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核酸教学设计

核酸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2-01-16 14:33:11

1. 生物多样性与发展中国家关系

生物多样性,生态学术语,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不同学者提出了多种定义。

在《保护生物学》一书中,蒋志刚等(1997)给生物多样性所下的定义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中文名
生物多样性
外文名
biodiversity
条件
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
关键
物种的多样性
性质
生态学术语
快速
导航
组成

概念提出

研究进展

保护措施

重要价值

重要意义

多样性特点

威胁原因
定义
生物多样性(英文为biodiversity 或biological diversity)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对于生物多样性,不同的学者所下的定义是不同的。例如oNorse et al.(1986)认为,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多个层次上。而Wilson等人认为,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形式的多样性("The diversity of life")(Wilson & Peter, 1988; Wilson, 1992)。孙儒泳(2001)认为,生物多样性一般是指“地球上生命的所有变异”。在《保护生物学》一书中,蒋志刚等(1997)给生物多样性所下的定义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1]
组成
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2]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Gene pool)。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之间以及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世界资源研究所,1992)。此外,遗传多样性可以表现在多个层次上,如分子、细胞、个体等。在自然界中,对于绝大多数有性生殖的物种而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往往没有完全一致的基因型,而种群就是由这些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多个个体组成的。
在生物的长期演化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改变(或突变)是产生遗传多样性的根本原因。遗传物质的突变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基因位点内部核苷酸的变化。前者称为染色体的畸变,后者称为基因突变(或点突变)。此外,基因重组也可以导致生物产生遗传变异。[2]
物种多样性
这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物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对于什么是物种一直是分类学家和系统进化学家所讨论的问题。迈尔(1953)认为: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拥有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他类群存在着生殖隔离。中国学者陈世骧(1978)所下的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组成;物种是进化的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在分类学上,确定一个物种必须同时考虑形态的、地理的、遗传学的特征。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物种必须同时具备如下条件:①具有相对稳定的而一致的形态学特征,以便与其他物种相区别;②以种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内,占据着一定的地理分布区,并在该区域内生存和繁衍后代;③每个物种具有特定的遗传基因库,同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可以互相配对和繁殖后代,不同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2. 医学生物学基础教案怎么

网络
一分钟了解生物医学00:46
生物医学
学科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
生物医学是综合医学、生命科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前沿交叉学科,基本任务是运用生物学及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命科学,特别是医学中的有关问题。
生物医学是生物医学信息、医学影像技术、基因芯片、纳米技术、新材料等技术的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基地,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提出、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形成了现代系统生物医学,是与21世纪生物技术科业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领域,是关系到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和人类自身健康的重要工程领域。
中文名
生物医学
外文名
biomedicine
基本问题
运用生物工程技术手段研究
主要手段
电子信息技术结合医学临床
快速
导航
研究内容生物医学就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文献
生物医学概念
生物医学是生物医学信息、医学影像技术、基因芯片、纳米技术、新材料等技术的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基地,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提出、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形成了现代系统生物医学,是与21世纪生物技术科业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领域,是关系到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和人类自身健康的重要工程领域。
研究内容
·医药微生物学 - 分离致病微生物,以用于鉴别和挑选敏感抗生素治疗。适用于对髓膜炎、食物中毒及军团病等疾病的诊治。
生物医学细胞
·生物医药-研究疫苗、糖类、酯类、蛋白质、酶、多肽、核酸和转基因产品等对生物体,特别是对人体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作用。由于生物医药毒副作用很小,大多情况下可以达到对疾病治疗的目的,必将成为医学领域的新兴学科和热门专业。
·临床应用化学 -通过分析血液及其他生物物质,协助诊断像糖尿病等疾病。通过进行毒物学研究,测试肾脏和肝功能,并协助进行疗程监测。
·输血技术-生物医学家是医院血库及输血服务的运作中介,负责为救治病人进行输血及血浆分镏的准备工作,并确保捐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会相互排斥。

3. 谁有初中生物兴趣小组教案啊,帮帮我吧。。。

第1章 走进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关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观点,是为深入学习细胞的知识作铺垫,属了解水平。教材通过事例从几个方面提供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因此,该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为"举例说出"。
在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只有种群和群落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这些结构层次都属于基本概念,因此需要理解学习。不仅理解生命系统的这些结构层次的含义,还应理解这些结构层次是层层相依,紧密相联的,同时,还应初步理解生命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教学目标定为"举例说明"。
在分析组成生命系统的多层次关系的基础上,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设计思路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问题探讨 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场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为什么人们对非典型性肺炎这么恐惧呢?这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而这一切都是由SARS病毒造成的。
教师播放与SARS病毒有关的录像,也可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等等。
提问: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谈谈你所了解的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
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吗?
总结: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 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观察图片,并根据已有的社会经验回答。 考查学生初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从社会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病毒的生活和繁殖离不开活细胞这一基本事实。

由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转入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教师呈现资料分析中的实例和图例进行分析。
1.针对实例1,教师可以设问:
(1)草履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还有哪些生物体的结构与草履虫相似?
(2)这些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生活,也应该具有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2.针对实例2,教师可以设问:
与草履虫相比,人是多细胞的高等生物,人的生命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受精卵)
总结:人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人的发育其本质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由此可见,多细胞的高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也离不开细胞。
3.针对实例3,教师可以设问:
(1)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2)我们现在的学习活动,又有哪些细胞的参与呢?
4.针对实例4,教师采取的策略为:
教师介绍艾滋病病毒的相关知识,指出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的病毒,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也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其死亡。
提问:除艾滋病外,你还能举出特定的细胞受到损害导致疾病的例子吗?
教师展示小儿麻痹症患者及相关的脊髓细胞受到损害的图片。
教师总结上面的四个实例,指出这四个实例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这一基本事实。另外,生命活动还有赖于生物体周围的环境,依靠环境提供物质和能量(构成生物体的细胞也是生活在一个液体环境中)。
学生阅读实例,观察图示。结合生物的基本特征自由回答,也可以举例回答。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回答。

