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❶ 七年级生物苏教版下复习提纲和试卷
第8章 人的生殖与发育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受精过程
3、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说明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是重要的生殖过程
2、说明睾丸产生精子和卵巢产生卵子
教学难点:
说明睾丸和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描述胚胎发育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的条件和场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
一、、引入:你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
二、、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来源,教师总结引入课题
三、学生活动:
1、观察图8—1和图8—2小组讨论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讨论:为什么说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3、分组讨论精子和卵子排出的路线,然后每组代表上黑板画出示意图
4、显微镜观察动物的卵子和精子玻片标本
5、阅读课文讨论:(1)精子和卵子是在什么地方相遇的?
(2)什么是受精作用 (3)精卵结合而成的细胞叫什么?
6、学生自学课文内容,了解常用节育方式提出心中的问题或疑惑
7、学生讨论:(1)新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2)精卵结合后在什么地方发育?
(3)为什么回有“十月怀胎”之说?(4)人是从什么地方分娩出来的?
(5)母体是通过什么结构向胎儿提供营养物质的?
(6)你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
四、教师活动:
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给予补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何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
六、练习:课本第6页:自我评价 1、2、3、4 (请学生讲解)
思维拓展(学生讨论)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一、生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睾丸: 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男性生殖系统 输精管: 输送精子
的结构和功能 前列腺:
阴茎:精子的排出的通道
卵巢: 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受精场所
女性生殖系统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的结构和功能 阴道:月经排出的通道
二、受精过程:
1、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叫受精
2、节育方式:结扎
三、胚胎发育:
卵子 受精 发育 分娩
精子 (输卵管) 受精卵 (子宫) 胎儿(阴道) 婴儿
第 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
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3、举例说出青春期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
4、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识别人体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变化
2、举例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性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
说出青春期性发育的突出特点
教学难点:1、说出青春期性发育的突出特征
2、说明做好青春期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引入:人的生长发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一共有多少个时期?
二、学生活动:
1、讨论:请结合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想一想,说一说各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2、活动:(1)学生4人一组,每个同学将自己的各个时期照片拿出来,请另外3个同学猜是哪个时期。(可参考照片背面的年龄,判断回答是否正确)
(2)将家中长辈各时期照片拿出来交流,分析成年期又分为哪几个阶段?
3、讨论:根据人的一生中各个阶段的特点,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4、观察图8—8男女部分生殖器官发育趋势示意图,试着从图中说出自己获得
哪些信息?
5、学生观察表8—1,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说出有哪些特征属于男女的第二性征?
6、讨论:当你首次出现月经或遗精时,是否告诉父母?你父母是什么态度?你
是什么感觉?
7、讨论:你将如何与异性朋友交往?
8、讨论:青春期我们在饮食卫生上要注意什么问题?在穿着打扮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三:教师活动:
归纳、总结学生的发言,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的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你想知道的?
五、练习:课本11页 自我评价 1、2、3 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婴儿期(0~1岁)
幼儿期(2~6岁)
一、人的生长发育 童年期(7~11岁)
青春期(12~23岁) 青年期 (24~39岁)
成年期(24岁以上) 中年期 (40~59岁)
老年期 (60岁以上)
二、青春期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
二、 青春期卫生
第三节 人体概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并说出人体各个系统的主要功能
2、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
1、识别组成人体的器官和系统,举例说出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
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
3、举例说明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统一的
教学难点:
1、举例说出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
2、分析骨的成分与骨特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引入:人类新个体的产生是由什么系统完成的?该系统由什么组成?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二、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引入课题
三、 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人体全身骨骼模型,请学生介绍这模型有哪些骨骼?哪些肌肉?这些骨骼和肌肉属于哪些系统?该系统有什么功能?
学生:观察模型说出骨骼和肌肉的名称,相互讨论说出运动系统的功能
活动:请一学生上黑板前做快速下蹲的表演,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个
讨论:表演的同学运动后有什么变化?看到这些变化,使你想到了什么系统?
