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冲压教学

冲压教学

发布时间: 2022-01-26 06:10:53

⑴ 冲压模具视频

你可以到网上下啊 我前几天就下了几个
不要钱的

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有哪些,教学模式改革

当代有影响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1)系统教学模式。以教师的系统讲授、学生系统记忆——复现知识技能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活动体系。
(2)程序教学模式。是把教材分成连续的小块,严格按照逻辑编成程序的一种自动教学活动体系,主要用于具体的技能、观念或其他内部或外部的行为方式的传授与学习。
(3)发现学习教学模式。主张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发现来学习,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索知识的过程统一起来的一种教学摸式。
(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强调形成一个有利于学习者发展自身能力的环境,使学生在接受教师援助的同时能认识自身,分析自身的问题,而且掌握自我实现的能力。
(5)合作教学模式。
关于教学模式改革: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大力发展的好时机,但教学改革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能力培养单一,教师在授课时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课程重组不彻底,现在一些课程改革还是“换汤不换药”,难以形成真正的项目课程。三是教学方法传统,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实现教学转型的关键是教师队伍转型。2014年,引入德国巴符州著名职业教育专家托马斯・胡格教授独创的“能力模型、课程大纲、方法大纲三位一体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要求彻底改变课堂形态,把能力模型、课程大纲和方法大纲进行有机融合,以成熟的教育项目为蓝本,开发既符合德国标准又体现中国国情的教育项目。我们借鉴这一模式先从教师团队建设入手,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培养教学转型带头人;同时研究这种教学模式对职业院校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务安排带来的新挑战。一年多来,我们进行了相关教学实验,从初步实施效果看,教师团队的理念更新彻底,教学能力提升明显,教学设计思路开阔,教学手段多样,团队合作精神意识强烈。 一、 实施目标 (一)职业技能培养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转型 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使学生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身心素质、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以及知识、技能、经验、合作、交流等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一切内容,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景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结合目前中国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与就业现状,胡格教学模式改革试验班将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和较深的专门化职业技术能力为目的,务使学生具备快速的岗位适应能力、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更重要的面对未来职业发展及变迁应具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学科课程体系向项目课程载体的转型 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进程来看,还没有真正摆脱学科体系,只是把某几门专业特性较强的课程改为理实一体化课程或者项目化课程等,没有完全结合职业活动岗位或企业工作过程开展教学内容的组合和课程模块建设。胡格模式改革试验班引进胡格成熟的“手动冲压机”教学项目作为第一年的专业课教学内容,保留教育行政部门对通识课程(文化基础课)的门类、课程标准和课时的要求,逐步贯彻统一的教学理念和风格(学科知识型的课程也可以尝试自主学习,项目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专业教学方面,建立项目课程体系,从课程和教学两个方面完成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建立,实现有独立工作能力、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现代职业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完成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统一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 (三)传统教学法向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转型 有了面向职业、贴近岗位需求的项目课程体系,还需要适合的教学方法。胡格模式教

学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基本教学原则,学习活动引用不同的学习法如独立工作法、扩展小组法、处理文字标记法、交头接耳法、旋转木马法、关键词标注法、搭档拼图法、可视化法、卡片复习法、魔法盒法等。教学实施方面逐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有效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教师角色转型,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⑶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电工版2