可以先让学生简单介绍所了解的艾滋病的知识。 考查和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强调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有其共性,即都离不开细胞这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从人也是从一个细胞(即受精卵)开始的这一事实,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与学习活动相联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艾滋病病毒攻击人的淋巴细胞的知识较深,学生不宜深入学习。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图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生命系统分为哪几个层次?它们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请说出除种群和群落之外的其他几个层次的生命系统的概念。(教师简单举例说明什么是种群和群落,例如,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鲤鱼就是一个种群,而这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就构成了一个群落。)
3.请尽量列举除教材中呈现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这4个生命系统例子外,其他的具体例子。例如,细胞这个系统,除教材提到的心肌细胞外,还有骨骼肌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血细胞,等等。
4.你是怎样理解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的?
(比细胞再小的结构层次,如分子、原子,不可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5.请以一个人,一棵松树或一只草履虫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
教师可以呈现教学策略中的表格,引导学生填表。
6.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这说明了什么呢?
(越高等的生物其生命系统越复杂,而低等生物则比较简单。由此说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总结:由上可知,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从小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紧密联系,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本模块的学习,我们就从细胞这一基本的生命系统开始。 学生根据图片和社会经验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让学生尝试举例说明什么是种群和群落。

学生讨论填表。 从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理解生命系统的层次,同时理解生命系统的复杂多样。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训练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四、教学中的其他问题及对策
本节教材涉及较多的初中知识,同时,由于时间相隔较长而容易遗忘,因此,本节教学除完成知识上的教学目标之外,还具有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尽量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二是不要仅仅拘泥于具体的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三是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教学策略,并注意教师列举的事例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及讨论法相结合
四、课前准备:有关内容的各种教具及录像图片
五、教学设计
1、设计思路
(1)问题探讨--SARS病毒的生活和繁殖
作法:展示SARS病毒的图片,学生讨论
再共同总结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作法: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教师总结,从具体事例上升普遍意义。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作法:认力学观察、具体分析概念,拓展补充列表比较,在全面理解基础上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2、具体实施过程:
(1)问题探讨
教师:简介2003年非典型肺炎,给人们的生命生活、工作等带来的危害,而这一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病毒造成的。(同时,给学生播放与SARS病毒有关的录像图片,如其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
学生:结合初中所有关病毒的知识,以及观察能展示的图片,思考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
I、谈谈你所了解的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II、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后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III、SRS病毒主要侵害人体哪里部份的细胞?
IV、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每繁殖吗?
总结: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与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特刊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辣的生活和繁殖。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教师:展示资料分析中的实例和图片进行分析。
学生:阅读"资料的分析"的实例,观察图示。
结合生物的基本标准,回答以下回答。
实例I、(1)草履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即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还有哪些生物体的结构与草屐相似?
(2)这些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生活,也应该是有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实例2:与草履虫相比,人是各细胞的高等生物,人的生命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总结:人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或为受清卵。受清卵是新生命的开始;人的发育其本质是细胞的分裂,生女和分化,由此可见,可细胞的高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也离不开细胞。
实例3:(1)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2)我们现在的学习活动又有哪些细胞的参与?
实例4:教师是介绍艾滋病毒的相关知识,指出艾滋病毒是一种改善人体的病毒的相关知识,指出艾滋病毒是一种改善人体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的病毒, 而影响生物的生命。
提问:那么,除了艾滋病毒外,同学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细胞受害而其特定部位发病的?
总结:指出以上四个例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这一基本事实。
即:没有细胞就没有生命,所以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的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图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I、生命系统分为哪几个层次?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II、说出各个层次的生命系统其中的种群和群落教师的要举例说明清楚。
III、请问你是怎样理解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
(比细胞再小的层次,如分子、原子、不可能独立生存)
IV、请以一个人(或任何一生物)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
V、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这说明了什么呢?
(越高等的生物其生命系统越复杂,而低等生物则比较简单,从而说明了生命系统复杂性和多样性。)
最后总结:由以上所学知识,知道了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从最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紧密联系,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3、巩固练习P2

教案三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的结构是由细胞组成的,了解生命活动是离不开细胞,地球是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二、教学重点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难点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挂出多种生物体的彩图)
师:同学们认识这些生物吗?
生:兜兰、大猩猩、水草……
师:我们的地球是如此的多姿多彩!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病毒必须依赖细胞才能生存。所以,我们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投影人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胚泡→5周胚胎→10周胚胎→新生儿→成熟个体
又如SARS病毒,是非细胞结构,是一种冠状病毒。
病毒的生命活动,也是在细胞基础是进行的。
在生物体种。有许多化合物,如核酸、蛋白质、糖类、脂肪,水以及无机盐。但,这些化合物并没有生命,只有细胞才有生命。
生命是千姿百态的,但生命系统却是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以松树林为例子,其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如下: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命系统→生物圈
问:假如上面的松树林换成了人,或者是草履虫,他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该又如何呢?
(学生思考)
生甲:如果是人,应该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命系统→生物圈。
生乙:如果是草履虫,就为细胞→组织→个体→种群→群落→生命系统→生物圈。
师:大家是否认同呢?
生丙:我认为如果是草履虫,应该是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命系统→生物圈。因为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它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
师:大家觉得谁对呢?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甲和丙)
小结:生命系统是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
地球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其进化过程是由单细胞原始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低等到高等。不管从哪个层次,都离不开细胞。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练习: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下列情况是哪个层次?
1.一个大肠杆菌
2.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
3.培养皿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
2、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命系统→生物圈。
小结: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 点
4、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教学难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
四、课前准备:实验材料和用具,细胞图片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如下)
问题探讨 →回忆初中实验中用低倍镜观察过的几种细胞

