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中国教育部部长

中国教育部部长

发布时间: 2021-11-09 14:15:11

1. 中国教育部长是谁

现在的是周济吧。怎么会是李阳?

2. 中国教育部部长信箱

前段时间,有一篇《混在县城》的文章刷了屏,文中对身居县城人士的衣食住行、文化风俗、民生民情等深刻而真实的刻画入木三分,堪称一份深度调查报告。

县城,是连接大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它少了大城市的冰冷,也少了大城市的包容。它多了乡村的人情味,也多了乡村的繁杂牵绊。

而所有生活在县城中的,有这样一个群体,更能体现城乡结合部的荒谬和无奈,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尴尬和满足,那就是——县城教师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采访了十几个不同职务不同年龄的县城老师,再加上我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思考,才有了下面这些文字,也许有偏颇,但绝对真诚,和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定位的模糊

县城教师至今不知道该把自己归为城市教师还是乡村教师。

说是城市教师吧,各项福利、各种晋级或评先指标与城市相差甚远;说是乡村教师吧,又没有乡村教师的补贴。

因为名字中有一个“城”字,县城教师就一直处在这种不尴不尬的地位。

大城市遥不可及,小乡村不屑为伍。

在大城市教师面前,不由自主地自卑和艳羡,在乡村教师面前,又有一种不可言说的优越感。

其实工资比大城市教师低,比乡村教师更低。

还总被嘲笑,想要补助你可以来乡村啊。

我也是在几年前被评为省骨干教师的时候,看到证书上那几个“农村中小学”的定语,才知道,哦,原来我还是农村教师。

班额的庞大

大城市的办学更规范,所以基本上不会出现大班额,班级学生基本控制在五十人以下。

县城学校班级人数动辄七八十,甚至上百人。学生从讲台开始排座,一直贴到教室后墙,中间留一条缝隙,只可侧身通过。

我曾经写过一首打油诗,调侃这种状况:

两间教室没几平,整坐八十二学生。
若要移到后墙去,探颈缩胸侧身行。
伸展双臂举头顶,仿佛螃蟹沙滩横。
谁家有卖弹簧手,伸缩自如指西东。

这么多学生从哪儿来的?答曰:乡村。

虽然这些年国家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投资,建校舍,增设备,管午餐,但还是有很多人把孩子转到县城去读书。

有的是因为父母在县城做生意或打工,不得不把孩子带在身边;有的是自己挣了钱,就想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

这些农村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在县城上学,托关系,找门路,生尽千方百计。

即使那些在乡村教书的老师,也很少让孩子在自己的学校上学。

所以,县城的学生一直人满为患。每年学校领导也为缩小班额绞尽脑汁,但还是见效甚微。

那些说情的,不是你的亲戚,就是你的上级,哪个也得罪不起,没办法,只好往班级里塞。反正老师们教十个是教,教一百个也是教,工资又不用涨。

3. 中国教育部部长,

民国时期的大学,并没有中考高考,但是却大师云集,现在的大学有了高考,但是没有几个大师。

民国时期的大学,追求民主自由。而现在的大学生追求各种证书。

民国时期的大学,大学毕业的人想的是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现在大学的毕业生是为了就业而读书,国家关我屁事。

民国时期的大学,教授没有论文的限制,但是篇篇都是名著,现在的大学教授有论文的限制,但是篇篇都是垃圾。

民国时期的大学,有的教授没有钱养家糊口,但是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现在的大学教授拿着国家的钱,干的却不是教授的事。

民国时期的大学,没有高考状元,但是每个学生日后都是中国的顶梁柱,现在的大学,高考状元千千万,却没有几个留在中国。

民国时期的大学,也招收偏才怪才,这些怪才终成大事,现在的大学每天喊自主招生,却没有一个是偏才怪才。

民国时期的大学,只有破烂的校舍,但学术环境一流,现在的大学,雄伟的建筑,但学术腐败漫行。

这到底是为什么?因为民国的大学追求人性的解放,现在的大学限制人性的发展

4. 中国教育部长是干什么的

去年旅游时碰抄到一位教育局的同志当我向他问起中国教育现状的时候他很无奈的对我说:现在的孩子真是太聪明了,如果不弄点他们不爱学的和乱七八糟不沾边的东西让他们去学,那十年的学业他们用不了三年就能学完,那剩下的这几年老师们教什么,谁给老师们生活钱,这钱国家是不会给的,如果没钱在这金钱至上的时代又会有谁来干教师这种行业呢。没办法只有想自己的谋生之道啊。(当时我觉得确实是一语道破天机)。