人体各个系统有什么功能?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积极回答,并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归纳
教师:当你吃鱼时,不小心被一小根鱼骨卡住了,家人叫你赶快喝醋,你认为这种方法能解决问题吗?
学生:讨论猜测
实验:学生4人一组做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的实验:1、一个烧杯里装食醋,另一个烧杯装10%的稀盐酸,分别把相同大小的鱼骨放进烧杯,观察现象,10分钟后取出,漂洗后,用手触摸,看能否打结。
2、用镊子夹起一根鱼肋骨,放在酒精灯上煅烧,观察颜色变化,用镊子轻
轻敲打煅烧后的骨。
教师:请各组代表说出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各组代表积极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讨论:1、鱼骨放在醋中没有变软,而放在盐酸中却变软了,当被鱼骨卡住喉咙,喝醋行吗?应怎样处理?该实验说明了骨骼含有什么物质?
2、鱼骨能够煅烧,说明骨骼里含有什么物质?
3、这些物质使骨骼有什么样的特性?
学生互相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今天大家表现很不错,让我们为取得成功而鼓掌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 课后反思:
六、练习:课本16页 自我评价 1、2、3 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人体概述
一、人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运动系统:运动、支持、保护的功能
消化系统:消化、吸收
呼吸系统: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运进氧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和废物
人体系统 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
内分泌系统:具调节功能
生殖系统:生殖
神经系统:具调节功能
二、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
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有弹性 (能够煅烧)
骨的成分
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 (能够溶解在稀盐酸中)
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
2、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关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 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
2、 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的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的图片;另一组是一些少年儿童过度肥胖的图片。
提问:两组图片中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原因引导的?(学生答:营养)同学们想不想给他们提供一些科学营养的建议呢?(学生答:想。)
师:要想科学营养,就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
二、师生互动,解决疑难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自己经常食用的5种食物,提出有关营养成分的问题,并作出相关的假设 2、将各小组统计结果进行交流,再统计,全班总计列出多少种食物及营养成分。
3.教师展示收集的食物种类及营养成分。
汇总调查资料、分析、讨论和归纳有关信息(见下表)。
编号 食物名称 主要营养成分 生产原料 产地 最终来源
1
2
3
4
5
师:食物究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
学生阅读教科书内容后回答: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
和维生素共六大类。
师:谁能告诉我哪些营养成分属于无机物?哪些属于有机物?
生:水、无机盐属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
师:三大产热营养素是哪三种营养成分?
生: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三、实验: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学生4人一组进行实验,并讲述实验现象和结果
讨论: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一样多吗?
师:我们认识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这几种物质分别有什么作用?我们主要从哪些食物中可以获得这些物质?
