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周家拳教学

周家拳教学

发布时间: 2022-01-15 17:08:22

㈠ 太极拳推手教学单人基本方法

上时曲蓄落时长(一)目的习练太极拳不应囿于某家某派或某某套路,而应细细品味和感悟太极拳的真髓和要义。太极拳所要向人们传达的不只是某招某式,她首先要给人的是思想的启迪。向人们昭示的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给人们灌输的是一种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力制大力的理念。所以,练太极拳以及学习太极拳推手时,要刻刻留心的应是太极拳的根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它们是超乎动作和外形之上,普遍的、内在的要求。按太极拳经典的论述,可以将其归纳于以下几项:1、虚领顶劲,气沉丹田;2、含胸拔背;挺胸通脊;3、欲上必蓄力于下;4、欲左时必蓄意于右;5、击前必有后挫之形(3、4、5反之亦然);6、凡欲外动时必先调内。在练拳时,招招式式若能契合以上几点,即每一动作都符合太极要义,怎么打都是太极拳,若与之不符或相悖,则打什么都不是太极拳。此一势主要是训练“欲上必蓄力于下”的意念。即双手向上时,脊柱要有垂直向下沉坐之意,尾闾向前、向下,松胯、松膝。相反,双手向下时,要顶头悬,百会穴直往上顶,涌泉穴向下踏实,两腿直立,脊柱存有上行之意。此为最基本要求之一,要常练。(二)内容1、预备式立正姿势,两脚平行,间距与肩等同;两手自然下垂
于大腿两侧。沉肩坠肘,中指有向下伸展之意,虚灵顶劲,下额微收,舌抵上腭,意寓顶势,两眼平视前方。含胸拔背,自然呼吸,鼻尖和肚脐呈一直线。身体各部力求自然舒适。(图1)要点:头容正,肩容平,周身安泰舒适,神静气闲;精神内敛,气沉丹田,尾闾正直,形神合一,守我之静,待人之劲。2、动作解析(1)两臂伸直,双手自下而上经胸前举过头顶。两臂平伸于胸前时,掌心向下,此时不可停留,继续上举(图2)。手直举,至正上方时,掌心向前(图3)。两手上举的同时,尾闾略向前向下,小腹微收,丹田气聚而不散,双膝微屈。(2)双手经原路下落收势,还原为预备式。(3)起势如上,其不同点是双手由体侧侧平举至头顶(图4)。双手平举至与两肩平时,两掌心向下;继续上举,至头顶时,两掌背相对,左掌心向左,右掌心向右,拇指朝前;双膝微屈。(图5)(4)双手经原路返回,收势还原。(三)要点说明此第一式在太极拳运动中极为重要。在以后的各式中都应贯穿这一原则,即上时屈蓄(手向上运动时,脊柱向下运动,意有下搓感,有意则止,不可过分向下;双膝微屈,不可下蹲)落时长(手向下运动时,百会穴有向上之意,脊柱垂直向上运动,双腿直立,双脚向下踩稳,涌泉穴有向下之意,浑身骨节犹如雨后春笋,节节拔长)。如此,方能做到“向上即寓下意”,亦可生出“挫之之意”。每式可各做四节,每节九呼。二、双向推磨(一)目的太极拳手又称打轮,转圈

