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技能训练
怎样才能做一个好教师、怎样才能当一个让学校和学生满意的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作为班主任,我必须对学生负责,必须对学生家长负责,必须对学校负责,也必须对自己负责
一、理论联系实际,借鉴他人经验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管理能力的加强是管理好班级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搞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多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工作方法,并且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在班主任工作上,经验不是很丰富,所以遇到自己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时,要虚心地求教其他的班主任,借鉴别人的做法;还有一些指导班主任工作的书籍,例如《班主任之友手册》等书籍,每一次阅读后都大有收获,而且将其中一些能指导自己工作的方法加以实施。这些理论和经验对班主任工作帮助极大。
二、培养班干部、树立学生干部形象
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还有一点体会,就是班级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刚开始基本上是什么事情都自己来管,生怕学生出差错,但是后来,发现这样不仅自己累,而且学生养成了依赖性,大事小事都要找老师。于是,开始思考怎样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民主的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比如每周班会先由学生干部自己总结班级的情况,在有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上由干部来提醒,在需要讨论的问题上由班干部来点评同学发言,然后由自己总结。
重视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影响和带动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肋手,是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为了让他们发挥主力和辐射作用,及时对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给予肯定,时时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学会塑造自身的班干部形象,从而树立威信。同时还定期召开班干部会义,研究针对一周内班级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确定下周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在班会上特重说明班级纪律及各方面的要求,强调班干部的工作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是为了整个班集体在工作,并要求同学给予监督和支持。之后还专门召开班干部会仪,指导他们工作方法,作为班干部要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这对班干部本身也是一种锻炼,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工作。针对班上突出的几个调皮学生,从一开始就密切注意他们的思想、行为变化,出现问题及时找到他们,耐心地对他们做开导工作,而且还十分注意同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双方面做好转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想让学生切实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就必须在思想上让他们相通, 思想工作做好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深感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
1、在班会课上对全班进行思想教育与快乐式管理
现阶段的大部分学生感到学习是不快乐的或对学习没兴趣,根据此情况对本学期的班会进行调整,现在的班会通常先由学生自己总结现阶段班里的情况,然后是做总结并以多种形式进行教育。最后做集体游戏,在游戏中鼓励学生让学生在不影响集体的情况下充分展现自己的潜力与能力,达到让同学们感受到在集体生活、学习是快乐的,淡忘学习是痛苦的,并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2、做好个别同学的思想工作
学生到学校读书,一方面是学习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对于一些思想上有波动、情绪不稳定、学习上有疑惑或者其他方面需要老师来开导的学生,老师要耐心地、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与引导。对于那些比较调皮、经常犯错的学生而言,有些道理他们不是不懂,而是不愿意去想,忘记了去做,而且每一次犯错后总是能给自己找很多的借口,对待这样的学生,老师必须一次一次地耐心地找学生谈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次数多了,老师不免有厌烦情绪和“恨铁不成钢”的失望,这时,老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对学生大发脾气,有力度的批评是需要的,但还是尽量以思想教育为主,更不要辱骂。当某些很让人生气的事发生后,采取冷静法,先不找学生谈话,等自己冷静下来重新调整思路后,用另一种方式再找学生谈。这时心平气和,思路清晰,谈话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 班主任应该具备哪些技能
一、良好的学科教学能力。
学科教学能力,是一名老师的基本能力,是老师取得学生信任的基础。班主任首先要在教学上是一把好手,课堂教学有激情,富于感染力,语言流畅规范,掌握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组织有条不紊,板书工整,能够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关注到位,学生学习质量不断提高。
二、班级管理能力。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管理班级需要一些方法。班级管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班级制度管理。制度管理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良好班风的一个环节。二是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所有事务,都要由学生来自行管理。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三是学生日常评价。班主任要公平公正的评价学生,也要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三、要注重言传身教。
班主任的言谈举止都是教育行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除了父母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思维方式、为人处事表现,无不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所以班主任要语言文明,要举止得体,要热爱工作,要关心学生。很难想象,一个语言粗俗的老师、一个动辄发怒的老师、一个偏心的老师、一个上课不认真的老师,怎么能让学生信服。所以说,老师其身正,不令则行。学生就是在对老师的无意模仿中长大的,老师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
四、一定的心理咨询能力。
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会经常出现,特别是学生青春期时,反应会更剧烈,有的是认识上的偏差,有的是心理上的纠结,有各式各样的想不开或想不通。班主任应该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善于观察,善于倾听。要耐心细致,真诚关心。
五、班级文化建设能力。
班主任要主导班级文化的建设,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制定班级发展目标、班风、学风、班歌、班徽等。要让班级的布置有特色,具有文化气息、艺术风采、高雅格调。
六、建设具有班级特色的校本课和社团能力。
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在校本课的开发上,要创造条件,尽可能达成学生心愿。要结合学校资源,发挥家长的作用,在校本课时间里,培养挖掘学生各方面兴趣特长。同时,班主任要调动学生,组织社团活动,文学社、舞蹈队、小乐队等,让班级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七、活动策划能力。
每当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时,班级都要积极参加,而且要突出自己班级的创意和特色,这就需要老师发挥学生聪明才智,搞好策划组织。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使每一次活动,都要突出创意、特色,要让学生提高策划组织
3. 班主任培训有哪些内容
学习的力量——职校班主任系列培训
培训一 班主任基本素质训练
◆ 培训目的:准确认知中职校班主任角色,培养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观念,了解、掌握和运用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促成学生、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 培训内容:班主任应具备的正确态度和观念;班主任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班主任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实操训练。
培训二 班级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 培训目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班级管理的方法与技巧,使班级由“随机性组合”逐渐成长为“班级集体”,促成学生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
