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教师
1. 湘潭大学李婧璇老师的个人资料
这个涉及隐私了,老师一般住在新教师公寓的。我给你建议,你先搞清楚这位老师所在的学院,然后去学院办公室问,学校十多二十个院,只知道名字不是特别出名的老师一般人是不认识的。
另外如果知道是哪个院,在湘大网站上应该能找到老师的联系方式和办公室地点的。去湘大网页上,进入到她所在的院系,去找或许能找到,不行的上面应该有学校办公室电话,打电话问下或许有帮助。现在暑假估计不好找,一般老师都放假了
2. 湘潭大学法学院出名老师
蔡高强,男,汉族,1967年12月生,湖南益阳人。法学博士,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空间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欧洲法律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湘潭大学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法学科负责人。主讲法学本科、硕(博)士研究生核心课程《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国际人权法》,主要学术领域为国际法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法、国际人权法,近年来在国际空间法和欧盟法有一定造诣。著有《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内实践研究》、《艾滋病与人权保护》、《国际贸易争端解决诉讼机制研究》等学术著作5部,在《法学评论》、《政治与法律》等30多种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论文多篇。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省社科课题、司法部课题20余项。荣获“全国首届防治艾滋病作品三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省优秀班主任”、“湖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等奖励20多项。
目前,重点研究国际贸易(WTO)法律制度与经济权利救济、国际人权保护与弱势群体(艾滋病人等)权益救济、国际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外层空间活动商业化的法律问题以及载人航天法律问题。
曹艳芝,女,1958年1月生。1990年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并担任过政治系(院)副主任,先后在复旦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学习,获得政治教育学士学位和法律硕士学位,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现为司法考试),取得律师资格。1999年调入湘潭大学法学院从事民商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民法、商法、婚姻法、物权法、合同法等课程。
程波,男,1963年生,湖南华容人。湘潭大学历史学学士(1980-1984年),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国内访问学者(1996-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2007-2010年),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理事(2010年)。现为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法理学》、《西方法律思想史专题》、《部门法哲学》、《法律电影与美国法律文化》等课程。
杜雄柏,男,1955年5月19日(农历)生,湖南省临湘市人。哲学硕士,现任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刑法学教研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刑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83年7月毕业于湘潭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心理学》和《社会调查理论和方法》等课程的教学。1989年7月毕业西南师范大学(现为西南大学),获哲学(逻辑学方向)硕士学位。1991年聘为讲师,199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0年晋升教授。1989至2000年间主要从事《认知心理学》、《科学认识论》、《科学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与研究。自1997年涉足法学领域。目前主要从事《犯罪学》、《犯罪社会学》、《犯罪学研究方法》、《刑法学》与《法律逻辑》的教学与研究。出版学术专著4种;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各1部;自1997年至2012年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市厅级科研课题共18项;2001年以来获得各类奖励、荣誉共30余项。
3. 湘潭大学的35位老师的名字有哪些和样子
你要做一个希特勒的名单?
4. 湘潭大学法学院为啥那么多教师,师资队伍庞大程度在国内算是第一了吧这是为啥
那么多的教师师资队伍庞大,在国内数一数二吧,这说明这个学校很厉害呀,说明这个学校的待遇非常好啊,所以这么多优秀的老师才会去的呀。
5.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老师的学历水平如何
学院建立了一支素质精良、业务过硬、经验丰富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89人,62%具有高级职称,70%具有博士学位;长期聘请外籍教师担任英语教学。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敬业精神强,教学水平高。
6. 湘潭大学 专任教师有编制吗
专任教师肯定有编制啊。湘潭大学是老牌全国重点大学,中青年人才很多,进去一般要求博士以上,你可以看他们的招聘启事
7. 湘潭大学有什么比较有名气的老师或学生没╮(╯_╰)╭
老师有很多:欧阳晓平,廖永安...
学生:杨怀保(全国青联常委)、鲍春来(羽坛名将)...
8.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据官网资料显示 ,学院有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21人,博士24人,在读博士2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专家1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新世纪湖南省首批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2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湖南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
此外,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教师们教学经验丰富,多人曾获教学奖励,科研能力强,科研著述丰富,并特别注重科研成果的社会应用和转化。2002年后,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和横向课题63项、出版专著或教材53本、发表论文1000余篇,并有多人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奖,如获第四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湖南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湖南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湖南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以上专业学会论文奖10余项,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