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教师违法案例

教师违法案例

发布时间: 2021-07-27 21:36:22

教师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对于这一点,相信有的老师之前吃过亏,所以一定要谨记:不管学生多顽劣,不管有多生气,都千千万万不可以体罚学生!一旦涉及体罚,性质就变了。原本是出于好心去管教学生,最后却变成了体罚学生。
有的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基本上把孩子全权托付给了老师。经常对班主任说:“老师,你就把他当成是你自己的孩子,出了错或者不听话,你就好好收拾他!我家孩子皮实,抗揍!”
可一旦你把这些话当真了,那你就太天真了。好听的话谁都会说,可一旦你真的动手打了他的孩子或者对他孩子进行了变相体罚,相信过不了多久,学生家长就会找到学校来闹事。轻则到校长办公室闹一闹,让你写份检查道个歉,重则闹到教育局去,到时候你可能连饭碗都保不住了。
二. 侮辱学生

现在的学生不比我们那时候,老师骂我们什么就听着,不敢抬头更不敢还嘴。觉得被老师骂是件丢人的事,回家也不会告诉父母。但现在的孩子可不一样,你说他一句,他能顶回来十句。即使当时他默不作声,事后学生回到家告诉家长,他们的父母肯定是不乐意的。
作为老师,即使是被学生气到想要口吐莲花,出口之前还是要过一过脑子。想一下这话能不能说,说出去了会不会有什么后果,自己能否承担得起这样的后果。
再者,为人师者,还是要对学生多一点宽容和耐心。孩子犯了错,耐下性子多给予引导和规劝。不要动不动就怒气冲天,什么话都往出说。一则有损自身的良好形象,二则容易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实在是得不偿失
三. 侵犯学生财产权

有的老师为了督促学生上学不要迟到,便设立班规要求凡是迟到的学生,每次惩罚五元钱,整合到班费里用来表彰表现好的学生。虽然这样的方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震慑性作用,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况且学生又没有挣钱的能力,缴纳的五元罚款还是从家长那里要的,并未从实质上对学生进行惩罚。学生会觉得反正罚的也不是我的钱,迟到就迟到了。与其这样,倒不如惩罚一些有意义的。比如多让迟到的学生写一点家庭作业或者多背一篇作文等等。
还有的学生上课偷看小说或者偷玩手机,被老师没收后,就要不回来了。这其实是典型的侵犯学生财产权的案例。学生上课开小差做别的事情是不对,老师将其没收也没错。但不应该将收缴的物品据为己有。可以联系学生家长,告知情况后让家长来学校将东西拿回去。
四. 限制学生的人身自由

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每次考试都会拖班级后腿,老师被逼无奈,就会强制要求学生放学后不许回家,待在教室或者办公室里继续学习或者补作业。这其实是限制了学生的人身自由。

㈡ 违反教师法案例

一、案情简介

2005年,寒假过后,在新学期开学伊始,初一(1)班班主任郭老师特别强调了学生的发型问题。

虽然说“穿衣戴帽,各有一好”,留什么样的发型是件小事,可在许多学校和老师的眼里,绝对不能把发型当小事来抓。确实,生源不佳的学校的学生常给人“街道痞子”、“胡同串子”的感觉。郭老师强调发型问题是有原因的。可是,学生留什么发型,一般不取决于教委、学校、老师,而是歌星、影星、球星。

结果三天过去了,班里的男生苏某还是留着长长的中分头。一天中午放学后,郭老师把苏某叫到办公室。

教师问:“老师给全班同学提的发型要求你知道吗?这也是全校统一的要求,你知道吗?”

