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教师
1、教师资格证
2、良好的 文化素质,扎实的学科知识
3、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4、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
2. 乡村教师包括哪些教师
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出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计划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式,例如,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举措。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乡村中小学生有4000多万,让他们获取知识、不断成长的是280多万乡村中小学教师。他们的工作岗位既包括乡镇中心学校,也有大量偏远的村小、教学点。但是这个庞大的职业群体,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重视。收入少、地位低、工作条件艰苦,是这个职业的群体特征。
近些年关于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师收入的文件也下发了许多,但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大规模农村撤点并校,以促进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导向,农村教育的衰落和优秀农村教师的流失、短缺,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可以说加剧的趋势一直没能被扼制。
随着计划生育国策实行30多年,有些农村也出现少子化现象。孩子少了,农民对教育自然越来越重视。农村教师师资水平的整体下降,反过来加剧了农村的空心化。在一些地区,农村缺少教师,而在一些地方,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都是这一职业群体缺乏吸引力的表现。
教育部2010年教师节前公布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人数,其中农村教师472.95万人。而今年春节前,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则是280多万农村中小学教师。这其中当然有农村学校减少的客观因素,但是由于职业吸引力不强,教师流失也是重要因素,特别是一些优秀教师选择离开,对乡村教育是一种釜底抽薪的打击。
也有研究者曾对全国11个省23个区县185所中小学5900名教师展开过调研,结果发现,相比于“承认与尊重”(23.4%)、“职业晋升机会”(22.1%)和“子女教育”(19.7%)等其他因素而言,乡村教师群体最在意的因素是“工资水平”,比例高达74.2%。
其实,在大量乡村教师中,有许多有教育理想和理念的好教师,他们根植于土地,希望用知识和墨香点燃农家子弟的梦想,但是他们被囿于现实的困境中。有学者将其归纳为“干得好”与“无发展”的矛盾。研究者发现,以村小教师为代表的乡村教师获得高级职称的平均年限比城市教师晚五六年,“干得好”却“无发展”,不能坚守就会离开,而无法离开的那批人,在农村心态消极。有些家庭生活困难的教师,业余或者部分工作时间从事其他体力劳动。
此次《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出的十条具体措施,直指现存问题,而设定的“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路径原则更是符合事实需求。笔者认为还应该关注几个问题。首先是不能切断乡村教师的发展,不光能留得下,还应该出得去进得来,可上可下。让一些有理想有信念的农村教师成为乡村知识分子,让他们所供职的学校成为乡村的精神高地。而对那些不适合教育岗位的教师,打开大门,让他们重新选择。
其实,乡村不仅有一批教育坚守者,还有一批志愿者,他们自愿到乡村去进行教育实践。把传播知识当成是自己理想,对工作不计报酬,不辞辛苦。这其中既有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也有在城市工作几十年退休后的教师,他们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让农村的教育试点生动别样。
此外,各地教育部门这些年进行的各种乡村教师培训不可谓不多,每到假期,总有各地教师到大城市参观学习。但是,许多培训只有校级领导有资格,而且反复叠加,普通教师少有机会。而且,对这种走出来的培训效果要重新评估。单纯讲座和讲课的形式,也让农村教师感觉是坐而论道。有时乡村、城市反差巨大,培训反而成了农村教师脱离乡村的促进剂,或者产生“永远无法改变,可以无所作为”的反作用力。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还需共同探讨。
近几年,各地涌现出一批基层自发产生的教育实验,还有一批活跃的教育NGO,他们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到,因地制宜,把培训送到乡村、送到教师工作的场景中去的培训经验,更加符合实际。
2012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大规模的撤点并校被叫停,小规模学校在各地保留下来或者被恢复,近两年各地小规模学校、教学点,甚至是复试教学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在一个以农耕文化为根基发展起来的大国,在经济高速奔跑多年之后,重新深思乡村教育的价值意义重大,此时,农村教师在乡村实现教育理想恰逢其时。
3. 在农村当小学教师,算不算一个很好的职业
如果想挣大钱、想有名有利,农村教师肯定不是一个好职业。