生:结合第21、22页教科书内容和自身生活经验,小组总结归纳,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师: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列表归纳。
生:汇报合作成果。
师:适时对学习小组进行表扬和激励。
生:学生互评,并对学习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
师:食物中是否含有无机盐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进行探究
3、 探究食物中含有无机盐
学生4人一组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小组互评实验结果
学生举例说出各种无机盐的作用
4、指导学生阅读课本25页了解各种维生素的作用及缺乏会导致的疾病
四、师生共同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告诉我你有哪些收获,你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生:回忆并答出营养成分的种类,主要食物来源及主要功能,并互相补充。
(师适时质疑)
五、自我评价:课本24页 1、2、3、4 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蛋白质
2、淀粉 人体供能物质
3、脂肪
4、水
5、无机盐
6、维生素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教学目标:
一、 知识: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二、 能力:
通过讨论、交流、实验观察,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观察、动手等能力
教学重点: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难点: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设计:
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新课学习 知识应用 拓展知识 课堂反思 课堂小测验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如下:
教师活动 媒介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消化系统图片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激发兴趣
指导学生角色扮演 活动—小品表演 进行角色扮演、观看、细听
引导讨论 小品和课文内容 讨论、交流、表达
引导实验观察: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实验活动 实验、观察、讨论、交流、表达
点拨、指导阅读 课本内容 带着问题阅读
问题讨论 问题 分析、解析、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 板书 归纳表达、理顺知识
引导实验:观察小肠结构 实验活动 实验、观察、讨论、交流
设置问题,拓展知识 问题 交流表达
引导课堂反思 问题 交流表达
布置课堂小测验 测验 完成小测验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和一段富有启发性的文字“食物究竟在人体的什么地方发生变化呢?”作为导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探究的愿望;为学习者指明方向,引导学生带着欲望进入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让学生表演小品(角色扮演:学生分别扮演口腔、胃、小肠、大肠、肝脏等器官),再次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习环节。
2.新课学习根据小品内容提出几个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则是多看、多听、多感受而少说话,并及时对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和提高,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讨论后,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理解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3.知识应用和知识拓展:教师提出“你知道哪些消化系统的疾病?”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消化系统的疾病。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积累知识,并时刻关注生活、关注学习、关注健康。
讨论后,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观察鸡小肠,学生用手摸、用眼看、用放大镜观察,然后猜测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这是学习的感性认识阶段。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理顺知识,这是学习的理性认识阶段。
4、课堂小结、反思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口腔
食道
胃(吸收水,酒精)
消化道 小肠(吸收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甘油、
1、消化系统 脂肪酸、氨基酸)
的组成 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
肛门
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
肝 (分泌胆汁)
消化腺 胰腺 (分泌胰液)
胃腺 (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
肠腺 (分泌肠液)
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淀粉 口腔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小肠 酶 葡萄糖
蛋白质 胃胃蛋白酶 多肽 酶小肠 氨基酸
脂肪 酶小肠 甘油、脂肪酸
第三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教学目标:
一、 知识:1、关注并学会粗略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
2、明白什么是合理膳食并理解合理膳食的意义
二、能力:
1、有兴趣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并原与其他同学交流,尝试设计表格
2、有兴趣参与课堂调查活动,并小组协作将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3、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二、 情感:关心长辈的饮食,体验父母的辛劳,学习表达孝心
教学重点:
1、关注并学会粗略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
2、参与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3、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难点: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方法:调查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人太胖太瘦都说明这个人的营养状况不太好,那什么样的体重才是比较标准的呢
讨论、交流、表达
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并交流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
参与讨论,交流,表达 让学生关注并粗略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
(三)过度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课堂调查 学生发言,讨论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是否正确,并说出科学依据 让学生明白饮食卫生的科学道理,体现教学来自生活,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素养
(四)营养学专家对合理膳食的建议 提问: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才是合理的,才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说说自己的看法
讲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的有知识
学生发言,谈谈对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理解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再给出营养专家的建议,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怎样才是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五)“今天我们当家”——为家人设计一日食谱