㈡ 周家拳的兵器套路

周家棍法兼枪带棒,棍法之中更有枪法的配合。「双头棍」的意思是棍头和棍尾的粗幼相同,两边棍头皆可使用。
美女撑舟刹棍
若对手以枪或棍向我前脚刺下,我便右踏虚步,稍作偏身,闪避对手的来势後,我棍身便在腰间发力,右手些微垂下,向对方的棍头或枪头一割,此棍招如?舟的动作无异,右手便顺势提上,左手立刻按下棍尾,双脚迫步而上,右手提起棍身前端,以棍头打向对方的头部。此棍招既简单而实用,是不可多得的招式。
师傅担伞
若我先采取攻势,以「刹棍」向对手头部打下,对方却以横步闪避我的来棍,我不作被动,把左脚横移,步开四平,紧贴对方,我棍头便由下而上,右手把棍尾紧扣於右肩,我此时沉腰坐马,借助腰马之力,左手把棍头向对方的下阴撩上。此棍法变招奇快,是连环进攻的不二法门。
乌龙摆尾夹底枪
假设敌人从後偷袭,以枪向我後脚一刺,我便脚走麒麟,右手把棍尾垂下,以抽棍击向敌人的枪头,对方变招奇快,以快枪向我头部一刺,我亦顺势摆棍挡格,我不等招式变老,更借势转身,手腕猛然发劲,把棍身锁於液下,以夹底回马枪向对方刺出。 单刀看手
单刀亦称为「搏命单刀」,而「单刀看手」的意思是并不是单指在演练刀术时,手与刀法的配合优美与否,而是在对敌之时,手能否与刀法协调运用。若对手以枪向我刺出,由於枪是「兵中之王」,於远处攻击,比刀更为优胜,唯有与对手的距离缩短,采取贴身紧迫攻势。
对方以「中平枪」向我刺出,我便脚走麒麟,此时我刀口向外,刀尖向地,左手推向刀背,辅以偏身技法,把长枪往身外处挡格,左手便脱离刀背,紧握对 方的枪杆,他此时无所适从,我便顺势进马?刀。
若对方以枪棒向我头部刹下,我便左手推向刀背,挡格来势之後,我亦是紧握对方的枪杆,顺势进马?刀。 拳术有南北两派之分,兵器的分类亦是如此。周家的「十字梅花枪」虽是属於南派枪法,但亦有少量北派枪法的运用。不少门派在使用枪法时,多以左手为前锋手,唯独周家持枪的方式是以右手为先,左手为後。

「拦枪」的使用方法和「抛棍」类同,只是角度较为微小。若对方以枪向我扎(刺)出,我便枪贴胸前,手腕使劲,枪划半圆,劲透枪尖,向?对方的前锋手拦截,对手手指受创,兵器便应声掉下。
拿、扎
「拿枪」的运用方法亦与「拦枪」相约。若对方持枪由上而下劈落,我便偏身作出闪避,枪把置腰,手背发劲,以枪头攻击对方的前锋手,然候枪尖扎出。

枪尾的部份称为「把手」,而「把手」亦有「撩把」、「压把」、「横手把」之分。枪是长兵器之一,枪头受挡格之时,便可长枪短用,以「把手」还击,枪於远距离,以枪头神锋之利,克敌制胜,更兼备「把手」的配合,可谓长短兼宜,这亦是枪称为「兵中之王」的原因。
压把
若对方向我下阴使出「撩刀」,我便可卸马後退,以「把手」将对方的兵器压下後,便可以「撩枪」作出还击。
撩把
若我以「劈枪」向对方攻下,对方却能闪避来势,我便「迫步」而上,以「把手」向对方的下阴撩上。
鲤鱼翻水锁喉枪
「鲤鱼翻水锁喉枪」是周家十分著名的枪法。若我以枪向对方劈下,他以「平摭棍」挡之,我便以「撩把」向他的下阴撩上,他若退後作出闪避,「撩把」之势便直取而上,向他的下巴攻击,他若以棍身挡格我的「撩把」,我便借势向後小跳,枪身由下而上,以「锁喉枪」的技法,向对方的咽喉直刺而出。
毒蛇栏路回马枪
若对方手持长兵器,向我直冲而上,我便向後小跳,以近似「拿枪」的方法,向他的兵器小缠一圈,消解对方攻势後,我於空中回身,长枪反刺而出,直取对方咽喉位置。 绞花
「梅花双刀」是周家武艺的象徵,威力究竟如何惊人,旁人实难以推断。「双刀看走」是指双刀必须配合步法和身法,才可进退得宜,发挥双刀的功用,而周家的双刀多与麒麟步互相配合。不少人认为双刀「绞花」严密只是为了美观,目的只是取悦观众,其实刀花的存在是有一定的用途,周家的双刀花亦是如此。我先以前刀挡格敌人的兵器,後刀便从敌人颈上劈下。若对手没有兵器在身,双刀便连续的向对方劈下,正手与反手互相交替,刀势连绵不断的连环斩落。