这几年,很多农村学校的硬件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很多农村学校有了宽阔的操作,明亮的教室,整齐的课桌。
但是,这只是硬件上的优化。
农村的师资力量,也就是我们说的老师这块,还是很薄弱的。
很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宁愿在大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到农村来当老师。
这是因为在农村当老师不仅辛苦,而且待遇、发展机会也不好。
农村教师比城市教师工资低一大截,各种福利待遇都赶不上城市。
有些地方的农村教师一个月工资还不如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挣得多。
再就是,老师很看重职称评选。职称高,工资也就高。
我们就不说高级职称了,就说中级职称。
农村教师评个中级职称,都很难。有些老师都四十多了,还在为中级职称拼命。
而城市里的老师,评个中级就会容易得多。有些人三十出头就中级了,如果是研究生毕业的,有些甚至三十不到就是中级了。
从待遇上来说,农村教师真心不高。
再就是发展机会,也比城市少太多。
现在的教育趋势是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好的学校上课。
农村往县城跑、县城往市里跑,小城市往大城市跑,大城市往国外跑。
所以,留给农村教师的学生要么就是穷人家啥都不懂的孩子,要么就是学习很差去不了好学校的孩子。
教这样的学生,职业成就感很低,也很难出成绩,老师的职业发展很受限制。
待遇低、机会少,导致了农村大部分老师都是中老年,很多年轻人根本不想来农村当老师。
如果看到了年轻有为的农村老师,要么是免费师范生过来的,要么就是考编制过来的。
这些年轻人在农村待得也不安心,无时无刻不想着调回城里,或者考到别的地方去。
当然了,还是有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年轻人,会来到农村当老师。
对于这些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人来说,当个教书育人的农村教师还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这类人太少了。
4. 乡村小学教师工资多少
大概是民办的是1000来块钱。公办应在2000-3000多块钱。我爸爸就是小学教师。
5. 中国农村小学教师
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迅速,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许多村小、教学点都建起了新教学楼,教学设施也逐渐齐全。不过,相比之下农村教师的收入偏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更有持续扩大的趋势。一般情况下,同等职称和工龄的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工资要相差500元到1000元左右。此外,加上城市教师的非货币性收入,城市教师与农村教师收入差距可能达到四到五倍。
6. 如何成为新时代优秀乡村小学教师
作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应该把热情放在工作上,要培养好农村的学生,不光要对农村学生的知识普及,也要让学生知道做人的道理。
7. 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一般是多少
一般的话,工资是2500元左右,每个地方的政策不一样,所以工资的具体数额会有不同,有相应的乡村补贴。
8. 教师招考:考上重点小学教师和乡村小学教师,差距有多大
小学教师招聘,是解决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出口。大学生在参加教师招聘考试的时候,考上的是重点小学教师还是边远乡村小学教师,往往意味着很大的差别。现在,就让小编和你一起剖析这种差别。
成就感更好
教师是需要有成就感的。当自己所教的班级的成绩有大幅度提升,当自己所教的孩子们一个个考上重点中学,教师的成就感更大。如果在乡村小学教书,很多孩子往往读完中学就不读了,因此,很多乡村小学的教师,成就感并不高。
9. 做乡村小学老师怎么样
做乡村小学老师还是不错的,老师是一门受人尊敬的职业,尤其是这种扎根乡村做基础工作的,为培育人才做了很大的贡献,而且老师的职业比较稳定,非常值得考虑。
10. 乡村教师是指哪些教师
乡村教师,即指在乡村学校工作的教师,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大量招收乡村教师。
截止2018年底,全国共有乡村教师290多万人,其中中小学近250万人,幼儿园42万多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58.3%。
2019年1月13日,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在京发布《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报告显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师资队伍向好发展。
(10)乡村小学教师扩展阅读:
2019年1月13日,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在京发布《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报告显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师资队伍向好发展。
教师人数:
2019年2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乡村教师290多万人,其中中小学近250万人,幼儿园42万多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