观察细胞 →尝试用高倍镜下观察几种细胞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总结、比较两大细胞类型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探索一个不断开拓、 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两课时连接进行)
一、"问题探讨"--关于显微镜下的几种细胞
作法:让学生看教材中,提供的几张细胞图片。
回忆、思考、讨论、完成有关回签,使学生们大体知道在低倍镜下所观察细胞的形态,进而引入高倍镜的使用。
二、让学生领悟显微镜的原理,熟练使用细心操作,在已经使用低倍的基础上学会使用高倍镜。
1、课前教师要准备好材料,使学生做实验时使用。
(1)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衣藻、草履虫
(2)多细胞生物:水绵、洋葱鳞片叶表及细胞,人的上皮细胞装片。
2、由于学生对于显微镜的操作技能并未熟练,所以,教师在实验操作前示范显微镜的操作步骤,要领,指出某些注意事项及提出下列问题:
(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低倍境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2)为什么要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而,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若转动粗难焦螺旋,容易压环坡片)
(4)注意提醒学生:制片时材料不宜过多,切片不能太厚;要正确盖盖玻片,压片用力均匀,不能用力过大。
三、同时提供有关高倍镜下观察的几种细胞的图片,利于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参考、对照。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酵母菌、草履虫、洋葱鳞片计表皮细胞。人的上皮细胞永久焦片。
三、比较总结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先从书面上,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由于这两天是生物的最主要区别在于细胞核,那么,所消的原核是指原始的细胞核,而真核是指真正的细胞核。
2、教师比时展示细菌细胞和蓝 细胞和核式图,让学生通过识图、辨认、归纳和总结得出原核细胞的"核"就叫拟核。
(1)细胞核和拟核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2)拟核的成分是什么?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有何不同?
(3)原核细胞中有什么结构?
(4)你认为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还是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
(5)以蓝藻为例,具体说明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
四、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此内容可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主要讨论完成"资料分析"中的几个讨论问题
2、教师简单小结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科学合理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工作。
(2)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
(3)科学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修正和发展。
(4)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

4. 幼儿园手足口病教案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为指导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 (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肠道病毒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 (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公众预防和疫情应急处置。 二、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 A组16、4、5、7、9、10 型, B组2、5、13 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三、流行病学 (一) 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1975年保加利亚报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人致瘫,44人死亡。1994年英国发生一起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患者大多为1-4岁婴幼儿,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英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东亚地区流行。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人发病,4-6月有29例病人死亡。 我国于1981年上海 首次报道本病,此后,北京 、河北、天津 、福建、吉林、山东、湖北、青海和广东等10几个省份均有本病报道。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5-10月间发生了7 000余病例。经过2年低水平散发后,1986年再次暴发。1995年武汉 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1998年深圳 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分离出EV71。 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发生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监测哨点共报告129106例病例。当年共发生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幼儿。重症病例的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二)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易感性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四、病例定义 (一) 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2. 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二)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2.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五、疫情报告 (一)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二)报告内容与方法 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该病。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报告病例分“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两类。如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则应在报告卡片“备注”栏内注明肠道病毒的具体型别,如为重症病例亦应在“备注”中注明“重症”。 (三)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或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四)报告信息分析和反馈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疫情报告信息进行逐级审核。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日浏览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升高或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现死亡病例,应及时核实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向下级疾控机构及医疗机构反馈疫情分析信息。 六、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比例较大或出现死亡病例时,应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一是采集相关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明确病原并进行分型鉴定;二是收集临床资料,以了解不同型别肠道病毒的致病性、毒力、所致疾病临床类型及救治等;三是阐明本次流行/暴发的传播方式及感染的危险因素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四是评价不同防控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应根据调查目的不同而进行专门设计。 七、实验室检测 (一)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各省疾控中心要组织开展对手足口病病例的实验室监测。发生本病流行的省份每周至少采集5-10例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标本采集和保存技术要求和标本送检单见附件1和附件2。标本检测方法见附件3。如有重症病例,应尽量对所有重症病例进行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如有暴发疫情应采集部

5. 生物化学实验题(高手或老师进)急!!!!!!!!

