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舞造型教学
A. 国标中的摩登又分哪几种
国际标准舞(International Standard)
国际标准交谊舞,又称“体育舞蹈”,原名称做“社交舞”,英文为“Ballroom Dancing”,为欧洲贵族在宫廷举行的交谊舞会,法国革命后,Ballroom Dancing流传民间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将该舞蹈散播到全球各地,并形成一股跳舞热潮,至今不衰。
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交舞”从“社交”发展为“竞技”,将单一的舞种发展为摩登舞、拉丁舞两大系列的十个舞种,并在1904年成立了"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这个组织将当时欧美流行的舞姿、舞步、方向等整理成统一标准,制定了有关舞蹈理论、技巧、音乐、服装等竞技的标准,公布为“国际标准交谊舞舞厅舞”(简称“国标舞”),为世界各国所遵循,英国的黑池甚至成了“国标舞”的圣地。目前,世界各国将国际标准舞易名为“体育舞蹈”,欲将舞蹈运动纳入体育运动项目。拥有74个会员国的“国际舞蹈运动总会”(International Dance Sport Federation)于1997年9月4日正式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员,2000年成为悉尼奥运会表演项目,2008年将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国标舞中的拉丁舞包括:桑巴,伦巴,斗牛,恰恰,牛仔。这五个舞种无论在社交场合还是在体育舞蹈比赛中都广为流传。一般是两个人一起跳,一个男士和一个女士。持握姿势各有不同,有时亲密相拥,有时舞伴相互单手相握。这些舞中的姿势都已经标准化和分类成各种不同的级别以便于教学,有国际上统一的用语,技术,节奏,拍子。但是也不尽然,这些舞都有各种不同的起源。
罗马语系(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起源于古老的拉丁语,遍及大多数美洲地区,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化。有三种舞来自这个地方,一个来自西班牙或法国,另一个来自美国,促成了现在这套国际标准舞---拉丁舞。提及拉丁舞这个术语,这里是拉丁和美洲的缩写,而不是指地理上的拉美地区。来自拉美地区的这三种舞是由本土,欧洲和黑人舞蹈熔合而成的。在初期,欧洲的征服者们从西非的各地进口黑人到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主要原因是他们很难劝服本土的人为他们而工作。这些黑人如此之多,以至于到了1553年时,数量已超过了墨西哥的欧洲人,总督命令西班牙的查尔斯禁止黑人的进一步流入。舞蹈在所有的三种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欧洲人,黑人和本土人在1569年,墨西哥的总督下令埋葬阿乏台克人的日历,因为黑人主要的娱乐已经变成舞蹈,并在那里流行起来。接着,总督颁布法令,跳舞只能在星期天和节日的下午2:00到6:00钟。
到了17世纪至18世纪,三种文化的逐渐融合导致了一种新的文化产生克立奥耳语 。由于欧洲舞蹈传入拉丁美洲,他们逐渐接受了这种文化。在古巴,随着切分音节奏的流行,对面舞变成了哈巴聂拉舞(一种类似于探戈的舞蹈)。后来,随着与酒吧音乐节奏的融合,切分音变得越来越强变成了 “son”的缩写。1795年这种节奏就已在巴西使用,其中有一首歌(情歌)在19世纪之际之时在欧洲变得很流行。复杂的切分音节奏,现在已经成为所有拉丁舞的特征。
----1924年,英国伦敦,由英国发起欧美舞蹈阶人士,在广泛研究传统宫廷舞,交谊舞及拉美国家的各式士风舞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规范和美化加工,于1925年正式颁布了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四种舞的步伐,总称摩登舞。并将此种舞蹈首先在西欧推广并进行了比赛,继而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受到了许多国家的欢迎和喜爱。
