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教育规划

教育规划

发布时间: 2021-11-03 04:11:02

A. 多大孩子可以做教育规划

其实学龄前就可以开始啦。一方面是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模式,而教育模式和其他方面(离家距离,学校档次)等等如何取舍,都是涵盖在最基本的教育规划中的。而更加针对孩子的智力和发展水平的教育咨询,则可以帮助鉴定孩子各项指标在同龄人中的发展比较,并依此向家长说明孩子最大的优势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于更早干预、更好解决。教育规划的出现很大一方面也是因为学校的短板——每个孩子得到的都差不多,而出现的补偿机制,最大化地避免孩子因为学校不能个性化地对待每个孩子而让孩子吃亏的情况 —(内容转载优儿学堂)

B. 对孩子的教育规划怎么

教育孩子对家长来说是一项不可推脱的义务和责任,但需要的时间很长,而且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陆续出现阻碍和难题。对孩子的教育计划,必须有一个计划的框架才能够写好教育计划,必须贴合实际情况去写。

下面有一些资料,你可以做做参考。用行动来教诲孩子们:

1、做人比技能教育更重要:培养孩子守信的习惯,对孩子许诺要慎重。许诺后我们都要履行诺言,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维护我们作为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同时教育了孩子对谁都不能随便说话和承诺,说了就要负责。。

2、关注孩子的倾诉,因为孩子喜欢对家长说话,是对家长无条件的信任。经常与子女沟通,努力缩短与子女心灵的距离,愿意听子女谈知心话,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长。

3、培养和训练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消除家长由于急功近利对子女造成的恐惧,认可和鼓励孩子通过制定学习计划、课外活动计划、家庭作息时间表,实现自我控制,达到自定目标从而激发孩子自动自发学习的态度和意愿。

4、正确认识电脑、电视的作用:要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愿望,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5、家长要及时发现并放大孩子的优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

6、鼓励孩子踊跃参加各种文娱体育和社会交往活动,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知识的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活教师,每一个人都应当向它们领教,向它们探讨。

C.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D. 什么是教育规划

教育规划是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需要,在确立教育发展总目标的同时,还要对教育发展的子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必要的划分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合理方法和途径。教育规划既为教育事业确定了行动的指南,又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E. 你对孩子的教育规划是什么

好家长是这样做的: 最好的方法是鼓励。批评是孩子自信心最大的敌人。尽量强调孩子的优点,忽略他的缺点,孩子的自信心才会提高。这点中国父母要好好向美国父母学习。中国父母以批评为主,美国父母以表扬为主。因此美国孩子自信心比中国孩子强。 对于小孩子必须鼓励他们才会进步才会做得更好。在鼓励声中成长的孩子充满自信不断进歩我们要学会做给孩子鼓掌的父母。 无论成绩好坏不要督促。鼓励和信任孩子会做好,孩子就会做好的。要让孩子知道读好书是他的责任不是家长的责任。前途和生活是属于孩子自己的。父母如何爱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走他的人生路。告诉他读书好和不好的人将来到社会上的等级差别。告诉他你对他百分百有信心只要他努力一点一定有 优异成绩。不要具体督促让 他自己安排如果你具体督促就喧宾夺主了。孩子会认为学习是你的事。即使是在你督促下做了但是是认为为你学习而不是为他自己学习.那么一旦失去你的督促他就不学习了.你能督促他一辈子吗? 相信孩子,不断表扬,常对孩子说:“ 孩子我非常欣慰地看到你已经在努力学习了。希望再接再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你有很大的潜力,要充分发挥。你是好样的。” 社交方面:让孩子参加群体活动如球类运动。先让他看球类比𡧳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让他们参加兴趣班慢慢溶入群体互动的活动中。欢迎孩子的朋友。 搞一些家庭活动邀请孩子的同学朋友们参加。 放手孩子 孩子自己想去闯应该鼓励忚。不要用你们的思想去束缚他。你们认为好的方面也许只适合你的一代.因此你们的想法是很局限的。很多中国家长喜欢给孩子指定路线,定好方向,把自己的理想和意志强加给孩子。在压力下,孩子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只有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奋斗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并取得成功。如果要孩子听你们的,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孩子很难超䞲你们。 鼓励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多了理解力才能提高。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可终生受益。方法如下: 第一,婴儿期就让孩子接触书本。把书籍放在孩子生活的所有范围,给孩子读书。让孩子天天耳闻目睹书籍形成生活与书籍密 不可分的 认识。 第二,把书籍作为出门的必备行李。每次出门无论去什么地方,给婴幼儿带书籍。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提醒他们带书籍形成一种习惯。 第三,父母做好榜样常常在孩子面前读书。加强孩子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我的小女儿因为我坚持这样做了她阅读能力很强。老师说她二年级阅读水平己超过五年级学生的一般水平。 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才能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按照不同年龄段分配责任给孩子。责任感必须在执行责任的过程中培养。如果你从来不让孩子负责任责任感就无从培养。清楚地告诉孩子什么是他们的责任。比如:小孩子,把你鞋子放到指定地方,大一点的,负责打扫卫生多久一次,诜碗筷,等等。对于上学的孩子我是这样对驰说的:妈妈有工作的责任要按公司的要求把 工作做好 ,做母亲我的责任是赚钱养家,保证你的基本生活得到满足。你是学生。学习好,完成学校要求的任务是你的责任不是妈妈的责任。在家里帮助做家务保持你自己房间的整洁是你的责任。你应该尽你的责任做个好学生。 中国父母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把孩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为孩子代劳负孩子该负的责任。孩子变得没有责任心,没有独立 性,没有自觉性。因为他们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父母做的。不是他们需要做而是父母要他们做。在父母意志的压力下孩子往往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而且很容易丧失自信心。 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有自信心,孩子可以创造一切。

