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 2020-11-19 07:46:25

①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怎么

1.实话实说——写得、失
一节课下来,课堂教学抑或超乎所想的顺利,抑或不尽人意。一堂课可因教师一句幽默奇妙的导语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教法的采用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因讲得多而学生兴趣全无;也可因一个环节的遗漏或疏忽而走错路、走回头路等。再者,“因”与“果”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不管是得是失,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安排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少走弯路、不走回头路。
2.及时反馈——写师、生
教与学是两种个体间发生的知识传递关系。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为学习主体。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了解的深浅等都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着课堂气氛与授课效果。相反,学生的注意力情况、学生的疲劳状态、学生的知识差异等也反作用于教师。此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制,影响着课堂效果。鉴于此,课毕就该及时反馈,将课堂上师生表现与授课质量进行及时分析、综合登记,以帮助自己在日后备课、授课时能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分析。
3.综合比较——写教、学
教学反思记录应该是说课的外延,它与说课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说课——备课——授课——写教学反思”的程序。一节课过去了,教师教法应用如何,达到预期目标没有,效果怎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与教学要求是否相符,这都是实际操作中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把影响教与学的原因综合出来,记录在教学笔记中,日积月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草》教学反思片段:《草》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把诗背给妈妈听?(学生举手,老师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我当你妈妈,你现在背给我听好吗?想一想,到了家里该怎么说?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师:我女儿真能,老师刚交完就会背了。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生:哥哥,今年天我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好吗?师:那一首?生:《草》。师:噢,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师:反正都有“白”字。我先背给你听:离离原上草,一岁……生:一岁一枯荣。师:野火烧不尽,春……春……生:春风吹又生!师:还是弟弟记性好!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你奶奶没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好吗?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师:那么多花儿不写,干吗写草啊?生:(一愣)嗯……是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他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师:噢,我明白了。背吧!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生:这句是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师:你看俺孙女多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了!奶奶先你怎么大的时候,那有钱上学啊!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小朋友,放学回家就把这首《草》背给家里人听。分析与反思:这位老师在教学《草》这首诗时,充分掌握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活泼而实在。学生背古诗,既是一个整体把握、复习巩固的过程,也是检测学习效果的过程。在背的过程中,学生的记忆、对古诗的理解以及展示、运用都有所顾及,而且每一轮引导都逐渐深入。但存在的问题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写字能力及巩固?背诵的面——其他学生背的效果?时间——有人说是表演,玩花样!新课标始终坚持认为学习要以全体学生为主,要注重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3、《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和同事的评价作了回顾、反思,感触颇多,现小结如下:一、多法并用,感受诗境1、抓重点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我抓住重点词语“篱落疏疏”、“一径深”、“未成阴”等,采用图文对照读、回忆旧知想一想、出谋划策画一画等多种方式,把古诗意境通过学生学习体验活动变成具体的图景,从而让学生体会菜园的美丽、恬静,感受花丛追蝶的快乐。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古诗解读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以读为本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我引导学生先看图,说说图意,感受美。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联系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在一次一次地朗读中,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二、创设情景,升华感情从一年级到现在,我班学生已经积累了40多首古诗,孩子很希望有个展示的机会。时值春天大好时机,我想,何不收集几张图片来让学生看看美好的春光,说说此时此刻想到的诗句,况且也能促进本课情感目标的达成。果然,孩子们的情绪很高,不仅能对着图片恰如其分地说出诗句,还能发出由衷的赞叹:“春天真美啊!我爱春天!”“春天真是个魔术师,把大地装扮得这么美丽。”“这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我知道我成功了,因为孩子的灵性在闪耀了,孩子的情感在喷发了。当然,也有不足之处:1、预设欠充分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并且这种生成并不是无法捉摸的。只要预设充分,精彩菜会涌现。如:在设计教案时,我意识到“篱落疏疏”是个教学难点,准备用图片、板画、扩词来解决。在两次试教中,学生都能一点就通,难点突破不再是个难题了。但在这次教学中,情况出人意料,学生竟理解为

