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于漪教学实录

于漪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 2024-04-20 16:53:30

①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
比如古代的:李白-雄奇飘逸,杜甫-沉郁顿错,白居易-清浅通俗,李贺-幽峭冷艳,李商隐-秾丽朦胧。
现代作家的:鲁迅—冷峻,孙犁—朴实,赵树理—通俗,朱自清—高雅

② 一路修行做教师

一路修行做教师
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时光辗转,岁月不居,不觉又要添新岁。看过的,经过的,喜欢的,错过的,思考过的,历经28年的吸纳沉淀,伴随着新年悠扬的钟声,弥漫出岁月的余香。我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整理我的教育职业行囊。
一、职业生涯第一站:模仿做教师
小时候家里穷,父母为了让我拥有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他们为我选择做教师。1992年18岁中师毕业站在了讲台上。农村缺少音乐教师,我担任起了全校音乐课。能有一份正式工作不容易,当时有句很流行的澳柯玛电器的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做最好的教师。为了教好音乐课,我自考了河南大学音乐二系的音乐专科,学习美声唱法和钢琴伴奏。
1995年学校一名八年级数学师生病,因为音乐课不参加中考,校长让我改行教数学,从此我又成了一名数学教师。根本不懂教育之道的我,上学的时候老师怎样给我上课,我也就模仿着给学生上课。我曾经走了一段灰色的应试教育之路,只知道:“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时间缠,题海战,早结束功课,多复习两遍。”我将此视为教育教学的准则和方向,起早贪黑的陪读,口若悬河的灌输,苦口呕心的劝戒,整天把学生逼进题海,只是为了学生能考个好分数。在每次的统考中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被评为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我在校会上总结经验是:一是跟得上。跟紧班级,跟紧学生;二是拼得上。拼时间,拼经历;三是舍得上。舍得力气,舍得付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那些单靠热情和勤奋挣来的分数,让很多学生厌倦学习,我也在分数的压力下产生了很严重的职业倦怠。
午夜梦回中,我常常响起我上学的一段经历。一次忘记了做作业,被老师揪着衣领推动门后面罚站。我恨那个老师,很长时间没有原谅他。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不是也为了分数采用了很多不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很多的学生一直恨我,不能原谅我?我经常追问自己,我是不是活成了学生最讨厌的模样。
二 、职业生涯第二站:学习做教师
2008年我从农村调入城区高中,担任高中地理课兼班主任。那是我人生的至暗时刻,一个没有上过高中,却去教高中的课,对我是一个硬性的挑战。我教的中还有两个班是艺术班,选择艺术班的学生文化课的底子比较弱,纪律比较涣散,我在初中的那一套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不再适用。当时的学生学习程度非常的差,差则思变?怎样样能把他们的学习激情调动起来?我把他们当成了我教学改革的试验田。我在网络上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杨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方法;”台湾地区“学思达”以共享和对话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都是我不断研究的对象。通过学习和研究,我进入了学习和经验积累时期,我努力的提升自己,为自己的课堂建立了坐标。开始试用导学案的方法先学后教,把让学生学会预习,让不同的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不同的收获当做每节课的核心,在班级管理上使用小组积分制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了提升,三年下来我教的几个班居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11年学校改制成立初中,我又回归我的数学教学。有了前面的教学改革作为铺垫,我大胆在初中的教学中继续我的新教改方法,教学成绩和班级管理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6年学校把年级倒数第一的班级交到了我的手中,这个班学生纪律乱,成绩差。家长不讲道理,爱去教育局上访。我有很大的抵触情绪,校长和我谈话,一个能把差班教好的老师才是一个好老师。这激起了我挑战的欲望,我通过细心的了解发现这个班的学习成绩差,上课纪律乱,不是学生笨,而是孩子们太有个性,家长和教师的矛盾在于沟通不畅。我们学校是住宿制学校,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就完成任务了,在家校合作上做的不到位。我采用开放式班级管理,制定了“你为我守一天,我为你护一月”的家校共育模式,让家长自由排班参与教室和寝室管理,家长深入班级走进课堂,把学生的上课和教师授课情况了解非常到位。矛盾产生的很多原因是沟通不畅,大家没有的互相了解,走进就是沟通。通过一个月的家校共育,家长和老师成为亲密的战友,学生也发生了迅速的变化。
