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琵琶行剑分解教学

琵琶行剑分解教学

发布时间: 2022-04-08 17:40:31

1. 白居易的琵琶行教学目标及依据

背诵课文——背诵篇目
理解内容线索——整体把握文本
理解作者的情感——整体把握文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音乐描写的手法——语文的工具性

2. 《琵琶行》的课文每段总七个字概括

1江头送客闻琵琶

2江上聆听琵琶曲

3歌女倾诉身世苦

4同病相怜伤迁谪

5重闻琵琶青衫湿

3. 白居易《琵琶行》 原文

琵琶行原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武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求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岁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话译文: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

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3)琵琶行剑分解教学扩展阅读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琵琶行》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现实主义诗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迁任左袷遗、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因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历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等。

会昌六年(846年)去世,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白居易诗文俱佳,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有《白氏长庆集》传世。被后人称为“诗王”“诗魔”。

4. 背诵琵琶行有什么技巧

记忆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理解。常言道:“若要记得,先要懂得。”如果你对要背诵的文章的意义理解得比较深刻,那么,对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一定记得快,在这个基础上去背诵全文,就会背得快,而且不容易忘记。反之,如果“不求甚解”,或是“一知半解”,即使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勉强一时把它背下来了,也记不牢,应用不了。所以,理解的背诵,才能背得快,记得牢,用得活。根据这个道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一些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的方法。比如说在授课中使用化整为零法和提纲法。

化整为零法:
先把要背诵的文段按内容或形式特点分成若干小段,然后逐次诵记。如要背诵《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章,以第四段为例,如把这四段三句话按内容分为三层,再抓住每一层里面排句、对句的不同特点,这样,诵记起来就容易得多。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采用分合法背诵。分背,就是按一篇文章的段落,一段一段分别背诵;合背,就是在分段背熟的基础上,连贯起来背诵。分背和合背,一般采用“连环背诵法”,就是分别背熟一篇文章的第一、二、三段以后,就把三段连起来背一次,然后单独背熟第四段以后,又把第二、三、四段连起来背一次,依次类推,全篇文章背完以后,从头到尾连贯起来背诵。提纲法
这是在化整为零法的基础上延伸而成,对于背诵一些写景抒情的文章效果较好,例如在背《醉翁亭记》一文时,我在讲解课文时让学生把每一节列出提纲。以第二段讲“山中朝暮四时之景”为例,可列出“日出”、“云归”、“春芳”、“夏阴”、“秋洁”、“冬水”等小标题,背诵时自我提示,可增进记忆。在提纲法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抓住诗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背诵,古诗文中常出现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如上例所提到的《醉翁亭记》,就有许多对偶句,往往能成为背诵的切入点。

5. 哪能买到抒怀剑琵琶行的碟片

» » 抒怀剑音乐(9首)一览
当前离线
UID12434 帖子69 主题4 精华0 积分33 威望6 激情365.03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57 小时 注册时间2009-9-15 最后登录2010-6-17
发表于 2009-9-17 13:05
|
[音乐发布] 抒怀剑音乐(9首)一览
音乐名称
-
音乐时长
-
伴奏声音
附加说明
-
下载次数:136
2009-9-17 12:56
下载消耗 激情 1
下载次数:219
2009-9-17 12:56
下载消耗 激情 1
下载次数:279
2009-9-17 12:57
下载消耗 激情 1
下载次数:111
2009-9-17 12:57
下载消耗 激情 1
当前离线
UID12434 帖子69 主题4 精华0 积分33 威望6 激情365.03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57 小时 注册时间2009-9-15 最后登录2010-6-17
发表于 2009-9-17 13:11
|
本帖最后由 jun007 于 2009-10-10 10:35 编辑
继续分享抒怀剑音乐
抒怀单剑琵琶行视频演示:
抒怀单剑《渔舟唱晚》、抒怀双剑《苏堤春晓》、抒怀徒手拳《十八罗汉拳》视频演示:
下载次数:74
2009-9-17 13:09
下载消耗 激情 1
抒怀单剑
(2.94 MB)
下载次数:31
2009-9-17 13:09
下载消耗 激情 1
抒怀小秧歌
(3.91 MB)
下载次数:65
2009-9-17 13:10
下载消耗 激情 1
抒怀徒手拳
(4.08 MB)
下载次数:165
2009-9-17 13:10
下载消耗 激情 1
抒怀单剑
(4.87 MB)
下载次数:98
2009-9-17 13:10
下载消耗 激情 1
(ghz)当前离线
UID4645 帖子5085 主题1009 精华5 积分1716 威望20 激情14359.7 阅读权限150 来自上海 在线时间1158 小时 注册时间2009-5-27 最后登录2010-7-17
发表于 2009-9-17 15:48
|
感谢热心的junoo7:有这样的好人,我们的网站还有什么理由办不好呢!为了便于需要者一目了然,我把标题改了一下。
当前离线
UID11929 帖子3 主题0 精华0 积分12 威望4 激情4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2 小时 注册时间2009-9-9 最后登录2009-9-17
发表于 2009-9-17 19:04
|
谢谢!楼主.谢谢版主!这样下载太方便了.
当前离线
UID7606 帖子602 主题64 精华0 积分144 威望4 激情534.469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174 小时 注册时间2009-7-15 最后登录2010-7-16
发表于 2009-9-18 08:52
|
谢谢楼主,谢谢版主,这个真的是太好了。
当前离线
UID11143 帖子105 主题0 精华0 积分24 威望4 激情-22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26 小时 注册时间2009-8-30 最后登录2009-12-16
发表于 2009-9-18 11:12
|
谢谢各位热心朋友我才得以下载了许多盼望许久喜欢的曲子,再说声谢谢朋友!
当前离线
UID11069 帖子130 主题9 精华0 积分41 威望5 激情258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80 小时 注册时间2009-8-29 最后登录2010-5-25
发表于 2009-9-18 11:52
|
谢谢jun,您这样做方便了大家。
当前离线
UID13266 帖子1 主题0 精华0 积分12 威望4 激情1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0 小时 注册时间2009-9-27 最后登录2009-9-27
发表于 2009-9-27 09:41
|
真是十分感谢,在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这些东西呢
当前离线
UID5568 帖子60 主题1 精华0 积分19 威望4
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 如有错误请见谅

