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学方式
中国与美国分别代表着人类社会截然不同的两种文明,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孰优孰劣自由心证了,极具争议,此处不论。教育是根植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土壤里作物,并反映为社会文明的重要指标,有怎样的文明,就有怎样的教育;反之,有怎样的教育,就反映了怎样的文明。

即使这种论据成立,也不能否定整个教育体系,我们既要认识到自己的教育不足之处,但也不要全盘否定,既要看到美国教育好的地方,但也不要全都仿效,比如在教育中也适当增加些启发教育,也可以适当减轻点学生负担,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实践,但总的还要以中国式的教育为本。
2. 美国和中国的教育在方式上有哪些不同
我认为最大的不同是在于理念及其相关方法,国外教育在教育的基础上,确实都是以人为本,注意尊重孩子个性的教育,注意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会与自然融合意识等。
而在我们国内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则是以实用为本。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小就给孩子绑上了巨大的压力。从幼儿园开始,有的家庭好的,都会给孩子报个补习班。

3. 美国的教育模式是怎样的
美国的教育模式
美国的教育,可谓世界之一大怪。如果你只看一流大学,看学术界的表现、拿诺贝尔奖的数量,美国的教育无疑是世界第一。但若看基础教育,看那些不会读不会写、只知道打篮球的高中生,你又觉得美国的教育至少在发达国家中是最糟的。但即使在哈佛、耶鲁这类名校,大部分学生和教授还是美国人,说明其基础教育还是在大量培养人才,其高等教育并非仅靠金钱和外国的精英来维持。
美国的民主教育体制
在美国,选民是上帝,政治家把老百姓奉为衣食父母。每次总统竞选,挑战现任总统的人不管来自哪个党,说的话都是一个模式:我们是美国人,所以应生活得比现在更好;现在的种种问题,全是因为这个现任总统把事情搞坏了。美国的政治话语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有问题不怪你们(老百姓)自己,而是别人(政府)的原因。主权在民,责任却不在民。
此一民主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不承认上面的权威。老百姓听惯了奉承,听不得批评,更不用说教训了。
美国高中的经费是老百姓纳税提供的,谁敢说纳税人一句不是?
在对付学生时,也要十分小心。一位华裔女老师在耶鲁当助教给学生的期中考试判分,近一半的学生都拿了90分以上,可有一位实在不像话,怎么高抬贵手,也只能给他62分。在他卷子后面的批语中,老师这样写道:“你似乎并不理解你所讨论的问题,你需要稍微用功一些。”
不想教授看后立即把老师叫到办公室,说老师的批语完全无法让人接受。他告诫这位华裔女老师:“这是美国,这种批语是在侮辱学生。你可以说他哪里错了,你的打分也无可非议。但你不能说人家不懂、不用功。” (对事不对人)
美国高素质人才从何来?
不过,无法维持基本水准的美国教育,却能造就高水平的人才。道理很简单,好学生不用督促也会用功,而且美国给他们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学习条件。
更重要的是,多元、自由的教育制度,给优异之士提供了最充分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够掌握卓越的技能来应付异常复杂的社会。美国大学录取学生,注意学生在种族、文化、经济等背景上的多元搭配,并不仅仅盯着分数。这一政策,也不仅仅是照顾黑人、穷人的问题,而确实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要培养有自主意识的公民,而非“顺民”
美国的大学生一般在头两年不用决定自己的专业,甚至高年级时的专业也与自己未来的事业无直接关系。我当年的一个同班同学本科读的是历史,毕业后却上了医学院。这样的例子,在校园里司空见惯,没有人会感到一点惊异。一次,妻子去看病。医生见面先自我介绍,聊聊家常,当知道她是一个中国人在这里学日本文学时,马上和她讨论起南京大屠杀的问题,让你感到双方有许多共同语言,病人与医生之间,一下子就有了信赖感。
再看看东亚又如何呢?中国的大夫不用说了。即使在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你去医院从来别指望医生会主动和你握手,更不用说聊家常了。日本的医生,常常让人想起电影里的宪兵队长,你不过是他权威之下的一个有问题的东西,而不是人。我两岁的女儿,在美国一路过医院就喊着要进去看看她的医生;可是在日本,她一见医生就哭,乃至有了些心理问题。以美国的标准看,你若是连这么小的一个孩子的信赖都无法赢得,还当什么大夫!
