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事件
加涅九大教学事件是什么?对教学设计有什么意义?
加涅综依据其信息加工模型及专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内属部心理阶段提出了九大教学事件:①引起注意,②告知学习者目标,③刺激回忆先决技能,④呈现刺激,⑤提供学习指导,⑥引发行为,⑦提供反馈,⑧评估行为,⑨促进保持与迁移。九大教学事件以线性方式阐述,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加涅特别指出,按照以上九个教学事件的顺序展开实施的教学最合乎逻辑且成功的可能性最大,但也并非一成不变。依据九大教学事件来实施教学过程注重的是学习的外部条件的设计,强调的是通过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学习,偏重于“教”。
2. 加涅提出的九大教学事项是什么
加涅综依据其信息加工模型及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内部心理阶段提出版了九大教学事件权:①引起注意,②告知学习者目标,③刺激回忆先决技能,④呈现刺激,⑤提供学习指导,⑥引发行为,⑦提供反馈,⑧评估行为,⑨促进保持与迁移。九大教学事件以线性方式阐述,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加涅特别指出,按照以上九个教学事件的顺序展开实施的教学最合乎逻辑且成功的可能性最大,但也并非一成不变。依据九大教学事件来实施教学过程注重的是学习的外部条件的设计,强调的是通过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学习,偏重于“教”。
3. 简述教学中常遇到的突发事件有哪些及其处理
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是指课堂中突然发生的教师意料之外的事件。这类事件不同于一般的问题行为,常常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危害较大。作为教师应该时刻注意控制教学中可以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呢?
我认为可以用以下五种方法:
一、热处理
热处理是教师对一些突发事件刚发生时就抓住时要,趁热打铁或正面教育或严肃批评,“长善救失”、“扬正抑邪”。像这种热处理方法需要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当机立断,迅速采取对策,既有效解决了事件,又使学生在思想上引起了震憾,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冷处理
冷处理是指教师对突然发生的事故采取冷静、冷落的方式,暂时给予冻结,仍按原计划上课,等到下课后对学生做处理。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处理学生的恶作剧问题上,教师对这种事见怪不怪,不惊奇,不慌乱,也不追究谁干的,也不批评。
教师用充裕的时间了解事件真相及根源,把问题处理得更恰当。冷处理需要教师凭自身的意志力,克服对某些学生的反感情绪,用理智战胜无益的激情和冲动。
三、宽容法
教师对学生突然出现的恶作剧或危害性不大的问题,该宽容时要宽容,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机智地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对待学生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了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
四、因势利导法
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激起了学生好奇心,完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想让学生重新回到教学目标上来困难时,可以随时挖掘突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和教学活动。
五、寓教于喻
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太丰富,对许多问题的认识缺乏切身体验,但只要把道理讲透,学生还是能理解接受的。教师可用形象的比喻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引起兴趣,还能增加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4. 什么是教学案例
一、什么是案例
所谓案例,从字面上理解是“案件实例”的意思。就是“具体情境回下发生的典型事件”。答“具体情境”,指的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和条件等背景信息;“典型事件”,指的是在“具体情境”下发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
二、什么是教学案例
所谓教学案例,就是描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以及对此事件的剖析、反思与总结。
一般而言,教学案例具有如下特征:
1、真实性。所描述的教育教学事件必须是真实的而非杜撰的,也不是别人经历过的真实事件。因而,这种真实性应包括亲历性。
2、典型性。所描述的教育教学事件是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教育价值的实例。
3、情节性。案例展示的事件必须有具体的情节及其演进过程,不能仅作静态描述。情节性还包括心理活动过程。
4、问题性。事件中必须存在有价值的问题或给阅读者带来启示,这是案例的本质特征。
5、启发性。描述案例事件后,作者应有反思与提高认识的记录,进行理性思考与总结反思,提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与内在规律,给读者以启示。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的教学实例都可成为教学案例。
5. 什么是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以下是我个人见解,希望可以帮到你:
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前提是要有爱心和耐心,其次是要讲究艺术和方法.教师不要轻易认定学生是故意捣乱,更不要不动发脾气,采取简单化的呵斥、赶出教师之类的处理办法,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 外部干扰型
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她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隔断外界的干扰.
二 教师实物型
这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出现讲解错误、板书错误或实验操作失误等而引起的.
三 学习困扰型
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种的情形,由于有的教师口齿不清,表达能力不强,或者由于教师对某些教学内容准备不充分,导致讲解不清,学生听不清.