4-3.单克隆抗体制备.rar
29 乳糖操纵子的表达调控(1)
30 乳糖操纵子的表达调控(2)
34 胡萝卜的组织培养.rar
35 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37 基因重组(可连续自动播放)
37 基因重组
39 基因的连接
40 基因的操作过程(全过程)
40 基因的操作过程(第四步)
40 基因的操作过程(第三步).rar
40 基因的操作过程(第二步).rar
40 基因的操作过程(第一步).rar
45 转基因动物.rar
49 豚鼠胰脏腺泡分泌物形成过程.rar
51 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rar
53 细胞融合过程.rar
56 胚胎移植.rar
57 细菌的结构.rar
58 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芽孢.rar
59 细菌细胞分裂.rar
61 病毒结构示意图.rar
62 病毒的增殖.rar
单克隆抗体.rar
发酵工程.rar
生物新教材必修3课本.rar
生物新教材必修1课本.rar
高三选修教材插图(一).rar
高三选修教材插图(二).rar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材插图(一).rar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材插图(二).rar
高中生物第二册教材插图(一).rar
高中生物第二册教材插图(二).rar
皮肤.rar
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姜).rar
备考生物(郑春和).rar
207三倍体西瓜的培育.rar
208海洋生态系统.rar
209草原生态系统.rar
210南极企鹅群落的活动.rar
001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rar
211海洋中生物分层现象.rar
00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rar
003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rar
00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rar
005单倍体植物的培养2.rar
006多倍体形成的过程.rar
007ZW型性别决定图解.rar
008人类的性别决定图解.rar
009混花毛马.rar
010蚊子的受精.rar
011豌豆的自花传粉过程.rar
012豌豆的异花传粉过程.rar
013杂交实验.rar
014分析图解.rar
015测交实验.rar
201一只老鼠活动.rar
202一群鸡的影象2.rar
202一群鸡的影像1.rar
203蚂蚁活动.rar
204蜜蜂群体生活片断.rar
205蜜蜂群体生活.rar
206热带雨林景观.rar
241蜂兰花吸引黄蜂传粉.rar
242北极熊.rar
040驴和马的杂交.rar
041人与黑猩猩的骨骼.rar
042南山奶牛场.rar
043人能制造工具.rar
044直立人的行走.rar
045智人的人工取火、狩猎、捕鱼.rar
046我国污水排放的河流.rar
047大型污水处理厂及处理过程.rar
224狼群.rar
225狮子追斑马.rar
226热带雨林生态系统.rar
227火山爆发.rar
228孵小鸡.rar
229长期乱砍滥伐后的黄土高原.rar
230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后的黄土高原.rar
231黄河断流现象.rar
232酸雨.rar
233青海湖岛.rar
234高原景观.rar
235花传粉.rar
236动物行为.rar
237不同体色的蛙.rar
238动物体色的变化.rar
239杜鹃捕食毛虫.rar
240原始森林.rar
021精原细胞.rar
022线粒体的模式图.rar
023草覆虫分裂生殖.rar
024精子尾部摆动放大尾部细胞.rar
025变形虫的分裂生殖.rar
026叶绿体的结构1.rar
027叶绿体的结构2.rar
028两种内质网的模式图.rar
029细胞分裂后期的变化过程.rar
030协助扩散.rar
031线粒体结构.rar
032细胞有丝分裂.rar
033叶绿体立体结构.rar
034染色质和染色体的转形.rar
035细胞的结构.rar
036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图.rar
037细胞分裂中期的变化过程.rar
038动物细胞的结构.rar
039细胞分裂期的前期变化过程.rar
201火山爆发的景观及地衣的生长.rar
202细菌的繁殖过程.rar
203蝴蝶在白天飞舞.rar
204草原上生活着羊群.rar
205绵羊.rar
206一群蚂蚁.rar
207我国北方沙漠化的过程.rar
208海洋中游动的水母.rar
209鲫鱼.rar
210狗吃食.rar
211蝶类.rar
212蛋白质在体内装配的过程.rar
213黄土高原的变迁.rar
214信使RNA通过核孔由细胞核内进入细胞度的过程.rar
215海洋中的藻类植物.rar
216被洪水淹没的水稻.rar
217鸟类的迁徙.rar
218蛙的受精卵发育一只成年蛙.rar
219鲫鱼卵的分裂.rar
220蛙排卵的过程.rar
220蛙排卵的过程.rar
001茎向光生长根向地生长.rar
002含羞草被青蛙碰撞后的反应.rar
003铁生锈的过程.rar
004细胞有丝和无丝分裂.rar
005人体结构.rar
006种白菜.rar
007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rar
008自由水变为结合水.rar
009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rar
010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rar
011植物吸取养料.rar
012植物生长.rar
013细胞分裂末期的变化过程.rar
014植物细胞的立体结构模式图.rar
015半透膜实验.rar
016细胞膜的结构.rar
017两细胞结合.rar
018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rar
019有氧呼吸作用.rar
020酵母菌的出芽生殖.rar
078初级卵母细胞1.rar
079初级卵母细胞2.rar
080初级卵母细胞3.rar
081初级卵母细胞4.rar
082次级精母细胞1.rar
083次级精母细胞2.rar
084次级精母细胞3.rar
085次级卵母细胞1.rar
086次级卵母细胞2.rar
087次级卵母细胞3.rar
088范例蛋白质的功能.rar
089范例公园里的蜜蜂和蝴蝶.rar
090范例一个小型生物群落.rar
100范例自然界多姿多采的生命现象.rar
101精原细胞分裂.rar
102精子.rar
221工业三废.rar
222动物胚胎的发育过程.rar
223细胞的癌变.rar
224大型生态系统.rar
225草覆虫分裂生殖.rar
226成年狗行动缓慢.rar
227奶牛在草原上吃草.rar
228蛙的抱对.rar
234植物幼苗破土而出.rar
236两只羚羊争斗.rar
237植物向光生长.rar
239小天鹅的印随性.rar
241无籽番茄的培育.rar
046胚珠.rar
047斯巴兰让尼研究鹰的消化作用实验.rar
048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比较.rar
049淀粉酶对淀粉.糖水解的作用比较.rar
050光合作用.rar
051光合作用氧来自水.rar
052ATP和ADP的相互转化.rar
053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来自于水的实验.rar
054卵母细胞.rar
055卵原细胞.rar
056白萝卜上插根的玻璃管.rar
057DNA的复制.rar
058插扦嫁接.rar
059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rar
060成熟区的表皮细胞.rar
061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rar
063细胞受精.rar
064细胞膜中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运动.rar
065细胞膜平面结构图.rar
066细胞对物质的选择吸收.rar
067四分体平分为二.rar
068树的根茎缺养料死亡.rar
069渗透装置.rar
070胚乳核.rar
071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rar
073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rar
074初级精母细胞1.rar
075初级精母细胞2.rar
076初级精母细胞3.rar
077初级精母细胞4.rar
