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石倚洁教学视频

石倚洁教学视频

发布时间: 2022-04-19 01:31:11

『壹』 为什么美声那么难学,出名的却没有几个

众所周知,在大家知道的歌声类型当中有不同的种类,而在这众多种类当中你会喜欢轻柔版的音乐还是说喜欢快节奏的类型呢?但是大家不可否认的一点,那就是美声在这众多嗓音当中学习起来难度是最大的一个,因为这对于我们的心肺能力或者说歌唱的一些技巧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很多人可能穷极一生也达不到美声当中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境界。大家都知道帕瓦罗蒂是美声音乐当中非常强大的一个人,但你知道他在背后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才能够达到这个程度的吗?常人肯定是难以忍受和想象的。

如果你是一个学习音乐的人并且以后想要在美声当中走得更远,达到一定的成就,建议大家一定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然后长时间的坚持下去,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在美声界当中闯出一定的名堂。

『贰』 你认为是美声好听还是民族唱法好听

太多了,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人的审美也都不一样,就说说我喜欢的。

在民族唱法方面,我最喜欢雷佳,她的音色极佳,又富于变化,掌握不同的演唱风格,演唱艺术歌曲时的含蓄与唯美,演唱歌剧选段时完美的表现人物形象,声音极具张力与表现力,演唱民歌时的灵巧与俏皮等等。去年11月份雷佳的博士毕业系列音乐会可是轰动一时,有民族民间音乐专场,艺术歌曲、中外歌剧选段、创作歌曲专场等,值得研究研究!另外,民族唱法女歌唱家还有龚爽、王庆爽、吴碧霞、黄华丽等等,男歌唱家有阎维文、王宏伟等,11届中国金钟奖获奖人于海洋、郝亮亮也不错!

美声唱法没做过多了解,但我知道的唱的好的有廖昌永、戴玉强、张立萍、迪里拜尔、殷秀梅等等,周正中、黄颢也不错!

(美声唱法竟然把石倚洁说掉了,这里再添加一点)石倚洁应该是中国数一数二的男高音歌唱家,现在中国的男高音多为“深厚、宏伟、雄壮”的表现力,缺乏一些灵巧度,包括咬字方面听起来都“死死”的,而石倚洁声音灵巧、灵活多变,演唱技术一流。有幸在学校听过一次石倚洁的音乐会,真可谓是一场视听盛宴,他的高音真是太漂亮了!!

流行唱法就更多了,现在唱的好的一抓一大把。谭维维、张靓颖、林俊杰、林忆莲、韩红、林志炫、李健、韩磊、刘欢等等等等,还想说一个新晋小生华晨宇,唱功还是很不错滴。

最后的最后,想说一说谭晶,想把她归到流行唱法中去,但她在民族唱法中也是佼佼者。谭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第九届青歌赛通俗唱法金奖,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她在歌手和蒙面歌王中的表现,我觉得是惊为天人的!

『叁』 美声这样令人恶心的歌唱方式,太难听了。

你觉得难听很正常,因为美声是一个在技术上很难,在学习时间上很长,在需要掌握的东西很多的一门艺术,不能光说国内,包括国外也有很多的所谓艺术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艺不精,缺乏练习,并且国内所谓的学术界中有些人热衷于“大号”的声音,导致在教学、交流中使得还没有“定性”的学生一味追求大而空洞,咬字含糊,音不准,气不稳,听起来像大炮一样“恶心”的声音,但是他们(她)自己还以此为美,这也是中国目前很怪的一个现象…真正好听的美声应该是咬字清楚,声音立体,不空洞,能从声音里感觉仿佛是立柱般的发出,能很好的在一个腔体中,不里进外出的。但是也希望大家可以多些理解和宽容,因为美声真的不是几年就可以速成的一门艺术,甚至是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艺术,需要不断的“充电”才能堪任“大家”称号。不论是丰富的语言类别,还是多种的作曲风格、演唱风格,乐感的把握,音乐术语的运用,不同作品的不同处理,当然还有技术;您想一下这里说的只是基本的演唱,还有很多的表演技巧…有这么多东西,而国内目前有很多的所谓美声爱好者只是一味的追求所谓的技术,但是技术还追求错了(因为觉得声音“浑厚”声音大就是“好条件”)所以这也是怪象乱象,再加上现在有很多的业余爱好者包括一些中老年的朋友不学习,不去美声发源地去虚心“见识”,闭门造车,这样下去,嗓子坏掉也是“指日可待”,不要觉得国内被捧的所谓“大家”就是好的声音,专业人士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觉得我们国家被封的所谓中国三大男高音”都与“排泄物”无异,只是因为发现这一怪象的人们或者专业非常过硬的人要么不会经营人际,也不会自吹自擂,要么没有好的“背景”所以普罗大众只能听着所谓的大家互捧互吹出来的“美”声,强忍恶心了