描述父母的辛劳和同学们的幸福生活,安排学生讨论如何为家人设计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
小组讨论,设计一日食谱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完成一日食谱的设计并付之实施(课后) 通过应用学过的知识进行以“今天我当家”为主题的设计食谱活动,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让他们关心长辈的饮食、体验父母的辛劳
(六)关注食品安全 引导学生注意食品安全,指导学生设计调查表,调查当地食品的安全性 小组设计调查表,分工合作,并在课堂上交流(课后)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懂得如何鉴别食品的安全性,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七)课堂反思、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想了解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表达 通过反思与小结,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
(八)课堂练习 布置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 对知识进行巩固
板书设计:
第四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一、 膳食指南:1、多吃谷类,供给充足能量
2、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摄入
3、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
二、 平衡膳食宝塔:
第一层:谷类 (每天300克~500克)
第二层:蔬菜、水果类(分别是400克~500克 100克~200克)
第三层:鱼、禽、肉、蛋类(235克~200克)
第四层:奶、豆类(分别是100克 50克)
第五层: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三、食品安全:
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教学目标:
一、 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二、 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提问:在我们人的血管里流动的是什么? 讨论,交流,进入课题
观察血液的组成 演示实验:血液的组成成分 观察教师的操作,注意发现问题,学习实验的规范操作
血液中血浆及血细胞的组成 观察量筒内分层现象,注意颜色及所占体积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教师讲解、巡视、指导 实验:观察血涂片
红细胞的正常值,血液为什么是红色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和图10—2人的血细胞 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颜色和数目以及结构上的差异,观察血小板的形状
贫血的概念 如何对待补铁的问题? 阅读补充资料讨论交流
了解发炎 讲解什么是发炎 学习白细胞的作用和正常值
血小板与凝血 巡回演示比较 观察血块周围的液体和使用抗凝剂的血液有什么不同
认识化验单,知道血常规检测内容 展示几张化验单,分发给学生 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化验单上几项指标的不同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输血和血型 如果你医生,面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你如何抢救? 讨论,交流
输血原则 巡视并适时指导 分组活动,模拟“血型鉴定”
我过无偿献血制度 讲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 查找有关无偿献血资料(课逅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讨论,交流
课堂练习 布置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运载血细胞
血浆(功能) 运输养料和废物
防御保卫
1、血液的组成
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血细胞 白细胞:吞噬病菌
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
2、输血和血型
(1)血型: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❷ 七年级血液和血型评课记录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根据你的描述 有以下方案供你参考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生物人教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1.血量和输血
(1)人体血液的含量。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例如:一个体重为50千克的人约有血液3 750毫升。
(2)血量稳定的意义。
体内血液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
(3)失血对身体的影响。
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超过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
一次失血超过800~1 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 等症状。
一次失血超过30%(约1 200~1 500毫升),就会有生命危险。
【例1】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多少会危及生命?()
A.5% B.10% C.20% D.30%
解析:
A ×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10%,即不超过400~5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B
C × 一次失血若超过20%,即超过800~1 000 毫升,各种生理活动会受到影响;而一次失血超过30%(约1 200~1 500毫升),就会有生命危险。
D √
答案:D
2.血型
(1)血型的发现。
ABO血型是1900年由奥地利的医生兰德斯坦纳发现的。他用22位同事的正常血液进行研究。他把他们的血液交叉混合后,发现一个人的红细胞遇到某个人的血浆时,红细胞会凝集,而遇到另外一些人的血浆却不会。经过他的分析和研究,终于发现了人类的ABO血型。
(2)血型的分类和发现血型的意义。
人类最基本的血型ABO血型有四种,分别是A型、B型、O型和AB型。血型的发现为临床抢救失血过多的患者提供了可能。
ABO血型是人类最常见的,也是最早被发现的。在发现ABO血型之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MN血型、Q血型、E血型、T血型、Rh血型等数十种血型系统。血型不仅与医学、生物化学有关,而且和人们的思维、性格、气质、行为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例2】下列哪种血型不属于ABO血型?()
A.AB型 B.A型
C.O型 D.Rh阴性血型
解析:
A × ABO血型可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类型。所以,选项A、B、C都是符合题意的。
B ×
C ×
D √ Rh阴性血型的划分不属于ABO血型的分类。
答案:D
3.安全输血
(1)输血的意义。
输血就是将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失血者的体内。是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
(2)输血原则。
输血原则是输同型血。即A型血人缺血时应输入A型血。AB型血的人应输入AB型血。输血时如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引起严重后果。
(3) 成分输血
若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输血,如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只需要输入血小板,而不需要输入全血,这就是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地输入某一成分。
【例3】输血时如果血型不符,可能会造成受血者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A.引起中毒死亡
B.红细胞凝集成团,妨碍血液循环
C.血小板破裂,使血液凝固
D.使血浆发生沉淀,血液无法循环
解析:
A × 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凝集成团的红细胞会阻塞血管,影响血液循环,既而危及人的生命。
B √
C ×
D ×
答案:B
4.无偿献血
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无偿献血。无偿献血可以挽救失血病人的生命。
“有人认为献血会伤元气,而且会造成贫血”,对吗?