“知道。”苏某低声回答。

“知道?知道为什么还不动?”声调里老师带着几分气。

“我家里不让理,我也没办法。”学生理直气壮。

就这样,师生对话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最后,郭老师拉开抽屉顺手拿出一把剪子,嘴里说着“那我替你理吧”,话到手到,苏某中间的一绺头发已剪下来了。苏某一边护着,一边说:“得,得,我自己去理,行了吧。”说完跑出了办公室。

苏某回到家的时候,其父正在喝酒。看见儿子捂着头走进来便大声喝问,以为儿子又在外面打了架,惹事生非。当听完事情原委后便借着几分酒力,怒冲冲跑到学校兴师问罪。见到郭老师开始还较理智,后来便破口大骂,在场的老师都为之瞪目。

正当大家纷纷上前劝解、家长还不依不饶的时候,一位两鬓银白、马上要退休的女教师乔某走上前去,嘴里说着“让你无法无天”,随手就给了苏父一个嘴巴,不知是这巴掌的功效还是苏父的酒也该醒了,反正此后骂声听不见了,只是听到苏父反复强调:“正月里理头死舅舅,又不是文化大革命,凭什么给我孩子剃阴阳头……。”

此时外面已围了不少人,为了化解矛盾,年级主任便把他们带到校长室。

二、案情分析

1、苏父

苏父见到郭老师开始还较理智,“后来便破口大骂”,对教师造成了人格的侮辱,违反了中国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鉴于情节不是特别严重和恶劣,家长应该向郭老师赔礼道歉。

2、郭老师

郭老师作为人民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工作认真负责应该是好的,但采取的方法不当,对学生的人格不够尊重,违反了中国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权利和义务第八条的规定:教师义务(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以及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15条“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乔老师

乔老师站出来主持公道,这很不容易,但是她不该用违法行为制止违法行为。

乔老师遇事不冷静,应该向家长道歉。

三、结果

家长苏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郭老师赔礼道歉;乔老师也为自己鲁莽行事向家长道歉;苏老师尊重学生的意识也加强了,对自己的行为作了深入的反思。

从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要懂法守法,尤其要了解我国的教师法和教育法等基本的法律法规,用规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将此作为保障自己合法权利的手段;同时,应该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

㈢ 教育部公开8起教师违规典型案例,分别有哪些类型的事件

这八起教师违规典型案例,包括两起幼儿园教师体罚幼儿事件,一起教师学术不端、抄袭他人作品事件,还有教师猥亵,性侵,与学生发生不当关系,对学生进行性骚扰并受贿事件。

㈣ 教师违法行为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教师违法行为的主要类型有: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以教书为生的职业。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根据学校设施条件和个人职称专业,安排学生入座、发放学习资料、备课授课、批改作业、引导辅导帮助学生学习、组织听课练习,

组织考试、传授科学文化基本知识,开展主持学术交流、提高学生的观察学习、记忆认知、动手沟通、操作等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经验技术。

(4)教师违法案例扩展阅读:

教师违法行为的主要类型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

严重妨碍教育教学工作,拖欠教师工资,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的经费,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教师违法行为的地位:

第一,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支配地位,学生处在绝对的受支配地位。这种观点是“教师中心论”。

第二,学生为主体,教师完全受制于学生的要求。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被支配的位置。这种观点是“学生中心论”。

第三,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

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承担起了一定的教育任务,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毋庸置疑的。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虽然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客体,但是学生作为有一定认知与实践能力的人,也是作为主体在活动着。针对教师作为主体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学生也在这种活动中主动地认识着、实践着。学生也把教师及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教育资源作为认识与实践的对象。

鉴于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现代教育思想中,人们一般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

㈤ 教育部公开8起教师违规典型案例,分别是哪8例

教育部一共公开了8起教师违规典型案例,分别以下8例:

第一例是江苏省盱眙市维嘉幼儿园教师陈某某体罚幼儿问题。

第二例是江苏省盱眙市维嘉幼儿园教师陈某某体罚幼儿问题。

第三例是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如意小学教师胡某某学术不端问题。

以上两起案件就是教师违规典型案例,他们的行为对教师形象是一种抹黑,也是要受到坚决打击的。对于这些教师的违规行为,相关部门也会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坚决进行惩处。

