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 2021-11-10 04:42:38

哪里可以找得到于永正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实录

肉体凡达到高峰的后果

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设计 急急急急急急急!!!!!!!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期,父母对他的作品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不同的评价中感悟到的爱。本文的重、难点是作者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依据本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的本次教学活动分四步:激情、讲故事、辩论、感悟。以“辩”为重点,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2、能力与方法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养成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创新的思维习惯,充分发展个性、自主性和独创性。

教学过程:
一、激情。
1、请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受到过哪些表扬与批评。(学生自由发言)
2、师问:同学们有因一件事而同时受到了表扬与批评的经历吗?今天,我们将要学的课文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没学之前,你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吗?(由同学们说出自己心中的疑虑。)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把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
二、讲故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2、以四人为一小组,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相互讲讲自己从文中看到的故事。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读课文,相互讲故事,达到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学习目标;同时,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自己与同学的共同努力,既充分掌握课文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辩论。
1、由学生说出巴迪得到的两种评价――“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老师问同学们支持哪种评价,为什么?(以3人为一小组,展开小组辩论。)
3、依据学生所持的观点,各小组选派代表分成两支代表队,在班级内展开辩论。(由教师或学生代表主持,两支代表队所持观点分别为:甲方支持母亲的“精彩极了”,乙方支持父亲的“糟糕透了”。)
4、辩论小结:我们有了自己的观点,那么,故事的主人公——巴迪又是怎样面对两种不同的评价呢?(学生自由发言。)最后让学生自己说出“两种评价缺一不可,一种是鼓励,一种是提醒,二者的共同点是爱”。(全班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辩论是人们对事物产生不同看法时,各自陈述理由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认识的语言交际活动。本环节主要通过辩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在辩论中,让学生自己领悟母亲的“精彩极了”是对孩子的鼓励,赞赏“我”的行为;父亲的“糟糕透了”是给孩子的警告,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二者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爱。]
四、感悟
生活中,同学们的父母对你们是怎样评价的呢?读了这篇课文后你们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呢?(可以和同学交流,或回家后与父母谈谈心,或给父母写封信,或把文中的内容讲给父母听。) [本环节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