㈢ 巫家拳的拳术

巫家拳又称南少林巫家拳,属于福建南少林拳系的一个内家拳种。相传为福建连城县人氏巫必达所创,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下传已近十代,门徒数以万计,遍布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四川等地。
巫必达先生艺成后,辗转来到湖南,以其新创的拳法授予湘潭冯万山、冯南山、冯熙台(绰号灯芯飞,系南山之子);株洲李大魁、唐山及湘阴周八皮等人。巫祖因终身未娶,故晚年由冯氏兄弟迎养家中,直至清嘉庆壬申年故去。享年62岁。由其门人葬于湘潭市东郊青山村黑石头。
巫家拳是湖南流传较广、群众喜爱的一个有独特风格的拳种。该拳既有少林拳术的各种攻防手法,又有武当内家拳法。
巫家拳具有较深的拳理:交手不离七孔,手打三分,脚追七分;乘空而进,见隙必攻;手进身进脚相随,意动气动劲亦动。其拳法有六肘、八拳、十二拳等18套。
巫家拳传艺崇尚武德,有“狂妄、轻浮、忘恩负义之徒不教”的戒律。

㈣ 周家拳是外家拳还是内家拳

周家拳属于外家拳。
但是外家拳会练死细胞这点不要担心,人体细胞的平均寿命就是7天。对于外加拳影响寿命这点,也不要担心,凡是讲究一个度,如果你学拳只为了健身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如果竞技不影响寿命才怪!!!

㈤ 周家拳的特点

其拳术重手法,和运劲与洪拳相似,但步法身法会比较快速柔慎,以快打慢,而洪拳则以刚克弱。不过,洪拳在练功运劲有独到之处、手法精严;『周家拳』之中的『万字拳』源於洪拳、『十字拳』源於蔡家拳、『大伏虎拳』讲求劲力,归之於虎豹,精於技击,实与洪拳拳理同出一辙; 但鉴于本来之洪拳有失於呆滞之病,故保留刚劲手法,所以兼汲了蔡家之进退灵活。

㈥ 传统武术教学

不建议网上自学,学拳容易改拳难!而且传统剑法、刀法都要有练徒手套路的基础,建议找个懂行的内家师父教!

㈦ 太极拳教程是什么

开始学太极拳时,不要追求太多招式跟着比划完了事,要先了解太极拳的每个动作的精髓,解开初步动作的入步门坎,一个起势动作也要做到全身布满意气,也就是全身用意不用力的状态。

太极拳的每个动作姿势是好记的,动作记住后,主要是太极拳的状态要有,比如很普通的站立,也要先松静,不要有压力感,心情保持愉悦的状态,一定要要把整个身体调整好。

(7)周家拳教学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上亦动则下相随:太极讲究一个律,也就是上若动的时候,下则跟着就要动,上下要结合起来,才算是一整套的动作。足动,腰动,手动,头动,眼神跟着动,这样,一气呵成。

内外结合互制约:太极讲究的就是内外相结合,对于太极来讲,要以内部的神就是指意念来带动身体的运动,然后再以身体的运动而达到养神的功效。所以神即内,体即外,两者相结合起来,就完全达到了双修的功效。