『肆』 我国的歌唱家都有谁

黄友葵(1908--)抒情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湖南湘潭人。早年曾学习生物数学化学美术,后在美国阿拉巴马女子大学(现亨廷顿大学)音乐系以A级分数毕业,并被吸收为该校以优秀学生组成的柴西格玛荣誉学会的会员。回国后,先后在东吴大学、昆明艺专和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专任教,同时继续从苏籍教授苏石林进修声乐,在《创世纪》、《茶花女》、《蝴蝶夫人》、《柳娘》等演出中任领唱或主角,还在上海等地举行了一系列音乐会,获得很大成功。建国后任南京艺术学院声乐系主任和副院等职。

郭淑珍(1927--)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生于天津,原籍山东长清县。建国前曾在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受教于美籍女中音歌唱家汉基夫人,建国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从沈汀学习声乐,后双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在莫斯科的著名剧院成功地扮演了歌剧《叶甫根尼.奥运会涅金》中的塔姬雅娜和《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咪咪,被评为"名副其实的普希金和柴可夫斯基的女主人公"。1957年曾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古典歌曲演唱比赛中获一等奖及金质奖章。后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并先后到欧洲、亚洲、北美、南美等十余个国家访问演出和考察。她间域宽广,音色优美而嘹亮,对声音的控制和运用独具匠心,兼有抒情女高音的诗情画意、戏剧女高音的绘声绘色和蕴含腔女高音的诗情画意、戏剧女高音的绘声绘色和花腔女高音的晶莹灵巧;善于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恰如其分地加以解释和进入角色。

胡宝善(1935--)男中间歌唱家。北京市人。自幼爱好舒柏特的歌曲,曾从师于蔡静仪和听过梅德维捷夫的课,1958年去保加利亚随契尔金教授学习声乐,并接受世界著名声乐教授布伦巴罗夫的指导,196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后,在解放军总政歌舞团、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海军政治部歌舞团工作。八十年代初应邀与其兄胡桦华等赴新疆举行独唱音乐会,获得好评。他音质纯净润厚,吐字真切,音域宽广;声乐功底扎实,表演生致力,具有艺术感染力。他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等,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在声乐教学方面,也培养了许多能担负独唱或扮演主要角色的学生。

马玉涛(1936--)女高音歌唱家。山西保德县人。曾在地方部队文工团工作,后调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曾先后受教于林俊卿、五昆、沈湘、五福增、罗荣钜等,还向李桂芝学过河北梆子。歌声宽厚宏亮而纯朴,气息充实而稳定,共鸣丰满,音色统一,感情细腻,声情并茂,善于演唱我国民族风格较强的创作歌曲。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声乐比赛中获金质奖章。曾先后赴朝、法、罗、日、伊朗、科威特等十几个国家进行访问演出。她演唱的《马儿啊,你慢些走》等歌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于淑珍(1936--)女高音歌唱家和歌剧演员,原籍河北省东光县。当过工人,1956年在天津职工业余会演中初露才华,调到天津歌舞剧院后,曾在一些歌剧中扮演主角。七十年代起从事独唱,歌曲《泉水叮咚响》就是经她演唱流传的。其演唱声从情发,委婉秀丽,格调清新,在多次出国访问中受到赞誉。

才旦卓玛(1937--)女高音歌唱家。藏族。1956年在拉萨首次登台,后在西藏歌舞团向日喀则著名民间艺人穷布珍学唱藏族民歌和古典歌舞"囊玛"。1958年底至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从师于王品素。在北京国庆十周年的演出活动中,她的演唱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从此,演出频繁,曾到过许多国家进行访问演出。其演唱情感深切,音色甜净,风味浓郁,民族色彩鲜明。能用藏、汉两种语言演唱。现任西藏歌舞团团长。

朱逢博(1937--)女高音歌唱家。山东济南人,原在上海向济大学学习建筑专业,后被调至上海歌剧院,半入上海参音乐学院进修,先后从师于施鸿鄂、吴少伟、鞠秀芳等。毕业后调往上海舞蹈学校在芭蕾舞剧《白毛女》中任喜儿一角的伴唱。其演唱以民歌唱法为基础,并借鉴了西洋发声方法,自然流畅,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以演唱抒情歌曲见长,曲目广泛,敢于演唱新作;在演唱外国歌曲时,能注意各国作品的不同风格。除在上海、北京等地举行独唱音乐会外,并先后赴朝、日、法、加拿大、委内瑞拉、苏丹等国访问演出,深受欢迎。