5. 大陆现任教育部长是谁

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
袁贵仁 男,汉族,1950年11月生,安徽固镇人,1975年2月入党,1969年5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现任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1969——1978年 安徽省固镇县王庄中学、五七大学教师 1978——1984年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 1984——1989年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师、系副主任 1989——1995年 北京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副教务长、教科办副主任 1995——1996年 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 1996——1998年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1998——1999年 北京市市长助理兼市教委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1999——2001年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2001——2005年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 2005——2009年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 2009年—— 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2009年10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免去周济的教育部部长职务,任命袁贵仁为教育部部长)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物介绍
一、基本情况: 袁贵仁,男,汉族,1950 年 11 月生,安徽省固镇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哲学组成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北京师范大学副教务长、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北京市市长助理兼教委主任等职。曾兼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1968 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1969 年担任中学民办教师。1971 年到固镇县中等师范专科学校读书,1972 年毕业后继续担任中学教师。1978 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哲学专业读本科,1982 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4 年提前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3 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 曾获安徽省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等称号;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第一、第二层次人选、北京市“百人工程”首批人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导师。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出版学术著作近 20 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等 10 余项,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 8 次。目前是国家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项目的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主持人。 曾指导硕士研究生 8 人,指导博士研究生 30 人,已毕业 20 余人 。 二、学术成就: 袁贵仁是我国价值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1984 年,完成了硕士论文《价值与认识》。1990 年出版的《价值学引论》是价值理论研究的代表作。该书从人学和文化学的视角,对人的价值活动作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在价值问题研究方面取得相当成熟的成果,是我国价值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其主要贡献在于:第一,突破了仅仅在认识论范围内研究价值问题的局限,建构了相对完整的价值论体系;第二,对价值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三,对价值活动作了精细的探析和创造性的研究。在价值观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该书从价值观的层面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学理性阐发。 是我国最早开展人学研究的学者之一。自 1988 年以来,先后出版了《人的哲学》、《对人的哲学理解》、《人的素质论》、《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等专著,成为我国人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认为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包括人性论、人的本质论、主体性论、人的需要论、人的价值论、人权论、人的自由论、民主、平等和公正论和人的发展论等。这种对马克思人学理论体系及其内容结构独具特色的揭示,提供了一种理解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解释框架,对进一步研究人的理论及建立当代人学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对人的哲学理解》一书按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的理解、西方古典哲学对人的理解、现代西方哲学对人的理解,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不同方面对中西人学思想发展史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评析。《人的素质论》,从哲学与人学的角度论述了人的素质的内涵,揭示了人的素质的系统结构,说明了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提高人的素质的现实途径。 还从唯物辩证法、价值观和方法论角度对邓小平理论作了深层次的研究,分别撰写了《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邓小平著作中的哲学思想》、《邓小平价值观研究》、《邓小平方法论研究》等著作,并编写了《邓小平理论》教材。其中《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邓小平著作中的哲学思想》,把邓小平著作中散见的哲学观点集中起来,使之更有条理;把邓小平著作中新颖的哲学思想凸现出来,使之更加鲜明;把邓小平著作中蕴涵的哲学方法揭示出来,使之更加突出。该书荣获中宣部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图书奖。《邓小平价值观研究》提出邓小平的价值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也是我们全党、全民族、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邓小平的价值观是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为我们进一步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该书获北京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观、主体性问题、管理哲学等方面也有不少著述,主持编写多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其中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市公共课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获教育部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周兆军张蔚然)63岁的周济今天结束了为期6年的中国教育部部长任期,接替他的是此前担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 当天下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免去周济的教育部部长职务,任命袁贵仁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现年59岁,他的职业生涯从未离开过教育领域。从19岁起,他就在家乡安徽省固镇县担任中学教师。1978年,袁贵仁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六年后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他留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此后历任该校社科处处长、副教务长、副校长、党委书记、校长。2001年,袁贵仁被任命为教育部副部长。 自称“一辈子都在和教育打交道”的周济,是中国“文革”前的最后一批大学生,毕业于清华大学,1980年赴美留学,获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84年学成回国后,周济进入华中理工大学任教,13年后出任该校校长,随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至2002年,他先后担任湖北省委常委、省科技厅厅长、武汉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市长等职。2002年,周济被任命为教育部副部长,翌年接替陈至立出任教育部部长。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教育在不少方面取得突破,免费义务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高等教育也完成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不过,教育领域仍有许多累积多年的顽症亟待“医治”,摆在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面前的任务并不轻松。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制订,袁贵仁上任后,中国教育改革的走向将备受关注。 袁贵仁升任部长后,中国教育部目前共有五位副部长,分别是陈希、鲁昕、陈小娅、李卫红、郝平。 研究领域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价值与文化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价值论、人学、邓小平理论 【已发表论文】: 〔1〕袁贵仁.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 确保完成今年治理工作 〔2〕袁贵仁.弘扬老一辈教育家风采 永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3〕袁贵仁.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重在以人为本 〔4〕袁贵仁.师德为首 育人为本〔 〔5〕袁贵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6〕袁贵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方法论问题 〔7〕袁贵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8〕袁贵仁.我国师范院校改革发展当前面临的问题 〔9〕袁贵仁.关于价值与文化问题 〔10〕袁贵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11〕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12〕袁贵仁.认清形势 把握全局 创新师范院校发展思路 〔13〕袁贵仁.抓好师资培训是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14〕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15〕袁贵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努力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在2005年度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6〕袁贵仁.用抗日战争的生动历史推进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17〕袁贵仁.扎实推进高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健康开展 〔18〕袁贵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已发表专著】: 《人的哲学》 《价值学引论》 《人的素质论》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对人的哲学理解》