不能这样说!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生命期约为120天,白细胞通常为7~14天,血小板为 7~9天,即使不献血人体内的血细胞也会衰老死亡。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仅占全身血量的6%左右,而且献血后能刺激人体内的造血功能,加强造血能力,同时加速了血液成分的更新。
【例4】(湖北咸宁)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一次献血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解析: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无偿献血。 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20 0~300毫升的血。
答案:B
5.检验血型的方法
(1)准备A型和B型标准血清,四根洁净的细玻璃棒和两片洁净的载玻片,在玻璃棒上分别标号为1、2、3、4,在载玻片上分别标号为1、2。
(2)用1号玻璃棒取一滴A型标准血清,放在1号载玻片上;用2号玻璃棒取一滴B型标准血清,放在2号载玻片上。
(3)将采血器消毒后,从耳垂处吸取一滴血,放在盛有1 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里,进行稀释。用消过毒的3号玻璃棒取一滴小试管里稀释的血,放在1号载玻片的血清里,用消过毒的4号玻璃棒取一滴小试管里稀释的血,放在2号载玻片的血清里。1号 和2号两片载玻片上的血与血清混合。
(4)用低倍显微镜分别检验1号、2号载玻片,如果两片载玻片上的红细胞都不发生凝集现象,则受检者的血型是O型,如果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只发生在2号载玻片上的B型血清内,则受检者的血型为A型。如果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只发生在1号载玻片上的A型血清中,则受检者的血型是B型。如果两片载玻片上的红细胞都发生了凝集现象,则受检者的血型是AB型。
【例5】高峰、杜鹃、张成、姚远四位同学检验血型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为不发生凝集,“×”为发生凝集)请你根据表格判断四位同学的血型依次为()。
A.A型、B 型、O型、A B型
B.O型、B型、A型、AB型
C.O型、A型、B型、AB型
D.AB型、B型、A型、O型
解析:
A × A型标准血清含有抗B凝集素,B型标准血清含有抗A凝集素。高峰同学的血液与两种血清均不凝集,说明红细胞表面两种凝集原都没有,为O型;杜鹃同学只与A型血清凝集,不与B型标准血清凝集,说明红细胞表面只含有B凝集原,是B型;张成同学只与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所以是A型;姚远同学的血液与两种血清均发生凝集反应,说明红细胞表面两种凝集原都有,是AB型。
B √
C ×
D ×
答案:B
6.异型 输血的注意事项
(1)异型血之间的输血原则。
O型血的人可以输血给任何血型的人,AB型血 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液。
(2)输异型血时要缓慢、少量。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
(3)充分检验,保证输血安全。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考虑到人类的血型系统种类较多,为了慎重起见,即 使在ABO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也应该先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即不仅把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血型配合实验,还要把受血者的红细胞和献血者的血清进行血型配合实验,只有在两种血型配合都没有凝集反应时,才是配血相合,可 以进行输血。
【例6】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危及的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大量输入O型血
C.在没有同 型血而又情况危及的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
D.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危及的情况下,除AB血型的人外,其他血型的人都不可以输入AB型血
解析:
A × 输血 的原则是输同型血。但O型血与A、B两种标准血清都不会发生凝集反应,所以,将少量的O型血输入A型、B型或AB型血的患者体内不会发生红 细胞凝集现象。但是,AB型血与A标准血清和B标准血清都会发生凝集反应,所以,AB型血只能输给AB型血的患者。
B √
C ×
D ×
答案:B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不懂追问,望采纳,你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
❸ 输血与血型的问题
红细胞血型
有26个血型系统,包括红细胞抗原400多种。与人类输血关系最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统,其次是Rh血型系统。
1.ABO血型系统及其亚型:ABO抗原受控于H、A、B基因,不同个体红细胞膜上表达不同的抗原,形成了A、B、O、AB四种正常型别和许多亚型。ABO血型系统的共同特点是红细胞上含有某种抗原,红细胞上就不存在对应的抗原。ABO血型系统正常型别和绝大多数亚型个体均符合这种规律,故可根据此规律用血型单克隆抗体检测红细胞上的抗原(正定血型),或用标准红细胞检测检者血清中的抗体(反定血型)来判断被检者血型。此外,体液中还存在小分子可溶性ABO血型抗原的型物质,为半抗原。可通过被检者唾液中型物质的检定来辅助鉴定血型。