㈧ 武当拳法教学

喜欢。武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防身。
下面介绍一些中国武术的种类:
中国武术种类(很不好意思,是长篇大论)
武术分内外家
武术门派繁多,就其总体而论,有内外家、南北拳之区分。内家以太极、形意、八卦三门为代表(或称武当为内家);外家统称少林,分南北两大流派。
外家的南北派
外家的南北两大流派中,北派以长拳为代表,有潭、查、花、洪、炮五大门户。此外还有六合、通臂、劈挂、二郎、太祖、短打、迷踪、螳螂、八极、番子、地蹚、罗汉、戳脚等等派系。南派主流在福建、广东两省。福建有龙、虎、豹、蛇、鹤以及五祖拳等;广东有刘、洪、蔡、李、莫以及咏春拳等。此外,长江以南各地(如浙江、江西、湖南、四川)所流传的武术门派,都归入南派(也称南拳)的范围。
独特功夫-八卦掌 内外兼修
八卦掌传自清代中叶的董海川。董氏祖籍山西洪洞,世居河北文安。自幼习武,勇冠乡里,后遍游大江南北,技艺益精,尤擅搏击。他将武功与吐纳导引、道家内功融为一体,按八卦的四正四隅和洛书九宫的原理,独创以掌为主要技击方法、以《易》理说拳理的「八卦掌」。
八卦掌是一种独特的内外兼修功夫,它以沿圈走转为主要运动形式,要求顺项提顶,松肩沉肘,实腹畅胸,曲腿蹚泥。行掌走势,拧裹钻翻,势式相承,连绵不断。劲力刚柔相济,圆转自如。

