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金山智慧教育

金山智慧教育

发布时间: 2021-12-13 07:25:36

㈠ 福州屏东中学的办学条件

(福州日报)“未来教室”进入福州课堂
抢答、随机提问、计时、同步统计正确率……这听起来像在玩游戏,却在“智慧课堂”一一呈现。3月31日,屏东中学举办智慧教育助力幸福教育——海峡两岸“智慧教室”交流活动,23节研讨课,让听课教师领略到信息化课堂的魅力。台北私立静修女子高级中学的李佳霓老师,带来的是名为《情歌画廊》的语文观摩课。教室的白板上出示的是汉乐府《上邪》的诗句,老师给同学们1分钟时间,让他们自主阅读,并想一想诗歌表达的意思。白板上出现了计时器,1分钟过后,老师摁下遥控器,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琼瑶、方文山、周传雄等台湾知名词曲作者创作的情歌,与古诗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学们一边品诗歌意境,一边赏情歌风格,师生沉醉在一片诗情画意中。屏东中学郑天宇老师执教的观摩课《几何概型》,则引入当今最为前沿的翻转课堂模式。老师在课前制作了微课,上传到QQ空间,让学生在家里自学。观摩课上,学生用手中的遥控器,现场回答白板上列出的几道选择题,老师借此检测学生的自学成果。选择题在白板上一一出示,题下小灯闪烁,显示学生的答题进度。评讲环节,老师摁一个统计键,白板上出现回答正确率柱状图。80%以上的学生答对的,老师不再做详细讲解,而由同伴互助或者课后老师单独讲解的形式帮助没掌握的同学;50%的学生答对的,则由师生互动来讲解;如果只有20%左右学生答对,则作为重难点,由老师重点讲授。授课内容有所取舍,真正实现以学定教。“智慧课堂”,其秘密在一套名为Hi-teach(智慧教室)的交互式软件上。“智慧教室”是数字教室和未来教室的一种形式,2013年12月,屏东中学被市教育局确定为福州市中小学首批“智慧教室”试点校,学校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教学白板融合计时、抢答、挑人、展示、统计、画笔等功能,学生通过人手一个的遥控器与老师互动,课堂更显智慧、灵动、高效。屏东中学校长徐聪告诉记者,“智慧教室”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变老师的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促进了学习智慧的生成,促进了师生的发展。学校希望通过这次交流活动,以点带面地推进项目实验,从而借助“智慧教室”的技术与理念,将教与学方式的根本变革继续推向深入,通过智慧教育助力幸福教育,将幸福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
福州晚报:信息技术如何“翻转课堂”?
3月31日,由福州市教育局主办、屏东中学承办的2015年海峡两岸“智慧课堂”交流展示活动暨屏东中学市级教学开放周活动,拉开了我市中小学2015年春季教学开放周的大幕。“智慧教室”、“翻转课堂”这些高科技气息浓郁的词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老师付诸课堂实践。据记者了解,近年来,福州市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成立了教育信息化专门机构,出台了《福州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指导性文件,坚持重点扶持,优先发展的方针,以硬件建设为基础,以资源建设为重点,以“智慧教室”创建为抓手,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为目标,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基于网络的远程互动教学、协作教学研究、虚拟实验研究等模式,特别是智慧教育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工作得以有效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师备课、课堂教学、评价反馈、教学反思等各环节中的应用,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涌现出了屏东中学、福州三中、福州三中金山校区、群众路小学、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等一批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3月18日,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到福州调研教育信息化工作,对屏东中学开展的“智慧教室”课堂教学实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说“这就是教育信息化的魅力”,希望能把这种模式推广开来。“先学后教”推进教与学的变革在屏东中学,相较于“翻转课堂”,每一个学科的老师都更多地谈到“先学后教”。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周灵认为,在一定技术条件支持下的“先学后教”,更接地气,因为“目前中国的学校还难以实现小班制,老师对于学生学情的掌控是个难题”。周灵副校长所说的这个技术条件,就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Hiteach软件”。3月31日当天,郑天宇老师执教的高一《几何概型》就充分使用了这套软、硬件。他在做课堂检测时,同学们拿起手中的遥控器,对着白板按下心中的答案。不一会儿,白板上就出现了一张全班答案分布的柱状图。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情况,他顿时了然于胸。2013年底,屏东中学成为我市中学首批“智慧教室”的实验单位,教育局第一期为学校配备了两套“智慧教室”系统。随着实验的进展,到了这个学期初,屏东中学已经装备了11间“智慧教室”,分布于各个年级。“原来申请使用智慧教室的老师不多,现在各学科都有不少老师已经将它运用于常规教学,而不是公开课才拿来秀一下。”屏东中学徐聪校长告诉记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们是习惯性地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设计出每堂课的步骤,设计好必须完成的知识点,以老师的理解设计出试卷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但借助这套设备,可以‘强力帮助’老师必须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先学后教这个理念非常好,困难在于了解学生到底提前学了没有、学到什么程度,现在特别方便。老师设计题目随堂检测,学生按了遥控器回答,老师马上就能掌握到学情,软件带有强大的分析功能,哪些知识点掌握比例是多少,老师们在课堂上就可以有的放矢地突出重点、破解难点。”“以学定教”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如今在屏东中学,各学科教研组都在申报使用“智慧教室”的小课题。听郑天宇老师介绍,数学课题组就选择了高一部分班级开展对照实验研究,“老师们开始制作部分的微课视频,上传到老师的QQ空间、班级QQ群,给学生下任务单,学生们就可以在家自学相关内容。每堂课,老师借助反馈器针对先学和后教的学情进行检测,以学定教。例如,80%学生会的内容就通过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助、互相讲解来解决;50%会的由师生互动来解决,只有20%人会的内容就是重难点,老师讲授,授课内容自然而然就有所取舍了。”郑老师表示,他制作的“微课视频”,被不少学生称为“死宅族的最爱”,在家里反复观看;而信息交互手段,也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自主探究有了更活泼的形式。