我还经常运用班会更新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例如班上王涛的成绩从全校200多名进入班级的前30名,家长的表扬方式是给孩子买了一部手机,结果孩子的成绩一落千丈。我迅速和家长沟通,并且马上给家长开家长,告诉家长,爱孩子,不是给他买一个手机。
一年的潜心耕耘硕果累累,很多学生都成长迅速。于是我的班级又迎来更多的“难教儿童。”我经常把这些孩子的转变说给我们校长听,校长说你有这么多好的方法为什么不写下来?他给我推荐一个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成为有一个学习的平台。
三、职业生涯第三站:研究做教师
2018年的夏风是醉人的,《镇西茶馆》里的招生简章吸引了我。新网师寻找并欢迎所有与新教育“尺码相同” 的人。我们的“尺码”是:真正热爱学习、真正热爱教育、真正热爱生命……我成为了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的一名学生,从此我开始迅速成长。
(一)、探究理想课堂
一名教师必须得会上好课,教学多年来,我常常追问自己: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为此我查询了很多资料,但这种追问几乎是一种徒劳,因为 “一堂好课”所蕴含的因素太过复杂,甚至不可言说。
2019年5月31日我带着这个疑问参加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在山西举办的“构建理想课堂”。这次学习让我对课堂的理解豁然开朗,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与“三重境界”为我指明了方向。特别是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知识不再是一个死的体系,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并在激发起师生的强烈反响后,内化为师生的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它与我的 “数学教学生活化”“证明题的口头作文化”相契合。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说的那样:“教育就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
我以此为依托并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对所教的数学课堂确立了新的坐标:三有六让。“三有”即有情、有趣、有理。“六让”即目标--让学生清楚,疑问--让学生讨论,过程--让学生经历,方法--让学生掌握,结论--让学生总结,练习--让学生自选。
县市教研室检查学校工作组听推门课,我讲的是《二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以导游的身份引领着孩子们,激趣于有着“北国小西湖”的百泉湖中心的拱形桥;探究于隋朝李春的《赵州桥》;拓展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的石拱桥。一堂数学课在优美诗歌的意境里,让孩子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里,感叹我国古代建筑设计师的智慧和创新。教研室的人问我准备这节课用了多长时间?我笑着回答说课前10分钟。他们竟然不相信我是第一次上这节课。讲过那节课后,地市教研室又来听我的课,当我用一道类比探究题几何题,引领学生把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用口头作文的形式把一个个问题抽丝剥茧一样从容解答,大家都惊呆了。调研领导竟然问我,你教的学生是不是“优秀班的学生”。我告诉他,我们这里是平行分班。
2019年12月25日,我为王敬屯中心校的数学老师做了《圆的计算》示范课,听过课后,杜雪琴老师微信这样留言:谢谢您刘老师,听课回来晚上有自习,我赶紧把带回来的学案给我的学生印发了下去,尽管一些学生做不完,但是学生自学的状态很令我吃惊,我终于放了一回手。我早就在数学群里了,真恨自己咋没早认识你呢?过去我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有质疑,今天我改变了自己多年来的想法,原来真的是我不会教。我校的教师也都很敬业,挤时间,抓过关,可累了,但是效果跟你没法比。我告诉她:“要多读教学类书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她说:“我们也清楚,教师的专业素质很重要,我们就是不善于学习,只会死教知识。今天回来到现在我一个学生都没有批评,我非常地自责,感到对不起自己的学生,整天对比着别人批评学生,你看人家谁谁。今天我想,假如孩子去你班上课,回来质问我,你看人家刘老师,我也会哑口无言。”我回复道:“你已经进步了。你现在反思就说明你已经在前进的路上了,一个不舍得放手的母亲培养不出独立自主的孩子,教师也一样,要懂得放手!也要懂得引领,更要懂得如何让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独立行走 ……”她回复:“刘老师,谢谢你一次次给我们提供学习的机会,我坚信有了你的影响,我们辉县的教育会更加精彩!”我对她进行了鼓励:“看看,现在你的文笔多好,还说你不会写吗?所以你也很棒的,快点开始起步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为师应该做到有智慧的教学,应该严谨而不缺少风趣,庄重而不失诙谐,让人如浴春风,如饮甘露,让人感到“语言之妙,妙不可言。”感谢新教育理想课堂为我的课堂锦上添花。
