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通识教育
㈠ 那些重点大学有通识教育
挺多大学的,不过高质量的通识教育也就综合大学搞得好一些,毕竟文理各科都有牛人无数,最突出的应该是武汉大学,每学期选全校公选课的时候有上百门课程可供挑选,有第一次吃自助餐的感觉,什么都想吃,就是吃不下那么多。有的真心比央视的百家讲坛还要精彩得多,因为毕竟不上电视,老师可以畅所欲言无所顾忌。推荐一本书,是专讲这方面内容的《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可以对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有个深入的了解。
㈡ 我今年高三了,老师说我考复旦大学没问题不知道复旦大学好不好,在哪里
复旦的金融是很强的 就业前景也很好。其他的专业也都不错,学校在全国的整体排名去年是第三。
复旦目前有以下几个校区,新生的话一般是在江湾校区。
1.邯郸校区(本部),在市区,五角场附近。
2.枫林校区:是复旦医学院(也就是过去的上海医学院)所在地。但并不是所有医学专业的都在那。复旦实行通识教育,所以所有大一会在本部呆一年,而且如果是临床八年的的话,在本部呆两年。图书馆叫医学图书馆,枫林校区总体感觉是很小。
枫林校区位于中国上海市徐汇区医学院路138号,护理学院位于中国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305号。
3.张江校区:这是最郊区的一个校区,其他几个校区虽不说是市中心,好歹是市区。这个校区最远。微电子,计算机,也就是信息学院,都在那里。
张江校区位于中国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张衡路825号。
4.江湾校区:这个应该是最新的校区了,本人也去过多次。主要是法学院在那,好像物理系的几个实验室(物理学主要还是在本部)也在那,并没完全造好。这个校区是离本部最近的校区,校车20分钟可到。这个校区虽在市区,但也很空旷,有一个大的人工湖。
㈢ 大学通识教育是什么
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所以又叫大学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凝聚社会共识,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无论是凝聚社会共识、辨别判断价值观,还是表达与交流、终身学习,亦或是丰富人生,这些通识教育的目标很难或基本上不可能通过专业教育实现。
大学的通识教育与中学教育的重大不同不在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在于通识教育是一个忘记迷惑和再定位的过程,通识教育是“三位一体”,即融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人类核心知识获取为一体的教育体系。

(3)复旦通识教育扩展阅读;
通识教育是二战之后西方兴起的新教育模式,主要针对西方大学教育过度专业化,它的发展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战结束前后,哥伦比亚大学质疑和批判大学的专业教育,大家知道,大学的学科分得很细。
第二个阶段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为代表,对专业教育造成的人的道德、伦理和人格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反省和批判性建设。
第三个阶段就是21世纪互联网、人工智能高新科技兴起之后,人类对于什么是知识、知识的传播和学习有了新认识,我们可以看到理工学科和人文学科的交互、融合逐渐越来越深入。
㈣ 国内哪所大学的通识课程开设得很好
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要求。
如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包括六大模块,回即文史经典与文答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中山大学“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
分以下四大类:一、中国文明;二、全球视野;三、科技、经济、社会;四、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
㈤ 哪些大学先进行通识教育
开办通识教育的学校很多。比如最早的复旦,后来的中山,北大,武大等等。你要是想报考那所学校,用关键字“大学名字
通识教育”这样就能搜索出来了。
通识教育在国内尚在摸索期。
㈥ 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可以上复旦大学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吗
不能选课,旁听估计可以,但是没学分
㈦ 复旦大学不是进行通识教育吗,那高考报志愿时候报的科目到底有什么用
通识教育指的是大一在复旦学院学习 大二开始回各自学院学习 大一上的是各自专业的基础课 大二开始回学院学习专业知识 所以填的志愿就是你的专业了 除非你大二转专业 否则大一录取什么专业就是读啥了 通识指的就是这个 别被它骗啦~~不是指大二分科的
㈧ 复旦的通识教育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本科生的一种制度,就是大一一进去,全部专业打乱组班,大二重新按专业组班。学生除了学专业课,要在4年间修一定学分的跨专业类型的课程。目前是大一统称复旦学院分4大书院(克卿、腾飞、任重、志德),大二开始回归各院系专业。但是据说马上要改革变成4年通识了,也就是模仿国外的大学,的四年复旦学院,最近的消息估计要过几年吧~。
