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素描教学

素描教学

发布时间: 2020-11-19 06:36:42

㈠ 初中素描教学几个重要的基本点

一、培养观察方法
观察是认知客观事物的根本方法。所以素描教学中我们要正确地及时指导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进而系统地指导和培养他们的观察方法和素描认知力,如此方能让同学们明确掌握素描的表现法度。
1.透视
透视的本质就是合乎科学规则地再现物体的实际空间位置,素描不是抽象主义,所以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用透视的眼光观察物体,如此方能掌握在平面上展现形体的空间和立体感。为此,我们要先通过摆放结构相对简洁的静物来让学生进行初步观察和认知,以此来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构图和处理画面上的空间关系,掌握素描的细节特征、表现技巧。待到同学们掌握了基本的透视观察法后,再逐步过渡到复杂的组合体,这样来培养学生多角度正确的观察方法,让他们掌握怎样描绘体现美感的事物。
2.比例
比例是绘画的尺度。学习素描首先就要指导学生会用比较的、相对的眼光来观察,这样才不至于在画面上致使事物表现比例失调。譬如,一根筷子在不折断的情况下,怎样让它变短,在绘画表现中我们通常画一根比它更长的来放到一起相比。实际绘画中,物体各部分之间的长、宽、高的客观比例是定值,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整体观察进行同步比较,从而在作画中掌握科学比例布局,这样下笔就不会陷入局部。
总之,学习美术首先就要学会观察,养成科学的观察习惯,然后再辅以练习,才能掌握形体轮廓的表达技巧,才能掌握素描的表现精髓。

如何自学人物素描 素描入门自学教学视频

  • 练线条

    线条的美感会直接影响整个画面,不止素描,只要和一切手绘有关的,线条都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

    如下图,练习各种线条。

㈢ 如何画汽车素描教学最好是图文教程。

教学步骤
线条练习。线条是画素描的基础,首先要训练好下笔的轻重、疏密,练习中要注意线条的灵活性和流动性,以便画出事物的层次感。
学会观察事物。素描中构图是很重要的一步,在学会了画线条后,要学会观察事物,像是事物的位置、大小、高宽比例,以便精准构图。
学会使用辅助线条。素描的空间感很强,因此需要很好地掌握辅助线条的运用来体现空间感,比如说要适当地增加中心线、一些内部的虚线来加强所绘事物的层次感。
掌握明暗规律。画素描的时候除了事物要体现空间感,还要注意事物的明暗变化,这需要通过运用线条间的重叠与交织、松紧与轻重的变化来体现事物的亮面与暗面的变化。
静物写生。在熟练掌握上述步骤后就可以正式开始作图啦,先仔细观察事物,然后画出事物的大致轮廓,通过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出事物的空间感、明暗变化,最终就可以画出一幅完整的素描图啦。

㈣ 怎样让素描课变得有意思

和学生互动起来,掌握学生的心理,还有有你的想象力,最好能与学生打成一片。。。。。方法很多关键看你自己的把握~~~~~~~~~~管理好了学生也能提高他们的成绩

㈤ 求一个素描全套教学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7l7t5ld8dM/看着你想的那个人的相片画
你自己看于萍的范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3NzM2MTUy.html(这个相对基础一点)

㈥ 零基础:素描教学视频!!!

这个未来画家技来法系源列就是针对你这个情况设计的教程

我用匿名说两句实话

请你忽略这个老头令人蛋疼的表情,和欠揍的配音。以及里面做作的动作。

其实这个教程的水平一般,不过很按部就班。所以很适合作为入门的你,里面连怎么选素描纸都讲了,讲的那么认真,配合音乐会让初学者有一种自己即将步入艺术殿堂的错觉。。。

不过对初学者是很好的!

我到网络搜了一下,更让人蛋疼的初学教程大有人在,看了视频,让人有一种如果这个老师在你身边,你都不敢轻易接近的感觉

所以我推荐你的这个教程应该是最好的了,几年前我就用这个教程来回答类似于你的这样的提问的。看完了你可以在网上找这个系列的其他教程,认准这老头就好了。

如果它能把你带入门,就完成她的任务了。再深入学习的时候,你就有主见了,可以自己去找

㈦ 如何创建更有效的素描课堂教学

1、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何愁教不好?他们自己也会学了.
2、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
3、教师自己要有文本解读能力,课堂上要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要重视教学,培养学生用“我手写我心”.文章不在于技巧,关键在于富有真情实感.
5、掌握一些实用的教学法,多向名家学习,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技能和方法,比如老一辈的教育家一些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特级教师的教学方法.