WinRAR
音影传送带
生物画板
72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74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二章:生命的组成单位——细胞
76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78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rar
80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rar
82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六章:遗传和变异.rar
83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七章:生物的进化.rar
84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八章:生物与环境.rar
85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九章:生态环境的保护.rar
86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十章:生理卫生.rar
87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十一章:微生物.rar
88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十二章:植物.rar
89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十三章:动物.rar
90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十四章:生物技术和能力.rar
1999年湖南省IBO复赛试题.rar
1999年湖南省高中生物毕业会考试卷
200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试题和答案
200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试题.rar.rar
2003年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实验考试试题.rar.rar
200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安徽卷).rar
200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暨江苏省第十一届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预赛试.rar
2003年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分析.rar
200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rar.rar
200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doc.rar
200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
2003生物竞赛(扫描版).rar
2003生物竞赛初赛(浙江卷).rar.rar
2003温州市高三理综竞赛(生物).rar
2004年安徽中学生生物竞赛.rar.rar
2004年湖南省中学生生物竞赛.rar.rar
200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rar.rar
200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吉林省预赛
2004生物竞赛初赛(湖南卷).rar
第12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2001)理论试题
第13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2002).rar.rar
高中生物联赛复习提纲
江苏省第十一届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预
浙江省第八届高中生物竞赛试题.rar
浙江省第四届高中生物学竞赛初赛试
第二节 人体的营养与健康 教学设计
第三节 免 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教学设计案例
第三节 免 疫——特异性免疫 教学过程(1)
第三节 免 疫——特异性免疫 教学过程(2).rar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血糖的调节 教学设计案例.rar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教学设计案例.rar
《人体的稳态》教材简析与教法建议.rar
理科综合测试综述与生物高考复习策略
实验分析与设计
题型专题12.rar
王镜岩生物化学下册.rar
王镜岩生物化学上册.rar
基础生化课件.rar
复旦微生物.rar
生化模拟题.rar
生化习题
天津大学生化2002试题.rar
西安交通大学2002年硕士入学生物化学试题 .rar
2000动物生理学试题.rar
2000动物生物化学试题.rar
2000动物营养学试题.rar
2001动物生理学试题.rar
2001动物生物化学试题.rar
2001动物营养学试题.rar
2002年动物生理学试题.rar
2002年动物生物化学试题.rar
2002年动物营养学试题.rar
2003动物生理生化.rar
2003动物营养.rar
2004年动物生理学试题.rar
2004年动物生物化学试题.rar
2004年动物营养学试题.rar
2004细胞生物学考试试题.rar
2005年硕士动物生理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动物生物化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动物营养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生物化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细胞生物学试卷.rar
2000农业生态学试题.rar
2001农业生态学.rar
2005年硕士植物营养试卷.rar
2002环境学概论.rar
2002农业生态学.rar
2003环境学概论.rar
2003农业生态学.rar
2004年环境学概论试题.rar
2004年农业生态学试题.rar
2005年硕士环境科学概论试卷.rar
2005年硕士农业生态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普通化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普通化学试卷.rar
1999经济地理学概论试题.rar
1999综合自然地理试题.rar
2005年硕士自然地理试卷.rar
2000农业生态学试题.doc.rar
2001经济地理导论试题.rar
2001农业生态学.doc.rar
2001中国自然地理试题.rar
2001综合自然地理试题.rar
2002经济地理导论.rar
2002农业生态学.doc.rar
2002中国自然地理.rar
2002综合自然地理.rar
2003经济地理学导论.rar
2003农业生态学.doc.rar
2003综合自然地理.rar
2004年农业生态学试题.doc.rar
2004年生态学试题.rar
2004年硕士经济地理学导论试题.rar
2004年硕士自然地理试题.rar
2005年硕士经济地理学导论试卷.rar
2005年硕士生态学试卷.doc.rar
2005年硕士土壤学试卷.rar
土壤环境方向考研试题.rar
种群生态方向.rar
作物耐逆境生态育种方向.rar
历年考研遗传学试题.rar
沈同生化笔记.rar
武大微生物(沈萍).rar
微生物有(周德庆).rar
2002年中国农业大学专业辅导班复习资料(生物化学).rar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rar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rar
生物化学复习重点.rar
武汉大学分子遗传.rar
生化第三版笔记.rar
生物化学复习题概要.rar
生物化学重点串讲笔记 .rar
微生物学笔记(武汉大学-沈萍版).rar
微生物学笔记.rar
杨群英 - 蛋白质的鉴定.rar
DNA的计算.rar
DNA的结构和复制.rar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ar
第二章:细胞复习课.rar
第三章复习课.rar
第三章复习课习题.rar
第四章复习题.rar