㈡ 帮我翻译一段话.关于教育的,专业一点的.金山快意的我觉得不够专业

Elementary Introction of Artistry Portrayal Multimedia Courseware

Summary

Through the anylisis and study of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used in the teaching in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es,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the optimization that is brought by teaching effect of artistic beauty in multimedia courseware and expatiates in which aspects to portray the artistic beauty. The article analizes the problems,which should be noticed in process of portraying the artistic beauty of the courseware, while it clarifies that the misuse of artistry principle could also cause negative effect to the study of students.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is just like double-edged sword, which contains the good and the bad. the emphasis of the article is to study how to embody the artistry better in multimedia courseware. The purpose of the article is to take advantag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bring more effective result for learners and understand mentality of them.

Keywords: Multimedia, Artistry principle,teaching effect.

感觉中文摘要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艺术性”本来就是指艺术的美学特征,又出现“艺术美”这样的词,略显混淆。“犹如双刃剑”本来的意思就是“存在利弊两方面”。“更有效的学习效果”效果一词是指某种原因产生的后果,用“更有效”作形容词显得不搭配,可以说“使学习效果更明显”或者“使学习更富有成效”是不是好一点呢?一家之言。

㈢ 重庆两江新区师友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怎么

重庆两江新区师友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09-26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金山大道28号3幢15-6。

重庆两江新区师友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00000MA603K7K7Y,企业法人龚真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重庆两江新区师友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从事教育科技、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商务信息咨询;利用互联网销售:教学软件、教学设备。【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重庆两江新区师友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㈣ 杜金山的个人经历