㈧ 儿童如何学素描

一、要了解儿童学素描的心理特点。
以前的儿童学习素描只一个劲儿地画几何体和静物,什么透视啦、色调啦,弄得学生头晕眼花,无所适从。学生表面上在画画,其实内心十分抵触,在他们眼里,这不是他们所喜欢的,课堂气氛不佳,教学效果总是不理想。然而,孩子毕竟是孩子,儿童画是不能与成人画相提并论的。教儿童学素描与教成人的专业素描有着本质的不同。成人学素描是以提高技法为目的,强调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以准确的形体来表现物体的真实感。而儿童学素描则应是以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为主要目的,他们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心中的感受,画面效果可能是古怪离奇,但却是奇趣横生的。
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探讨,我寻找出一套可行的素描教学方法:
1.我们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喜欢想象和幻想,他们并不喜欢被成人的东西束缚,总希望表达自己的想法。
2.我们要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有的孩子并不是画不好素描,而是未到“火候”,老是把握不住直线弧线的画法,这是与他们的发育尚未健全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过分追求所画对象的形体结构、比例透视的准确度,既不合情理,更不符合儿童的生理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接受能力,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3.我们要学会运用易接受的素描技法来启发儿童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其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运用素描的基本要素构成画面,使复杂的形态几何化、简单化,并通过观察、思考来提炼生活情节,多关心周围的事物,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画出一张题材内容有意义的创作式的素描。这样一来,就会使儿童产生表现的欲望,画出对生活的体验。
在素描实验班的教学中,我第一次引入激发儿童想像力的新课题:素描的情景创作画“战争与和平”。我尝试抛开原来复杂的素描教学体系,只要求孩子理解素描的基本特征和技法,不以形的准确与否为主要标准,而是充分激发孩子的想像力,让他们在运用素描语言的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的构思新奇、个性强烈、有思想内涵的作品。如:有个孩子运用素描的技法画了一张复杂的画面,其中的主角--地球,头戴钢盔在保护自己的脑袋,免受自然和战争灾害的伤害。孩子能从关心人类生存的角度去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和追求和平的理想,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4.把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简单化。概括为:(1)点、线、面的安排;(2)空间感、立体感、色调的烘托处理;(3)简单的透视理解、构图的方法;(4)带趣味性主题情景的表现。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儿童学素描的心理、生理特点,不要灌输给孩子过多的美术知识,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
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现象及解决办法。
在素描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忽视想像力在教学中的作用,以为学素描就是画石膏几何体和静物,只要画出对象的结构、比例、明暗和空间关系就行了。还有的教师只让他们按教材中所谓“标准范画”来画,以至学生画出来的素描“千人一面”,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
记得有一次,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没有素描基本功,对自己画奸素描失去了信心。我鼓励他说:其实,你画得并不差,你能否换个思路和角度来表现自己的想法?画素描未必一定要画几何体,你可以把素描的形象加以联想,如圆球联想为猫的脑袋、圆柱体联想为弹簧……在启发之下学生绘画的兴致大发:“原来素描也可以这样来画,太好玩啦!”
对儿童进行想像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1.想像力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想像力就没有创造力;2.培养儿童的想像力,有助于儿童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当然,想像力的培养也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如果不及时给予引导,那些想入非非、荒诞的、歪曲现实的空想会对儿童的精神产生不良的后果。
三、利用素描的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画面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在儿童开始学画素描的阶段,有其特殊的规律。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要依照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孩子们是会画好素描的,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乏富有想像力和表现力的佳作。
素描静物写生步骤图

㈨ 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具体是什么

强调素描基础训练严格的程序性和系统性,继承了巴洛克艺术开始时的明暗法,在融合了前人及古典主义诸多优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归纳出了素描中塑造形体的表现手段“五大调子”。

巴维尔·彼得罗维奇·契斯恰科夫(ПавелПетрοвичЧистяков,1832.6.23——1919.11.11),俄罗斯美术教育家。擅历史画、风俗画、肖像画。在创作上,契斯佳科夫追求历史情节戏剧化和充分展现人物的心理内容。

影响:教学思想极其有力地推动了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更是培养了列宾、苏里科夫等俄罗斯绘画史上最为重要的画家。

(9)素描教学扩展阅读:

人生经历:

生于平民家庭,1849年入皇家美术学院,他最亲近的老师是巴辛(П.В. Басин,1793——1877)教授。学习期间因课堂素描和速写成绩优异而获得多项银奖。毕业后一度在圣彼得堡图画学校任教。1860年在名为《总主教格尔莫根在狱中》的命题创作竞赛中获得小金质奖章。

1861年在名为《大公夫人索非亚·维托夫托夫娜在大公瓦西里·捷姆内的婚礼上》的命题创作中获得大金质奖章,从而荣获学院奖学金于1863年到欧洲旅行。旅行期间,到过柏林、德累斯顿、布拉格、波恩,在巴黎、罗马工作过,在意大利时间最久,深受学院派传统的熏陶,至19世纪70年代初归国,返回圣彼得堡美术学院。

在国外期间,他创作了《罗马乞丐》、《茨冈女孩头像》、《准备参加公共舞会的法国人》等作品,因而被接收为学院绘画院士。之后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教育活动,新的创作不多,最重要的作品有《乞丐们》和《老贵族》。

1892年,被任命为学院会议委员,最高艺术学校教授和镶嵌艺术工作室主任。

热点内容
胃有哪些 发布:2025-05-13 21:28:01 浏览:31
教学用琴 发布:2025-05-12 15:51:55 浏览:241
嘉美通教育 发布:2025-05-12 12:47:44 浏览:677
生物国家集训队 发布:2025-05-12 11:14:08 浏览:444
师德教师学习永恒 发布:2025-05-12 10:35:37 浏览:846
学生调戏老师 发布:2025-05-12 06:02:30 浏览:14
抗癌生物 发布:2025-05-12 05:09:05 浏览:656
巨鹏生物 发布:2025-05-12 03:15:27 浏览:869
丝足老师 发布:2025-05-12 01:30:24 浏览:608
当教师好还是公务员好 发布:2025-05-12 00:53:30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