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教学与发展理论

教学与发展理论

发布时间: 2022-01-13 08:16:52

⑴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对学校教育什么指导意义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阐明了教师在学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作为自己活动主体的儿童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教师的作用则体现在如何利用社会环境的巨大可能性去引导和指导在其中生活与行动的儿童。维果茨基在研究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和“学习的最佳期限”。

⑵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区;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维果斯基认为,重要的不是今天为止已经完结了的发展过程,而是那些限制仍处于形成状态的,刚刚在发展的过程。因此,弄清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将大大促进教学对发展的作用。
第二、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首先,教学主导或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其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儿童两种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第三、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如果不考虑学习的最近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在开始某一种教学时,除必须以儿童的成熟和发育为前提之外,还必须将教学建立与正在开始但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及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⑶ 维果斯基是如何看待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对学前教育有何启示

一、社会交往活动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活动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个性的基础。对于活动的重视是社会文化发展理论的一个特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 这种活动形式表现为社会交往, 即儿童与他人的社会相互作用。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正是在社会交往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 在幼儿社会性教育中, 一方面, 要扩大儿童社会交往的范围, 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幼儿同伴交往的作用。另一方面, 对儿童的社会交往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指导, 使儿童最初的这些社会交往活动更有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二、社会关系内化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途径这一思想对我们准确认识个性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并让我们对“社会关系的总和”与儿童个性形成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刚刚进入社会环境的学前儿童来说, 早期所接触的人及与这些人所形成的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儿童与所接触到的人形成了积极的关系, 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是积极的信息、积极的评价, 儿童就会发展成为一个相信他人、相信自己的人, 进而形成健康的个性特点; 反之, 如果在儿童生活的早期没有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 而是冷漠或者消极的关系, 儿童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信息和评价也是消极的, 那么, 儿童对社会和他人就是怀疑甚至是仇恨的, 就不会发展出积极的社会性。这一点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研究中也可以找到佐证。因此, 帮助幼儿在其人生早期与周围生活的成人及同龄伙伴等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 也是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⑷ 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是

高难度原则 ,高速度原则,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⑸ 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有什么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理论起指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及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教学原则

⑹ 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是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赞可夫

⑺ 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是哪五条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
以高速度进行教学
理论起指导作用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⑻ 简述维果茨基对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见解是什么

A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立场出发,3、教育与教学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形式. 4、人的心理发展是在掌握人类满足

⑼ 前苏联的什么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袜根死因的什么理论

明显是凯洛夫教育, 凯洛夫肯定了教学过程必须遵循人类的认识过程,即象列宁指出的那样: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但教学过程也有着自身的特征,如通过教学使“学生领受既知的、为人类所获得的真理”、通过教科书的学习,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教科书对学生来说,“是知识的主要源泉之一。”
凯洛夫认为,教学内容决定着学校工作的性质,“教学内容具体表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并把它们视为国家法定的文件。
凯洛夫提出了“上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的主张。在总结别人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六条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教学的通俗性和可接受性原则;学生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德育的论述
凯洛夫提出的德育任务有:
形成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培养共产主义的行为习惯。
培养道德情感。
形成意志坚强的性格特征
克服学生行为中不良的特征,诸如无纪律、不负责任、自高自大、自私自利、粗鲁、说谎和虚伪、不尊敬老人等。
除此之外,凯洛夫高度评价了学校里的学生集体、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以及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对学生教育所起的作用。他提倡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工作,共同教育学生。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