1962年,出生于山东省兖州市。
1980年—1984年,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到兖州一中从事中学教育工作。
1993年—2004年,任兖州一中副校长。
2004年3月—2010年,任兖州一中校长。
上任始,他提出了“胸怀应然目标,办好实然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求真求善求美,实现人格升华”的培养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开展了学生全员参与、自主组织的体育节、英语节、语文节、激情合唱节和社团活动,组建了“我成长,我负责”学生电子发展档案,引领学生和谐发展。
在教学上,他提出了“把教学相长拓展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的高效课堂理念,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创立了“三步六段”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由课堂主宰者变成组织者、引导者和育人者;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受到了教育专家与同行的关注,成为“中国名校共同体”成员学校。
2004年12月,承担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子课题结题。
2005年12月,承担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重点子课题“高中学生日常评价系统研究”结题。
2006年5月,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在课堂教学中,以个别化教学为手段,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子课题结题。
2006年12月,《现代教育报》以《破枷之舞的领舞者》为题对杜金山校长进行了专访。
2007年1月,《山东青年报》第5版“名校风采”以《循着教育的规律前行》为题整版报道了杜金山校长带领兖州一中走创新之路,办现代教育的历程 。
2007年4月,山东省学习实践杜郎口教学改革经验暨兖州一中“三步六段”教学法现场会在兖州一中召开。
2007年11月,应邀参加“京鲁基础教育论坛”作经验介绍。
2008年1月,应邀参加“山东省素质教育论坛”作经验介绍。
2008年,兼任兖州市人大常委、济宁市人大代表。
2008年10月15日,《中国教师报》以《课变》为题,报道了兖州一中的课改经验。兖州一中一“变”成名,在报道发出后仅半个月里,兖州一中就接待了来自全国的17000余人。
2009年1月,新华社以《师生换角色,课堂效率高》为题,专题报道了兖州一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中国教师报》、《山东青年报》、《现代教育导报》等各级各类媒体都对杜校长带领兖州一中全体师生以高中课堂为突破口,不断探索的勇气、魄力和智慧给予了高度评价,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
2010年8月,调任兖州市人大专职常委,袁承国代任兖州一中校长。

㈤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一、发挥教师“教育智慧”
.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受益。
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重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进行情感陶冶,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除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做到娴熟自如、适当运用之外,还与教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
2.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德育内容,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效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让学生感觉不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
比如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而不能直接关闭电源。让他们了解这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在无形中养成了爱护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3.注重评价,德育渗透。
在评价过程中,更要渗透德育教育,信息社会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至关重要。如在每节课结束前,表扬优秀的、有进步的学生,鼓励落后的。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后会更有兴趣,以后的学习也会更加努力。要求学生如果在作品中摘抄了哪个网站的文章,在结尾处一定要注明,使学生具有版权意识,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能互通信息,借收发电子邮件之机互相取笑同学等。这些事很小,但实际都是一种教育,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将学会的信息技术迁移到学习、生活中,真正体现“整体、综合、终生”的目标。
二、结合教材,运用媒体,联系生活
1.结合教材,渗透德育。
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学生看到我国计算机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从而产生危机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当然也要让学生看到国产软件发展的希望。如在学习使用金山WPS的时候,告诉学生它就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适合中国人使用的、优秀的文字处理软件。在讲到病毒的时候,重点向学生介绍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还有,在讲授Powerpoint制作时,在以“美丽校园”为主题的内容中渗透爱校、护校的教育;在“制作贺卡”的任务中进行友爱、亲情、敬老爱老教育。
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德育切入点比比皆是,关键是教师要以德育为己任,善于发现并创造性地利用这些育人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达到教学与育人的双重功效。
2.运用媒体,渗透德育。
在讲授图片搜索与保存内容时,可借助媒体手段将江苏的美丽景色。风土人情,江苏人的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聪明等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文字阅读、图片欣赏、视频浏览等综合媒体手段,对学生进行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意识教育,更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联系生活,结合教学,渗透德育。
通过选取以时事为主题的任务进行思想教育。如果每位教师都能联系生活,在课堂中增设课堂德育环节,那我们的课堂德育渗透就会变得色彩斑斓。
三、关注学生,热爱学生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
如何看待学生是我们如何实施教学活动中德育渗透的一个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前提因素。叶澜教授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别人无法替代的价值,而且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优等生、“差生”概念,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个性迥异的生命。教师要承认差异、关注差异,正是有了这些差异,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也才多了创造和创新。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生命价值,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源于法的规范,更源自教师对其职业的认同和对学生的爱。
2.注重学生品质的完善。
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实现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让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提高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加以引导、逐步渗透。如让学生制作电子贺卡为亲人、朋友送去真诚的祝福,在讨论主题时尽量引导学生把对亲人、朋友的爱上升到对社会上更多需要关心、需要帮助的人的爱乃至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并要让他们意识到这种爱要靠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3.培养个体主动发展的能力。
培养个体主动发展的能力是基础教育中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最本质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遇到问题不习惯独立思考、尝试或小组讨论解决,只喜欢问老师,直接得到答案,这时我们要鼓励他自己想想、试试,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主动学习思考的习惯。记得第一次上讲评课,大部分学生都不愿到讲台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老师和学生的鼓励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不仅变得主动,而且争先恐后地要