书名: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书 代 号:G0135060
作 译 者:宇海英
出版日期:2011-08 定价:¥32.0元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 S B N:978715064丛 书 名: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十二五” 规划系列教材
责任编辑:李洁
适用对象:
研究生本科教育>工学>机械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书详细介绍了金属冲压成形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重点讲述了冲裁、弯曲、拉深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方法,并对多工位模及自动模进行详细讲解,对几种特种成形的加工方法加以简单介绍,并针对汽车的迅猛发展,对汽车覆盖件的常见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进行了介绍。
读者对象: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材料工程类专业本科生教材,建议学时数为48学时。也可供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1章 冷冲压基础知识 1
1.1 基本概念 1
1.1.1 冷冲压的特点和应用 1
1.1.2 冷冲压的基本工序 2
1.2 冷冲压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6
1.3 常用冷冲压模具的类型及材料 9
1.3.1 常用冷冲压模具的类型 9
1.3.2 冲压工艺对模具材料的
基本要求 10
1.3.3 常用冲压模具材料与性能 11
1.4 冷冲压变形的基本原理 13
1.4.1 影响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
的因素 13
1.4.2 塑性变形体积不变条件 15
1.4.3 屈服准则 16
1.4.4 冷冲压成形中的硬化现象 17
1.4.5 塑性拉深失稳及极限应变 18
1.5 冷冲压材料及冷冲压成形性能 22
1.5.1 常用冷冲压材料 22
1.5.2 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 23
1.5.3 板料冲压成形性能的测定 24
1.5.4 板料的基本性能与冲压
成形性能的关系 29
1.5.5 成形极限图及其应用 32
1.6 冲压设备 34
1.6.1 冲压设备的选用原则 34
1.6.2 常用冷冲压设备 35
1.6.3 模具的安装 36
习题 39
第2章 冲裁及冲裁模设计 40
2.1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及其断面特征 40
2.2 冲裁件的工艺性 41
2.3 冲裁间隙 43
2.3.1 冲裁间隙 43
2.3.2 间隙对冲裁的影响 43
2.3.3 间隙值确定 44
2.4 冲裁模刃口尺寸计算 46
2.4.1 凸、凹模尺寸计算原则 46
2.4.2 凸、凹模分开加工时,尺寸
与公差的计算 46
2.4.3 凸、凹模配合加工时,尺寸
与公差的计算 47
2.4.4 配合加工计算实例 48
2.5 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确定 49
2.5.1 冲裁力F 49
2.5.2 减小冲裁力的方法 49
2.5.3 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计算 50
2.5.4 压力机吨位选择 51
2.5.5 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51
2.6 排样 52
2.6.1 排样 52
2.6.2 材料的利用率 54
2.6.3 搭边和条、带料宽度的确定 54
2.7 冲裁模主要零部件设计 56
2.7.1 凹模设计 56
2.7.2 凸模设计 60
2.7.3 模架与导向零件 65
2.7.4 固定板与固定凸、凹模及
其镶件的板状垫板 68
2.7.5 条料导向装置 69
2.7.6 定位零件 69
2.7.7 卸料与顶件装置 73
2.7.8 模具的闭合高度 75
2.8 冲裁模的典型结构 77
2.8.1 冲裁模分类 77
2.8.2 冲裁模的典型结构分析 77
2.8.3 冲裁模典型结构 77
习题 83
第3章 弯曲与模具设计 85
3.1 弯曲变形过程及变形特点 85
3.1.1 弯曲变形的过程 85
3.1.2 弯曲变形的特点 87
3.2 弯曲工艺性分析 89
3.2.1 最小弯曲半径的概念及
影响因素 89
3.2.2 最小弯曲半径的值及
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方法 90
3.3 弯曲工艺方案的确定 92
3.3.1 弯曲件的工艺性 92
3.3.2 弯曲工艺方案的确定 96
3.4 弯曲模具的设计 97
3.4.1 模具结构设计要点 97
3.4.2 弯曲件的中性层位置及
毛坯长度计算 98
3.4.3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 99
3.4.4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
的计算 103
3.4.5 弯曲力计算 106
3.5 弯曲成形中常见的问题及
解决措施 108
习题 112
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113
