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穿着
① 教师着装要求
一、教师着装的基本要求
2008年修订版《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中对教师着装的要求是:衣着得体,举止文明。南京市教育局2010年9月下发了一份《给南京市中小学教师15条礼仪建议》,指出:教师着装要“忌脏、忌露、忌透、忌短、忌紧、忌异”等‘六忌’”。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着装应该注意哪些呢?笔者结合现实提出几点建议:
(一)整洁大方,具有职业性
教师仪表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职业美,整齐、清洁、大方的服饰搭配不仅仅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也展示着教师职业的风采和魅力,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着装更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符合教师职业规范和日常行为守则。女教师不应穿露背装、吊带装、超短裙上讲台,发型要清新、自然;男教师不应穿背心、短裤、拖鞋进教室,发型要整洁大方、长短适宜。佩带的装饰要简单、大方,不过分追求时尚。
(二)合乎时宜,具有适切性
合乎时宜具有适切性是指教师在服饰选择的过程中,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服饰的选择和搭配一是要与自我的生理特点相吻合,选择与自己年龄、性别、体形、外貌、身高等相协调的服饰;二是要与自己的职业特点相吻合,选择与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具体的人际交往对象相协调的服饰;三是要自然特点相吻合,选择与季节、气温、环境相协调的服饰。
二、教师着装的一般原则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着装在紧跟时代的同时,还要考虑适应其职业特点,起到教育、师表、授业的作用。笔者根据教师着装的礼仪要求,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
(一)根据自己的外形、肤色、年龄、气质选择着装
在一般情况下,肤色在明度、色相和纯度方面都有相对稳定性,尽管人的肤色差异天生生成,但是通过恰到好处的服饰搭配,大都能弥补其肤色之不足,尽显美感。在考虑肤色与服饰色彩搭配协调美感时,注意拉开两者之间的明度差、纯度差、色相差之间的距离,拉开对比度。例如,肤色较白的若穿绿色衣服,显得高雅,若穿明度较高的服饰则感到有失严谨,肤色较黑的穿着绿色使肤色更加难看,给人以不健康感。另外在体形上,X型穿衣法适合腰间有赘肉和臀部宽大的女性,Y型穿衣适合腿部短或粗的女性,而个子瘦小的女生采用I型穿衣法会更好。不同年龄的教师,在着装上应有所不同。青年教师的自然条件优越,只要衣着得体,看上去就会很美,中老年教师身体开始发“福”,应注意自己的着装和修饰,使之显得热情而富有朝气。
(二)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性格特点、学识水平着装
风格上,质朴、儒雅、沉静、大方、活泼、典雅、矜持等都能体现教师职业的特色,但重要的是能给学生留下成熟、稳定、练达的印象。由于每个人穿着受自身形体气质的限制,只有抓住自身特点,恰到好处地表现有追求、有品位的自我。比如,性格外向的人倾向于选择牛仔装、运动装等,给人以自由自在感。文静的则推崇柔美优雅的服饰。性格开朗的人偏向于暖色或色彩纯度高的红、橙、黄、玫瑰红等服饰,而青灰、蓝、黑色等色彩是气质内向的人。但是外向的人也可尝试深色的搭配,内向的人也可偶尔尝试暖色系的服饰,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三)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依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着装
(四)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着装
② 教师如何穿着得体
上半身:
忌露、忌透、忌紧,以休闲又不失正式为主,例如衬衫,颜色、图案以简单为主,不宜太花俏。不一定都要穿戴衣领的衣服,比如冬季,教师不穿高领就可以适当搭配些素雅的丝巾。
2.下半身:
有些人会觉得以牛仔裤装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并不建议女老师这样穿,因为对老师而言,建立教师威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然而牛仔裤是属于较年轻的打扮,也会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有所怀疑。