㈥ 浅谈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一、发挥教师“教育智慧”
1.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受益。
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重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进行情感陶冶,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除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做到娴熟自如、适当运用之外,还与教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
2.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德育内容,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效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让学生感觉不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
比如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而不能直接关闭电源。让他们了解这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在无形中养成了爱护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3.注重评价,德育渗透。
在评价过程中,更要渗透德育教育,信息社会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至关重要。如在每节课结束前,表扬优秀的、有进步的学生,鼓励落后的。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后会更有兴趣,以后的学习也会更加努力。要求学生如果在作品中摘抄了哪个网站的文章,在结尾处一定要注明,使学生具有版权意识,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能互通信息,借收发电子邮件之机互相取笑同学等。这些事很小,但实际都是一种教育,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将学会的信息技术迁移到学习、生活中,真正体现“整体、综合、终生”的目标。
二、结合教材,运用媒体,联系生活
1.结合教材,渗透德育。
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学生看到我国计算机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从而产生危机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当然也要让学生看到国产软件发展的希望。如在学习使用金山WPS的时候,告诉学生它就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适合中国人使用的、优秀的文字处理软件。在讲到病毒的时候,重点向学生介绍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还有,在讲授Powerpoint制作时,在以“美丽校园”为主题的内容中渗透爱校、护校的教育;在“制作贺卡”的任务中进行友爱、亲情、敬老爱老教育。
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德育切入点比比皆是,关键是教师要以德育为己任,善于发现并创造性地利用这些育人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达到教学与育人的双重功效。
2.运用媒体,渗透德育。
在讲授图片搜索与保存内容时,可借助媒体手段将江苏的美丽景色。风土人情,江苏人的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聪明等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文字阅读、图片欣赏、视频浏览等综合媒体手段,对学生进行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意识教育,更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联系生活,结合教学,渗透德育。
通过选取以时事为主题的任务进行思想教育。如果每位教师都能联系生活,在课堂中增设课堂德育环节,那我们的课堂德育渗透就会变得色彩斑斓。
三、关注学生,热爱学生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
如何看待学生是我们如何实施教学活动中德育渗透的一个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前提因素。叶澜教授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别人无法替代的价值,而且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优等生、“差生”概念,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个性迥异的生命。教师要承认差异、关注差异,正是有了这些差异,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也才多了创造和创新。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生命价值,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源于法的规范,更源自教师对其职业的认同和对学生的爱。
2.注重学生品质的完善。
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实现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让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提高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加以引导、逐步渗透。如让学生制作电子贺卡为亲人、朋友送去真诚的祝福,在讨论主题时尽量引导学生把对亲人、朋友的爱上升到对社会上更多需要关心、需要帮助的人的爱乃至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并要让他们意识到这种爱要靠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3.培养个体主动发展的能力。
培养个体主动发展的能力是基础教育中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最本质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遇到问题不习惯独立思考、尝试或小组讨论解决,只喜欢问老师,直接得到答案,这时我们要鼓励他自己想想、试试,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主动学习思考的习惯。记得第一次上讲评课,大部分学生都不愿到讲台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老师和学生的鼓励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不仅变得主动,而且争先恐后地要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