4.1 拉深的基本原理 113
4.1.1 拉深变形过程、特点及
拉深分类 113
4.1.2 拉深过程中毛坯的应力
和应变状态 115
4.2 拉深件的工艺性 116
4.3 旋转体拉深件毛坯尺寸的确定方法 117
4.4 圆筒形件的拉深 119
4.4.1 圆筒形件的拉深系数 119
4.4.2 圆筒形件拉深次数确定 122
4.4.3 圆筒形件拉深的压边力
与拉深力 122
4.5 其他旋转体拉深件的拉深 123
4.5.1 轴对称曲面形状零件的
拉深方法 123
4.5.2 半球形件的拉深尺寸
确定技巧 125
4.5.3 抛物线形件的拉深尺寸
确定技巧 125
4.5.4 锥形件的拉深 127
4.6 盒形件的拉深 130
4.7 拉深模典型结构 133
4.8 拉深成形中常见的问题及
解决措施 136
习题 138
第5章 其他冲压成形 140
5.1 胀形 140
5.1.1 起伏成形 140
5.1.2 管形凸肚 141
5.1.3 胀形时产生裂纹的原因及
其预防措施 144
5.2 翻边 145
5.2.1 内孔翻边 146
5.2.2 外缘翻边 149
5.2.3 特殊翻边模结构 151
5.2.4 翻边时边缘产生裂纹的
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153
5.3 缩口与扩口 153
5.3.1 缩口变形特点与变形程度 154
5.3.2 缩口工艺计算 156
5.3.3 扩口 157
5.4 旋压 159
5.5 校形 161
5.5.1 校平 161
5.5.2 整形 162
习题 164
第6章 汽车覆盖件等非轴对称曲面零件冲压 165
6.1 概 述 165
6.1.1 覆盖件的分类及特点 165
6.1.2 对覆盖件的要求 167
6.1.3 覆盖件模具的种类 168
6.2 覆盖件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168
6.2.1 覆盖件拉深工艺设计 168
6.2.2 覆盖件拉深模设计 171
6.3 覆盖件修边工艺与修边模设计 178
6.3.1 覆盖件修边工艺设计 178
6.3.2 覆盖件修边模设计 180
6.4 覆盖件翻边工艺与翻边模的设计 186
6.4.1 覆盖件翻边工艺设计 186
6.4.2 覆盖件翻边模的设计 187
习题 190
第7章 自动模与多工位级进模 192
7.1 冲压生产的自动化与自动模 192
7.2 自动送料装置 192
7.2.1 自动送料装置 192
7.2.2 常用自动送料装置 194
7.2.3 自动上件装置 204
7.3 自动出件装置 210
7.4 自动检测与保护装置 212
7.5 自动模设计要点 213
7.6 多工位级进模 215
7.6.1 多工位级进模的分类 215
7.6.2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步骤 216
7.6.3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图设计 216
7.6.4 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 224
习题 241
第8章 板料特种成形技术简介 242
8.1 爆炸成形 242
8.2 电水成形 244
8.3 电磁成形 245
8.4 激光冲击成形 246
8.5 超塑性成形 247
习题 249
第9章 冲压工艺规程的制定 250
9.1 制定冲压工艺过程的基础 250
9.1.1 各种冲压工序的力学
特点与分类 250
9.1.2 正确设计冲压工艺过程及
控制毛坯的变形 253
9.2 冲压工艺规程制定的步骤与内容 256
9.2.1 概述 256
9.2.2 零件图的分析 256
9.2.3 确定冲压件生产的
工艺方案 257
9.2.4 确定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 261
9.2.5 选用冲压设备 262
9.2.6 编写工艺文件 263
习题 265
参考文献 266前言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的需要,为适应日益广泛应用的冷冲压加工技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编写的;是高等学校本科生材料成形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模具方向)的教学用书。
“冷冲模设计”是相关专业培养中的重要专业课程,《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这门课程的常用书,为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争理论与生产实践相联系,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吸收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难度适中,理论以够用为度,内容丰富,文字简明易懂。
全书共分9章。首先介绍了冲压成形的基本知识,包括对冲压加工和冲压材料、冲压设备的介绍;其次重点介绍了基本冲压工艺和相应模具设计知识,包括冲裁、弯曲、拉深、局部成形等部分;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汽车覆盖件模具和多工位级进模具的相关内容;最后介绍了特种成形技术和冷冲压工艺规程的制定等内容。
第1、3、6、8、9章由金陵科技学院宇海英编写,第4章由沈阳航空大学刘占军编写,第5、7章由南京工程学院王鑫编写,第2章由佳木斯大学李小海编写。
限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 者
2010年10月