因此建议诸位尽量以端庄成熟的打扮为宜,事实上,及膝裙、西装裤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对服装搭配没什么概念,我们建议你可以选择连身洋装,轻松又不失庄重。
3.配饰:
在服装上,如果搭配一些小饰品,会让整体更亮眼。但是,学校毕竟是个书香味浓厚的地方,所以配饰不宜太炫丽夺目。其实,手表是教师们的最佳配件。
4.发型:
发型以整齐、清爽为首要。时下许多教师们都会想为自己做些不一样的变化,像染个与众不同的头发,但试想想,目前许多中学都对学生的头发管制很严,如果为人师表的我们都不当表率,那么,我们还有什么权利管教学生呢?因此,较不建议教师们在头发上做独特、个性的改变。
5.鞋子:
鞋子也属服装的重要一环,建议尽量不要选择太新潮流行的鞋子,应避免马靴,拖鞋,而高跟鞋、素面皮鞋、休闲鞋是较好的选择。
(2)教师穿着扩展阅读:
1.教师穿着除了得体,还能有自己的个性。展示个性,并不是过分追求新奇,赶时髦,不顾社会规范,而是指穿戴要适应场所、地区的变化,要合乎时宜。例如我们在参加一些优质课评选时,男教师一般着正装显示沉稳干练,女教师小西装配长裤,彰显简约大方。
2.教师着装还应注意色彩的搭配。调查研究表明,人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色彩的感觉占到五分之四。而服饰的协调主要是色彩的协调。一般说来,暖色调和中性色彩是我们经常选择的。比如白、苹果绿、柠檬黄、天蓝、粉红、湖蓝、橘黄等颜色,就是女教师的首选。
3.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注意服饰上的文字和图案的信息。衣着传递的信息应该永远是积极向上的,是与自己的风格相统一的宣言。在服饰上设计的文字和图案是有一定意义的,我们要弄懂其涵义,否则可能会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4.此外,教师的着装还应与所教学生的年龄阶段相协调。例如幼儿教师的服饰色彩是明快鲜艳的、温暖的。中学教师服装色彩显示温暖足矣,无需鲜艳。
教师的服装还需结构完整,衣服的破损、纽扣的缺少等也是我们极易忽略的细节。所以教师在着装时,要及时更换破损的衣服,要检查纽扣是否完整,要保证衣着的整齐性。
5.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有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在学生身上往往能看到教师的“影子”。教师服饰与学生发展并不是无关的,相反,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师生关系的状态与教师服饰是相关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着装得体还是非常重要的哟!
③ 教师该如何穿着
周一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很平静地走进教室,孩子们都在安静地学习。就在我 踏上讲台的一刹那,我听见孩子们都在“啊”“哇噻”地惊叫着。我疑惑地看着他们想找到答案,却见他们都兴奋地看着我,从上到下那么深情地打量着我。正疑惑着,只听有孩子说:“老师真漂亮。”“老师太美了!”闻后惊讶:“我漂亮?是吗?”“是啊,你穿这身衣服真好看。”“你就像个青春美少女。”“哈哈哈……”我们全体笑成了一团。 在接下来的整堂课上,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情绪很高涨,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 一下课,孩子们就聚拢在我身边,对我的这身衣服“评头论足”。其实,这套黑色唐装衣裙是去年春节买的,当时我非常喜欢它的古典与高雅。裙摆上有绣花,古色古香的。上衣袖子与领子嵌着的红色花布,与黑色的衣裙搭配显得古朴文明,胸前的刺绣图案更增添了衣服的靓丽。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套普通衣裙竟会让孩子们赞不绝口。我更没想到,孩子们对老师的穿着打扮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我喜欢每周一的时候,老师都能穿一套上周没穿的衣服进教室,这样能给我一种新的感觉。”“就是、就是……”很多孩子都深表赞同。“我也是,我不喜欢老师总是穿一套同样的衣服,这周穿了下周还穿,看都看够了。”“老师穿的衣服最好是既时尚又稳重,就像语文老师这样,每次穿的衣服都很漂亮,而且花钱还很少。” “哈哈……”孩子们都知道我从不买品牌衣服,我的衣服都很便宜。一阵大笑后,田宇绘声绘色地说:“我喜欢每个星期一的早上,老师都能穿着鲜艳一点的衣服,脸上带着阳光一样的笑容,挺起腰板,轻轻走进教室,然后大声说:上课!那干脆的声音可以调动千军万马,我的情绪就会好极了!”他夸张的动作惹得每个人都大笑不止。 从那以后,我也记住了每周一一定不穿上周穿过的衣服,希望能让孩子们眼前一亮。