相分离的定性和定量特征温度概念,丰富了多组分复杂体系流变学理论。
(2) 将流变方法引入粒子填充导电复合材料体系,探索了小应变、大应变及体积膨胀与导电结构网络的变化及导电机制的关联,发现了非浓度唯一的动态逾渗现象形成的转变的微观机制。
(3) 建立动态流变光散射组合方法,为获得真实Spinodal温度开辟了新途径。
近年来负责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和骨干教师基金各1项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十多项。在Macromolecules, Polymer, 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 Chinese J. Polym. Sci.,《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材料研究学报》、《复合材料学报》等本学科相关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3篇,EI收录论文17篇。主讲研究生课程4门,培养硕士、博士各8人。
曾荣获浙江大学“竺可桢基金优秀教师奖”(1998年),浙江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1999年),“浙江大学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称号(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1年)。2004年再次获得浙江大学学生心中最喜爱的老师。
被称为“最牛愤青教授”的郑强在浙江大学、江苏大学等地进行了多场关于“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的演讲。演讲中,个性张扬的郑强敢怒敢言,痛陈现代社会中的种种不是,锋芒直指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等,深受当代大学生热爱。

❸ 浙大郑强教授说两个儿子没出息,是中学老师害的,真的如此吗

我看到郑强教授,从他的讲座上可以看到一些现象,也被郑强教授的敢说、敢做所打动。因此也找了他的一些讲座来听,其中在听他的一场讲座时,途中他说了关于自己两个儿子的事情,他说自己的两个儿子没出息,就是中学教师把儿子管的有些“奴性”了。

所以,我认为郑强教授完全把“锅”甩到教师的头上确实有不妥之处,当然现在的教师确实有一些不足,但是作为父母更应该好好地去陪伴自己的孩子。大家觉得郑强教授说的有道理吗?

❹ 大家好,我想向大家说说浙江大学教授的郑强,他是那一届到日本东京大学留学的学生中唯一一个回国的。而日

你不觉得郑强老师有的话语说的挺犀利的吗?不过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人也很有才华,也算我佩服的人之一吧!西西

❺ 浙江大学的郑强教授实在太给力了!为什么我们中珠没有这样的老师呢

因为人家是浙江大学

怎么评价原浙江大学的郑强教授

郑强教授是一个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教育家。

郑强,男,汉族,出生于重庆,祖籍为福建武夷山,196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强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浙江大学化学系本科学习,1994年获四川联合大学(原四川联合大学由原四川大学、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合并而成)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2012年6月任贵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6年12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正厅级),2020年4月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人无完人,郑强有时候做事急一些,说话直一些,我觉得都是正常的。但郑强校长的确是非常优秀的校长,对贵州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郑强把东部发达地区浙江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有机融入贵州大学,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为西部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❼ 郑强教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郑教授三观很正,为人耿直好爽,说话虽然犀利,却是精辟,受益的是学生,是个好教授,国家也需要很多像这样的人才。生活中的他没有一点架子,总是在为底层发声。

2020年3月27日,在抖音上看郑强教授的演讲视频,郑强教授演讲范围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讲得非常现实。比如说到出国留学,他就建议小学中学不要去出国留学,因为小时候要在自己的家乡读书,你会留下感情记忆,你才会有家国情怀。

有网友说:假如中国有十个郑强教授这样的人,不用再多,中国的大学教育就跟现在不一样。传道、授业、解惑,他都做到了。不为自己,只为了莘莘学子;言语犀利不犀利,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表达的意思!他旗帜鲜明,绝对是教育界的柱石,网红界的清流。

(7)郑强老师扩展阅读:

郑强教授说话通俗易懂,幽默诙谐。他是浙大学生评选出来的最受欢迎老师。他语言犀利只能说明他有资本,有他的思想高度。

截至2020年4月底,郑强教授已经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应用研究成果已产生经济效益逾20亿元。

郑强教授还培养了近百名硕博士生;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浙大教授姚先国曾经说过:郑强教授心中对国家有责任,对学生有大爱,是一位“有情怀、有理想、有追求”的知识分子。你可以看到郑教授多次强调的教育之根本就在于养成诚实做人、认真做事的品格;他不断地提醒学生,要做一个有民族自信力的人,做一个有精神境界的人。