----1950年,英国“黑池”,由英国ICBD(世界舞蹈组织)主办了首届世界性的大赛“BLACKPOOL DANCE FESTIVAL 1950”(“黑池舞蹈节”),并把规范后的舞蹈命名为国际标准交谊舞,以后每年的五月底,在英国的“黑池”举办一届世界性的大赛。随着此种舞蹈在世界的不断推广,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摩登舞中又增加了维也纳华尔兹。
----1960年,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的民间舞经过了规范加工后又增加了拉丁舞的比赛,拉丁舞也有五种舞:伦巴、恰恰恰、桑巴、牛仔、斗牛。摩登舞和拉丁舞风格迥异。
----摩登舞除了探戈外,都源于欧洲大陆,它的音乐时而激情昂扬,时而缠绵性感,动作细腻严谨,穿着十分讲究,体现欧洲国家男士的绅士风度和女士们的妩媚。男士需身着燕尾服,白领结;女士则以飘逸,艳丽长裙表现出她们的华贵、美丽、高雅、闺秀之美态。
----拉丁舞除斗牛舞外,都源于美洲各国,它的音乐热情洋溢,奔放特具节奏感。以淋漓尽致的脚法律动的引导,自由流畅,展现女性优美线条,动人入情,气氛迷人,生动活泼,热情奔放,充分表达了青春欢乐的气息,男士展现骠悍钢强,气势轩昂,威武雄壮的个性美。
国标舞分拉丁与摩登两种,拉丁有桑巴\恰恰\伦巴\斗牛\牛仔,摩登有维也纳华尔兹\华尔兹\狐步\快步\探戈,共10种
B. 摩登舞的特点要求有哪些
摩登舞动作中"帖身",这个难题是摩登舞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在摩登舞在整个舞蹈过程中,舞伴之间的"帖身"位置,舞伴之间是通过这种"贴身"去传递舞蹈信息,运用这种身体语言,引导舞伴完成舞蹈动作的。在整个舞蹈过程中保持 "帖身",难度是相当大的,是要求舞者做到身体其它一连串部位的规范要求的配合,即:从头到脚、手架、出步、舞伴之间姿势和体位等等,各部位都必须做足功夫,以及处理好自己的重心和舞伴之间在舞蹈演绎过程中的共同重心,才能做到"贴身"。而只有保持这种"贴身",才能传递舞蹈信息给舞伴,引导舞伴完成舞蹈动作,从而以优美的整体造型,展示摩登舞的舞蹈美给人们。同时,通过这种身体语言传递,帮助舞伴在舞蹈过程中能更好的伸延,舞姿能得以充分的舒展,享受摩登舞带来的快乐。可以说,舞者如能自如地做好"贴身"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摩登舞的技巧了。 舞者在学习摩登舞时如果忽视这一点,做不到这种"贴身",舞者往往会出现一连串的问题:比如舞伴之间经常出现对抗力,舞伴之间动作不协调导致你拉我扯、冲冲撞撞的情况,从而失去摩登舞的特点。更无法表现出摩登舞的美感,结果舞者也会感觉越跳越辛苦。而实际上,有很多摩登舞者都知道这种"贴身"的重要性,特别是初学者和部分业余爱好者,(没有固定舞伴的更容易犯这个错误)由于没有相对较规范的训练,或没有资质较好的老师指导,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也注意了"贴身",但仍然跳得很不自然,出现离身走位(姿势体位的走样)的情况,这与其未能掌握摩登舞的其它基本要求有关。正如前面所述的,要做好"贴身",舞者身体其它各部位都必须做足功夫,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做不好这部分要求,就必然影响那一部分的发挥,导致整体的不协调。所以舞者在学习摩登舞时就必须注意它的综合基础,排除急于求成的思想。要齐头并进地训练基础动作,不要只注重这部分而忽视另一部分要求,注意综合基础的全面提升。才能真正掌握"贴身"这一特点。
C. 摩登舞有几种
标准舞(Standard) 又称"摩登舞"。体育舞蹈项群之一。内容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特点是由贴身握抱的姿势开始,沿着舞程线逆时针方向绕场行进。步法规范严谨,上体和胯部保持相对稳定挺拔,完成各种前进、后退、横向、旋转、造型等舞步动作。具有端庄典雅的绅士风度。曲调大多抒情优美,旋律感强。服饰雍容华贵,一般男着燕尾服,女着过膝蓬松长裙。
D. 摩登舞的荷叶步怎么跳
摩登舞头部动作教学 头部动作 Head Movements 在我的理念里,女士的头部动作必需扮演以下两个角色: (1)产生更好的线条,不管是单方或是双方的。 (2)维持平衡。 .