F. 教育规划的作用有哪些

引言:教育问题一直都比较受到家长的关注,哪里的教育比较好,哪里的孩子就比较多一些。但是所有的学校都是要有生源的,如果说没有生源的话,这个学校也办不下去。教育规划在这个时候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让每一所学校里面的学生都比较均匀。

三、为孩子的上学打基础。

对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在学人数层次,专业结构及学校的数量、规模还有布局等等都是有一定的目标的。除此之外呢,为了达到目标所需的教师校舍,教学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也是要有一定的保证。除此之外也需要来进行一个投资预算。教育对象的不同,所以教育规划分的东西也不相同。为了让孩子上学上好学,所以国家方面才会进行教育的规划。

G.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5+1+2是什么

“5”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统称国民教育体系;再加上“1”,即继续教育,这6个方面构成了终身教育体系,2”是指教育的两个薄弱环节,即民族教育、特殊教育。

主要信息:

教育规划是国家或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就有关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规模、速度及实现的步骤、措施等所拟定的较全面、长远的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内容:(1)奋斗目标。包括各级各类教育的在学人数、层次、专业结构及学校的数量、规模、布局等。(2)保证措施。为达到目标所需的教师、校舍、教学设备的数量和质量。(3)投资预算。实现奋斗目标和保证措施所必须提供的经费数量、来源及分配使用方案。

一般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规格要求和所采取的重要措施等拟定的计划或纲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教育规划,是有计划按比例地办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教育规划的内容,包括说明规划期间教育工作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各种关系,指出教育要为什么目的服务,要培养什么规格的人,采取什么途径和方法来达到预定的目的。此外,还包括各项工作指标、工作的程序和步骤,以及规划实施中可能会产生什么障碍和困难,如何协调工作的进展等。

H. 国家教育规划和地方教育规划是按照规划的什么划分的

主要按规划的时间来划分,教育发展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和中短期规划两种。一般情况下,5年以上的规划为长期规划,4年以下的为中短期规划。

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按规划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两种。

综合规划如:山东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专项规划如:山东2019—2030年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

I. 教育规划的作用

作用:

既考虑到东方教育的特点,又站在时代发展的国际化教育背景高度,从而力求把东西方教育的优点不断整合,与此同时,又力求规避东方传统教育中的劣势和外来西方教育观的水土不服。

规划教育既继承中式传统教育的优良特点,又不断地发扬光大,既挖掘西方教育的人文精神,又结合国情加以消化和吸收。

规划教育是优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其主旨是学习内容、方向和目标要有系统可持续提升,而不是凌乱、被动、肤浅的消极式学习,规划教育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教育观念,由国内青少年教育理念的践行者平盟教育创始人于新春老师首先提出并在实践中踏实推进。


(9)教育规划扩展阅读:

教育规划的内容,包括说明规划期间教育工作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各种关系,指出教育要为什么目的服务,要培养什么规格的人,采取什么途径和方法来达到预定的目的。此外,还包括各项工作指标、工作的程序和步骤,以及规划实施中可能会产生什么障碍和困难,如何协调工作的进展等。

制定教育规划必须有科学依据。在中国制定教育规划的依据主要是:

①根据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可供社会咨询等方面的功能来制定教育规划,使教育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②依据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社会的人才供需在数量上和规格上基本平衡。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