⑷ 冲压模型杯子如何设计及编程

虽然我说不上是什么高手,但是从我学习的经验来看学好程序,首先你得先活跃你的逻辑思维,这点非常的重要.学程序设计之前首先先要学习,离散学,线性代数等等.主要是为了开发你的思维.其次英语必须会一点,因为编程都是英文函数也是英文所以懂得英文有助你记忆函数.最后就是程序中所说核心算法了,这是程序设计最关键的步骤

《C程序设计》的内容很丰富,按照我们现在的教学大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知识、四种结构的的程序设计、函数与数组的应用和一些简单的算法。在学习时,同学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部分,通过实践(练习和上机调试等熟练掌握。当然,在初学C语言时,可能会遇到有些问题理解不透,或者表达方式与以往数学学习中不同(如运算符等),这就要求不气馁,不明白的地方多问多想,鼓足勇气进行学习,待学完后面的章节知识,前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一方面我感觉是我们同学最欠缺,大多学不好的就是因为一开始遇到困难就放弃,曾经和好多同学谈他的问题,回答是听不懂、不想听、放弃这样三个过程,我反问,这节课你听过课吗?回答又是没有,根本就没听过课,怎么说自己听不懂呢?相应的根本就没学习,又谈何学的好?
学习C语言始终要记住“曙光在前头”和“千金难买回头看”,“千金难买回头看”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就是说,学习后面的知识,不要忘了回头弄清遗留下的问题和加深理解前面的知识,这是我们学生最不易做到的,然而却又是最重要的。比如:在C语言中最典型的是关于结构化程序设计构思,不管是那种教材,一开始就强调这种方法,这时也许你不能充分体会,但是学到函数时,再回头来仔细体会,温故知新,理解它就没有那么难了。学习C语言就是要经过几个反复,才能前后贯穿,积累应该掌握的C知识。
那么,我们如何学好《C程序设计》呢?
一.学好C语言的运算符和运算顺序
这是学好《C程序设计》的基础,C语言的运算非常灵活,功能十分丰富,运算种类远多于其它程序设计语言。在表达式方面较其它程序语言更为简洁,如自加、自减、逗号运算和三目运算使表达式更为简单,但初学者往往会觉的这种表达式难读,关键原因就是对运算符和运算顺序理解不透不全。当多种不同运算组成一个运算表达式,即一个运算式中出现多种运算符时,运算的优先顺序和结合规则显得十分重要。在学习中,只要我们对此合理进行分类,找出它们与我们在数学中所学到运算之间的不同点之后,记住这些运算也就不困难了,有些运算符在理解后更会牢记心中,将来用起来得心应手,而有些可暂时放弃不记,等用到时再记不迟。
先要明确运算符按优先级不同分类,《C程序设计》运算符可分为15种优先级,从高到低,优先级为1 ~ 15,除第2、3级和第14级为从右至左结合外,其它都是从左至右结合,它决定同级运算符的运算顺序。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
(1) 5*8/4%10 这个表达式中出现3种运算符,是同级运算符,运算顺序按从左至右结合,因此先计算5 *8=40,然后被4除,结果为10,最后是%(求余数)运算,所以表达式的最终结果为10%10 = 0;
(2)a = 3;b = 5;c =++ a* b ;d =a + +* b;
对于c=++a*b来说,按表中所列顺序,+ +先执行,*后执行,所以+ + a执行后,a的值为4,由于+ +为前置运算,所以a的值4参与运算,C的值计算式为4*5=20而不是3*5=15了;而对于d=a++*b来说,由于a + +为后置运算,所以a值为4参与运算,使得d的值仍为20,而a参与运算后其值加1,值为5。 这个例子执行后,a的值为5,b的值为5,c的值为20,d的值也是20;
(3)(a = 3,b = 5,b+ = a,c = b* 5)
例子中的“,”是逗号结合运算,上式称为逗号表达式,自左向右结合,最后一个表达式的结果值就是逗号表达式的结果,所以上面的逗号表达式结果为40,a的值为3,b的值为8,c的值为40。
(4)a=5;b=6;c=a>b?a:b;
例中的a>b?a:b是一个三目运算,它的功能是先做关系运算a>b部分,若结果为真,则取问号后a的值,否则取冒号后b的值,因此c的值应该为6,这个运算可以用来代替if…else…语句的简单应用。
二.学好C语言的四种程序结构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是最简单的,只要按照解决问题的顺序写出相应的语句就行,它的执行顺序是自上而下,依次执行。
例如;a = 3,b = 5,现交换a,b的值,这个问题就好象交换两个杯子水,这当然要用到第三个杯子,假如第三个杯子是c,那么正确的程序为: c = a; a = b; b = c; 执行结果是a = 5,b = c = 3如果改变其顺序,写成:a = b; c = a; b = c; 则执行结果就变成a = b = c = 5,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初学者最容易犯这种错误。 顺序结构可以独立使用构成一个简单的完整程序,常见的输入、计算,输出三步曲的程序就是顺序结构,例如计算圆的面积,其程序的语句顺序就是输入圆的半径r,计算s = 3.14159*r*r,输出圆的面积s。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顺序结构都是作为程序的一部分,与其它结构一起构成一个复杂的程序,例如分支结构中的复合语句、循环结构中的循环体等。
(2) 分支结构
顺序结构的程序虽然能解决计算、输出等问题,但不能做判断再选择。对于要先做判断再选择的问题就要使用分支结构。分支结构的执行是依据一定的条件选择执行路径,而不是严格按照语句出现的物理顺序。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关键在于构造合适的分支条件和分析程序流程,根据不同的程序流程选择适当的分支语句。分支结构适合于带有逻辑或关系比较等条件判断的计算,设计这类程序时往往都要先绘制其程序流程图,然后根据程序流程写出源程序,这样做把程序设计分析与语言分开,使得问题简单化,易于理解。程序流程图是根据解题分析所绘制的程序执行流程图。
学习分支结构不要被分支嵌套所迷惑,只要正确绘制出流程图,弄清各分支所要执行的功能,嵌套结构也就不难了。嵌套只不过是分支中又包括分支语句而已,不是新知识,只要对双分支的理解清楚,分支嵌套是不难的。下面我介绍几种基本的分支结构。
①if(条件)
{
分支体
}
这种分支结构中的分支体可以是一条语句,此时“{ }”可以省略,也可以是多条语句即复合语句。它有两条分支路径可选,一是当条件为真,执行分支体,否则跳过分支体,这时分支体就不会执行。如:要计算x的绝对值,根据绝对值定义,我们知道,当x>=0时,其绝对值不变,而x<0时其绝对值是为x的反号,因此程序段为:if(x<0) x=-x;
②if(条件)
{分支1}
else
{分支2}
这是典型的分支结构,如果条件成立,执行分支1,否则执行分支2,分支1和分支2都可以是1条或若干条语句构成。如:求ax^2+bx+c=0的根
分析:因为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实根,否则(b^2-4ac<0)有两个共轭复根。其程序段如下:

d=b*b-4*a*c;
if(d>=0)
{x1=(-b+sqrt(d))/2a;
x1=(-b-sqrt(d))/2a;
printf(“x1=%8.4f,x2=%8.4f\n”,x1,x2);
}
else
{r=-b/(2*a);
i =sqrt(-d)/(2*a);
printf(“x1=%8.4f+%8.4fi\n”r, i);
printf(“x2=%8.4f-%8.4fi\n”r,i)
}
③嵌套分支语句:其语句格式为:
if(条件1) {分支1};
else if(条件2) {分支2}
else if(条件3) {分支3}
……
else if(条件n) {分支n}
else {分支n+1}
嵌套分支语句虽可解决多个入口和出口的问题,但超过3重嵌套后,语句结构变得非常复杂,对于程序的阅读和理解都极为不便,建议嵌套在3重以内,超过3重可以用下面的语句。
④switch开关语句:该语句也是多分支选择语句,到底执行哪一块,取决于开关设置,也就是表达式的值与常量表达式相匹配的那一路,它不同if…else 语句,它的所有分支都是并列的,程序执行时,由第一分支开始查找,如果相匹配,执行其后的块,接着执行第2分支,第3分支……的块,直到遇到break语句;如果不匹配,查找下一个分支是否匹配。这个语句在应用时要特别注意开关条件的合理设置以及break语句的合理应用。
(3)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可以减少源程序重复书写的工作量,用来描述重复执行某段算法的问题,这是程序设计中最能发挥计算机特长的程序结构,C语言中提供四种循环,即goto循环、while循环、do –while循环和for循环。四种循环可以用来处理同一问题,一般情况下它们可以互相代替换,但一般不提倡用goto循环,因为强制改变程序的顺序经常会给程序的运行带来不可预料的错误,在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while、do…while、for三种循环。常用的三种循环结构学习的重点在于弄清它们相同与不同之处,以便在不同场合下使用,这就要清楚三种循环的格式和执行顺序,将每种循环的流程图理解透彻后就会明白如何替换使用,如把while循环的例题,用for语句重新编写一个程序,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作用。特别要注意在循环体内应包含趋于结束的语句(即循环变量值的改变),否则就可能成了一个死循环,这是初学者的一个常见错误。
在学完这三个循环后,应明确它们的异同点:用while和do…while循环时,循环变量的初始化的操作应在循环体之前,而for循环一般在语句1中进行的;while 循环和for循环都是先判断表达式,后执行循环体,而do…while循环是先执行循环体后判断表达式,也就是说do…while的循环体最少被执行一次,而while 循环和for就可能一次都不执行。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这三种循环都可以用break语句跳出循环,用continue语句结束本次循环,而goto语句与if构成的循环,是不能用break和 continue语句进行控制的。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并不彼此孤立的,在循环中可以有分支、顺序结构,分支中也可以有循环、顺序结构,其实不管哪种结构,我们均可广义的把它们看成一个语句。在实际编程过程中常将这三种结构相互结合以实现各种算法,设计出相应程序,但是要编程的问题较大,编写出的程序就往往很长、结构重复多,造成可读性差,难以理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C程序设计成模块化结构。
(4)模块化程序结构
C语言的模块化程序结构用函数来实现,即将复杂的C程序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都编写成一个C函数,然后通过主函数调用函数及函数调用函数来实现一大型问题的C程序编写,因此常说:C程序=主函数+子函数。 因些,对函数的定义、调用、值的返回等中要尤其注重理解和应用,并通过上机调试加以巩固。
三.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
编程其实一大部分工作就是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以相应的编程语言写出代码。这就要求掌握算法,根据我们的《C程序设计》教学大纲中,只要求我们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在掌握这些基本算法后,要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就容易了。如两个数的交换、三个数的比较、选择法排序和冒泡法排序,这就要求我们要清楚这些算法的内在含义,其中选择法排序和冒泡法排序稍难,但只要明白排序的具体过程,对代码的理解就不难了。如用选择法对10个不同整数排序(从小到大),选择法排序思路:设有10个元素a[1]~a[10],将a[1]与a[2]~a[10]比较,若a[1]比a[2]~a[10]都小,则不进行交换,即无任何操作;若a[2]~a[10] 中有一个比a[1]小,则将其中最大的一个(假设为a)与a[1]交换,此时a[1]中存放了10个中最小的数。第二轮将a[2]与a[3]~a[10]比较,将剩下9个数中的最小者a与a[2]交换,此时a[2] 中存放的10个数中第2小的数;依此类推,共进行9轮比较,a[1]到a[10]就已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存放。即每一轮都找出剩下数中的最小一个,代码如下:
for(i=1;i<=9;i++)
for(j=i+1;j<=10;j++)
if(a>a[j]
{temp=a;
a=a[j];
a[j]=temp;
}
结语:当我们把握好上述几方面后,只要同学们能克服畏难、厌学、上课能专心