不过这个和转专业没有太多联系,转专业还是要足够优秀才行的,特别是经济、新闻等热门专业。
复旦学院
网络名片
2005年,时值复旦大学百年校庆庆典年,学校决定正式成立复旦学院。每年复旦大学的本科新生(包括留学生)按专业录取后将进入复旦学院,学习一年后再进入专业院系学习。复旦学院的模式在国内高校中还没有先例。不同于国内很多高校基地班、实验班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复旦大学学分制建设从一开始就以全校学生为对象,强调关注所有学生的需求,为所有学生的成长平等地创造机会。复旦学院借鉴国内外著名大学本科生培养的优秀经验,深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
1、着力建设以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课程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并完善通识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实施体系,摸索并推广通识教育教学法。 2、发动全校教育资源、建立导师团,为学生构建全方位的学业指导体系。学院聘请全职导师根据学生作息时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业指导,聘请各院系教授学者以兼职导师身份组织各种类型讲座座谈,深入班级寝室,与学生密切接触、充分交流。 3、借鉴国外大学住宿学院做法、承续中国书院文化传统,构建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全新学生管理体制。复旦学院以复旦历史上德高望重的老校长的名字命名,建设四个书院:志德书院,为了纪念复旦创始人、第一任校长马相伯,其字相伯,名“志德”,取其意,明志且道德高尚;腾飞书院,为了纪念老校长李登辉,其字“腾飞”,取其意,崛起成功;克卿书院,为了纪念上海医学院创办者颜福庆,其字“克卿”;任重书院,为了纪念解放后第一任校长陈望道,其字“任重”,取其意,任重而道远。复旦先贤们的光辉人生历程、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尚精神气质是每一个复旦人学习奋进的榜样。书院作为住宿楼,既是学员生活的空间,更是学员交流学业思想、切磋人生体悟、培养集体意识、提升精神境界的空间。 4、深入开展“大学导航”主题教育培养活动。通过实施“知识补习计划”,帮助部分学生弥补因国籍地区学校差异导致英语水平、计算机能力、数学基础和汉语水平等方面的不足,树立自信心;通过实施“大学导航计划”,帮助学生了解市情和国情、理解大学概念、熟悉校园生活、认识各院系专业内涵,由此明晰社会责任、树立人生理想,更好规划大学生活和未来人生旅程;通过实施“学养拓展计划”,引导学生在自我认知和定位基础上,充分享受复旦深厚文化底蕴、自主选择校园丰富教育资源、积极投身校园多彩文化生活,对于公民素养、身心和谐健康、人文博雅素养、学习能力和科学精神、领袖气质等形成较深刻的认识并接受较充分的锻炼培养。 复旦学院的创办,将有利于落实学校的培养目标,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有利于课程结构的完善,进一步协调学分制建设和课程设置、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有利于建立开放性的教学管理模式,适应交叉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律。每一位新同学经过在复旦学院一年的学习生活,树立远大志向,夯筑宽厚学养,塑造完善人格,陶冶复旦精神,并为后三年的专业学习和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复旦学院的特点 1 大一新生不按专业组建班级,同班和同宿舍同学专业背景不同 2 除了各专业基础课程,同学们还要修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目前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6个模块 3 有包括班级导师、专业导师和复旦学院专职导师的导师队伍为学生提供各方面建议,帮助同学适应大学生活 4 ”启航项目”为同学们提供接触科研实践的机会
㈨ 大学应更注重“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也有人说现在大学缺少的是“职业教育”,你赞同吗
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要求。如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六大模块,即文内史经容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中山大学“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分以下四大类:一、中国文明;二、全球视野;三、科技、经济、社会;四、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
㈩ 中国哪些大学实行通识教育
目前有四所大学
浙江大学、复旦大学、贵州大学和宁波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