中国武术门派、套路众多,蔚为大观。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习云太《中国武术史》,拳种部分有46节计75种、器械部分有27节,可见其众多纷繁。事实上,在我们上面谈到的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四大派内部,又有许多支派,各支派中某一套路如有显著特色,又可能发展为新的支派。在四大派之外,有数量更多的较小一些的派别,犹如满天繁星,形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大观。
从有组织、有机构的角度来说,武林集团表现为门派;从武术的师承、特点的角度来说,武林集团表现为学种及套路。
门派有更强的社会性,拳种、套路有更强的技艺性。这两个从不同角度归纳出来的武林集团概念,相互包容、相互交叉而存在。
下面,我们将从拳术命名的角度列出有关的拳种套路:
"以佛圣道仙、神祗鬼怪"命名的一神拳、二郎拳、韦驮拳、大圣拳、八仙拳、天罗拳、地煞拳、六星拳、哪吒拳、金刚拳、观音拳、佛汉拳、佛教拳、罗汉拳、金刚锤。二十八宿拳、四仙对打拳、七星访友拳、罗汉螳螂拳、夜叉巡海拳、金刚三昧掌、夜叉铁沙掌等。
以"门"命名的——余门拳、硬门拳、法门拳、空门拳、红门拳、鱼门拳、孔门拳、风门拳、水门拳、火门拳、鸟门拳、佛门拳、窄门拳、字门拳、孙门拳、严门拳。熊门拳、自然门拳、引新门拳、罗汉门拳、磨盘门拳、水浒门拳等。
以姓氏命名的——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巫家拳、薛家拳、岳家拳、赵家拳、杜家拳、周家拳、祈家拳、温家拳、孙家拳、邹家拳、高家拳、戚家拳、洪佛拳、岳家教、钟家教、刁家教、李家教、朱家教、蔡李佛拳、岳氏连拳、罗家三展、杨家短打、胡氏戳脚、郝氏戳脚、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林氏下山拳、武氏十八技等。
以人名命名的——燕青拳、太祖拳、孙膑拳、五祖拳、宋江拳、白眉拳、珠娘拳、纯阳拳、达摩拳、玄女拳、武侯拳、五郎拳、文圣拳、南枝拳、咏春拳、岳王锤、武子门拳、子龙炮拳、太祖散掌、三皇炮锤、孔朗拜灯拳、刘唐下书拳、武松脱铐拳、武松独臂拳、神行太保拳、燕青巧打拳、达摩点穴拳、太白出山拳、甘凤池拳法、黄啸侠拳法、燕青十八翻、罗王十八掌、达摩十八手、孙二娘大战拳、武松鸳鸯腿拳等。以地名命名的——潭腿(山东临清龙潭寺)、少林拳、武当拳、峨眉拳、崆峒拳(分五大门: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梅山拳、灵山拳、昆仑拳、关东拳、关西拳、龙门拳、登州拳、东安拳、石头拳、水游拳、西凉掌、太行意拳、洪洞通背拳等。
