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行为规范
爱国守法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② 教师课堂行为规范要求
一要:教师进入课堂要衣冠整洁、仪表端正,言行文明,应带齐基本的教学要件,做到“四有”:有教材、有教学设计、有教学备件、有所教班级学生名单。
二要:课前候课。预备铃响后,教师应到教室门口面向学生站立,目视学生候课情况,督促未进教室的学生迅速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三要:上课铃响后,教师立即进入课堂走上讲台,巡视全体学生,说:“上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学生起立,学生齐说“老师好”后,教师鞠躬后说:“同学们好”,学生在班长“坐下”中入座。(行礼过程中,气氛应庄重,态度要亲切。)
第四要条:课程第一堂课,任课教师要以适当方式作自我介绍。
五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每个同学的站姿、坐姿、看书姿势和听课状态。提问时要照顾到好、中、差。问题要有梯度,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生。
六要:教师必须既管教又管导,严格管理课堂纪律,做好组织教学工作,对任教课内的常规纪律负全责。对学生违犯课堂常规要求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及时教育。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
七要: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礼貌用语,使用普通话;要讲究语言艺术,严禁语言粗俗,动作粗鲁。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得在课堂上发泄个人怨气。
八要:教师要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中途不随便离开,站立上课。如果学校安排有眼保健操,任课教师应督促学生认真做操,待做完后才离开教室。在课堂上不准吸烟,不准拨打和接听手机,手机要关机或调整为静音振动。
③ 什么是教师岗位行为规范
通俗的讲就是教师的岗位规范。
岗位规范的内容 :
岗位规范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岗位职责、上岗条件和生产技术规程三个部分。
(1)岗位职责。
主要规定本岗位应承担的生产任务和应负的责任以及应达到的标准。
(2)上岗条件。
可以分为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身体条件等三个部分。
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本岗位工作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这项内容可以参照通用规范予以明确。
专业知识,是指从事本岗位工作应具有的专业知识、实际技能、工作经历、学历要求以及岗位相关知识。
身体条件,是指从事本岗位工作应具有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程度要求。一般包括体力、视力、嗅觉和听力等的要求。
(3)生产技术规程。
包括工作程序、项目、要求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工作程序,是指本岗位所必须完成的主要工作项目的先后程序,它是从岗位重复出现的某种工作项目出发,按照客观生产流程和活动规律,规定的先后项目标准顺序、项目内容与要求、工作手段等,是对本岗位履行职责所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项目的具体要求标准。
④ 教师守则
不同级别的学校和不同地区的教师上课遵守的守则不一样
下面仅供参考
1.教师在上课前应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准备好教具或实验仪器。没有教案不能进课堂上课。
2.教师应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学年组长同意,不得随便调课,更不准缺课。教师上课不得迟到,不得离开教室,不提前下课,不拖堂。
3.教师在上课前一分钟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上课铃响走上讲台,待学生安静、站好、师生致问好后,教师言“请坐”,学生坐好,即开始上课。
4.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正确地闸述教学内容,充分注意寓德育于教学之中。
5.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授课时注意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6.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精练、准确、生动、风趣,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声音要响亮,要使教室每个位置的学生都能听清。
7.教师上课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讲课重点。字迹工整,大小适当,用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8.学生上课举手发言,回答问题,不管正确与否,教师应积极鼓励,肯定其正确,指出其错误,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9.教师应重视师表,要注意语言、行为的文明,上课教态要亲切、自然、文雅。衣着大方,不化浓妆,不准在教室走廊吸烟。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衣、运动鞋上课。
10.上课时教师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凡特殊情况需停学生一节课的,必须经班主任和学年组长同意,并上报政教处;凡停学生一节课以上的,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
11.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不动手,不挖苦,绝对不体罚和变相体罚。
12.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第五节课的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⑤ 小学老师日常行为规范有哪些内容
小学老师日常行为规范就是说一下小学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需要遵守哪些内容,比如说要做到。德育,智育的三结合之类的。
⑥ 教师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应具备什么
1、着装要求。身着正装;教案、学生作业本等教学资料放入各教学单位配发的资料袋或较正规的资料袋中。
2、备课要求。精心备课,充分准备相关教学资料;使用多媒体设备、语音设备以及上实验课等,要有停电、停水、设备故障的预案。
3、课前要求。要求提前5分钟进教室,检查多媒体设备或语音设备等教学设施,关闭通讯工具。发现有专家听课时,要主动招呼,安排座位,态度大方、自信。
4、讲课前要求。要认真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可通过询问值日班干部等形式),以不同方式检查上次课所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并简单总结。
5、讲课要求。要携带教材、教案、教学进度表等完整的相关教学资料;按照教学进度表的正常教学进度讲授相关内容;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技能,讲究版书设计安排,写规范字,讲普通话,教态自然;注意师生互动,及时组织课堂教学,灵活调控课堂气氛;避免手撑讲台、脚抵后墙、手插衣兜、背向学生、眼看天花板等行为。实验课和室外课要注意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不得大声喧哗。
6.下课前要求。小结课堂教学内容;应注意布置课后作业,并提出要求;准点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