6. 谁有高中生物选修一和三的全部学案呀,给我发一下好吗不要教案哦。是人教版的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 、施旺(Theoda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大量元素:C、 O、H、N、S、P、Ca、Mg、K等;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基本元素:C;
主要元素;C、 O、H、N、S、P;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 O、H、N;


无机物 无机盐
组成细胞 蛋白质
的化合物 脂质
有机物 糖类
核酸

三、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相关概念:
氨 基 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 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二 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 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 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NH2

R — C H —COOH

三、 氨基酸结构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 催化作用:如酶;
③ 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 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⑤ 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① 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目 — 肽链数
② 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链数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 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 嘧 啶(U)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相关概念: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二、糖类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 C

H

O 核糖 动植物 组成核酸
脱氧核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 蔗糖 植物 ∕
麦芽糖
乳糖 动物
多糖 淀粉 植物 植物贮能物质
纤维素 细胞壁主要成分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动物 动物贮能物质

三、脂质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功能
脂质 脂肪 C、H、O ∕ 1、主要储能物质
2、保温
3、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磷脂 C、H、O
(N、P) ∕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D 有利于Ca、P吸收
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
存在形式 含量 功能 联系
水 自由水 约95% 1、良好溶剂
2、参与多种化学反应
3、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
结合水 约4.5%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
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全透性的。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相关概念:
细 胞 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 胞 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 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 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 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二、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有浓度差
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细胞膜结构: 磷脂 蛋白质 糖类
↓ ↓ ↓
磷脂双分子层 “镶嵌蛋白” 糖被(与细胞识别有关)
(膜基本支架)
二、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膜
(生物膜)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相关概念: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二、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比较项目 运输方向 是否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代表例子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要 不消耗 O2、CO2、H2O、乙醇、甘油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消耗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消耗 氨基酸、各种离子等
三、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相关概念: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活 化 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酶的发现:
①、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
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④、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三、酶的本质: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少数是RNA。
四、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③、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ATP的结构简式: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注意:ATP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TP被称为高能化合物。这种高能化合物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二、ATP与ADP的转化: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相关概念:
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 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 + 6O2 6CO2 + 6H2O + 能量
三、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酒精)+ 2CO2 + 少量能量
C6H12O6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
四、有氧呼吸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场所 发生反应 产物
第一阶段 细胞质
基质
丙酮酸、[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二阶段 线粒体
基质
CO2、[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三阶段 线粒体
内膜
生成H2O、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

五、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点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内膜 细胞质基质
条件 氧气、多种酶 无氧气参与、多种酶
物质变化 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
CO2和H2O 葡萄糖分解不彻底,生成乳酸或酒精等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1161kJ被利用,其余以热能散失),形成大量ATP 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六、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七、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1、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
2、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降温,降低氧气含量,则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3、水果、蔬菜保鲜时,要低温或降低氧气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相关概念: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二、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b (黄绿色)
色素
胡萝卜素 (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黄色)
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①、1648年海尔蒙脱(比利时),把一棵2.3kg的柳树苗种植在一桶90.8kg的土壤中,然后只用雨水浇灌而不供给任何其他物质,5年后柳树增重到76.7kg,而土壤只减轻了57g。指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自水
②、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③、1785年,由于空气组成的发现,人们明确了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 起来。
④、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⑤、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⑥、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 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四、叶绿体的功能: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具有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许多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加快,超过光饱合点,光合速率反而会下降。
2、温度:温度可影响酶的活性。
3、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光合速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不再增加。
4、水: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缺少时光合速率下降。
六、光合作用的应用:
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2、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3、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4、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
5、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
6、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七、光合作用的过程:





段 条件 光、色素、酶
场所 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物质变化
水的分解:H2O → [H] + O2↑ ATP的生成:ADP + Pi → ATP
能量变化 光能→ATP中的活跃化学能




段 条件 酶、ATP、[H]
场所 叶绿体基质

物质变化 CO2的固定:CO2 + C5 → 2C3
C3的还原: C3 + [H] → (CH2O)

能量变化 ATP中的活跃化学能→(CH2O)中的稳定化学能

总反应式

CO2 + H2O O2 + (CH2O)

7. 你的考教资之路有着怎样的故事

我是非师范专业,考教资考了三次,第三次已上岸。我真的特别羡慕那些教师资格证考一次就过,面试也一次就过的同学,我每次都想,要是我也过了就好了,下面我来讲讲我的考教资的坎坷之路。


第一次考教资

大二上学期,我无意间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培训机构的老师,在他的唆使下,我报了399元的培训班,我很认真的问过他“不是说本科生大三上学期才可以考吗?”他说大二也可以考的,当时他和我说报教资的人太多了,防止报不上,他帮我报,我把信息都跟他说了,他帮我报的名,但因为我不知道审核通过后还要交钱什么的,没有缴费成功,我至今也想不起来我当时到底有没有发报名费给他,我印象中发了,但后面学校通知说本科生大三才可以报,我就去问那个老师,他反问我“你没有缴费吗?”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后面我发现被骗了,一气之下我把那老师删了,买的课程也是只听了科一、科二、没有听科三(英语)。

时隔一年后,大三上学期,我教师资格证终于报名成功了,当时我当了党支部书记助理,感觉每天都很忙,我也没太多时间看书。还差20天的时候开始背的书,我那时候太傻了,综合素质还去背了好多文化素养,背那个花了我好长时间,我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我真的很憨,因为文化素养这东西背了也不起作用啊!我一直觉得我作文水平还可以,也就没有背作文素材那些,到了考场才发现,经过大学两年的“沉淀”我作文根本就不会写了,肚子里没墨水,所以乱扯一通,全是口水话,最终综合素质没过……

科二倒是一次性顺利通过,当时最怕的是科二,因为背的太多了,但最终竟然是科二顺利高分通过。这就是别人说的“虽然科目一简单,但通过率很低,科二虽然难,但通过率高”,其实这也是几次阻止我改变报考等级的原因,因为科二实在太难背了,我每次想报小学的时候,就觉得不行,太难了,不能浪费我中学这科的成绩。

科三(高中英语)至今也还没过,对于一个非师范生而言,我现在想想我脑子真是锈钭了才会选择这科,当时是想着喜欢英语就要考英语,但其实现在想想爱好能当饭吃吗?考不过就是考不过,并且就算考过了,和人家英语专业的人比较太逊色了,谁也不会放着英专学生不要,要我非英专的呀!我第一次没看书,听了几节视频,最终考了68分,这个分数也是意料之中。