以动物命名的一龙拳、蛇拳、虎拳、豹拳、鹤拳、狮拳、象拳、马拳、猴拳、彪拳、狗拳、鸡拳、鸭拳、龙形拳、龙桩拳、龙化拳、行龙拳、飞龙拳、火龙拳、青龙拳、飞龙长拳、青龙出海拳、毒蛇吐信拳、虎形拳、黑虎拳、青虎拳、白虎拳、饿虎拳、猛虎拳、飞虎拳、伏虎拳、五虚拳、八虎拳、虎啸拳、回头虎拳、侧面虎拳、车马虎拳、隐山虎拳、五虎群羊拳、工字伏虎拳、虎豹拳、虎鹤双形拳、白鹤拳、宗鹤拳、鸣鹤拳、飞鹤拳、食鹤拳、饱鹤拳、饿鹤拳、五祖鹤阳拳、永春白鹤拳、独脚飞鹤拳、狮形拳、金狮拳、狮虎拳、二狮抱球拳、猿功拳、猿形拳、猿糅伏地拳、白猿短臂拳、白猿偷桃拳、鸡形拳、鸭形拳、鹰爪拳、老鹰拳、岩鹰拳、雕拳、鹞子拳、鹞子长拳、燕形拳、大雁掌、蝴蝶掌、龟牛拳、螃蟹拳、灰狼拳、黄莺架子、鸳鸯拳、螳螂拳、硬螳螂拳、秘门螳螂拳、八步螳螂拳、梅花螳螂拳、七星螳螂拳、摔手螳螂拳、六合螳螂拳、光板蝗螂拳、玉环螳螂拳等。
以日常杂物命名的——巾拳、扇拳、伞拳、花拳、船拳、钟拳、板凳拳、褂子拳、云帚拳、脱梏拳、百花拳、梅花拳、莲花拳、螺旋拳、山门拳、白玉拳、汤瓶拳、沾衣拳、衣衫母拳、三战铁扇拳、三十六合锁等。
以手法命名的——插拳,截拳、挂拳、挡拳、扎拳、套拳、穿拳、撕拳、翻拳、炮拳、罩掌、剑手、短手、五手拳、应手拳、捏手拳、合手拳、封手拳、练手拳、拦手拳、劈挂拳、撂挡拳、撞打拳、通臂拳、杀手掌、反臂掌、字手、十字手、排子手、万古手、黄英手、八黑手、锦八手、照阳手、金枪手、天罡手、地煞手、四门重手、分手八快、咬手六合拳、盖手六合拳,九宫擒跌手、罗汉十八手、二十四破手、三十六闭手、七十二插手、三十六看对手等。
以步法、腿法命名的——弹腿、暗腿、踔腿、截腿、连腿、戳脚、四步拳、六步拳、八步拳、练步豢、穿步拳、顺步捶、腰步捶、挡步捶、涌步捶、乱八步、三步架、五步打、八步转、掘子腿、溜脚式、十二步架、六步散手、十字腿拳、溜脚架子、连环鸳鸯步、鹿步梅花桩、八步连环拳、九宫十八腿、少林二十八步,进步鸳鸯连环腿等。
地躺拳类——地躺拳、地行拳、地功戳脚,地功翻子、地功罗汉拳、活法黄龙拳、地躺八仙拳、金刚地躺拳、少林地龙拳、地功鸳鸯拳、飞龙地躺拳、九滚十八跌等。
醉拳类——八仙醉、水游醉、醉溜挡、醉八仙拳、醉罗汉拳、文八仙拳、武八仙拳、大八仙拳、混八仙拳、清八仙拳、少林醉拳、形式八仙拳、罗汉醉酒拳、太自醉酒拳、武松醉跌拳、燕青醉跌拳、石秀醉酒拳、鲁智深醉打山门拳等。
跌打拳类——跌扑拳、沾跌拳、沾衣十八跌、武松混打拳、武松脱铐拳、水浒连环拳等。
此外,各地的著名拳种还有:形意拳(心意六合拳)、大成拳(意拳)、八卦拳、八卦掌、八极拳、六合拳、查拳、华拳、红拳、节拳、绵掌、绵拳、太虚拳、二郎拳、大悲拳、功力拳、石头拳、连城拳、两仪拳(太极快拳)、独臂拳、疯拳、埋伏拳、迷踪拳、缅拳、缠丝拳、磋跤拳、曦阳掌
著名的器械套路有:八门金锁刀、八卦刀、八卦大枪、九洲棍、六合刀、六合枪、六合剑、六合棍、日月乾坤刀、日月乾坤圈、少林双刀十八滚、太极刀、太极剑、河州棍、月牙枪、达摩杖、达摩棍、纯阳剑、八仙纯阳剑、武当剑、青萍剑、袁氏青萍剑、杨氏青萍剑、贾氏青萍剑、梅花刀、梅花枪等。

