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的阶段
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答案:B解析:【答案】B【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教师成长的三阶段论。
【名师详解】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显然关注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阶段即为关注情境阶段。故本题选B。
❷ 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1、基本功阶段
这个阶段我想每位老师都会经历,新教师入职,开始上课,毫无经验可谈,此时上课凭的就是老师的基本功,教学设计基本靠参考,教学方法基本靠询问,教学常规靠慢慢理解。
这一阶段的老师,激情飞扬,青春,兴致勃勃。几年之后,有些老师激情消退,止步不前(甚至有部分老师就是停留在此,周而复始直至退休),有些老师通过自身努力反思或是师傅引领,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开始精进,尝试向教学设计阶段挺进。
支招:夯实基本功的同时,坚持反思自己的教学,坚持看一些有关教育类的书籍,补充理论知识,用自己的反思和理论向教学设计挺进。
2、教学设计阶段
到了这一阶段的老师会重新进入到非常迷茫的感觉,想要自己设计教学设计,但又不知道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教学设计,也就是想法很多,但是受到的打击也很大,总感觉怎么设计都是有问题的,而且每个给你指导的“专家”,他们的观点也往往不一样,甚至出现“冲突”的情况。于是除了沮丧就是迷茫,总感觉自己不适合干这个事情,若是放弃了,就回到第一阶段了,若是能够自己冲出牢笼,就会破茧成蝶,也是你想高一层次行进的关键。
这一阶段老师迷茫于到底什么叫做好课,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但是往往好课的标准千变万化,让人捉摸不透。这一点确实是困扰大众的一个难点,因为课的好坏是一种主观性的判断,与每个人的自我认知有关,这个专家说好,那个专家不一定就认可。
支招:用王阳明的办法就是致良知,在没有特定标准的前提下,你的唯一标准就是“良知”,在理论武装自身的前提下,你跟着良知走,只要是能帮助孩子们更好掌握知识的方式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只要是能让孩子们开心放松又能喜欢上课的方式都是优秀的,只要能为学生长远发展着想的设计理念都是正确的。持之以恒,一定有所的,并且能让那个自己往高的层级挺进,初步拥有自己教育思想。
3、互动交流阶段
进入到整个阶段的老师,我想已经非常地了得了,已经能够做到教学设计自由,也有了自己的初步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慢慢地脱离教学设计的桎梏,可以把更多地经历放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开始有更多地时间关注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
4、师德浸润阶段
这一阶段我想都是一代教育家了,我原本一直无法理解俞老师在书中所说的这个阶段,他说有些老师一步一步走到这个阶段,有些老师甚至可以从第一阶段或者第二阶段直接跨越到这个阶段,对此我百思不得其解。
❸ 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及其境界
1、观摩和分析优秀老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课堂
3、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望采纳,谢谢
❹ 教师成长的历程经历哪几个阶段
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大卫科波菲专尔给我们的启示和鼓舞:做属人要善良,待人诚恳,要勤奋好学,除此之外还要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这样我们的事业就会成功,我们的家庭也会幸福,这样的人生才会精彩。现代的人要努力学习他的这些优点,并不断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
❺ 简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或想方设法控制学生。重视人际关系和他人的评价与态度,重视课堂管理。
(2)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一般来说, 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❻ 教师成长的历程经历那几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❼ 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哪几个阶段
1:克来服惧怕心理
老师刚开始教课自时一般很紧张,这种紧张在你真正做到和学生的沟通、对教材的熟练掌握以后,自然会消除,面对学生就像面对自己的朋友。有些老教师上课时还紧张,那是没有真正地融入学生和教材中去。
2:要学会从容地处理学生问题
首先是上课时要积极面对学生的突发事件,
不要到时候慌了阵脚,自己积累些经验,而且要多听取一下老教师对你的建议,这对你以后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3:要深入研究教材、教案与学生的结合
我们教育的不单单是孩子,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未来,我们要本着教育他们做人、学知识的理念,让他们真正地能够脱离教师、家长,也可以独立处理问题。
4:当你成为老教师时,千万要记住,将自己年轻时的激情坚持到底
现在的许多学生为什么喜欢年轻教师,因为年轻教师充满朝气、对学生的思想心理理解
得比较深刻。
❽ 教师成长的阶段有哪些
❾ 教师成长过程的几个阶段
教师在来不同的成长阶段自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因而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生,因为教师都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者。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传统教学评价也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