E. 急求!!!摩登舞 华尔兹 右旋转教学的转度
华尔兹的右旋转和减弱右旋转的前三步一样都是3/8周。后三步右旋转1-2是1/2周,2-3是3/8周;减弱右旋转的1-2是1/2周,2-3是1/8 周。
F. 国标舞是什么
尊敬的丢了那些花儿:
国标舞的历史
国际标准交谊舞,又称“体育舞蹈”,原名称做“社交舞”,英文为“Ballroom Dancing”,为欧洲贵族在宫廷举行的交谊舞会,法国革命后,Ballroom Dancing流传民间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将该舞蹈散播到全球各地,并形成一股跳舞热潮,至今不衰。
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交舞”从“社交”发展为“竞技”,将单一的舞种发展为摩登舞、拉丁舞两大系列的十个舞种,并在1904年成立了"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这个组织将当时欧美流行的舞姿、舞步、方向等整理成统一标准,制定了有关舞蹈理论、技巧、音乐、服装等竞技的标准,公布为“国际标准交谊舞舞厅舞”(简称“国标舞”),为世界各国所遵循,英国的黑池甚至成了“国标舞”的圣地。目前,世界各国将国际标准舞易名为“体育舞蹈”,欲将舞蹈运动纳入体育运动项目。拥有74个会员国的“国际舞蹈运动总会”(International Dance Sport Federation)于1997年9月4日正式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员,2000年成为悉尼奥运会表演项目,2008年将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国标舞中的拉丁舞包括:桑巴,伦巴,斗牛,恰恰,牛仔。这五个舞种无论在社交场合还是在体育舞蹈比赛中都广为流传。一般是两个人一起跳,一个男士和一个女士。持握姿势各有不同,有时亲密相拥,有时舞伴相互单手相握。这些舞中的姿势都已经标准化和分类成各种不同的级别以便于教学,有国际上统一的用语,技术,节奏,拍子。但是也不尽然,这些舞都有各种不同的起源。
罗马语系(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起源于古老的拉丁语,遍及大多数美洲地区,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化。有三种舞来自这个地方,一个来自西班牙或法国,另一个来自美国,促成了现在这套国际标准舞---拉丁舞。提及拉丁舞这个术语,这里是拉丁和美洲的缩写,而不是指地理上的拉美地区。来自拉美地区的这三种舞是由本土,欧洲和黑人舞蹈熔合而成的。在初期,欧洲的征服者们从西非的各地进口黑人到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主要原因是他们很难劝服本土的人为他们而工作。这些黑人如此之多,以至于到了1553年时,数量已超过了墨西哥的欧洲人,总督命令西班牙的查尔斯禁止黑人的进一步流入。舞蹈在所有的三种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欧洲人,黑人和本土人在1569年,墨西哥的总督下令埋葬阿乏台克人的日历,因为黑人主要的娱乐已经变成舞蹈,并在那里流行起来。接着,总督颁布法令,跳舞只能在星期天和节日的下午2:00到6:00钟。
到了17世纪至18世纪,三种文化的逐渐融合导致了一种新的文化产生克立奥耳语 。由于欧洲舞蹈传入拉丁美洲,他们逐渐接受了这种文化。在古巴,随着切分音节奏的流行,对面舞变成了哈巴聂拉舞(一种类似于探戈的舞蹈)。后来,随着与酒吧音乐节奏的融合,切分音变得越来越强变成了 “son”的缩写。1795年这种节奏就已在巴西使用,其中有一首歌(情歌)在19世纪之际之时在欧洲变得很流行。复杂的切分音节奏,现在已经成为所有拉丁舞的特征。
----1924年,英国伦敦,由英国发起欧美舞蹈阶人士,在广泛研究传统宫廷舞,交谊舞及拉美国家的各式士风舞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规范和美化加工,于1925年正式颁布了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四种舞的步伐,总称摩登舞。并将此种舞蹈首先在西欧推广并进行了比赛,继而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受到了许多国家的欢迎和喜爱。
