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老师告孩子

老师告孩子

发布时间: 2021-07-30 17:08:03

『壹』 老师告状后 我如何对待孩子

我是孩子,虽然有点大,但是我希望看到的是家长能重视我,老师告状,问题跟我,能接受最好,不能接受就要引导一下了,最好不要骂

『贰』 老师告状孩子上课表现不好,如何处理

我们眼中非要看到孩子的缺点、错误,而不回想一下自己也曾经那样稚气的对世内界充满好奇?
好妈妈不是照妖镜,不容需要把一切表象都揭露的入木三分,给孩子上纲上线,透彻的把一般问题、非原则问题,也当作原则问题看待、处理,把孩子的缺点扩大化,想象的特别严重。
其实一切都很简单,只是孩子的天性还没有受到礼教的束缚而已。
每个人都有个性,因为我的孩子很有主见,而我又不想扼杀她的个性,所以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我选择支持她。

『叁』 老师对孩子不负责任告谁

找学校,或者教育局。不过,首先建议家长最好别让孩子知道,跟老师好好沟通一下。相信家长沟通之后,多数老师会格外关注孩子的。单纯的告老师,解决不了实质问题。还有,家长也要理性的,正面的引导孩子。(虽然心里不平衡,一定要淡定啊)因为,家长的一言一行,更能决定孩子的一生。

『肆』 老师告了女儿的状家长应该怎么和孩子沟通

看孩子是否超过10岁。没超过的话,可以限制孩子的部分活动或者让孩子用好的表现来弥补过错。超过了,就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总之,不能打骂孩子。

『伍』 老师告状孩子打架,该怎么回复

对于老师的告状只有一个家长一定要针对老师的告状的内容对孩子进行严格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教育好把孩子教育的一些习惯进行纠正过来这是为了家长为了孩子都好。跟老师说自己会对孩子严加管教。

『陆』 家长遇到老师"告状"时作为智慧的家长应该向孩子怎样传达呢您会吗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陈然 雷涛)5月26日报道 对很多学生来说,“请家长”是一件可怕的事,这基本上意味着老师要向家长告状了。老师告状并非只是学生的困扰,很多家长在面对老师告状时也不知所措。 “老师告状是伴随孩子成长出现的正常现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储朝晖研究教育问题多年,在接受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何对待老师告状,首先要厘清的,是教师应如何处理孩子和家长关系的问题。 在储朝晖看来,不同的学段,教师、家长以及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有区别的。 入学前,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老师的影响力开始超过父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会听到这个阶段的小孩将“老师说”挂在嘴边。进入小学,孩子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直到初中,这种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初二以后。在这个阶段,很多老师开始感觉驾驭不住孩子,需要寻求多方渠道来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于是将问题越来越多地告诉家长,成为一种办法。 储朝晖认为,老师在教育上有这个需求是很正常的,但是孩子也有平等的人格,也有自尊,尤其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个人隐私的意识也在增长。他开始有自己的判断,什么事情别人需要知道,什么事情自己并不希望朋友这个家长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把孩子的事情告诉家长,孩子就会觉得很不被尊重,很丢面子,甚至觉得在家长面前抬不起头来。 “孩子对老师打小报告是最为敏感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要综合考量孩子家长的情况,判断哪些情况应该给家长说,考虑家长在听说了这样的情况下会采取怎样的措施,这些措施又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换言之,老师需要先了解,家长是否具备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的能力,如果不具备,则最好慎重。 储朝晖表示,一个专业的老师,应全面了解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和大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解决孩子问题的时候,掌握一个基本的理念,即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主人,尊重其个人人格,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很多事情就会变得好办。如果只是把孩子当成是一个家庭的抑或一个国家的,那么肯定会出问题。 老师在处理孩子和家长关系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尽量大家一起交流,而非背着孩子。 比如,有些学校会采取学生和家长一起开家长会,或者大家定期坐下来一起谈心等形式。当交流变得常态化后,不仅信息能够互通,而且孩子也会感觉不那么排斥。长此以往,学生会渐渐学会倾听老师的意见,认为老师说的也有道理,然后从自身检讨进行改正。 储朝晖告诉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他曾参与过很多调研,发现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很多家长都不愿意参加家长会。因为在他们看来,老师在会上往往都带着批评教育的口吻,这使得很多家长觉得没面子。这就是没有良好沟通机制的结果。 储朝晖强调,打小报告这件事情,孩子是非常敏感的,甚至会防备。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老师应该多一些技巧,不要只是只讲孩子的不好,也多讲一些正面的情况,让孩子不会产生“老师只会说我坏话”的想法。 如果真有突发状况,老师需要告知家长,孩子也应尽量在场,或者事后采用其它渠道,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处于被动。 如非必要,不要告诉孩子老师告了状 如果老师将孩子的问题悄悄地告诉了家长,家长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储朝晖认为,是否能解决得好,和家长自身的素养有很大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对孩子有过多的苛责,尽量做到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其中,最忌讳的一点就是在孩子面前发火或者不断唠叨。储朝晖认为,如果家长只是将老师的观点转述给孩子,起到的作用并不大,相反还会造成孩子无所谓的状态甚至产生叛逆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长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储朝晖表示,孩子很多习惯的形成与家长都有很大的关系。在家庭成长环境中,存在短板理论一说,即孩子的表现不是和家庭中表现最好的一个相似,而是和表现最不好的一个相关联。因此,当老师在告诉你孩子出现了某些问题的时候,家长应该首先检讨自己,冷静分析问题,比如,看看老师反映的孩子身上的问题,是不是在自己家庭成员中也存在,少说多做,有耐心地慢慢解决问题。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非必要,不需要告诉孩子:“嗨,你老师昨天来告你的状了。” 家长应该有独立的精神去分析老师告状是否属实 老师的告状,并非每一次都准确无误。因此,知名教师范美忠认为,家长接到老师的告状,不要大惊小怪,首先要做的是核查事实,确保孩子不被冤枉。可以把老师告状的内容告诉孩子,问孩子是怎么回事。不过,因为孩子可能会隐瞒和抵赖,所以可以与老师孩子一起当面澄清事实。 范美忠告诉记者,既然老师向家长告状,当然认为孩子的行为是负面的。但是家长可以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分析孩子的行为是否真的是负面的。如果家长认为不是负面的,可以跟老师进行探讨,这就涉及教育理念和价值观问题。如果老师的告状内容属实,孩子确实有问题。家长应该与老师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粗暴的谴责是最愚蠢的做法。 如果要说,就要把老师的话翻译过来再说 著名教育专家郑委对家庭教育尤其关注。面对家长应该如何应对老师告状的问题,他总结出了“老师告状几步走”的原则。 第一步,面对老师告状,家长应该有好的心态,不要抵触,理解老师也是为了孩子好。 第二步,家长回家后可以把老师的话写下来,进行适当的“翻译”和理解。比如,老师反映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家长就可以理解为老师在说孩子最近上课表现很积极,如果能够更加专心一点就好了。然后把自己翻译的信息,告诉孩子。郑委表示,在做这些工作时,需要坚持的就是不收拾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第三步,有了前面的沟通后,家长要学会把责任还给孩子,比如,告诉他“儿子,你说该怎么办“、“妈妈相信你”之类的话。在孩子有了自我消化和安排计划后,家长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时提醒孩子,并在恰当的时候进行一些讨论,比如哪些方法是可以继续坚持的。最后,就是要不断重复这种相信,逐渐看到努力的成果和进步。