孩子们小小年纪,对老师的穿着打扮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审美标准。私下里与孩子闲聊时,经常听他们说喜欢这个老师的打扮,不喜欢那个老师的打扮,还有孩子说最讨厌老师染头发,黄的、红的、紫的都很难看,也不喜欢老师烫头发。作为教师,在穿着打扮方面,是不是应该更多地考虑一下自己的学生是否能接受、是否喜欢和认可?如果学生不能够接受老师的穿着打扮,又怎能发自内心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呢?所以,教师且不可盲目地追求时尚,追求时髦,追求新潮而忽视学生的存在,无视学生的感受。曾有一位中学老师烫了新头发,美滋滋地走进教室,满以为学生一定会像她一样觉得很美、很时尚。然而,没想到的是全班90%以上的学生觉得老师烫了头发很难看,不如先前的直发青春靓丽。老师当天晚上又花了一百多元钱把头发拉直成了原样。 人人都知道现如今是时尚、时髦泛滥的年代,各种穿着打扮令人眼花缭乱。很多时候,新潮、时髦并不代表“美”,盲目地追求时尚、新潮只会迷失自己。其实,适合自己才是最美的!
④ 教师标准化着装有哪些
(一)整洁大方,具有职业性
教师仪表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职业美,整齐、清洁、大方的服饰搭配不仅仅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也展示着教师职业的风采和魅力,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着装更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符合教师职业规范和日常行为守则。女教师不应穿露背装、吊带装、超短裙上讲台,发型要清新、自然;男教师不应穿背心、短裤、拖鞋进教室,发型要整洁大方、长短适宜。佩带的装饰要简单、大方,不过分追求时尚。
(二)合乎时宜,具有适切性
合乎时宜具有适切性是指教师在服饰选择的过程中,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服饰的选择和搭配一是要与自我的生理特点相吻合,选择与自己年龄、性别、体形、外貌、身高等相协调的服饰;二是要与自己的职业特点相吻合,选择与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具体的人际交往对象相协调的服饰;三是要自然特点相吻合,选择与季节、气温、环境相协调的服饰。
二、教师着装的一般原则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着装在紧跟时代的同时,还要考虑适应其职业特点,起到教育、师表、授业的作用。笔者根据教师着装的礼仪要求,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
(一)根据自己的外形、肤色、年龄、气质选择着装
在一般情况下,肤色在明度、色相和纯度方面都有相对稳定性,尽管人的肤色差异天生生成,但是通过恰到好处的服饰搭配,大都能弥补其肤色之不足,尽显美感。在考虑肤色与服饰色彩搭配协调美感时,注意拉开两者之间的明度差、纯度差、色相差之间的距离,拉开对比度。例如,肤色较白的若穿绿色衣服,显得高雅,若穿明度较高的服饰则感到有失严谨,肤色较黑的穿着绿色使肤色更加难看,给人以不健康感。另外在体形上,X型穿衣法适合腰间有赘肉和臀部宽大的女性,Y型穿衣适合腿部短或粗的女性,而个子瘦小的女生采用I型穿衣法会更好。不同年龄的教师,在着装上应有所不同。青年教师的自然条件优越,只要衣着得体,看上去就会很美,中老年教师身体开始发“福”,应注意自己的着装和修饰,使之显得热情而富有朝气。
(二)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性格特点、学识水平着装
风格上,质朴、儒雅、沉静、大方、活泼、典雅、矜持等都能体现教师职业的特色,但重要的是能给学生留下成熟、稳定、练达的印象。由于每个人穿着受自身形体气质的限制,只有抓住自身特点,恰到好处地表现有追求、有品位的自我。比如,性格外向的人倾向于选择牛仔装、运动装等,给人以自由自在感。文静的则推崇柔美优雅的服饰。性格开朗的人偏向于暖色或色彩纯度高的红、橙、黄、玫瑰红等服饰,而青灰、蓝、黑色等色彩是气质内向的人。但是外向的人也可尝试深色的搭配,内向的人也可偶尔尝试暖色系的服饰,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三)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依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着装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利用穿着“特殊服饰”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学习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如果一位语文老师在上《红军长征》一课时,身着红军的衣着,一定会引起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着装