6. 教育部部长是谁

陈宝生成来为教育部部长自


新华社北京2016年7月2日电“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


2日17时许,人民大会堂二楼东大厅高悬的国徽、鲜艳的五星红旗把现场气氛装扮得庄严隆重。刚刚被任命为教育部部长的陈宝生左手轻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上,右手向上握拳,向宪法宣誓。


2日下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按下表决器,决定任命陈宝生为教育部部长,接任已满65岁的袁贵仁。



陈宝生的官方履历显示,他1956年5月生,甘肃兰州人,1978年在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2002年在中央党校政治学专业读在职研究生。1984年陈宝生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5月参加工作。


陈宝生的基层工作经验比较丰富,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从甘肃省商业厅干事做起,之后担任过甘肃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政研室主任、酒泉市地委书记、兰州市委书记等职务。


2008年6月,陈宝生出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秘书长,2013年3月任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7. 现任中国教育部部长

第一任:马叙伦,任期:1949—1954

个人简介:马叙伦(1885.4—1970.5),现代学者、书法家。字彝初,更字夷初,号石翁、寒香,晚号石屋老人。男,汉族,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他从1949年至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第一任部长,从1952年到1954年是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部长。

第二任:杨秀峰,任期:1954—1965

个人简介:杨秀峰(1897.2.27—1983年),原名碧峰,字秀林。1954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根据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决定,任命杨秀峰为高等教育部部长。1958年2月11日,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调整国务院所属组织机构的决定》,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合并成为教育部,杨秀峰任部长。

第三任:蒋南翔,任期:1965.1—1966.7

个人简介:蒋南翔(1913—1988)中国青年运动领袖、教育家。江苏宜兴人。1965年1月至1966年7月任高等教育部部长。

第四任:刘西尧,任期:1977—1982

个人简介:刘西尧,1916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长期在国防科技战线工作,1963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6年10月至1977年1月曾出任光明日报总编辑。1977年出任教育部部长,参与了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

第五任:何东昌,任期:1982—1998

个人简介:何东昌(1923.4-)1950年3月至1951年2月任清华大学党总支书记,1951年2月至1953年9月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1982年后调离清华大学,任教育部部长、党组副书记。

第六任:陈至立,任期:1998—2003

个人简介:陈至立,女,汉族,1942年11月生,福建仙游人,196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9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电介质物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1998—2003年任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第七任:周济,任期:2003.3—2009.10.31

个人简介:周济 (1946年8月26日-),男,汉族,上海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共党员,1970年3月参加工作,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教育部部长。2008年3月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教育部部长。

第八任:袁贵仁,任期:2009.10.31—

个人简介:袁贵仁,男,汉族,1950年11月生,安徽固镇人,中共党员,1969年5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9年10月31日,袁贵仁接替周济出任中国教育部部长。

中国教育部部分职责:

统筹管理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考试工作;制定各类高等学校招生计划;负责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归口管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拟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

规划并指导高等学校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宏观指导高等学校的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等工作;协调并指导高等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防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工作;指导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建设。

参考资料:教育部之根-中国教育部历任部长

8. 中国第一任教育部长是谁

马叙伦
【马叙伦】(1884-1970)字夷初。浙江余杭人。早年参加南社。1911年赴日本,加入同盟会。曾任浙江都督府印铸局局长,旋在上海办《大共和日报》,任总编。1915年起任北大等校教授,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代总长等。抗日战争前夕,参与组织并担任北平文化界抗日救国会、华北民兵救国联合会主席。抗日战争爆发后,困居上海,专事著述。1939年,曾掩护过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痛斥汪精卫集团的卖国投敌。1946年参与筹备上海人民反内战运动大会,被推为和平请愿代表,在南京下关被国民党特务殴伤。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部长,高等教育部部长,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至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三至五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一至三届中央副主席等职。著有《石屋余渖》、《石屋续渖》、《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等。 1970年5月 4日在北京病逝。

9. 怎么知道中国教育部部长有没有给我答复啊,我在部长信箱里留了言

别抱太大希望,一般这些高官们对群众来信不会直接阅读,首先交给秘书打理。秘书看你是个小百姓就把那信丢一边了。

10. 怎么才能当上中国 教育部部长

教育部,还有个名字,叫做洗脑骗钱部。你需要先成为中xuan部老大的亲信,才能担任此职务。。。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