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飞相局教学

飞相局教学

发布时间: 2021-12-26 10:55:35

1. 请问叠炮、飞相局、飞炮局怎么动有何作用

飞炮局和叠炮已经被现代棋手淘汰了,飞炮局就是飞炮过河窥中卒或进炮巡河形成巡河十八打,叠炮就是双炮都架在中路进攻,偶尔用用可能有出奇制胜的效果,飞相局有的棋手喜欢,有的棋手不喜欢走,名手胡荣华说过飞相十八变,说明应对飞相的套路太多,掌握起来也烦,又因飞相是斗功力的棋,出子缓,所以不受有的棋手喜欢。

2. 飞相局有什么特点

飞象局的战略特点在于以执先地位并不轻动干戈,而是把有关攻守极为重要的中线补厚,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这种布置,大有通于道家所谓“退一步”的哲学思想,使得执后方面在决定攻守的方针上有茫然不知所从之感。

3. 怎么对付对手飞相局(高手进)

飞相局不以开局取胜,而是注重以中残局变化取胜,老式的有回同方向的中炮,现在多了过宫炮、后手方也飞相等,个人认为只要中残局能力强对负飞相局是没问题的。我喜欢用中炮盘头马或中炮来应对。

4. 象棋飞相局的优缺点

飞相局的优点就在于防守严密,还可能形成缠角马,然后伺机反攻,弱点最明显就是攻击力比较差。

首着相三进五或相七进五,即为“飞相局”,因涉及到走子方向的习惯原因,实战中大多选择飞右相(即相三进五),故而又有“飞正相”之称,另外在实战中,也有走相三进一或相七进五的,称为“飞边相”。

自60年代以来,飞相局在多种比赛实践的推动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步入80年代,在以胡荣华为代表的象棋精英们的努力发掘下,飞相局的研究得以深入发展,从本质上根除了飞相局只是消极防守的错误观念,其寓攻于守的战略思想颇得名家推崇。时至今日,飞相局已自成体系,并日臻完善,是当前最流行的布局之一。

行棋规定:

1、对局开始前,双方棋子在棋盘上的摆法见右图。

2、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走一步。

3、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了一着。

4、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5、走一着棋时,如果己方棋子能够走到的位置有对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

6、一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帅(将),并在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称为“照将”,或简称“将”。“照将”不必声明。被“照将”的一方必须立即“应将”,即用自己的着法去化解被“将”的状态。如果被“照将”而无法“应将”,就算被“将死”。

5. 中国象棋的飞相局

在象棋开局时,首着走相三进五或相七进五,即为“飞相局”,因涉及到走子方向的习惯原因,实战中大多选择飞右相(即相三进五),故而又有“飞正相”之称,另外在实战中,也有走相三进一或相七进九的,称为“飞边相”,不过这种边相开局意义不大,反而使对方能及时反先,故现在对局时很少使用。早在明清时代的象棋谱中,飞相局已略有记载,但因受时代的局限,作者未能客观地予以论述,而是一厢情愿地将飞相局引入歧途,无情地将它打进冷宫。因此导致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飞相局在临枰对阵中难觅其踪,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可喜的是,自60年代以来,飞相局在多种比赛实践的推动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步入80年代,在以胡荣华为代表的象棋精英们的努力发掘下,飞相局的研究得以深入发展,从本质上根除了飞相局只是消极防守的错误观念,其寓攻于守的战略思想颇得名家推崇。时至今日,飞相局已自成体系,并日臻完善,是当前最流行的布局之一。

其中引出一些副手布局,拐角马,两头蛇,仙人指路之类的布局。

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对于操作者的要求略高,全局掌控能力要求高,新手不推荐使用飞相局。另外由于先手和棋在比赛中是判负的(掉积分),如果没有一定的功底,飞相局仅仅能先手和棋,所以绝大多数高手如果选用先手则不会使用飞相局。

6. 象棋飞象局走法

顾名思义,飞象局就是以飞象作为主要特征,它是与架中跑为特征的“仙人指路”相对立的布局。如果说,“仙人指路”重在进攻的话,那么飞象局则偏于防守。在胡荣华以前的年代,飞象局之所以被人所诟病,正在于人们认为此布局属保守型下法,进攻不犀利。尽管胡荣华的出现让世人有了些新认识,但又有谁能达到他的高度呢?我写此文的对象是针对业余人士的,所以对飞象局传统的认识还是有市场的。
先说说飞象局的优势所在,用四个字概括是“防守反击”。这布局的防守体系完备,中路有象仕保,边路有马跑互相照应,整体不易受到攻击,即使对方的攻势很猛,也不至于在顷刻间就丢盔弃甲。如果是被动迎战,在防住对方的进攻后,可乘对方喘息之机,进行有力反击,一鼓作气直取对方城池。不能说防守就是保守,能够守住就意味着对方的优势丧尽,己方可以凭着哪怕是微弱的优势,在残局的拼斗中取得胜利。当然,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用此布局想在中盘取胜是比较困难的,往往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功夫。从实战的一般经验来看,飞象局赢的并不漂亮,没有“仙人指路”来的酣畅淋漓,即使赢了往往也很难令对手服气。
任何一种布局,一定有它的优势,也必定有它的劣势。飞象局的劣势其实也很明显,对进攻不利,在防守的指导思想下,想在开始时就发力攻击对方,这很难办到。防守反击的首要条件是棋要先能守住,矛尖还是盾硬只有看双方的棋力了,如果对方的进攻很犀利,用飞象局一味防守会很吃力,稍有不慎就可能瞬间崩溃。当然,要是对方的进攻不力,在防守中可抓住对方的失误寻找一丝胜利的曙光。我认为,主动进攻要比被动防守容易,在联众象棋中,可以发现采用飞象局的明显要比用“仙人指路”的少得多!
飞象局的变化还是挺多的,有“过宫跑”,“屏风马”,“跑挂仕脚马保中兵”等。“过宫跑”是双跑在一侧,这种布局是防守不匀称,或者说是半防守半进攻型的,集结兵力在一侧,有时也令对方的进攻有所顾虑,因为这种布局的反击最迅速最有力。“屏风马”是两马在3、7路形成屏风之势,这种布局的好处是出马快,能把己方的防守向前推,甚至把防守转化为进攻,缺点也同样有,就是对方会习惯用架中跑马盘头,对己方的杀伤力很强。“跑挂仕脚马保中兵”的开局重在防守,铜墙铁壁般的严密防守体系往往让对手摇头兴叹。
我在06年全校象棋比赛中就用“跑挂仕脚马保中兵”布局,可以说非常成功。本来的出发点是想下得稳健点,第一轮大胜后,本想变些其他布局,但一想既然赢了何必要变呢,古人云:战场上最忌讳的是临场变阵。

7. 为什么大师用飞相局的时候大多数都是跳一边马和一正马为什么不跳双正马呢

楼主说的情况好像并不完全。如果你看多了的话会发现,其实跳双正马的并不比边马少。飞相局比较灵活,可以布成单提马,反宫马,或是屏风马,甚至转角马。其中只有单提马是跳边马的,反宫马和屏风马都是跳双正马的。主要还是双方互动,看对方走了什么才决定,而不是事先定好的。
如果是你说的一个正马一个边马的情况,就是所谓单提马。主要道理在于子力连环相保,没有明显弱点:边马有相保护,正马有炮保护,子力比较协调。而双正马相较于单提马的缺点就在于,两个正马,中间有个相,至少有一个马是脱离的炮的保护范围的,容易受到攻击。布局伊始,首要的攻击目标就是兵和马啊。关于正马和边马的优劣,我在另外一个朋友的问题中答复过,您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