幼儿园教师着装可以除了要注意亲和性,还可以选择一些造型可爱或夸张的服饰,以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受到小朋友的喜爱。小学教师最好以亲和力、大方的衣着为主,色彩可以鲜亮一点,整体感觉可以活泼一点。中学教师则应以稳重、端庄、裁剪精致、色调、款式不张扬的服装为首选。大学教师除经典的学者形象外,在艺术院校或艺术课上可看见扎马尾的男教师和标新立异的女教师,然而适度修整边幅与休闲系列的恰当运用,仍是极有必要的。因为一个张弛有度的形象比完全的个性渲泄似乎更具理性,更有说服力,学生在欣赏教师个人气质的同时,更需要的是从教师身上获取知识。一般来说,学生的年龄越大,教师的服装越应简洁、朴素以强调严谨性和权威感。
⑤ 要当老师了穿什么衣服合适呢
对于刚刚踏上讲台的年轻教师来说,太过保守有脱离时代之嫌,太过时尚又有不够端庄之惑。作为老师,你有过着装不当的困惑吗?对此,生活秀形象顾问王颖认为,老师在工作时、在课堂上,就应该是亲切、大方的,体现教师职业特色,穿着要给学生留下成熟、稳重的印象。而下班后,可以穿一些自己喜欢的,前卫、花哨的衣服。
原则:不土不俗不暴露
不能穿着“土气”。否则起不到“严肃”的教育目的。人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穿着过于随便,甚至口袋外翻、裤腿上挽,那么学生不仅会感到教师邋遢,而且还会在背后讥讽老师。
不能穿着“俗气”。否则就会给学生思想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在这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耳朵上坠的、脖子上挂的、手上戴的,过于招摇,不仅让人感到俗气,而且会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追求“万能的金钱”。
不宜穿着“清凉装”。杜绝穿背心、超短裙、拖鞋进课堂。吊带衫、无袖上衣等“局部暴露”的服饰也别穿。设想一下,当一个穿着暴露的女教师转身抬手书写板书时,从讲台下射来的目光很容易就能探视到老师不经意间露出的腰身或是内衣,就会很尴尬。人们不愿看到的是在课堂这样肃穆的场所,学生因为老师的衣着而产生的无聊骚动和无谓想象。要赢得学生的尊重,老师必须垂范在先。时间太紧了,从网上给你找了点希望能帮到你
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穿着有哪些要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师虽说不能老是以古板守旧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但是也不能在着装问题上太随便、太时尚,女教师尤其不能穿得太性感。众所周知,教师是公众形象。所谓的“为人师表”,不仅是指教师的品德足以作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外在形象其实也能给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教师因为穿着太露、太时尚、太性感,学生的注意力会从学习上转移到对教师的衣着打扮上,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女教师,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将人体上的一些隐蔽部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这会引起一些男女同学超越本分的联想,其后果更加严重。
黑格尔:“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在学生眼里,教师如同一尊偶像,这“偶像”不但其内在素养对学生有着极大的示范性,就是衣着、仪态、举止、姿态等外在形象,对学生同样有着极大的示范性。因为教师首先展示给学生的是自己的风度仪表,也就是自己的外部形象。这形象的优美与否对学生的“第一印象”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初次见面时,学生最先感知的,不是其德、才、学识,而是其外在的直观形象。因此,对教师来说,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善于“润色”自己的外表行为,有意识地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形象,这是教师职业的特殊需要。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有更美的风度和仪表呢?