❽ 浙江大学教授郑强的简介为什么他能成为最被学生喜爱的老师

  • 姓名:郑 强,性别:男,名族:汉族,出生年月:1960年9月 出生地:福建武夷山,职称:教授,博士,政治面貌:中共党员。现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

  • 简历:首批"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兼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力学会流变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高分子科学委员会聚合物表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Rheology, Japan》地区编委、《科学通报》特约编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功能材料》、《高分子学报》、《高分子通报》、《应用化学》、《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编委。


  • 近年来负责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三级子课题、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和骨干教师基金项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Macromolecules, Polymer, Carbon,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Chinese J. Polym.Sci., J. Mater. Re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等本学科相关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90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60余篇。主讲研究生课程4门,培养硕士、博士30余人。

  • 主要学术成就:将动态流变学方法引入两类最典型的"排斥效应(Repulsion effect)"导致相容的共混体系,对其相分离和相行为进入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长时区域特征流变响应以及时温叠加失效与相分离的定性和定量特征温度概念,丰富了多组分复杂体系流变学理论。将流变方法引入粒子填充导电复合材料体系,探索小应变、大应变及体积膨胀与导电结构网络的变化及导电机制的关联,发现非浓度唯一的动态逾渗现象形成的转变的微观机制。 建立动态流变光散射组合方法,为获得真实Spinodal温度开辟了新途径。

  •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浙江大学化学系本科学习
    1982年8月至1985年8月在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任助理工程师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系硕士研究生
    1988年8月至1990年9月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教师
    1990年3月至1991年8月四川联合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博士生
    1991年9月至1992年9月国家教委留日研究生预备学校学员
    1992年10月至1994年9月日本京都大学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生
    1994年10月至1995年4月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客座研究员
    1995年6月至1999年7月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教师,先后任高分子与复合材料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99年7月至2007年6月任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兼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主任
    2007年6月至今任副教务长
    2008年7月至今兼任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求是学院院长
    2009 年3月任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常委、副书记
    九届、十届浙江省政协委员。
    2012年6月任贵州大学校长

  • 所获荣誉:

  •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支持西部建设先进个人“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获得者“浙江大学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称号获得者

如何看待浙江大学郑强教授呢

个人认为,浙江大学郑强教授三观很正,而且带出了近百名硕士博士生,是个精神境界很高的人。

目前,社会上对他的评价颇多。如何定位一个人的好坏,没有统一的科学标准。但以下关于郑强的信息,在你了解之后,也许你自己就有了答案。

2020年3月27日,我读了郑强的演讲稿。郑强教授的讲话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讲得很现实。比如在出国留学方面,他建议中小学不要出国,因为小时候应该在家乡读书,会留下情感记忆,会有家乡的感觉。

郑强教授的人生已进入下半辈子,他什么都能看透。他的心已经恢复平静,但他还是那么热情,说到感情的地方,他想站起来。社会不公可能是身份认同的原因,而鞭笞更为有力。有时,它可能只是一点点水,但不入其中。即便如此,它还是很接地气的,毕竟受到了大多数底层尤其是学生的欢迎。中国需要这样一个能看透社会本质的老“愤青”!

热点内容
教育叙事高中 发布:2025-05-21 23:39:42 浏览:767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2025-05-21 23:29:07 浏览:389
小马过河国际教育 发布:2025-05-21 23:19:00 浏览:857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书 发布:2025-05-21 22:43:48 浏览:962
东莞中考化学 发布:2025-05-21 19:23:56 浏览:212
四海文言文 发布:2025-05-21 19:10:49 浏览:983
乡镇教师德能勤绩廉 发布:2025-05-21 18:05:32 浏览:419
如何提高孩子的语文 发布:2025-05-21 17:15:45 浏览:668
物理阳极是 发布:2025-05-21 17:00:30 浏览:272
假如我是老师500字 发布:2025-05-21 16:54:37 浏览: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