(二)探求精进“三专”
加入新教育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教师成长的“三专模式”。2019年新教育的“三专”打破了旧我,重塑了新我。
1.专业阅读
(1)数学课堂教学方面,我拜读了华应龙《我就是数学》《我这样教数学》。在他的课堂实录和教学随笔中学到了很多数学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案例,虽然他教的是小学,但是教育理念是相通的。他的“容错” 尊重孩子的不同;“融错”是一种资源;“荣”错是一种贡献。先进的教学理念深深影响了我,我内化后灵活应用与课堂之中。
(2)班主任管理经验,我主要研究以下几位名家的书籍: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魏书生管理经验的关键词是“自我管理”与“制度管理”,魏书生本人称之为“民主”和“科学”。李镇西的关键词是“爱心”。万玮的关键词是“计谋”,以“兵家”为主也许是不错的办法,《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流行几百年而不断受人景仰和关注,说明“兵家”是有魅力的。
李镇西老师的管理精神显示为“儒家为主”或者叫做“以爱心为主”,并以“思想”者的魅力辅之。儒家讲“爱”,所谓“仁者爱人”。这正是李镇西的管理闪光之处,李镇西老师的班主任策略虽然比《班主任兵法》更有境界,但也因此而更难模仿。所以我建议:如果要学习班主任的经验,解决紧急的问题可以学“万玮”,解决根本问题应该学“李镇西”。 与万玮和李镇西两人不一样,魏书生的管理精神大体显示为以“法家”为主,兼及“道家”。法家讲究的是“制度”,道家讲究的是“自治”。
(3)心理学方面:阅读了陶新华老师的《积极教育心理学》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等书籍。在专业书籍的引领下开展有计划的心理学研究,《谈心本》案例的解决就是以此为依托。
(4)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新教育,我还阅读了以互联网为依托《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思维导图在数学课中的应用》《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班主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教师》等等书籍。
书籍不仅改变了我的教学风格,也改变了我为人处世的态度,它让我变得温润而和善,现在学校有任务我都会抢着干,把每次活动当成锻炼自己的机会。
2.专业写作
如果说2018年我的写作是启蒙阶段,那么2019年我的写作已经基本开始起步。我会因为学生的一句话而引发教育思考《孩子我听到你的忧伤在说话》,与学生的一次谈话为教育契机书写教育叙事案例跟踪《教育没有保质期》,或者是一节课后自然而然的教学反思写作《把秦始皇陵一号战车请进数学课堂》。初学写文章就像往外面挤牙膏一样冥思苦想而不得主题,现在的写作线索和思维像涓涓溪流一样有活水源头。2020年我的写作
写作水平的提高直接受益于我的网师作业。我选修的《教育与写作》获得优秀的好成绩,下学期选修的《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四次成绩分别是92分、95分、98分、100分,每次作业我都用心完成,也因此我很荣幸的被评为2019年的榜样学员,2020年被评为全国百名榜样教师。
我每天打三个卡《榜样教师进网师》、《积极教育心理学》和班里的《班级管理》,需要写的东西有时候很多,好的作品便想和周围的朋友分享,所以我创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余香心教室”和微信“花开余香”。这也是激励我写作向更好更专业方向发展的一个平台。
3.专业交流
加入新网师使我遇到了我生命中的贵人,郝晓东老师的专业和专注是我学习的榜样。从山西的理想课堂解读,到洛阳共读时他的领读,以及山东武城的读书和写作的引领。我在他面前感到深深的自卑,以至于在洛阳共读的一个星期,都不敢和他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恐怕他对我提问。阿德勒说:正是有自卑情结,才会想着去超越。杜威的《民主与教育》我还不能够读懂,因为我读的书还不够多,我想等我读的书够多的时候,我才能够读懂。我一直用郝老师说的一句话鼓励自己:经典,只有你配得上的时候,你才能够读懂。啃读经典我一直都在路上。
我的成长离不开徐明旭老师的帮助,他博学善思,对哲学理解的很透彻,让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细心的为我挑选哲学入门书籍《苏菲的世界》、周国平的《人与永恒》、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的每一个成长背后都有他的关注。
马增信老师总是那样的谦和和善解人意,不时提醒和关爱着我的成长,他是我学习的榜样。他的一篇《把背包扔过墙》和制定的阅读计划表格一直成为激励我学习的动力。
杨百灵校长带领全校的老师诗意行走在阅读和写作的路上,一个博学多才的校长,带动的是一群勤奋善思的教育团队。真羡慕他们学校的老师、学生和家长有这么幸福的机会。
王辉霞、陈娥、周娟、郭丽丽、丁秀华、龚保全、刘文生、郭良锁、王振强、殷得静、郭小琴、丁秀华、王晓娟……这一群网师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学习的路上有你们相伴真好。有了你们一路同行,我会走的更远,谢谢你们,我亲爱的家人们。
(三)研发课程
一个教师一定要课程意识,课程及跑道,它是我们教学的过程的创新经历。
(1)谈心本课程