第二次考教资

再战是2021年上半年,这次英语我看书了,但没结合视频,自顾自的学,导致考试的时候不知道“读写课=写作课”教学设计就算废了,最终又没考过,科一第二次也没有吸取教训,没背作文,当时还不知道是作文拉分比较严重,就背了几句名人名言,写作文时还忘了 ,我认为我能过的,结果没有通过。


第三次考教资

2021年的10月30日,那天真的是我人生最糟糕,最无力的一天。早上打车去考场打不到车,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打车还需要排队,打车的时候上面显示“前面还有86人在等候”,后面好不容易和一个出租车司机死磨硬泡,他等的人没等到,我和我同学才坐上了车,去到那已经8:23了,排队进考场的时候安保人员说没有纸质版的核酸检测报告进不去,教育部发的通知是“纸质版和电子版均可” 但保安就是不听我们解释有一半的人是没打印纸质版的,我和同学又去排队打印,但是只有两个打印室,每个打印室几百人,根本排不到我们。

那时候身边前后左右的人都在打电话向教育局投诉说“如果你们上面写着必须要纸质版没有人会不打印”,教育局表示电子版可以进去,但是校方说,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制度后面校方抵不住教育局的炮轰,硬是到了8:50几的时候才让我们进去,我们一路飞奔,我进去的时候人家已经开始答卷了。

考综合素质的时候,选择题特别难,作文素材也看不懂,所以当时考完我心态崩了,当时一想起来那天的不容易,眼泪就止不住往下流……科三(英语)的话,这次的选择题我几乎都会,但材料题和教学设计有点难,找不到写的,尤其是教学设计,这是近10年来,首次考察“口语”教学设计,所有人都说没必要背口语课和听力课,我之前背了,但是考试当天只背了写作课和阅读课,所以教学设计就乱写一通吧,我印象里有的都写了所以这次也不确定能不能过,如果没过,下次要么不考了,要么转战小学了,中学的门槛我是跨不进去了。最后结果居然通过了。


总之太多遗憾了,要是我第一次就背好作文,要是第二次的英语我听了课(因为听课的时候老师会明确说读写课=写作课,听力课=听说课),我的头两次教资肯定过了。

我真心的劝诫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以上是我的考教资的坎坷之路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8. 人教版高中化学