----1950年,英国“黑池”,由英国ICBD(世界舞蹈组织)主办了首届世界性的大赛“BLACKPOOL DANCE FESTIVAL 1950”(“黑池舞蹈节”),并把规范后的舞蹈命名为国际标准交谊舞,以后每年的五月底,在英国的“黑池”举办一届世界性的大赛。随着此种舞蹈在世界的不断推广,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摩登舞中又增加了维也纳华尔兹。
----1960年,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的民间舞经过了规范加工后又增加了拉丁舞的比赛,拉丁舞也有五种舞:伦巴、恰恰恰、桑巴、牛仔、斗牛。摩登舞和拉丁舞风格迥异。
----摩登舞除了探戈外,都源于欧洲大陆,它的音乐时而激情昂扬,时而缠绵性感,动作细腻严谨,穿着十分讲究,体现欧洲国家男士的绅士风度和女士们的妩媚。男士需身着燕尾服,白领结;女士则以飘逸,艳丽长裙表现出她们的华贵、美丽、高雅、闺秀之美态。
----拉丁舞除斗牛舞外,都源于美洲各国,它的音乐热情洋溢,奔放特具节奏感。以淋漓尽致的脚法律动的引导,自由流畅,展现女性优美线条,动人入情,气氛迷人,生动活泼,热情奔放,充分表达了青春欢乐的气息,男士展现骠悍钢强,气势轩昂,威武雄壮的个性美。
国标舞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国际标准交谊舞作为一项高贵优雅的运动,不但可以调适现代人忙碌的生活,舒展身心, 并且有良好的社交功能。由于她实质上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经济水平,世界各国各地区竟相提倡,风行日盛,我国自一九八六年正式引进后,随着这几年的大力推广,发展迅速。
1986年,文化部宣布成立了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并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国际标准舞会演,由此每一年举办一届,(广东选手已连续获8届职业最高级别摩登舞冠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一代人的辛勤耕耘,如今,国标舞事业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关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项,从1998年开始,国标舞将被列入中国文化部“荷花奖”的评奖单项,国标舞事业从此又将开辟一个崭新的篇章.
在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全国各省市(包括一些中小城市)都成立了国际标准舞协会,跳国标舞,学国标舞的人越来越多。北京电视台播放的国际标准交谊舞教学节目收视率很高,有关人员保守地估计,北京就有80万至100万人喜欢跳交谊舞,而且跳舞的人越来越年轻化。近年来,广州、北京、上海、郑州、南京、哈尔滨、武汉、重庆、宁波、深圳、南昌等地国标舞事业发展迅猛.
G. 摩登舞要怎样教
你是教多大抄的人?如果教小孩子袭的话,就多点实际的,别说什么历史啊前景什么的,因为与其说你是给孩子们上课不如说是给家长表演,付出的钱要和所得成正比,这就是家长的想法,记住基本功15分钟,休息2-5分钟,做的时候要说要领,要出手矫正他们的动作(这是关键)在动作上不要批评任何人,捣蛋的孩子除外,你要有自己的计划,基本3个月一个循环,也就是说在三个月中你要计划好每天的计划,要教什么还有动作的要领,这是刚开始的时候,习惯以后就不用了,基本功结束要教新东西了,暂且不谈,你说的是第一堂课,那我就说说吧。一、自我介绍,记住不要太多话,时间宝贵,认识他们可以在教学时熟悉,二、教导摩登是高雅的艺术,希望大家好好学,然后大致说下以后会学到哪些华丽的动作,适当示范几个POSS(好看的那种),当他们羡慕时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记住这些只能花一刻钟的时间,然后步入正题,“基本功是最重要的,你们以后会比我跳得更好”,那么开始职业性的教学吧,“今天我们就走进摩登的第一步。。。。”第一节课就是教基本功,好了,就这些了,我也就这点见解,希望对你有用,加油哦!