2.Rh血型系统:Rh血型能识别的抗原共43种,常见的抗原有五种,分别是D、C、E、c、e。此系统与ABO系统不同的是很少有天然抗体,大部分抗体均由免疫刺激后产生。由于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故常以其存在与否定为Rh阳性或阴性。
【临床意义】
1.溶血性输血反应:①ABO血型鉴定主要用于献血与输血,如硬献血者与受血者血型不同则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②Rh阴性的患者输入Rh阳性和血液后,可刺激病人产生免疫性抗体,当再次接受Rh阳性血液时,可造成溶血反应甚而导致病人死亡。
2.新生儿溶血症:“O”型血母亲孕育A型或B型血胎儿时,或Rh阴性的母亲孕育了Rh阳性的胎儿后再次妊娠时,即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症;若Rh阴性孕妇曾输过Rh阳性血液,则第一胎就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3.某些原因不明的输血反应时,应考虑少见的血型抗原刺激。
4.ABO血型与遗传有关,故在法医学上常用于亲子鉴定。
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病人血清加献血者红细胞,献血者血清加病人红细胞,二者均无凝集、证明血型相同且无其他特殊凝集素,可输血;否则不可输血。
其他血型系统:临床还可见到MNSs系统、P系统、Lewis系统、Diego系统、Kell系统、Ii系统等十分罕见的血型系统。
❹ 七下 生物 学习与评价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1.(1).失血过多,因为血量不超过10%,人体血容量约为体重的8%,一个体重50KG的人血液总量约4KG,一次献血400毫升,不到人体总量的10%。如果是体重小于50KG的女士(大于45KG),一般采200毫升也有采300毫升,同样不超过10%。(2).血型不匹配,导致死亡。原因: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内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 和抗B凝集素。2.没道理。一般血型分A\B\AB\O的,凝集与否与各血型中所含的凝集蛋白有关。
❺ 急求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七八年级生物教案(新版本)
http://www.isud.com.cn/down.asp?cat_id=10&class_id=60
『初中生物教案』七年级下生物教案(全册)
·课 题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71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本章提示 本章完成了对光合作用全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但又不是对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点的简单完善,而是从绿色植物对于生物......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953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继“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之后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之前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教材编......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719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85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讲课人:孟大平课题:致同学们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教师应按照课标内在的要求,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初......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878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三年级生物教案 骨胳和骨胳肌群.doc
·教育资源/教案库/初中三年级/生物/骨胳和骨胳肌群.doc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21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三年级生物教案 青蛙的外部形态和结构生..
·教育资源/教案库/初中三年级/生物/青蛙的外部形态和结构生理特征.doc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49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三年级生物教案 绪言探索生物的奥秘.do..
·教育资源/教案库/初中三年级/生物/绪言%20%20%20探索生物的奥秘.doc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53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三年级生物教案 第八章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教育资源/教案库/初中三年级/生物/第八章 植物体是一个整体.doc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64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三年级生物教案 第五章%20有机物的分解..