http://bbs.school-e.cn/thread-918379-1-1.html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课件 人教版
http://bbs.school-e.cn/thread-918363-1-1.html 高中化学名校试题选粹测试卷新课标人教版
http://bbs.school-e.cn/thread-918357-1-1.html 高中化学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课件人教版选修四
http://bbs.school-e.cn/thread-918329-1-1.html 高中化学4.4.2《金属的腐蚀和防护》课件旧人教版
http://bbs.school-e.cn/thread-918260-1-1.html 高中化学探究试题汇编100题及答案人教版
http://bbs.school-e.cn/thread-918088-1-1.htm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盐类水解教学课件
http://bbs.school-e.cn/thread-918074-1-1.htm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课件
http://bbs.school-e.cn/thread-917939-1-1.html 高中化学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综合复习新人教版选修五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6553-1-1.html 2007年高中化学课件全集-必修二-新人教[全套]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5771-1-1.html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_物质的分类_课件-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5952-1-1.html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人教版[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6003-1-1.html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原创]-新课标-人教版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6076-1-1.html 高中有机化学_油脂-新人教[特约]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6399-1-1.html [原创]-浙教版-人教版 新课标鲁科版高中化学1(必修)氯气系列flash实验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5958-1-1.html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复习课)-新人教[全套]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4645-1-1.html 河南省2006年高中化学优质课竞赛课件集合-旧人教[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5556-1-1.html [整理]-人教版2005年广东信宜地区化学科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ppt课件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4905-1-1.html 人教版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3809-1-1.html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课件、练习-新人教[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3800-1-1.html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全部课件-新人教[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1431-1-1.html 高中二年级化学硅酸盐材料-新人教[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1633-1-1.html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4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全部课件(ppt)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1896-1-1.html 高中化学备课夹.exe-新人教[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1975-1-1.html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自)-新人教[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1328-1-1.html 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5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新人教[全套]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0318-1-1.html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复习课件大全新人教[全套]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0823-1-1.html 新课标[原创]江苏省淮安市高中化学评优课获奖课件《金属的化学性质》.ppt-人教版-浙教版-北师大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0914-1-1.html 高中新课程高一化学《化学能与电能》-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11020-1-1.html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教学课件[原创]-新课标-人教版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9888-1-1.html 新课标高中化学疑难问题研究和解决-新人教-苏教版-豫教版[特约]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8916-1-1.html 2006年9月10日用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有机化学18)-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8331-1-1.html 2005年山东省高中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夏令营讲义_有机化学邹德琛-人教版[全套]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7535-1-1.html 2006年9月10日用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有机化学13)-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7076-1-1.html 2006年9月10日用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有机化学20)-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6995-1-1.html 高中化学全套课件之一(60个)-人教版[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6233-1-1.html 2006年9月10日用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有机化学16)-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6240-1-1.html 2006年9月10日用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有机化学19)-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6696-1-1.html 高中化学全套课件之二(41个).rar-人教版[全套][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5709-1-1.html 2006年9月10日用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有机化学11)-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5519-1-1.html 2006年9月10日用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有机化学17)-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4429-1-1.html 2006年9月10日用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有机化学12)-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4201-1-1.html 2005年山东省高中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夏令营讲义_分析化学江崇球-人教版[整理][全套]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3964-1-1.html 高中化学必修1 人教版 课件_酯化反应_[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3667-1-1.html 2006年宁夏地区银川一中高中化学竞赛辅导-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2838-1-1.html 2006年宁夏地区高中化学竞赛辅导-8.酸碱平衡和沉淀平衡-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1772-1-1.html 《福州市2006届高中化学总复习模块测试卷(化学实验)》-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801510-1-1.html 《福州市2006届高中化学总复习模块测试卷(元素化合物)》-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799776-1-1.html 《福州市高中化学总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结构)》-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799770-1-1.html 2006届横车高中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简答题-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799322-1-1.html 《福州市2006届高中化学总复习模块测试卷(有机化学)》-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798926-1-1.html 2006浙江省20所重点高中-化学部分(关门卷)人教版
http://bbs.school-e.cn/thread-798865-1-1.html 《2006年福州市高中质检理综化学卷(含答案、纯word版、3月9日解密)》-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798730-1-1.html 2006年江苏化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各章节考点一览表
http://bbs.school-e.cn/thread-798115-1-1.html 2006年黄冈市浠水实验高中高三化学综合测试题(四月) -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797843-1-1.html 2006年黄冈市浠水实验高中高三化学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793544-1-1.html 新人教[原创]高中化学专题复习-镁和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http://bbs.school-e.cn/thread-792921-1-1.html 《碳族元素》高中化学总复习网络教学课件-旧人教[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790052-1-1.html 新人教[整理]高中化学几个经典的说课稿
http://bbs.school-e.cn/thread-790211-1-1.html 新人教[整理]高中化学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http://bbs.school-e.cn/thread-790331-1-1.html 黄冈市横车高中2006届二轮复习-热化学方程式[原创]-人教版
http://bbs.school-e.cn/thread-790484-1-1.html 高中化学-人教版[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7880-1-1.html 高中化学资料&常见化学物质特殊性质的归纳-新人教[原创][特约]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7978-1-1.html 钱库高中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部分-人教版[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7817-1-1.html 高中化学工业测试题-人教版[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6426-1-1.html 人教版[原创]200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化学卷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6120-1-1.html 人教版 高中化学总复习(一)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5440-1-1.html 2006年珠海市香洲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新人教[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5557-1-1.html 绵阳市高中2009级第一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化学试题及答案-新人教[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4817-1-1.html 人教实验版高中一化学专题二-有关实验和物质推断[整理]-新人教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4115-1-1.html 人教实验版高中一化学专题一-有关计算题的几种类型-其它版本[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4046-1-1.html 2006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卷-新人教[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3496-1-1.html 新人教[原创]广安市二00六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非课改区)化学(扫描版)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3563-1-1.html 南充市二00六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课改区)化学试卷-新人教[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3660-1-1.html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新人教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3805-1-1.html 新人教[整理]高中化学必修1期末检测题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3928-1-1.html (cl5005纠正版)广安市二○○六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新人教[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2939-1-1.html 新人教[原创]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期末测试题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2851-1-1.html 新人教[整理]2006-2007年高中化学必修1期末检测题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2724-1-1.html 中山市实验高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新课标-人教版[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2394-1-1.html 2005年黄冈地区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2291-1-1.html 人教版-浙江省江山市滨江高中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卷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0783-1-1.html 安徽省二○○七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模拟试卷-新人教[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781208-1-1.html 新课标2004年广东南雄中学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人教版)期中考试试题.doc[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775550-1-1.html 四川省绵阳市200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实验区卷)化学试题-新人教[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775519-1-1.html 人教版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774278-1-1.html 湖南省示范性高中宁乡一中2006年3月调研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实验班)[原创]-人教版
http://bbs.school-e.cn/thread-774806-1-1.html 2004福建高中会考化学试卷-人教版[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774384-1-1.html 高中化学有机专项测试题-烃巩固提升版-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774148-1-1.html [全套]高中化学会考复习资料-新人教
http://bbs.school-e.cn/thread-772817-1-1.html 人教版[整理]2004年6月云南高中会考化学试卷
http://bbs.school-e.cn/thread-772611-1-1.html 2006年孝感地区高中化学第二册化学平衡课时练习-新人教[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772452-1-1.html 高中化学会考考前300题-人教版[原创][全套]
http://bbs.school-e.cn/thread-772609-1-1.html 高中化学课件集-人教版[整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771500-1-1.html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讲讲练练(共7份)--均有详细解答
http://bbs.school-e.cn/thread-771523-1-1.html 新人教[原创]重庆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卷
http://bbs.school-e.cn/thread-771389-1-1.html 人教版[原创]嘉兴市六校联考高中化学期中试卷(侧文、侧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771193-1-1.html 2006年上期湖南省示范性高中永州市四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人教版[原创]
http://bbs.school-e.cn/thread-771079-1-1.html 2005年下期湖南省示范性高中永州市四中、宁远一中高二联考化学试题-人教版[全套]
http://bbs.school-e.cn/thread-770776-1-1.html 眉山市高中2008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有答案)旧人教-旧人教
http://bbs.school-e.cn/thread-770775-1-1.html 2005年湖南省三所示范性高中永州市四中、永州市一中、宁远县一中高二期终联考化学试题[原创]-人教版

9. 细菌 真菌 病毒的区别 细菌,真菌和病毒教案

病毒: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型,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掠夺别人的营养生存,危害大,如爱滋病毒,生存在人体免疫细胞,破坏人体自身保护。细菌:是属于原核型细胞的一种单胞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细胞核、也无核仁和核膜,除核蛋白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或者与其他生物共生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