㈨ 苌家拳的拳法

然长期以来,专家学者甚至本门传人关于苌乃周先生的习武生涯、师承授受、苌家拳派的确立与形成,说法众多,真伪杂陈,不利于苌家拳继承、发展。笔者多年调查研究认为,苌乃周武功根基于汜水张八(明末武术家)之术,得力于名师闫圣道指点,后得“字拳”秘传,由此创七十二势拳法(上、中、下各二十四势)后又归结为偏、正(势)“二十四字拳”,其棒法则师承四川梁道,剑道学于古随王新象。现分述如下:
据苌乃周所著的《二十四拳谱序》中载:“余成童嗜武……深愧无成。后十年遇河南洛阳闫圣道指点一二,颇觉进益,又数年得字拳四十法,臆续三十二件,积为七十二则,但烦多莫记,乃归约为二十四,命以名,示以窍,使学者便于复习,然恐胶柱鼓瑟,苦其拘执不化,兹因冬日清闲,就二十四而扩充之,每一分而为八,共一百九十二势,纵横奇变,于此毕具……”
这段自序既是他创立二十四字拳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一生拜师学艺,辛勤耕耘的总结。很明显“字拳四十法”是老师(师承不详)传授的,那么他本人加续的“三十二件”又是出自何处呢?这还需要从他儿时学拳追寻。苌乃周青少年时主要是从汜水禹家学习世传的张八之术,有二十四大势拳、猴拳、二十一名枪之类,只是童年未得要领,后得闫圣道指点;武功得以长足进步。
苌乃周二十多岁就掌握了猴拳、二十四大势拳、二十一名枪等技。那么他后来为何要将其集为“七十二势”呢?原因有二:一是多年的学习与积累,演练与总结,使他感到人生精力有限,所学过多,难以传习;二是他发现前人所传拳械有重复,所以有必要加以提炼与规范。
那么“七十二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即上、中、下各二十四势。上二十四势以猴拳为基础;中二十四势以二十四大势拳、引战拳为范本,下二十四势以字拳为雏形,拳技略有损益,甚至原势不变。由此也可以看出上中下二十四势是苌家拳开山立派的里程碑,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苌家拳的发端。苌乃周曾归纳为:“……”第五层合练。形气合练,则内外合于一致,形气化于无迹……然功已过半矣,是列于第五层功夫,即中二十四势也。第六层练浮气。浮气者,气浮于上,而为上盘也,即如起纵飞舞上二十四势是也。第七层练沉气。沉气者,气沉于下,而为底盘也,底盘滚伏下二十四势之属是也。”
七十二势在较长的时间里得以教习,尤其是中二十四势即“青龙出海”拳,在荥阳、巩义、新密、开封等地的调查中都得到了证实。但苌先生后又为何将七十二势归纳为二十四势呢?因七十二势繁而难演,动作难度较大,多适合基本功非常好的青少年演练,尤其是上下二十四势。所以苌乃周“为使学者便于复习”,经过精心取舍,简编成偏正两套二十四字拳,降低了动作的难度。但他又很快发现,拳势过于简约,技法略显单调,惟“恐学者拘执不化”,不得不再次“将二十四扩充之,每一分而为八,共一百九十二势”,正以练其体,偏以致其用,这样“纵横奇变,于此毕具”。
据其《三十六枪谱序》中载“古有勒马枪,枪之传也久矣,明季虎劳关张氏,善枪……五世至禹门,余幼慕之,冀学一二,即可满志,及长而访问,罕见其踪;弱冠后遇人演二十一名枪,名不称实,鄙怀未惬,于是静心揣摩,就原势而更进一层……”这是他二十岁左右学习枪术和后创三十六枪的佐证。
至于棒法起源显而易见,苌乃周师承四川梁道。据《二十四棒谱序》载:“余得此棒,以为奇遇。何奇乎尔?乾隆二十一年九月九日……家童来禀,门有义人求见。问其所之,义人曰:‘天下访道。’请人室,以酒敬之,问其姓名,言姓梁名道,四川人也。谈文无所不通;论武精于枪锤。次晨,庭前演武,果为奇手,又将棒一舞,其中三尖照到,老少随和,刚柔相济,阴阳妙用,皆中法律……愿学之,复以谱志之,留义人十余日……”此段引文详细记述了他师承四川梁道学棒的来龙去脉以及撰著《二十四棒谱》的原本始末。
他的双剑师承古随王新象。据其《双剑对枪序》中载:“古随新象王,诸艺兼通,尤精于剑,珍重藏抱二十余年,弗肯轻露,然心念学者,注意求教,遂不吝珠玉,倾囊而出,罄其所有……”