6. 怎样轻松的背诵琵琶行

我给你说来说我的方法源吧``
我背课文算很快的了`<抱任安书>那么讨厌的东西我都很容易背下来了`何况《琵琶行》还算朗朗上口的了。
先熟读两遍,然后一段段背,每一段读两遍,诗句从前往后记。读两遍之后就背,虽然你这时候可能记不下几句,那就看书,因为你不会的东西一旦知道了答案比你光在那背要记得快,这一段后面不会的先不着急,先把前的都背顺了,按顺序来`这样一段很容易就背下来了,再背下一段,下一段背完后别忘了再复习一下上一段,如此往复`背得很快``我那时候背《琵琶行》很开心`因为好背`
不过这属于强背,每天最后看一遍`有个什么什么遗忘曲线,知道吧``刚记住的东西要勤劳的复习,时间长了就可以过几天再看了遍,也很扎实`而且背诵的时候效果还好``记住,背的时候不要一句一句慢慢念,要快念叨`不要太大声.
还有背时心里不要烦燥,不要想其它的事.
这些只是我的背诵方法,如果你只是想背下来的话,你可以试试`
如果你想理解,你连背都背下来的话,理解就更容易了`

【同学你好,如果问题已解决,记得右上角采纳哦~~~您的采纳是对我的肯定~谢谢哦】

7. 《琵琶行》中提到的几种演奏技法和现在的指法怎样对应

琵琶的演奏法复杂多样,常见的技法就有六、七十种,加上汇组指法,数量相当可观。在《琵琶行》中,牵涉的演奏技法只有少量的几种,如“低眉信手续续弹”中的“弹”、“轻拢慢捻抹复挑”中的“拢”、“捻”、“抹”、“挑”等。其中“弹”、“抹”、“挑”是属于琵琶右手技法中的单音技法。“弹”是用右手食指指甲端(一般用与拇指相邻侧的指甲端)触弦,将弦向左弹出发音。“挑”是用右手拇指指甲端(一般用大指外侧的指甲端)触弦,将弦向右挑进发音。而“抹”则是由弹挑衍变而成的一种技法,即食指向右抹弦发声。据记载,唐代曹纲的演奏,右手刚劲有力,有“拨若风雨”之势。“拢”、“捻”属于琵琶演奏中的左手按弦技法。在唐代与曹纲齐名的裴兴奴左手按弦微妙,“善于拢捻”,故当时乐坛有“曹纲有右手,兴奴有左手”之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个就是右手技法中的轮指,老师教学时长用这句来形容轮指基本功的最佳状态。“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个是右手指法中的”扫”,四弦同时发音,噶然而止。总之,琵琶右手技法中的单音技法是琵琶演奏中用得最频繁、最基本的技法。单音技法的演奏特点是触弦灵活、节奏鲜明,发音时值短促,在快速乐曲中更有清脆、敏捷的表现。而按音则是左手技法中最主要的技法,几乎在每个乐曲,每个乐段,每个乐句中都要用到按音。