一、优雅的风度
风度是一个人德行、品格、气质的自然流露,也是人们对一个人的身段体魄、装束打扮、表情神态、举止谈吐的一种综合性的审美评价。风度在表现人的气质时,有着自身极为丰富生动的外观。只有当内在的气质之美得到完美的外在表现时人才能够具有风度之美。因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总要借助于外形表现出来,同样,一个人的外部表现总是含有内心活动的内容。所以,风度既表现为人的静态美,又表现为人的动态美。它是内秀与外美的高度统一,正如培根所说:“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教师首先应当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因为社会赋予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德育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成为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对学生、对未来公民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我国古话中也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说法,都说明了人格感化是教育的重要因素。正因为教师是直接用自己的品格影响学生的品格。所以,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外观形象上“以身立法”为学生做出表率,使其内心世界的道德美洋溢于外表的风度美。
二、高雅的谈吐和举止
培根说:“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神。”教师的言谈举止是教师形象的外在表现之一,语言又是教师用以教育学生不可缺少的工具。文雅而富有情趣的谈吐,不仅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增强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效果,而且还有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比如教师上课时开口的第一句话“同学们,早上好。”面带微笑,轻轻的一声问候,马上把师生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反之,教师板着脸孔说“现在上课,把书翻开”。其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教师礼貌用语的核心总是在于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讲话的态度要和气,语气要适度,有分寸,声调要柔和悦耳,情感要真诚。决不能用生硬挖苦的言语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又云“剑伤肉体,话伤灵魂。”可见用好语言的至关重要。
举止大方、姿态优雅是一个人的动态性外观美,可以说,站、坐、行三态是人的自然形体在空间的形象显现,加上优雅的手势和温和的表情会构成一种和谐的造型美。我国古代有“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说法,它要求人站时要抬头挺胸,直立挺拔;坐时要端正稳实,脑袋不后仰,也不能半躺半坐,以免给人一种懒散无力或自命不凡的感觉;行走时要精神抖擞,从容稳健,快慢自然。他们的外观形象也少不了这三态可视因素的展现。他们的举止言谈、姿态都应是落落大方、坦坦荡荡、气宇轩昂的,其间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应给学生一种愉悦的美感。
三、端庄的仪容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教师的仪容是教师规范的内容之一。尤其是高中生,他们已有一定的审美观和判断能力。教师的仪容、仪表好比是一名演员,一上讲台,一个亮相,就能给学生其特殊的影响。
教师的仪容总体要求是:容貌健康纯净,发型朴实,着装文雅得体。天津南开大学教学楼门厅里一面大镜下的镜铭写得好:“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眉容来、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郭沫若曾说:“衣裳是文化的象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教师是知识和教养的化身,穿着得当、款式合适的服装会使人显得年轻、精神,并能起到掩饰和烘托的作用。正如俗话所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人要衣装、马要鞍装、佛要金装。”这一比喻说明了一个道理,人要有修饰美。使自己内在的学识修养和外在的衣饰打扮和谐地统一起来,于朴实大方中见高雅的情趣,于整洁得体中见丰富的涵养,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