H. 如何跳好摩登舞
国标舞中的拉丁舞包括:桑巴,伦巴,斗牛,恰恰,牛仔。这五个舞种无论在社交场合还是在体育舞蹈比赛中都广为流传。一般是两个人一起跳,一个男士和一个女士。持握姿势各有不同,有时亲密相拥,有时舞伴相互单手相握。这些舞中的姿势都已经标准化和分类成各种不同的级别以便于教学,有国际上统一的用语,技术,节奏,拍子。但是也不尽然,这些舞都有各种不同的起源。
罗马语系(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起源于古老的拉丁语,遍及大多数美洲地区,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化。有三种舞来自这个地方,一个来自西班牙或法国,另一个来自美国,促成了现在这套国际标准舞---拉丁舞。提及拉丁舞这个术语,这里是拉丁和美洲的缩写,而不是指地理上的拉美地区。来自拉美地区的这三种舞是由本土,欧洲和黑人舞蹈熔合而成的。在初期,欧洲的征服者们从西非的各地进口黑人到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主要原因是他们很难劝服本土的人为他们而工作。这些黑人如此之多,以至于到了1553年时,数量已超过了墨西哥的欧洲人,总督命令西班牙的查尔斯禁止黑人的进一步流入。舞蹈在所有的三种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欧洲人,黑人和本土人在1569年,墨西哥的总督下令埋葬阿乏台克人的日历,因为黑人主要的娱乐已经变成舞蹈,并在那里流行起来。接着,总督颁布法令,跳舞只能在星期天和节日的下午2:00到6:00钟。
I. 摩登舞的形体移动要点
摩登舞是移动性很强的舞蹈,整个形体在惯性中移动。形体移动惯性流量的大小,是习舞者综合技术的集中反映,值得认真探索体验。不仅做到形体移动垂直稳定,更重要的是轻快流畅。
一、上身重心移动的引导:行话说的要感悟用身体来跳舞,其实就是用上身重心的移动来引导头颈眼视、左足右足、左肩右肩的移动,即以上身为中心,带动上下左右。换句话说,头颈眼视、手势舞架、支撑足和移动足,都是跟随上身重心的移动而移动的,不能先动足后动身体。
其要点是:1、前进步,上身重心首先前移超过支撑足的足尖;
2、后退步,上身重心首先后移超过支撑足的足跟;
3、从降的低位到升的高位要先用上身重心去移动摆荡;
4、凡有转度的步伐都要先转动身体;
5、花步造型同样要先由身体的倾斜下腰去带动头部和肩部的倾斜,以便展现出形体在不平衡中求平衡的舒展美。
总之,上身重心移动的引导,是惯性流量产生的先决条件,大前提。
二、上身自然重量的运用:摩登舞中的华尔兹最显著的特点是形体起伏不定,摆荡倾斜,深波浪式的流动。因此,做好降升动作格外重要。摩登舞中除探戈外都是有降升的。充分运用上身的自然重量是做好降升动作形成惯性流量的重要因素。
其要点是:
1、下降时,上身自然重量随重心前移或后移快速弧线移动下坠,但不能松胯松腰;
2、上升时,上身自然重量随上身重心的摆荡而迅速斜向移动上扬,致使肩部自然倾斜但不能耸肩;
3、从平位到低位,从高位到低位,上身自然重量快速下坠产生的惯性要大;
4、在既有摆荡又有转度的步伐中,上身自然重量迅速上扬所产生的惯性要控制其大小,以适应转度的大小;
5、无论上身自然重量的下坠或上扬,都要控制好胯以上整个形体和舞姿的垂直稳定和定型定位,不能变形。
三、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柔韧:在有降升的步伐中,上身自然重量的下坠或上扬,离不开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柔韧、曲伸、弹性所产生的惯性,两者是相互依存的。膝踝的柔是松弛,韧是有力。膝踝的弯曲为降,伸直为升。膝踝的曲伸必然产生弹性,其惯性致使形体移动流量增大。
它的要点是:
1、有降的前进步,由于上身重心前移引导,重量快速下坠,踝关节放松向前弯曲,特别是支撑足的膝盖下降大大超过足尖,其惯性促使形体滑翔式的快速前移;
2、有降的后退步,由于上身重心后移引导,重量快速下坠,膝关节自然向后弯曲,特别是支撑足的大腿根部下降大大超过足跟,其惯性致使形体滑坡式的快速后移;
3、有升的前进步或后退步,由于膝踝先曲后伸的弹性,其惯性促使上身重心、重量由低位向高位迅速移动上扬,形成摆荡之势,从而顺势完成自然倾斜和规定的转度;
4、膝踝放松弯曲而降一定要降透,膝踝有力伸直而升一定要升够,降透升够才能形成深波浪式的流动感。
四、支撑足蹬地板的推力:形体移动的惯性流量,最关键的是支撑足蹬地板的推力。为什么说支撑足与移动足的关系要以支撑足为主,其原因就在于支撑足的推力是形体移动惯性流量的动力所在,它推动形体和移动足的移动。移动足只是随上身重心的移动而移动,随支撑足的推力而开胯延伸,而不能用移动足的移动去消减支撑足的推力。没有支撑足的推动力,哪来的惯性流量?形体重心移动的引导、上身重量的下坠上扬、膝踝的柔韧曲伸,都是为支撑足蹬地板推力作铺垫的,而支撑足的推力反过来又是为整个形体移动的惯性流量服务的。因此,支撑足要做到随形体重心移动引导快而降升快、推力快、收足快,实现发力无痕迹,去势无断口,形体自然流动。
支撑足推力的要点是:
1、前进步,无论是从平位到低位、从低位到高位、从高位到高位、从高位到低位,也无论是闭式位、外侧位、开式位,只要是前进步,支撑足必须:①、足跟离地,②、足掌支撑身体重量,③、足掌用力蹬地板向前滚动产生推力,④、腿部斜直。从而推动形体重心快速前移。
2、后退步,支撑足则是:①、足尖离地,②、足跟承受身体重量,③、足跟用力蹬地板向后滚动产生推力,④、腿部斜直。从而推动形体重心快速后移。
3、凡是连续后退步的触足点要求足掌触地的步伐,哪前一个后退步完成后的支撑足就不能起尖用足跟蹬地板推力,而要快速落跟起跟用足掌蹬地板推力。
4、凡轴转,不论转度多少,都是用支撑足的足掌压地板转动。
5、凡跟转,不论转度多少,都是用支撑足的足跟压地板转动。
总之,习舞者要非常重视支撑足的“三个快”和推力的“四个细节”。
五、移动足触足点的滚动:摩登舞要求每一步都要坚实,坚实的含义是既稳定又要推力。每移动一步,都要借前一步的惯性而移动,同时又为下一步做好准备。这就要求移动足移动到位时的瞬间足部与地面的触足点必须滚动,否则交换重心时支撑足既不稳定又无法推力。因为支撑足与移动足是相互交换的。前一步右足是支撑足,左足是移动足,而下一步必然要交换重心,左足完成移动到位后成为支撑足,右足完成推力收足后就成为移动足了。因此,支撑足的推力是与移动足移动到位交换重心那一瞬间触足点的滚动是紧密相连的。有降的步伐,移动足开胯延伸,前进通常是足跟触地,滚动到掌尖,后退通常是尖掌触地,滚动到足跟。有升的步伐,往往是足的全掌触地,滚动到足的前掌。左足和右足重心的交换,支撑足和移动足的交换,其足部触足点跟掌尖或尖掌跟的滚动配合,是习舞者掌握地板技术的重要环节。因为它是产生惯性流量相当重要的因素。
其要点是:
1、有降的低位前进,移动足到位,跟掌分明,先跟后掌,压掌起跟,其惯性可使形体迅速到达垂直位,也就是通常说的足到身到垂直,可使后一支足随形体前移而借惯性自然收足到垂直位,可使移动足交换重心成为支撑足向前滚动到掌尖蹬地板推力;
2、有降的低位后退,移动足到位,掌跟分明,先尖掌后足跟,压跟起尖,其惯性可使形体和前一支足迅速到达垂直位,同时向后滚动到足跟蹬地板推力;
3、有摆荡的身体上升的前进或后退,移动足到位,全掌与前掌分明,先全掌后前掌,其惯性可使形体和后一支足迅速到达垂直位,促使肩部自然倾斜和完成规定的转度;
4、从高位到高位,移动足到位,由前掌压地板承受身体重量,其惯性可使形体保持高度迅速到达垂直位,重心十分稳定。