板书设计:
17、“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鼓励 警告

③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疏通了课文内容,对于母亲的表扬和父亲的批评,同学们都已经有了较深的了解。那么,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表扬和父亲的批评有怎样的影响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想是慈祥的爱好,还是严厉的爱好?生自由读课文。二.辩论准备同学们有自己的见解了吗?哪些同学认为批评好,哪些同学认为表扬好?看来同学们的观点不太一致,想不想说服别人同意你的观点?那我们来进行一场辩论如何?同学们的见解是不是很完善呢?让我们观点相同的同学精诚合作,把能证明自己观点的内容全找出来。再选出代表参与辩论。小组合作作辩论准备。每组选四个同学担任主辩,小组同学可为他们出谋画策。注意辩论时可从书上找依据,也可用名人名言,也可以结合实际谈。(要求:一辩从书上找依据陈述自己观点;二辩找理论依据:三辩联系实际谈,四辩总结陈辞。)选一个学生担任辩论主席。三.辩论开始。主席:大家好!今天参加辩论的两支队伍可说是辩论经验丰富的精英,他们肯定会在今天的比赛中大展辩才,给大家带来场“劲”的(比赛),让大家大饱耳福。我们将在今天的辩论群英会中选出一位最佳辩手。现在向您介绍参加今天大决赛的两支队伍。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的代表,第一位______,第二位_______,第三位_______,第四位________;左手边是反方的代表,第一位________,第二位__________,第三位_________,第四位_________。今天的辩题是慈祥的爱好;反方的立场是严厉的爱好。现在我宣布辩论会正式开始!首先将由正方一辩_______同学表明立场和发言。正方一辩发言。主席:谢谢______同学,接下来请反方第一位代表___同学表明立场和发言。反方一辩发言。主席:谢谢______同学,接下来请正方第二位代表___同学发言。正方二辩发言。主席:谢谢______同学。接下来我们听听反方第二位代表______同学怎么反驳。反方二辩发言。主席:谢谢_____同学,接下来我们请正方第三位代表_____同学发言。正方三辩发言。主席:谢谢______同学。接下来我们听听反方第三位代表______同学怎么反驳。反方三辩发言。听过双方代表对表扬好还是批评好的陈辞,的确是太精彩了。现在是他们大展辩才的时候。在自由辩论开始之前先提醒双方代表,你们每队各有四分钟发言时间,正方同学必须先发言。好,现在自由辩论开始!自由辩论。主席:经过了精彩激烈的自由辩论之后,现在进行总结陈辞。现在我们请反方第四位代表_____同学总结陈辞。反方四辩发言。现在我们请正方第四位代表_____同学总结陈辞。主席:大家好!谢谢两队同学带来的精彩辩论。现在请老师评点。评选最佳辩手。师: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辩论。其实人的一生中,不仅需要母亲的力量——退热请地鼓励、赞扬,还需要父亲的力量——严格要求、警告鞭策。热情地鼓励、赞扬给人以灵感和创作源泉,使人不断向前,而一味只听到赞扬、肯定,容易使人逐渐变得自以为是,是非不分以至走上错误的道路,所以另一种爱的力量,不断地提醒、鞭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两种爱同时存在,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两种力量,人才可以健康、顺利地成长。四.课堂总结爱有许多种,它会产生不同的力量。我们今天学了课文,认识了严父与慈母的爱,他们的爱造就了今天的“我”。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地看待父母的爱。巴迪的成功,与他童年时所受的教育分不开。你们肯定也有和他同样的感受吧。好好翻看一下回忆的匣子,以《爱》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④ 如何设计好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凝视这双眼睛,你有什么发现?
(1)反义词
既然是一对反义词,我们就要读出不一样的味道,谁再来读读课题。
(2)引号
看来,同学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父母对巴迪不同的评价。
3、对同一首诗,父亲和母亲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品读感悟
那是在七八岁的时候,巴迪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14自然段,勾画出父母面对这首诗的不同表现,品读这些句子,看看你从中能体会出什么?
(一)母亲的表现
我们先来看看,母亲读完这首诗,有什么表现?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1、(课件出示: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2、都来读读这段话,试试从中你读出了母亲怎样的心情?——高兴、激动、兴奋
3、读文章时可以抓住一句话,也可以抓住一个词来体会人物的情感,母亲的这种心情,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读出来的?——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如果学生读句子,能再把镜头拉近些放到词上吗?
(1)真好,你关注到了母亲的眼睛,(点击变红)
(2)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闪闪发光的、炯炯有神的)里面满是——对儿子的赞美和鼓励,为了儿子而激动。
因为这双眼睛,母亲的整张脸整个人都充满了光彩。
(3)你看,抓住母亲的神态我们就读出了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板书:神态)
你能读出来吗?
(4)母亲是怎么说这句话的?——兴奋地嚷
嚷就是说,又不同于普通的说,是啊,母亲高兴的心情抑制不住,冲口而出(师示范读)
谁再来读
(5)这里接连用了两个感叹号,母亲的激动就溢于言表了。
(6)通过她的神态、语言,(板书)此时此刻母亲的形象就活灵活现地浮现在我们面前,想象着她的神态、语气再来读。
(根据学生读的不同情况进行评价:一个兴奋的母亲,一个很兴奋但是沉稳的母亲,一个热情洋溢的母亲2、3名)
4、搂、拥抱
母亲不只用语言、神态,她还用动作表达情感,你关注了哪个词?
(1)这是母亲念完诗后的动作。(板书:动作)(教师提升到:她为儿子的表现感到激动)
(2)小结:同学们,学习课文就得这样,抓住重点的语句,深入品读,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分别从母亲的——(指板书:语言、神态、动作)中感受到了她发自内心的喜悦。读这样的文字,我们的心仿佛也和这位母亲一样兴奋和激动起来。那就让我们再一次把这热情洋溢的鼓励送给小巴迪吧!齐读。