综上所述,上中下二十四势、二十四字拳偏正势、二十四大势、三十六枪、二十四棒、双剑、春秋刀,构成了苌家拳派之核心,为苌家拳之正宗。且苌乃周教习的拳械皆撰谱传世,图说详明,诗文工整,理法精微,独具特色,研究、继承、发扬苌家拳非从此人手不可。以上只能是对苌家拳起源的初步考证,文中谬误在所难免,尚祈高明者不吝赐教。 苌家拳派内容丰富,论著颇多,理法精微,独具特色。《重修汜水县志》记其“潜心《周易》,洞彻阴阳起伏之理……作《中气论》以明其会归,其中炼气之术,纵横开阖之妙,均发前人所未发”。苌乃周的《中气论》是古代武术典籍中第一部着重讲究并明确记述内炼精气的拳学专著,创立了一整套内练功法与学理。
苌乃周以“培养中气论”为拳学立论,这在武术发展史上堪称首创之举。作者强调了内外兼修、动静结合,练形以合外,练气以实内的论点,倡导武术要“形气合练”的基本思想,明确提出了“气力根本在于聚精会神”。
独特的“阴阳论”以中医经络、脏象学说为依托,紧密结合拳势运作特点,研究经络气机与拳势转换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苌乃周的“三尖、六合”的论述是见之于文献最早的。“三尖照,则无东斜西歪之患;三尖不照,则此牵彼扯,必有摇摆之失。”“学拳脚与手合,手与眼合,眼与心合,心与神合,神与气合,气与身合,再无不捷妙灵活处。”
内劲撒放窍要。苌家拳不仅十分重视中气的培养,而且还注重练习者练成内劲,并掌握内劲发放之技巧,用来克敌。“似梦地着惊,似悟道忽醒,似皮肤无意燃火星,似寒侵占腠打战悚。想情景,疾快猛。” 苌家拳有单练、对练拳械套路数十种,以类分之,计有拳法、棒法、剑法、枪法、春秋刀法、弹法、镰法、锏法、鞭法等。
拳法套路有《二十四势》(上、中、下)《二十四字拳》《二十四大势》《猿猴拳》《四十八法》《孙大圣二十七势拳》《之字拳》《大罗汉拳》《黑虎拳》《白虎拳》《炮拳》等等。器械主要有:三十六枪、二十四棒、猿猴三十六棒、双剑、十五刀、二十四刀、春秋刀、八卦鸡爪钺、双锏、游龙虎头枪等。对练有:单剑、对枪。双剑对枪、猿猴对棒等。苌家拳拳法的形神特点是“头似蜻蜓点水,拳似山羊抵头,腰入鸡鸣卷尾,卷则气由后往前收而不散,脚似紫燕穿林,裆口前开后合中间园。”
苌氏武功内练注重于养气、行气、聚气、发气的柔练刚发之过程,在动态运势的形体表现为:头如蜻蜓点水,拳似山羊抵头,腰如鸡鸣卷尾,脚以紫燕穿林。在格斗技击应变中,出手随敌式而变,见空而入,专捣敌虚,虚实幻变,使敌不知我之虚实,我见势借力打力、破敌重心。作到:与敌交手意到、气到、阴阳循环、行气、发力,刚柔相济、节节贯穿、以内达外、刚劲落点,其势:以神气震惊敌胆,功势连环疾快,使敌不及应变而被击倒。
苌氏武技在清朝以实战格斗而名誉武林,苌氏武技功法、套路、拳理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武林名家之推崇。在徒手散战技法中有:内功散战的桩功,定步单势的各个技法的发力训练,左右迂回的活步单势技法,三势连环,攻防打法技巧,攻防五六势连环打法技巧,蛇行飘步的实战步法训练,两人对练实战训练功法,一系列闪战快摔技法的训练等,较为系统完善的内家功法体系。
苌氏武技有养生功法:乾坤桩、云手桩、斜行桩等,养气、练气,简单易学、修身养性、防病延年。在拳法兵器的各个套路中,以仿生形体动态而显示于众,它的内容之丰富、套路之多、技法之全面,可说在传统的拳派中名列前茅。拳法基本功有:推手功、单鞭功、斜行功、闪手功、四式连环套路等入门功法。拳法套路有:似如猛虎神威形象的白虎拳、黑虎拳,形似游龙翻腾的青龙出海拳,仿似毒蛇阴狠的双蛇掌,苦练拳法一百零八式的炮拳,快攻直进,连环技击的二十四大战拳,注重养身练气,开筋摧骨的二十四式气拳,势势刚力突现,凶猛于形的二十四字功力拳,犹如猿猴轻灵,刚柔相济的白猿拳、猿猴拳,动态如和尚的大罗汉拳、小罗汉拳,用于腿上功法的小洪拳等。兵器套路可说是独有稀绝来形容之精奇不凡,有神奇的三十六枪,前赵云后张飞图象之绝技,有吕祖双剑演化而来的苌氏双剑、单剑,有形似猿猴动态轻灵实战的猿猴三十六棒、二十四棒,有少见稀绝的双镰枪、双锏,有短小精干的十二刀法,有功法全面的一百零八枪。苌氏众多拳法与兵器系列形成了它独有的风格特色,它集养身、健体与技击实战的双重效果独立一派,且拳谱每式应用古典诗文著有秧歌与诗各一首、阐述拳法要点及技击变化,供其习武之余,品味诗情画意,其乐无穷。这一内家拳法尤如一颗灿烂的明珠而闪跃着光芒,实乃中华武术瑰宝。

㈩ 南拳中广西的周家拳、屠龙拳以及小策打的现有传人

广西小策打传人在梧州市蒙山县西河镇某村有传人,但只称有1成真传。与06年过世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