『柒』 老师告状,家长怎么办

‍‍

‍‍‍‍‍‍我们来试想两个场景,同样都是老师告状,说孩子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外归因的家长和内归因的家长的处理方式以及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当老师来告状,内归因的家长会直接先骂上孩子一顿,问孩子为什么注意力不集中,责问孩子为什么学习不认真,甚至怀疑或者直接给孩子扣上了多动症的帽子。当孩子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之后,孩子的行为并不会有改善,反而会将自己目前的行为合理化,因为爸爸妈妈老师都告诉他,他就是这样的人。

如果是一个习惯与外归因的家长,家长会问孩子,老师说你最近上课的时候有点走神,你可以告诉我是什么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吗?这时候孩子会思考一下或者直接告诉你他走神的那段时间都在想写什么,接下来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出克服走神的方法。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家长会有些混乱,心急的家长就想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才好?

如果孩子取得了一些成就,那么我们可以使用内归因的方式,告诉孩子这是她自己通过努力得来的。如果孩子遇到了挫折,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这只是一个意外,同时还要引导孩子看到面对这件事情,我们还可以做哪些改变。一个健康的人,在面对不同事件时应该灵活的采用不同的归因方式。

说完了归因方式,接下来我们要再继续说一说,当孩子被老师告状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办:

第一步,向老师表示理解和感谢,现在的老师压力很大很忙,还能够关注到我们的孩子,这是一件需要被感谢的事情,但同时我们也要理解老师,在如此大的动作强度下可能在和我们交流和孩子相关的一些问题的时候也许在言语上不够斟酌,可能会有夸大的部分,因此家长在听到老师的反馈后不用太紧张。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或者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说人心中怎么想、怎么相信就会如此成就。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因此接到老师的投诉,不用担心,只要处理得当,这些都会变成对孩子的期待,而我们的孩子也会在这样美好的期待中越来越好。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成败归因理论,和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孩子的影响 ,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些理论该如何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呢?

这里就需要用到我们的时间管理技巧了,当我们已经为孩子建立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之后,我们要抱有期待的相信孩子一定能完成,同时当孩子每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询问孩子,他是如何做到的,为了完成这件事情,他还克服了哪些困难。但是由于精力和事件限制,我们一天中能够完成的相对重要的事情是有限制的。一般来说成年人是6件,儿童是2-4件。鼓励和期待孩子能够完成,相信我们的孩子也会给你惊喜的。‍‍

热点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试卷 发布:2025-05-15 03:39:22 浏览:833
叶开语文 发布:2025-05-15 03:38:08 浏览:879
北京假体隆鼻多少钱 发布:2025-05-15 02:49:41 浏览:117
年度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5-15 02:16:35 浏览:334
是在下输了是什么梗 发布:2025-05-15 01:59:54 浏览:289
教育课 发布:2025-05-15 00:39:16 浏览:887
笔画视频教学 发布:2025-05-15 00:06:14 浏览:99
小班幼儿英语 发布:2025-05-15 00:00:31 浏览:854
思教育网 发布:2025-05-14 22:14:17 浏览:988
师德师纪自查小结 发布:2025-05-14 21:09:36 浏览: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