㈥ 教育部公开8起教师违规典型案例,都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

㈦ 教育部公开8起教师违规典型案例,分别是哪8起

教育部公开8起教师违规典型案例,分别是:江苏省盱眙市维嘉幼儿园教师陈某某体罚幼儿问题海南省屯昌县民办尚书源幼儿园教师许某某、潘某某体罚幼儿问题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如意小学教师胡某某学术不端问题河南省扶沟县民办水泉小学教师江某虐待学生问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大湾镇中心小学教师肖某猥亵学生问题浙江省安吉县民办天略外国语学校教师许某某性侵学生问题山东铝业职业学院教师刘某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问题福州大学实验师张某某性骚扰学生、受贿问题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上述问题的发生,既反映出当前仍有极个别教师理想信念缺失、育人意识淡漠、法纪观念淡薄,也反映出部分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存在短板弱项,思想认识不深刻、教育引导不深入、监督管理不到位、违规惩处不坚决,以致养痈遗患,对学生造成严重伤害,对教师队伍形象造成严重损害。

(7)教师违法案例扩展阅读: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健全覆盖大、中、小、幼的常态化师德师风教育制度,强化法治教育、纪律规范教育,聚焦教师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价值引领,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浸润。

对违规行为要保持高压态势,坚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态度不变,坚决惩处违规行为。要严格执行教师资格相关工作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对依法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应及时按程序撤销并收缴。

对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若已经取得,应依法丧失,并按程序办理注销手续,收缴证书,归档备案,丧失教师资格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终身不得从教。

要进一步压实责任,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下沉,落实中小学校校长、高校院(系)行政主要负责人和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责任,打通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保证师德师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㈧ 教育部曝光师德违规案例,专家对此有何表示

专家认为解决师德建设不仅是事后处罚,确实也是这样,当事情发生了你选择了惩罚,而没有发生的时候却不防患于未然,这样就不可能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师德准确地说应该是教师公德,是教师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㈨ 教育部公开8起教师违规典型案例是怎么回事

日前,教育部对8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问题进行公开曝光。这些典型案例有:江苏省盱眙市维嘉幼儿园教师陈某某体罚幼儿问题,海南省屯昌县民办尚书源幼儿园教师许某某、潘某某体罚幼儿问题;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如意小学教师胡某某学术不端问题,河南省扶沟县民办水泉小学教师江某虐待学生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大湾镇中心小学教师肖某猥亵学生问题,浙江省安吉县民办天略外国语学校教师许某某性侵学生问题,山东铝业职业学院教师刘某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问题,福州大学实验师张某某性骚扰学生、受贿问题。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健全覆盖大、中、小、幼的常态化师德师风教育制度,强化法治教育、纪律规范教育,聚焦教师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价值引领,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浸润。

(9)教师违法案例扩展阅读

8起教师违规典型案例反映出的问题: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上述问题的发生,既反映出当前仍有极个别教师理想信念缺失、育人意识淡漠、法纪观念淡薄。

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存在短板弱项,思想认识不深刻、教育引导不深入、监督管理不到位、违规惩处不坚决,以致养痈遗患,对学生造成严重伤害,对教师队伍形象造成严重损害。

热点内容
2017年四川数学卷 发布:2025-05-18 00:16:14 浏览:719
中国社会科学院暑期 发布:2025-05-17 23:31:35 浏览:687
简单广场舞教学 发布:2025-05-17 20:37:48 浏览:13
二级学科博士点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125
永兴教师招聘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664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发布:2025-05-17 16:29:17 浏览:52
小学教师的条件 发布:2025-05-17 16:21:01 浏览:419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 发布:2025-05-17 16:14:16 浏览:819
夏威夷群岛地理位置 发布:2025-05-17 16:10:46 浏览:949
奴隶老师漫画全集 发布:2025-05-17 16:01:34 浏览: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