得体的服装打扮、发型修饰,端庄高雅的仪容不但可以对人体的形体、容貌、仪态、风度起衬托作用,而且也有助于教学的成功。它会使学生觉得教师容光焕发,富有学识教养,听起课来自然能提高情绪、振奋精神。反之不得体的穿戴,会显得拖遢懈怠,无精打彩,疲惫不堪,会给学生一种沉闷、压抑和不愉快的感觉,就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情绪,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育心理学非常强调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因为教师自身形象的问题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就意味着教学的失败。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起码常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个性和漂亮,在穿着打扮上太随便、太前卫、太性感,而置公众形象于不顾。
女教师化上淡妆上课,可以增强自信心,同时还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女教师化妆上课是为学生“容”,这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在乎和尊重。“为学生打扮”,这是一种全新的现代教育和美学理念,它能让教师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要像爱惜和关爱自己的脸蛋那样去呵护学生、尊重学生。
综上所述,教师的风度仪表美,归根到底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它要求我们要“诚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使美的心灵与美的仪表、美的谈吐、美的举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自己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能充分展现出自己美的风采。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不断提高自身内在素质的同时,加强外在素质的修养,使其风度仪表更好,把内在美与外表美和谐地统一起来,以不辜负学生心中“偶像”之美。
⑦ 教师应该怎样穿衣,怎样搭配呢
教师在选择服饰的时候,最好选择端庄大气的服饰,一件过期的长裙加一件西装外套,这样的穿搭就比较适合教师。
⑧ 教师应该如何着装
对于刚刚踏上讲台的年轻教师来说,太过保守有脱离时代之嫌,太过时尚又有不够端庄之惑。作为老师,你有过着装不当的困惑吗?对此,生活秀形象顾问王颖认为,老师在工作时、在课堂上,就应该是亲切、大方的,体现教师职业特色,穿着要给学生留下成熟、稳重的印象。而下班后,可以穿一些自己喜欢的,前卫、花哨的衣服。
原则:不土不俗不暴露
不能穿着“土气”。否则起不到“严肃”的教育目的。人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穿着过于随便,甚至口袋外翻、裤腿上挽,那么学生不仅会感到教师邋遢,而且还会在背后讥讽老师。
不能穿着“俗气”。否则就会给学生思想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在这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耳朵上坠的、脖子上挂的、手上戴的,过于招摇,不仅让人感到俗气,而且会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追求“万能的金钱”。
不宜穿着“清凉装”。杜绝穿背心、超短裙、拖鞋进课堂。吊带衫、无袖上衣等“局部暴露”的服饰也别穿。设想一下,当一个穿着暴露的女教师转身抬手书写板书时,从讲台下射来的目光很容易就能探视到老师不经意间露出的腰身或是内衣,就会很尴尬。人们不愿看到的是在课堂这样肃穆的场所,学生因为老师的衣着而产生的无聊骚动和无谓想象。要赢得学生的尊重,老师必须垂范在先。
⑨ 教师如何着装
对于刚刚踏上讲台的年轻教师来说,太过保守有脱离时代之嫌,太过时尚又有不够端庄之惑。作为老师,你有过着装不当的困惑吗?对此,生活秀形象顾问王颖认为,老师在工作时、在课堂上,就应该是亲切、大方的,体现教师职业特色,穿着要给学生留下成熟、稳重的印象。而下班后,可以穿一些自己喜欢的,前卫、花哨的衣服。
原则:不土不俗不暴露
不能穿着“土气”。否则起不到“严肃”的教育目的。人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穿着过于随便,甚至口袋外翻、裤腿上挽,那么学生不仅会感到教师邋遢,而且还会在背后讥讽老师。
不能穿着“俗气”。否则就会给学生思想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在这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耳朵上坠的、脖子上挂的、手上戴的,过于招摇,不仅让人感到俗气,而且会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追求“万能的金钱”。
不宜穿着“清凉装”。杜绝穿背心、超短裙、拖鞋进课堂。吊带衫、无袖上衣等“局部暴露”的服饰也别穿。设想一下,当一个穿着暴露的女教师转身抬手书写板书时,从讲台下射来的目光很容易就能探视到老师不经意间露出的腰身或是内衣,就会很尴尬。人们不愿看到的是在课堂这样肃穆的场所,学生因为老师的衣着而产生的无聊骚动和无谓想象。要赢得学生的尊重,老师必须垂范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