美国社会是由公民所组成,而非“顺民”所组成,而非由社会工程的“零件”、“螺丝钉”所构筑。教育要先塑造人,懂得什么是人权的人,懂得什么是人人平等,人人机会均等的人,然后再谈专业,再谈知识,否则你不知道如何把专业技能用到人身上。所以,学生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如何对自己的生活作出选择,而不是在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权威主义教育体制和哲学下,掌握别人需要他们掌握的技能。
教育与训练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教育不仅传授着知识,更孕育着一种源源不绝的人文资源。布什2002年在清华大学讲演时说“大学不仅是培养技术人员,更要培养公民”,这话表达了美国教育的基本理念,同时对受着前苏联“顺民”式的高度专业化训练的清华学生乃至中国学生讲,应该是有教益的。
4. 如何适应美国大学的教学方式
由于中美教育系统与教学方法上的不同,再加上语言上的隔阂,在留学生活初期,来自课业上有形无形的压力多少令人感到吃不消.为了使留学生能减少留学初期的盲目摸索,以下将有系统地提供各种课业上的适应方法及注意事项,希望能让留学生在调适课业压力之余,放松心情,使留学生活更加得心应手.
5. 美国的教学方法有哪些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1.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突出了教学的适应性
2.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相配合,突出了教学的整体性
3.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
4.强调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突出教学的情意性
最大特点重视教学方法的实研究,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相结合,以此作为实现教学方法科学化的重要径。
6. 美国教学方式是怎么样的
美国Santa Fe大学教育系的ManonP·Charbonneau教授和Barara E·Reider教授在一书中,针对当前美国学生走出校园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情况,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整合方法(the integrated approach).这种方法应用发展原理和合作学习模式,教师角色由知识的配剂师转化为催化剂、教导者和向导,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方法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所有的儿童都有能力,而且都会学到社会对他们所期望的东西.在这样的课堂上没有失败,只会基于不同的发展水平,达到不同的成功度.
7. 对于美国的教育方式,你的看法是什么
基础教育参考不多,日本也是应试教育。但是欧美大部分国家备货,海外精英教育比中国严格很多倍。他们的基础教育大部分在于国家的大量投资,他们的家庭比中国富裕得多。所以,如果不是出生在精英家庭,一般是无法送孩子进行精英教育的,这是普通家庭无法企及的。优质教育需要钱,很多钱。音乐、舞蹈、各种补习班,中国普通家庭都上不起,所以很多人说要素质教育。

在小学和中学,课程资金、教学和其他政策由当地选举产生的学区委员会决定。根据官员和预算,学区通常与其他地方事务分开。教育标准和标准测试通常由州政府制定。中国人和美国人有不同的性格。产生两种不同的教育。中国是应试教育,美国培养人才。美国人自力更生,务实,注重个人能力,敢于冒险,开拓创新等。这使得美国教育呈现出现在的样子。
8. 美国和国内的教育在方式上你觉得有哪些不一样
说到美国和中国在教育方式上的区别,就我而言,我觉得它们一共有三个不一样的地方。现在,让我们来详细说一下这三个不一样的地方吧。
一:美国的教学内容与国内的教学内容不一样
首先,我认为美国和中国在教育方式上的第一个区别是教学内容。

对于美国的学生来说,他们一年上课的时间只有1000个小时,每天上课的时间一般都不会超过7个小时,学生们有着非常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而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他们一年上课的时间一共有8个月,每天上课的时间一般都在8个小时以上,学生们几乎都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所以,我觉得美国和中国在上课时间上的差别真的挺大的。
9. 美国的教学方式,哪种方式能更好地发挥
不填鸭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