四“课堂异动”型
望采纳,十分感谢。
6. 加涅九大教学事件对教学设计有什么意义
加涅九大教学事件是什么?对教学设计有什么意义?
加涅综依据其信息加工模型及回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答时的内部心理阶段提出了九大教学事件:①引起注意,②告知学习者目标,③刺激回忆先决技能,④呈现刺激,⑤提供学习指导,⑥引发行为,⑦提供反馈,⑧评估行为,⑨促进保持与迁移.九大教学事件以线性方式阐述,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加涅特别指出,按照以上九个教学事件的顺序展开实施的教学最合乎逻辑且成功的可能性最大,但也并非一成不变.依据九大教学事件来实施教学过程注重的是学习的外部条件的设计,强调的是通过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学习,偏重于“教”.
7.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一、课堂“突发事件”类型 课堂“突发事件”,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三类:外来干扰型、矛盾型、尴尬型。在每种类型中,根据存在主体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分类:
在干扰型“突发事件”中,由于干扰源的不同,可分为课堂内干扰型和课堂外干扰型。在矛盾型“突发事件”中,主要包含学生个体与个体的矛盾,以及师生个体矛盾两种。在尴尬型课堂“突发事件”中,重要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二: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分析:
1.外来干扰型: 案例分析1: 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因此,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隔断外界的干扰,在“真空”中毫无干扰地学习。比如,教室内正在上课,忽然室外一辆汽车呼啸奔驰而过,或天气骤变,下起了大雨,亦或是蜜蜂小鸟作为“不速之客”飞进教室,“吱吱喳喳”地叫个不停,顿时,教室里可能就会热闹起来,尤其是低年级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这样的意象不到的“小插曲”时,教师不要自乱阵脚,可以采取“缓兵之计”,暂做“冷处理”即暂缓法来平息阵乱。因为在当时,学生多半处于激动状态,情绪不稳,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甚至会产生更严重的逆反情绪,使局面难以收拾;而老师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冷静的分析,如果贸然进行“热处理”,难免发生失误或难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例如:课堂上突然飞进一只小鸟,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从容地停下课,打开门窗,让小鸟出去。然后幽默地说:连小鸟都想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了,可见学习本身是很有趣、很有吸引力的。让我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吧!接着继续上课。像这样处理,学生可以自然地接受突发事件从而排斥干扰专心学习,还可以培养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e.com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当然,对待课堂“突发事件”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灵活多样的。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找出最佳的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巧妙地将课堂干扰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才能收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2.矛盾性的突发事件: 案例分析1:
一次,笔者上课,见两学生为争课桌的宽窄而打起架来了,此时,可以将矛盾转移,就是所谓的“转移法”。根据矛盾的学生双方都有关注自己切身利益的心理特征,用某一事实,使学生的注意力从矛盾的事物中转移到另一非矛盾的事物上来,以缓和或消解矛盾的方法。例如当发生上述案例是,笔者面带笑意,从容地调侃地举起双手,佯装喊道:“别打我了,我投降了!”同学们见此状,便大笑起来,连先前打架的那两个同学都停手不好意思的笑起来。接着,笔者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两家人为了一垛墙的占地问题发生纠纷,双方争执不休。其中一家写信给他远方做官的儿子,其子回信时写了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同学们被这种宽容的胸怀所感动,随后,自然地将心思转入到学习上来。有一位哲人说“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就会少一些悲剧”。爱于中而形于外,罗曼罗兰也曾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充满阳光。”有了对学生的真爱,才能笑得自然,笑得亲切。 案例分析2:
从教十余年,最难忘我由乡下调入县城任教时的第一节课。当教学过程进行到课堂练习时,一位学生笔直地坐着,笔和本都在课桌上摆着,并以挑战的目光注视着我。我走到他面前问道:“你为什么不做练习?”该生用非常生硬的口气答道:“我没有笔,也没有纸,怎么做练习?”全班同学都回过头来,目不转睛地看着我。那些目光中有幸灾乐祸,有洋洋得意,有嘲讽,也有忧虑和担心,这不是故意刁难老师吗?应该怎么处理呢?是训斥一顿,还是置之不理?当时理智告诫我,既不能轻易发火,又必须立即巧妙处理。否则,不仅会造成这节课的失败,还会影响自己在大家心中的形象。片刻沉默之后,我转身向邻桌同学拿来笔和纸放到这个学生的桌上,并郑重地说:“请同学们继续做练习吧”。下课后,这位学生尾随我来到办公室,将我送他的笔和纸放到办公桌上说:“老师,对不起,我们几个同学都想看看您到底会怎么做,请不要生我们的气。”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在受到学生顶撞和刁难时,切不可丧失理智,大发雷霆。那样不仅会使自己难堪,还可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如果处理得当,就架设了一座师生沟通思想和联络感情的桥梁。此时,教师就能怀着一颗对学生炽热的爱心,积极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学生也会信赖和尊重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并不断自觉地增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马卡连柯说过: “ 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能成为好教师。” 所以,教师的智慧和宽容也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尴尬性的突发事件:
案例分析 1:
有一位化学教师课堂实验出现失误,燃烧着的金属钠在充满氯气的集气瓶里冒出的不是白烟,而是黑烟,当同学们一脸愕然时,这位化学教师随机应变:“这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块金属钠为何燃出黑烟?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贮存方法。”全班同学立刻由惊愕变得活跃,一位同学抢着发言:“金属钠性质活跃,不能裸露在空气中,而是贮存在煤油中!”“你说得对!”教师满怀歉意地对大家说:“刚才就是由于我的疏忽,实验前没有将沾在金属钠上的煤油擦干净,结果发生了实验事故。为了揭示上述错误原因,我不准备回头处理煤油,而是将沾有煤油的金属钠继续燃烧下去。请大家想一想,燃烧的过程中,烟的颜色将发生怎样的改变?”“黑烟之后将出现白烟!”实验结果证明了大家的预言。当化学教师宣布:“同学们,你们的预言实现了!”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是化学教师坦诚的襟怀、实事求是的品质、灵活的教学机智赢得了大家的赞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身为人师,我们更要以身作则,处处为学生树立榜样,有错就应该主动承认。不但不会降低教师的身份,反而能够取得学生的敬仰和尊重,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一旦教师犯了错,就应真诚而及时地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 案例分析2:
教师的教育机智也是处理尴尬性的突发事件所必不可少的,尤其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突发情况时显得尤为可贵。记得有一年的新教师汇报课在学校的大教室内举行,七年级的李老师在做最后的字母教学时,突然发现,小黑板竟然忘带了。当时,坐着很多听课的老师,这可怎么办呢?大家都为她捏着一把汗。只见李老师随手拿出一把尺子,边在黑板上画这三字格,边说道:“在我们写字母之前一定要先看好三字格的大小,写字母的时候要注意按每个字母的要求去书写,每个字母都有不同的书写格式„„”伴随着她的提醒,同学们的眼睛紧紧盯着黑板,很快格子画好了,教学继续进行„„作为教师,在课堂上随时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如何处理突如其来的问题,是对教师临场应变能力的考验。如果问题化解得巧妙,不仅能使教师自己迅速摆脱窘境,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而且还会得到学生的敬佩。
此外,课堂教学中的许多突发事件、孩子们身上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也都是教师有针对性地展开德育活动的最佳契机。当然,只有当我们充满爱心与责任感,随时关注孩子成长,才能有这样的敏感性,才能有这样的智慧,并及时地捕捉教育的契机,随机施教,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获得了良好的道德修养。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生活的世界是自然不造作的,面向生活的德育课程,需要教育者精心设计,精心又不经意,自然又不刻意,在活动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品德、懂得一种规范。教育无痕,这是我们追求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境界。
总之, 课堂是动态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他们有思想,也有个性。在课前,尽管老师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还是不能确保一堂课都能按照我们的教案顺利实施,如何唱好课堂中的“小插曲”,化解课堂中的突发事件,让教学环节有序开展,甚至能够化为不可多得的教育良机,给课堂增添不少色彩,起到“点睛”之用,对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8. 如何处理体育教学中突发的教学事件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像这种课堂突发事件经常发生。如何正确妥善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关系到课堂秩序的稳定和班级同学之间的团结,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一名体育教师是否合格,有否课堂管理能力和处理艺术,能否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一看判断,二看经验,三看能力,在遵循原则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耐心教授。这样教师在处理课堂事件时就会泰然自若,游刃有余,非常完美地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
9. 加涅的教学事件模式似乎可用于各科的教学,你是如何评价这一模式
你好,我是在中国留学的韩国留学生,对外汉语硕士3年级。
我正好在写对外汉语教学视听说课上用加涅的学习理论来设计教案的论文。
在韩国教育界,对加涅的评价很高,老师资格考试上很重视加涅的理论,
而且教育实习或设计教案的时候,基本上都用加涅的九种学习事件。
韩国的很多老师认为加涅的九个环节都很重要,一个也不可缺少。
我不知道您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或者写论文、报告,或者设计教案,或者思考思考,
不管怎么样我希望我写的对你有用!^^
10.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面对突发事件,教师要巧妙地处理。