·教育资源/教案库/初中三年级/生物/第五章%20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和水分的散失.doc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38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三年级生物教案 第三章生物与环境.doc
·教育资源/教案库/初中三年级/生物/第三章生物与环境.doc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50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三年级生物教案 第一章%20第二节%20细胞..
·http://book.zzteacher.com/教育资源/教案库/初中三年级/生物/第一章%20第二节%20细胞.doc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96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三年级生物教案 人的呼吸
·教育资源/教案库/初中三年级/生物/人的呼吸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18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教师应按照课标内在的要求,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初步了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习惯. 设计思路 : 一,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003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一生物教案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课题第六章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目的知识目标描述人体通过眼获得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眼球的结构各部分功能. 近视眼的成因和预防. 技能......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761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一生物教案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教学目的 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认识到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雌蕊,雄蕊的结构和功能.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33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课时教案生物的遗传物质
·课题第十三章 第二节 生物的遗传物质课型新课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方法目标 1,知道科学家研究基因的大体历程,列举基......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93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课 题: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执教人: 盛爱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与过程能说出昆虫发育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区别方法与能力目标能轻松地识别昆虫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31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二年级)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
·初中生物教案(二年级)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通过对有氧......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12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第二节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初 中 生 物 教 案 总第 页课 题第二节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二)血管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月 日第 课时(共 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48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 第二节人体的呼吸
·初 中 生 物 教 案 总第 页课 题第二节 人体的呼吸 (二 )外界空气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月 日第3 课时(共 4 课时) 教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35 推荐程度: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教师应按照课标内在的要求,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初步了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习惯. 设计思路 : 一,本......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534 推荐程度:
『生物』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 联......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095 推荐程度:
『生物』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 2006.3.27 五十七中学 高文慧 一,教材分析 (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140 推荐程度:
『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生活环境的种类和特点. 2.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主要结......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477 推荐程度:
『生物』冀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案:练习测量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案:《练习测量》 唐山七中 崔军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掌握一定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技能性目标 尝试测量的基本方法. 情感性目标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养成事实......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83 推荐程度:
『生物』九年级生物复习课教案
·生物公开课教案. 课题:第三专题生物的呼吸. 授课人:魏泽祯. 时间:2007年4月20日. 地点:胶州市二十八中学. 课型:九年级第二轮复习课.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生......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058 推荐程度:
『生物』《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四单元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 第一节第2课时:.输血和血型教案. 柳州市十八中 唐韶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①了解正常人的血量②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③模拟血型.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68 推荐程度:
『生物』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
·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很多种类的藻类和原生动物。所以,我们认为这一段河水已经富营养化。根据我们的观察,河流周围的摊贩和小吃店经常将洗碗、洗菜甚至宰杀鸡鸭的水倒入河中,这些水要么含有大......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383 推荐程度:
『生物』细胞呼吸教学案
·全面理解无氧呼吸 ①对无氧呼吸概念的理解应抓住以下三点:第一,条件:不需要氧气,只要相应的酶;第二,物质变化:...【例3】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820
❻ 九年级上册生物的血型与输血这一节,去辨别血型(很多人就说谁和谁凝集,谁和谁不凝集的)如何辨别血型
血型
一般分为4种,A,B,AB,O型
一般取A型血清与b血清将血液分别滴在上面,看是否发生结块
若a发生结块b未发生,则为b型血
若b发生结块a未发生,则为a型血
若ab都发生结块,则为ab型血
若ab都没发生结块,则为o型血
❼ 请问哪位好心人有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形形色色的生物"说课稿不胜感激!!!