⑸ 我要学习冲压模具方面的知识。给我留言我。求AutoForm的软件、教学视频、教材。我愿意花钱,多少

比如autoform,DYNAFORM,fastblank 等等 只要是好用的 免费破解永久的 请发到我的QQ邮箱:215897390 谢谢谢谢 很多的 这些软件网上能找到,但是

⑹ 冲压模具设计在线教学哪家比较靠谱

冲压摸设计的话,个人建议还是去专门的地方学习,在线学习的话,碰到不懂的地方很麻烦。我就在余姚的太平洋大厦里面进行UG的学习,个人感觉挺不错的,希望采纳

⑺ 请问哪位大哥有solidworks关于冲压模具的教学视频啊

solidwroks官网上有!

⑻ 深圳课工场教学质量怎么样

我觉得任何一家靠谱的培训机构,一定是把教学看做日常运营的重中之重。教学是就业的保障,就业是教学的体现。包括后来的就业
可以看看这边,你可以进行比较下,多个选择

⑼ 模具专业的主干课程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介绍及主要课程
作者: iuewve
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指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工艺设计、模具制造、模具维修、质量管理等工作,适应机械模具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目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技术人才为出发点,瞄准模具设计与制造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掌握常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过硬,具有塑料成型模、冷冲模等各种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方面的技术应用能力,熟悉基本钳工操作,能熟练运用CAD、CAM、UG、Pro/E相关软件进行较复杂的2D和3D产品造型和注塑模具设计,能操作数控机床和编程,懂基本机加工工艺,掌握一定模具加工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等相关知识;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具有良好素质的第一线岗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和具有岗位迁移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要求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模具工艺设计、工艺实施、技术管理能力;具有模具数控加工编程能力;具有注塑模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具有一定钳工操作能力、模具修配能力;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制造及管理能力;具有熟练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造型设计和加工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文字表达、人际交往能力。
2、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课程公共基础课:英语 、高等数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职业基础课: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模具制造工艺、冷冲模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数控机床及编程 、模CAD/CAM
实践教学环节配合相应的教学进程配套进行,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共5周)、实习与实训(共11周)、顶岗实习(20周)以及入学教育与军训(4周)等环节。具体参看后面实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表。
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能在机械、汽车、家电、轻工等制造行业中从事塑料模具数字化设计,五金冲压模具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模具、机械零件设计绘图员,产品开发与造型设计,模具加工与装配,模具生产技术管理,模具零件和产品测绘及质量验收,模具销售与技术服务等;也能在塑胶五金玩具企业从事产品成型过程的模具加工制造人员、生产管理、模具维修、经营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生产成本及产品报价等职业,也可以从事技术开发工作。
4、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前景模具行业是制造业的基础,大至汽车、小至玩具,其制作均源于一系列大小模具。某报纸曾报道:“从广州市劳动部门获悉,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模具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3左右,但模具工缺口已经超过10万。模具工业是机械制造的主要产业之一,也是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一大产业。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