8. 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演奏过程分为几个层次

经典古筝
一、《高山流水》
此曲最初刊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该书在解题中写道:“《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
二、《广陵散》
又名《广陵止息》。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据该书编者称:此谱传自隋宫,历唐至宋,辗转流传于后。《广陵散》的题材源于古代的《聂政刺韩王曲》。该作品讲的是一个造剑工匠被韩王无辜杀害,他的儿子聂政为了报仇,以泥瓦匠身份混入韩宫,谋刺失败后,他逃入深山刻苦学琴,十年成绝技再度混入宫中,利用弹琴的机会刺死了韩王,实现了多年的愿望,自己也为此而壮烈牺牲。“广陵”的意思是流传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地区的琴曲,“散”即操、引、曲的意思。
三、《平沙落雁》
明代称本曲为《雁落平沙》。乐谱最早刊于《古音正宗》琴谱集。《平沙落雁》的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在空际盘旋顾盼的睛景。《天闻阁琴谱》中写道:”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者也。”《平沙落雁》虽然出现较晚,却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有近百种琴谱刊载此曲。它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曲调流畅、动听之外,还因为它的表现手法新颖、别致,容易为听众理解。
四、《梅花三弄》
此曲系借物咏怀,借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节操高尚的人。乐曲前半阕奏出了清幽、舒畅的泛音曲调,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急促的后半阕,描写了梅花不屈的动态。前后两段在音色、曲调和节奏上然不同,有着鲜明的对比。同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梅花三弄》现存谱最初刊见于《神奇秘谱》(1425年版)。
五、《十面埋伏》
这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行》。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六、《夕阳萧鼓》
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在演奏中运用了各种琵琶技法。在曲式上,用扩展、收缩、局部增减和高低音区的变换等手法展开全曲。此曲流传甚广,是琵琶古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乐谱最早于1875年的抄本。
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它犹如一幅长卷画面,把丰姿多彩的情景联合在一起,通过动与静、远与近、情与景的结合,使整个乐曲富有层次,高潮突出,音乐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七、《渔樵问答》
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30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有歌词。现存谱初见于明代。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中所述:“《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八、《胡笳十八拍》
本曲为根据同名古诗谱写的乐曲,歌词最早刊于南宋朱熹的《楚词后语》。有《大胡笳》和《小胡笳》两种传谱。
“胡笳”原来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它音量宏大,用于军乐以壮声威。《胡笳十八拍》所反映的主题是著名的“文姬归汉”的故事:汉末战乱中,蔡琰(即蔡文姬)在匈奴流落达十二年之久。她虽身嫁左贤王为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的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诗人李欣曾作诗如下:“蔡女者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向边草,汉使断肠叹归客。”诗人戎昱在《听杜山人弹胡笳》中,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矛盾最尖锐的场面:“南看汉月双眼明,却顾胡儿寸心死。”本曲成功地表达了这种复杂的心情,无疑是非常感人的。
九、《汉宫秋月》
此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另一为二胡曲,由刘天华先生所传。本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二胡曲则速度缓慢,用弓细腻多变,旋律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音乐时断时续,加之各种复杂技法的运用,表现了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
十、《阳春白雪》
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阳春白雪”的故事,《宋玉答楚王问》上写道:当歌手唱《下里巴人》时,国中和者数万人。后又改唱《阳春白雪》,因为曲高和寡,只有几个人跟着唱和。现存琴谱中的《阳春白雪》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现在,音乐舞台上流传的琵琶曲《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是一首有标题的多段体乐曲。它经过历代名人的删改,音乐结构更集中、更严谨、更富有层次,音乐形象也更加鲜明,成为一首雅俗共赏的优秀传统乐曲.

热点内容
小学语文拍手歌 发布:2025-05-14 02:17:21 浏览:531
魔兽有哪些 发布:2025-05-14 01:45:05 浏览:911
微生物标本采集原则 发布:2025-05-14 01:41:26 浏览:769
泰益欣生物科技 发布:2025-05-13 23:45:47 浏览:206
好未来语文 发布:2025-05-13 23:30:47 浏览:798
胃有哪些 发布:2025-05-13 21:28:01 浏览:31
教学用琴 发布:2025-05-12 15:51:55 浏览:241
嘉美通教育 发布:2025-05-12 12:47:44 浏览:677
生物国家集训队 发布:2025-05-12 11:14:08 浏览:444
师德教师学习永恒 发布:2025-05-12 10:35:37 浏览: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