http://www.shengwu.com.cn/Soft/ShowSoft.asp?SoftID=755
❽ 输血与血型的资料
输血配型的原则是输入的红细胞不能具有受血者所缺的抗原。临床器官移植中选择供者和受者时,必须使红细胞血型相配合,其原理与输血配型完全相同。 红细胞血型 有26个血型系统,包括红细胞抗原400多种。与人类输血关系最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统,其次是Rh血型系统。 1.ABO血型系统及其亚型:ABO抗原受控于H、A、B基因,不同个体红细胞膜上表达不同的抗原,形成了A、B、O、AB四种正常型别和许多亚型。ABO血型系统的共同特点是红细胞上含有某种抗原,红细胞上就不存在对应的抗原。ABO血型系统正常型别和绝大多数亚型个体均符合这种规律,故可根据此规律用血型单克隆抗体检测红细胞上的抗原(正定血型),或用标准红细胞检测检者血清中的抗体(反定血型)来判断被检者血型。此外,体液中还存在小分子可溶性ABO血型抗原的型物质,为半抗原。可通过被检者唾液中型物质的检定来辅助鉴定血型。 2.Rh血型系统:Rh血型能识别的抗原共43种,常见的抗原有五种,分别是D、C、E、c、e。此系统与ABO系统不同的是很少有天然抗体,大部分抗体均由免疫刺激后产生。由于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故常以其存在与否定为Rh阳性或阴性。 【临床意义】 1.溶血性输血反应:①ABO血型鉴定主要用于献血与输血,如硬献血者与受血者血型不同则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②Rh阴性的患者输入Rh阳性和血液后,可刺激病人产生免疫性抗体,当再次接受Rh阳性血液时,可造成溶血反应甚而导致病人死亡。 2.新生儿溶血症:“O”型血母亲孕育A型或B型血胎儿时,或Rh阴性的母亲孕育了Rh阳性的胎儿后再次妊娠时,即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症;若Rh阴性孕妇曾输过Rh阳性血液,则第一胎就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3.某些原因不明的输血反应时,应考虑少见的血型抗原刺激。 4.ABO血型与遗传有关,故在法医学上常用于亲子鉴定。 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病人血清加献血者红细胞,献血者血清加病人红细胞,二者均无凝集、证明血型相同且无其他特殊凝集素,可输血;否则不可输血。 其他血型系统:临床还可见到MNSs系统、P系统、Lewis系统、Diego系统、Kell系统、Ii系统等十分罕见的血型系统。
❾ 医学生物学基础教案怎么写
网络
一分钟了解生物医学00:46
生物医学
学科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
生物医学是综合医学、生命科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前沿交叉学科,基本任务是运用生物学及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命科学,特别是医学中的有关问题。
生物医学是生物医学信息、医学影像技术、基因芯片、纳米技术、新材料等技术的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基地,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提出、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形成了现代系统生物医学,是与21世纪生物技术科业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领域,是关系到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和人类自身健康的重要工程领域。
中文名
生物医学
外文名
biomedicine
基本问题
运用生物工程技术手段研究
主要手段
电子信息技术结合医学临床
快速
导航
研究内容生物医学就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文献
生物医学概念
生物医学是生物医学信息、医学影像技术、基因芯片、纳米技术、新材料等技术的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基地,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提出、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形成了现代系统生物医学,是与21世纪生物技术科业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领域,是关系到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和人类自身健康的重要工程领域。
研究内容
·医药微生物学 - 分离致病微生物,以用于鉴别和挑选敏感抗生素治疗。适用于对髓膜炎、食物中毒及军团病等疾病的诊治。
生物医学细胞
·生物医药-研究疫苗、糖类、酯类、蛋白质、酶、多肽、核酸和转基因产品等对生物体,特别是对人体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作用。由于生物医药毒副作用很小,大多情况下可以达到对疾病治疗的目的,必将成为医学领域的新兴学科和热门专业。
·临床应用化学 -通过分析血液及其他生物物质,协助诊断像糖尿病等疾病。通过进行毒物学研究,测试肾脏和肝功能,并协助进行疗程监测。
·输血技术-生物医学家是医院血库及输血服务的运作中介,负责为救治病人进行输血及血浆分镏的准备工作,并确保捐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会相互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