六、肩部引导转动的顺畅:摩登舞形体移动的惯性流量突出地表现为始终在转动中前进或后退,可以说旋转是摩登舞的生命。肩部引导转动,能促使身体线条具有流动感和美感,也能使旋转更为顺畅而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和平衡。我们说的肩部引导,包括肩部、大臂和肘部。上身的整体转动,包括胯、腰、肩、头,而肩部引导转动则是上身整体转动的表现形式。
它的要点是:
1、在有反身动作的步伐中,进右足左肩向前引导,略右转;进左足右肩向前引导,略左转;退右足左肩向后引导,略左转;退左足右肩向后引导,略右转。
2、在有反身动作位置的步伐中,无论是外侧位或开式位,第一步是进右足的步伐左肩向前引导,后退的一方右肩向后引导。第一步是进左足的步伐右肩向前引导,后退的一方左肩向后引导。连续进退的步伐,如没有转度,要保持反身动作位置。
3、在有规定转度的步伐中,只要是左旋转,无论进退左足或右足,一律左肩向后引导;只要是右旋转,也不论进退那支足,一律右肩向后引导。
4、在转速较快的连续左、右撇转中,无论进退左足或右足,右足轴转右肩引导,左足轴转左肩引导。
5、在转度较大的双左、双右旋转或一步转度为3/4的步型中,左旋转先右肩引导后左肩引导,右旋转先左肩引导后右肩引导。
总之,一对优秀的选手,是非常注重肩部的引导的。
七、收足的惯性促动肩引:要做好有旋转的动作,除了肩部引导转动,还要具备轴转或跟转重心的垂直和旋转的速度,这是旋转的三要素。重心的垂直和旋转的速度,离不开移动足收足出足一条线所产生的惯性。收足快则重心垂直,出足到位及时则有一定的旋转速度。收足出足产生的惯性对肩部的转动有直接的促动作用。
其要点是:
1、以华尔兹右转前三步为例,当完成第一步右足前进后,第二步收左足到达支撑足的垂直位时,其惯性便促动右肩向后转动,紧接着出左足到达准确的足位时,其惯性便促动左肩向前向右转动。
2、以华尔兹右转后三步为例,当完成第一步左足后退后,第二步收右足到达支撑足的垂直位时,其惯性便促动右肩向后向右转动,紧接着退右足到达指向的方位时,其惯性便促动右肩继续向后向右转动,而第三步收左足并右足时,其惯性便促动左肩向前向右转动。
3、由此类推,凡有旋转的步伐,必须先收足再转动。例如男士的左、右撇转,如果不先收足,没有收足产生的惯性促动肩部的引导,既转不动又转不稳,因为移动足掉在身前,重心就不垂直,不平衡,也没有相应的旋转速度,怎么能转动180度呢?因此,我们一定不要忽视移动足收足出足一条线的惯性作用。
八、腰部力感上提和转换:支撑足的推力是形体移动惯性流量的关键,为什么说腰力与足力要以腰力为主呢?因为没有腰力的上提,重心就不稳,形体会变形;没有腰力的转换,上身重心就不能进行移动引导,支撑足也不能进行滚动推力。腰力的运用总是在足力的运用之前,腰力是足力之源。从某种意义上讲,舞蹈是腰胯的艺术,摩登舞也不例外。因此,腰力的上提和转换,是形体移动惯性流量的核心。很多习舞者越练越失去信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只注重足步,不注重腰部力感的上提和转换。
腰部力感的要点是:
1、形体线条的美感,形体重心的垂直,自始至终全靠腰部上提的力感;
2、上身重心前移的引导,依赖于支撑足后腰前顶的力感,上身重心后移的引导,依赖于支撑足前腰的上提和移动足后腰的力感;
3、上身重心重量快速下降,腰部的力感保持上提,一点都不能松;
4、当支撑足蹬地板推力时,腰力同时在推动;
5、当上身重心摆荡和重量上扬时,腰力起着推动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6、当重心交换时,腰部的力感随重心交换而转换;
7、在有转度的步伐中,腰力总是上提保证轴转或跟转形体的垂直和旋转的速度;
8、在花步造型中,腰力的上提和转换显得更为重要,使形体线条更加美化。总之,感悟运用腰力上提和转换是很难的,一旦领悟,便一通百通,舞艺大为提高,越跳越有劲,越跳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