5、得到妈妈的表扬心情多高兴呀,此时的他还期待着什么?你从哪读出来的?
一个迫不及待道 出了我此时的心情。
(课件出示: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1)这三个句子很有意思,你发现了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句子短,都写时间。
(2)把时间这样一罗列,你感受到了什么?
(3)能读出来吗?(快,慢谈谈自己的想法)
你看,几个短句子连起来,就让我们体会到了巴迪迫切希望见到父亲的心情。这就是短句的魅力,句子虽然简短,但表达的情感却更加强烈。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齐读)
(二)父亲的评价
1、此时的小巴迪多么盼望父亲能回来。他盼望听到父亲说什么?
巴迪听到的,却是:----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他还听到?----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2、(课件出示:第6、8、10、13自然段)
想像着语气,老师请一名学生来读读,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3、几句简短的话语,几个简单的动作,就勾画出一个严厉的父亲的形象,和慈爱的母亲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出示父亲和母亲表现)
让我们来对比着读一读,走进父亲和母亲的内心世界(父亲和母亲表现)
同桌先练习读读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一名男生读父亲,一名女生读母亲。老师给你们个提示:读的时候要是能突出表示他们动作、神态的词语,再想想当时的语气,就能读的更有滋味。(指导评价朗读:再严厉一些,母亲已经在嚷了,这简直是在争吵,是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是需要鼓励的呀,可是这位不近人情的父亲)
读的真好,读得好多了,有进步。
我们都参与进来,男生读父亲,女生读母亲。
指屏幕,听你们这样一读,慈爱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4、同学们你们是巴迪,听了父亲和母亲的争论,你有什么感受?(他多么希望得到表扬和鼓励,没想到父亲说-------)
你为什么难过?(小小的巴迪满心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可是------,他是多么伤心难过呀)
5、原本满怀信心的我听到这儿,(出示: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1)读这样的文字,你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一些画面,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2)从巴迪这一连串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巴迪此时的伤心、难过。指名读(我知道你此刻一定很难过,来,把它读出来。)
6、你看,我们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读着读着就逐渐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此时的巴迪,他真的不能接受这样的评价。
7、几年后呢?他的看法有没有变化?说一说吧。(承认父亲是对的,还有吗?学着根据父亲的批语修改)
是呀,他开始慢慢地理解父亲了。
(三)成年后的认识
成年后的巴迪,是否真正读懂了父母的用心呢?请大家默读课文16—17自然段,勾画出关键的语句。感受比较深的地方可以做做批注。
1、说说吧,他读懂父母的用心了吗?你从哪体会到的。(学生交流)
我越来越体会到当初是多么幸运:拥有一个慈爱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一个作家:巴迪已经真正认识到了父母不同的评价对他成长的影响。
两种爱:这真的是巴迪的肺腑之言。
2、同学们,在巴迪成长的历程中,如果只有母亲的鼓励(板书:鼓励)他会怎样?——
如果只有父亲的批评呢?(板书:批评)——
3、成年后的巴迪是多么庆幸在他生命里能同时拥有这两种爱的力量。
4、正是因为读懂了父母的爱,所以巴迪从心底里知道——(课件出示:“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指名读。
5、在这两种爱的哺育下,巴迪的一生取得了巨大成就。(课件出示:巴迪的成就)
6、同学们,成名后的巴迪,他的人生之路也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他会怎么面对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学生谈:作品连连发表好评如潮的时候,受到批评遭到拒绝的时候,他都不会骄傲自满或一蹶不振,)
7、他能够如此坦然地面对生活,那是因为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批评已经使他学会---------?(课件出示: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齐读
8、同学们,这样一交流,我们就更深刻地理解了他的父母当年的做法(课件出示:“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四、总结拓展
1、刚才,我们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揣摩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到了父母不同形式的爱。
2、如果你就是成年后的巴迪,此时,你想对父母说什么?
3、我们每个同学都是伴随着父母的爱成长起来的,父母的爱似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父母的爱如良药,虽然苦口但有利于我们成长。
老师送给你们一首小诗,我们一起读,出示小诗:(配乐)
阳光是幸福的起点,风雨是成长的伙伴,快乐地享受阳光,勇敢地接受风雨。让我们在温柔的呼唤中成长,让我们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
3、推荐阅读:
课下,同学们可以阅读这样的几篇文章: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和朱自清的《背影》,继续体验父母之爱。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