王凯平(1936--)男中音歌唱家。天津市人。曾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梁美珍、吕水深,但产要受教于杨比德,先后选唱过低音、中音、高音。毕业后在吉林省延边自治州歌舞团和中国广播艺术团合唱团担任独唱演员,并在北京、天津、南京、成都、重庆等地多次举行独唱音乐全,还随同中国艺术团到朝鲜、肯尼亚、日本等六个国家访问演出受到欢迎。音质纯净坚实,音色浑厚润泽,音域宽广,气息稳定通畅,歌声富有穿透力,舒展豪放,吐字清晰,擅唱戏剧性的歌曲。

李双江(1939--)抒情男高音歌唱家。黑龙江哈尔滨市人。曾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从师于喻宜萱教授。毕业后,参加新疆军区文工团,1997年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任独唱演员。在北京举行过独唱音乐会,并为影片《闪闪的红星》等配唱插曲。演唱热情奔放,富有乐感吐字清晰,声音流畅,高音稳定、透明,辉煌华丽。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尤金,奥曼迪曾赞扬他有"金子一般的高音,烈火一样的热情。

何纪光(1939--)男高音歌唱家。出生于湖南湘西汉、苗、土家等民族杂居的武陵山区。自幼受民歌熏陶,七岁在家乡赛歌会上夺得银牌,十四岁考入湖南省民间歌舞团。1956年参加全国音乐周。领唱《澧水船夫号子》、《打硪歌》初露端倪,1960年向著名民歌手舒黑娃学会独具一格的湖南高腔山歌唱法。1962年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随王品素教授学习。能编者按善唱,既掌握演唱不同类型歌曲的技巧,又发展了真假结合、刚柔并济。具有中国民族气派的独特唱法,音哉域宽广,风格淳厚,声音优美,变换自如。他演唱的《洞庭渔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等曲目博得中外听人一致好评。

吴雁泽(1940--)男高音歌唱家。山东博山县人。学生时期常参加音乐活动。1959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从喻宜萱学习西洋发声法,并得著名民间艺人的指导,专修了民间音乐课程。毕业后在武汉歌舞剧院任独唱演员。曾赴日、朝、意、法等十几个国家访问演出,在上海、北京等地举行过独唱音乐会。他音色明亮,吐字清晰,既能演唱意大利歌剧选曲和自如地转换音区方面有独到之处。

邓玉华(1942--)女高音歌唱家。北京市人。少年时期爱好歌唱。1959年起在中国煤矿文工团歌舞团工作。先后从师于魏鸣泉、曾渭贤和汤雪耕、张清泉、刘淑芳、卢德武等,广泛兼收西洋发声法和民族民间的声乐技能及表演艺术。其演唱民族风格浓郁,情感纯朴诚挚,音色圆注甜美,吐字清楚富有语气,音乐感好,擅唱抒情明快的民歌和创作歌曲。以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演唱《情深谊长》而闻名,并为影片《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配唱插曲。曾应邀随东方歌舞力赴欧、非和东南亚各国演出。

李谷一1946--)女高音歌唱家。湖南人。曾在湖南省花鼓戏剧团工作,1965年主演花鼓戏《补锅》,给人以深刻印象。1968年起声乐上得到金铁林和沈湘的指点。1974年调中央乐团任独唱演员。近年来演唱的《妹妹找哥泪花流》、《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电影插曲和创作歌曲,很得青年人的喜爱。歌声明亮清晰,富有音乐感和表现力,既保留了民间唱法的特色,又兼取西洋唱法的技能,并使两者得到统一。在亚、非、欧、美闰些国家和港澳地区演出时,亦受到欢迎。

关牧村(1953--)女国间歌唱家。满族。原籍辽宁沈阳,生于河南新乡市郊牧野村(又称牧村)。自幼喜爱歌唱,后经常参加业余演出。先后师从彭维纲、李维杰等人。1977年考入天津歌舞剧院,常与施光南合作。性好钻研,广收并蓄,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声音浑厚醇美,演出感情真挚。1980年获天津市青年演员声乐比赛一等奖,1981年在武汉主演古装歌剧《宦娘》,同年应邀赴日本参加东京第十次世界音乐大会演出。

热点内容
师德师风演讲稿标题 发布:2025-05-11 11:22:34 浏览:520
小小的船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2025-05-11 11:06:30 浏览:240
老师的眼作文 发布:2025-05-11 10:38:52 浏览:803
扩大英语 发布:2025-05-11 09:48:26 浏览:473
在线教育美国 发布:2025-05-11 08:07:13 浏览:899
教育培训广告设计 发布:2025-05-11 08:07:13 浏览:894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发布:2025-05-11 06:32:22 浏览:221
占有女老师 发布:2025-05-11 06:11:24 浏览:979
小学师德自查材料 发布:2025-05-11 05:04:18 浏览:634
教师女仆 发布:2025-05-11 04:24:51 浏览: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