1.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尊人者人恒尊之。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强烈的自尊心。学生最需要的是自信,而自信的来源当然是自尊。当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产生自卑心理时,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就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一个期待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帮助他成功后的一次赞许,都会在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教师在课堂上的任何行为都不能以损坏学生尊严为前提。尊重学生才能拉近师生距离,课堂气氛融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意想不到事情的发生。即使课堂出现意外情况,也会因为教师伟大的人格魅力而处理起来得心应手。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在课外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在课堂上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在课堂上,由于学生知识的不足、阅历的肤浅等原因常常导致他们行为的盲目,产生“出格”的表现。对此,我们教师不要只想到维护自己的尊严,对学生批评训斥,从而造成课堂气氛紧张而降低教学效率,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几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教师若在课堂上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课堂效果就非常好。比如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说:“XXX,这个问题请你回答。”回答结束后,再说一声“请坐下”。一个“请”字,往往就能“请”出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请”出效率来。
2.要倾听学生心声,观察学生感情的变化
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想法,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比如说学习上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生活中是不是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上课老是走神是不是因为父母吵架了等等,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效地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难关,这个与学生交流的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如果想要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教师的亲和力,使学生们真正感受到来自我们的关爱。
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学会倾听。倾听是解决课堂冲突、矛盾、处理抱怨的最好方法之一。一个牢骚满腹,甚至不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都常常会软化并变得通情达理。倾听学生的辩解、倾听学生的心声,就能创造课堂教育的成功。
倾听学生心声,加强师生心与心的交流,教师才能真正走近学生。有一个故事:孔子让一名学生负责煮粥却发现那名学生用勺子吃粥。孔子耐着性子问他为何偷吃。学生说:有一些灰掉进锅里,用勺子舀出来本想倒掉,又想起老师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所以把粥喝了。如果孔子不是耐心询问和倾听岂不错怪了学生,而由此制定的教育措施怎能有效?
课堂上,教师如果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不妨问个明白,给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例如上课时发现学生无精打采,就要先问问是病了还是晚上贪玩没有休息好。问清楚后再做工作更有针对性。如果没有问清情况便开始说教也许课堂不可避免要出现尴尬局面。更有甚者,如果那天正好是一个后进生病了,而你因为以前的看法没有听他的诉说,可能更为严重的问题就会产生,解决起来就会很难。课堂教学也许因为这件事情的出现就会彻底失败。
听魏书生老师的课发现:魏老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不停地询问学生,听取学生的看法。魏老师的课上得很民主、很成功。有一次,魏老师在焦作体育馆讲课临时找了一名管时间的学生。到下课的时候那个学生还没提醒魏老师。魏老师和气地问:您怎么没提醒我呀?学生说:魏老师的课讲得太好了,我们不想下课!整个体育馆掌声雷鸣。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问和听还必须建立在对学生感情变化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只有观察的仔细才能问中要害,才能听到心声,才能采取有效防止和解决课堂突发事件的方法。
3.要勇于承认自己在课堂上所犯的错误并积极寻求迅速解决的办法
虽然我们尽力要上好每一节课,但是课堂上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难免要发生。如果是教师的责任就要勇于承认,不能讳疾忌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时时处处都要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彰显教师的伟大人格魅力。
课堂教学效果是师生互动的结果。互动的前提是师生的平等。如果教师教学行为出现了明显失误,而为了所谓面子和尊严不肯承认自己的过失,不仅容易使矛盾激化而且有损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有一位数学教师板演一道几何证明题,证到了最后却无法得结论。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失声笑出,教师勃然大怒,狠狠批评了学生一番,学生觉得很委屈,便顶撞了该教师,课堂因此而变得混乱不堪。如果教师此时能诙谐机智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且幽默地告诉发笑学生:当别人出现失误而笑话别人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问题可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课堂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教师就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不同的情况方法当然也不一样。教师必须在短时间内去寻找、确定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理并不是不可捉摸、无路可循,该热处理就热处理,该冷处理就冷处理该,该引导就引导等。
总体来说,如果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作基础,高尚的品德作保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处以学生为主体,极力维护学生尊严,树立学生自信,那么教师完全可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突发事件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