③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分有多长》教学反思

《1分有多长》教学设计
[ 2014-6-12 19:55:41 | By: 张敏 ]

教学目标:
1.通过“1分有多长”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有多长。
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发展运用画图等多种策略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秒。
教学难点:体会1秒有多长,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运动会上小明跑的真快,跑100米只用了16秒,得第1名,小华用了17秒,得第二名。
2.你知道你自己跑100米用多少时间吗?
3.我们这里用的时间单位是什么?你们觉得秒比分大还是小?
4.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时间的最小单位:秒(板书)
二、认识秒针
1.出示钟表:哪根是秒针?
2.观察分针与秒针的比赛,你能发现什么?
3.学生交流:1分=( )秒
4.在什么地方还见过秒?
三、体会1秒
1.看秒针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
2.数数:数到60 看走了几秒。就是几分?
3.同桌合作:
(1) 做一次深呼吸用( )秒
(2) 跳绳20下用( )秒
(3)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 ) 秒
四、实际应用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夏天午睡大约1( )
(2)小芳吃饭大约要25( )
(3)脉搏跳10次用了8( )
(4)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2.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一说这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出示各钟表同桌先互相说,然后交流。
3.趣味题:一人唱一首歌要用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让学生先猜测,然后试一试验证。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分=60秒
75秒=1分15秒
1时30秒=90秒

④ 小学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反思100字

本课是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载。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如:《揠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这则寓言情节简单,学生一读就能了解故事内容,但寓意比较抽象,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为此,我认真研读了文本,寻找到了本课教学的关键所在,较好地引导学生悟出了深刻的寓意。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共4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讲明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用填空的形式:“宋国有的农夫,因为巴望禾苗_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并自然地概括了各部分的意思。

《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对孩子很有教育意义,这是古人做的一件蠢事,对什么事情都存有侥幸心理,不会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夺。从古到今这样的人依然存在,学习本篇课文时,课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学生续编《守株待兔》学生写的很形象很生动,有的学生写到:"种田人对自己的行为很是懊悔,于是他就振奋起来,不再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了,而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工作,最终在秋季得到了大丰收,并且家庭逐渐富裕起来,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后来这个种田人还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了自己的儿女听,并奉劝孩子不要像自己学习."孩子现在明白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但以后他们会怎么做呢?我期待孩子不要只是片刻的明白,而是长远理解。

自己取舍吧

⑤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多少个字教学反思

教学目的: 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时间:
一、 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084 982 3756 4184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要注意什么?
二、 知识新授
1. 让学生自读课本p30的文章。
2. 学生小组估估这个故事有多少个汉字呢?
3. 小组回答,指名汇报方法。方法一:每行约有10个字,数数每段有多少字,有多少段。
方法二:右栏大约50个字,左栏是右栏的两倍。
4. 完成“估一估,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 完成p31 “练一练”1~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四、 总结课堂。
五、 报置作业 二次设计

⑥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顶]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第八单元教学反思北
发题我没有书本-
-
题目呢?
本单元

热点内容
教学用琴 发布:2025-05-12 15:51:55 浏览:241
嘉美通教育 发布:2025-05-12 12:47:44 浏览:677
生物国家集训队 发布:2025-05-12 11:14:08 浏览:444
师德教师学习永恒 发布:2025-05-12 10:35:37 浏览:846
学生调戏老师 发布:2025-05-12 06:02:30 浏览:14
抗癌生物 发布:2025-05-12 05:09:05 浏览:656
巨鹏生物 发布:2025-05-12 03:15:27 浏览:869
丝足老师 发布:2025-05-12 01:30:24 浏览:608
当教师好还是公务员好 发布:2025-05-12 00:53:30 浏览:853
考研英语真题下载 发布:2025-05-12 00:24:07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