◆ 培训内容:班级管理的目标与计划;新生的入学适应教育;班级的组织和制度建设;班级活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学生的学习与心理辅导、奖惩与评价、就业指导;班级管理中的重难点问题解决。
培训三 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解决训练
◆ 培训目的:学习、掌握和应用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实际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促成教育目的的实现。
◆ 培训内容:“问题解决方法”模版;“后进生”转化;突发事件应对;学生的心理障碍消除;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师生的对抗情绪化解;学生的日常违纪处理(骂人、打架、吸烟、喝酒、屡教不改、不参加集体活动、迟到、早退、旷课、不听课等等);其他典型问题的解决。
培训四 班主任专项技能训练
1、学生心理辅导的原理与操作
◆ 培训目的:准确把握和分析学生心理、行为的基本特点,学习、掌握和应用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原理及操作。
◆ 培训内容:中职生的基本心理、行为特点分析;心理辅导的基本原理;心理辅导的基本操作;实操训练。
2、沟通与团队合作训练
◆ 培训目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沟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达成个人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团队和谐共进的双赢结果。
◆ 培训内容:沟通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沟通的原理及应用;沟通在团队合作中的应用;实操训练。
3、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 培训目的:了解、分析和把握与学生就业相关的政策等信息,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与就业相关的关键能力,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
◆ 培训内容:职业道德对就业的重要影响;就业对打造学校品牌的影响;就业准备;企业结构化面试的应试技巧;现场实操指导。
4、班级活动的组织与学生小组活动的指导
◆ 培训目的:掌握、运用“学生小组活动”方法,有效开展班级活动,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 培训内容:“自我成长小组活动”训练;“小组活动”的原理及运作实操。
(摘自 www.qec.com.cn)
4. 班主任基本技能有哪些
一、具备高尚的师德
⑴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真诚坦率内,把一切教给学生;理解容宽容,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公正平等,应一视同仁;关心尊重,既教书又育人。
⑵对待工作要有热爱和献身教育的精神;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在工作中不畏困难曲折;有强烈的责任心,对班级负责,对学生负责;有耐心。
二、具备完善开放的专业素养
1)要具有驾轻就熟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水平;2)机制灵敏的教育应变能力;3)灵活的交往协调能力;4)深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5)沉着冷静的自我控制能力;6)生动艺术的语言表达能力;7)勤于反思的教育科研能力;8)积极有效的自我调适能力
5. 班主任技能训练,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哪些工作
班主任
是班级的组织者没,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集体是由整个班级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学生共同体,它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良好的班集体不会自发形成,而要在班主任精心组织和培养下才能逐步建立起来。要组织良好的班集体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提出集体奋斗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前景。它具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力作用。高中生的特点是热情高、积极向上,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班主任向集体提出奋斗目标,就可以激发学生有所 有所向上,积极的热情,产生不断进取的意志和行动。二、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不少优秀班主任认为:一个班级教职工育管理的好坏,往往与班级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关系。选择班干革命部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解、选拔。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设计班级板报、布置教室、开展愿意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同学担任班干部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心的培养使他们在各主面尽快地提高。三、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一个班集体里形成了民主、平等到、融洽的师生和同学之间交往的氛围必然能使每一个成员心情舒畅、愉快,都积极投入班集体生活中,使集体具凝聚力。建立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需要班主任付出大量的创造性劳动。班主任要热爱关心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对学生来说,既是良师活又是益友。班主任良好的思想品德、学识、言谈举止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班任老师有特殊的信任和依恋情感,他们每个人十分关注班主任对自己的态度,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班主任对自己的态度和情绪反应为转移。如果班主任既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又能处处给学生以热情的关怀和鼓励,让学生感到班主任平易近人,可亲可敬,学生就会乐于接受班主任对他们提出要求。这种师生之间情感建立起来了,就为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奠定了基础。四、成班级集体的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只有在一个班级里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才能分辨是非,支持和提倡正确的言行,批评和制止不正确的言行,才能使集体更加团结、不断进步、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可以向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的思想行为,开展评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优良的班风是在班主任长期培养下逐步形成起来的,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识地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向全班学生讲清道理、提出明确要求,在班级中树立榜样,使大家有明确的目标;同时还要严格要求,认真检查,反复练习,不断提高。此外,班主任应该注意以自己良好的言行和学识修养来影响学生,使班级逐步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优良班风。五、开展经常性的班级教育活动开展经常性的班级教育活动是培养班集体的重要途径。经常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各项活动,使班集体富有吸引力,凝聚力。活动是班集体生命力的依据,活动越丰富多彩,班集体越团结,越朝气蓬勃。班主任应在课外或校内组织学生开展文体或科技活动,参加必须的集体劳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送春风”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帮助他人,为集体做好事活动;为军属或残疾人做好事,帮助工厂、街道收集废品、参加捕虫、植树等。学生在参加班级的共同活动中,可以密切相互之间的交往,增进团结和友谊,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这些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亲自实践以发挥自己才能的生理需要,在活动中可以使他们得到欢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培养良好的品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六、组织主题班会主题班会可以使学生受到很大的教育,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对班集体和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之,组织班集体从何入手要因班而异。班主任要善于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把握时机,灵活、机智地采取教育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的吸引力,才能逐步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6. 班主任九项技能训练的介绍
《班主任九项技能训练》使师范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热爱学生、热爱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品质,使他们一踏上工作岗位就能立即进入班主任角色,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一些突破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