2019年我研发《谈心本》课程,它以“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和《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托、针对青春期中学生而研发的课程,它聚焦于人自身具有的正向的、积极的能量,强调对于问题的解决不能只关注问题自身,不必过分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而应该注重个体没有问题时的状态,引导个体去感悟自己的良好状态,从而迁移到其他方面。这样的做法强调了“以人为本”“心理治疗”的理念,用关爱引导和感化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创性,使得学生的上进心、责任感、荣誉感从内心迸发出来,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谈心本”课程是一个师生沟通的私密平台,是班主任及时了解班级情况、读懂学生内心、引领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并健康成长的平台,同时是为学生解答青春期迷茫、焦虑症、抑郁症、早恋、网瘾等问题的一个窗口。
运用《谈心本》班本课程我成功治愈了,因为疫情长期在家上网课而迷失自我,抑郁的小莹(化名)同学;父母离婚后无人照顾割腕自杀的晶晶(化名)同学。
小莹同学因为父母在2020年疫情期间都上班没有了约束和陪伴,自我管理能力又不强,每天钉钉群报道后就上网玩游戏了,等到开学后,她不愿意上学,也不愿意与人交流,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只要一说上学就谎称发烧。
晶晶同学因为父母离婚后,都各自组建家庭,又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她成了一个每个周末都无人问津的孩子。
仔细分析她们的“症状”是源于“自卑情结”,她们是潜意识里想要“逃避”了。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说:“人的自卑感是人对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弱势处境的认识和感受。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的,过分的自卑感,它促使人们寻求可以轻易获得的补偿,以及表面上的满足感。同时这种自卑情结放大了困难,使人们知难而退,从而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它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夸大困难,丧失对抗困难的勇气;二是用错误的方式获得心理补偿。那些失去勇气的儿童,由于不相信凭借自身的能力可以成功地获得优越感,因而会采用诸多方式保护自己,儿童之所以这样做事因为怯懦,目的是唤醒教育者的同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能正确面对,迎难而上,而是退回到自己的舒适区,回到“温暖的港湾”,比如,这次小莹同学的“装病”,晶晶同学的自杀,准确地说,也不是装,而是潜意识里想要逃避的情绪给身体带来了巨大的暗示,所以“真的”病了,“真的”自杀。因为病了、伤害自己就会得到家人和老师的关心,而家人和老师也会因为他们的异常而对他们同情,进而降低要求。这些都使得他们能轻易获得心理补偿及表面的满足感。也使他们能够心安理得地自我放弃。“我不是不努力,我只是病了,我只是没有人要”。这是一种不正当追求优越的方式。
这时,我需要做的是不停地通过书写《谈心本》和孩子们进行心灵的对话。书写的方式便于更近一步的指导,发现他们心理问题的真正原因,鼓励他们克服畏难情绪,疏导她们具有成长型思维,遇到困难有攀爬高山的准备。同时,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我也制定了对他们的辅导计划,来排解他们心中的忧伤,克服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也会随之而来。
(2)说话接力本课程
2020年我研发《说话接力本》课程,它是以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经过40年研究得出的“成长型思维”为依托,针对初中低龄儿童上课不会倾听而研发的课程。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其实就是在于有没有教会学生自我成长的本领。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为了让孩子们上课养成不说闲话、乱说话的好习惯。
例如:同样的一件事情,两个同学的反思完全不同。我把两个同学的反思作为对比展示如下。一篇是班长李若戬的,她写到:上数学课时老师去开会了,班里都很安静的在预习。但何博却脸朝后和我说话,我本来应该提醒他让他脸朝前做自己的事,可我却没有,我没有控制住自己,也和她说起话来,没有起到带头作用,等我意识到的时候,本已经传到何博那里了。老师也提醒我很多次,我每次都会后悔但迟迟没有改正。此次,我想了想,因为我一次次的失误,班级里的同学都对我产生“不服”的现象,所以我会时刻注意,只要我的注意力时刻在课堂上和课堂的内容,就不会出现说话现象。同时我也提醒何博,不再需要别人的提醒,我也严谨认真起来,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监督,我做好班级的带头作用。
何博的文章和她写的截然不同,他写道:今天是2020年12月2日,这天我被记到一个很小但作用很大的本子上,所以我要写一篇300字的作文。我想说的是,老师,我不知道我怎么就说话了,我就在拿书包文具盒里的笔,就让别人记了我,说我脸朝后和李若戬说话了。但此时有人在说话却没有记,可能是记名字的人不会写别人的名字。我敢这样写,是因为我没有说话,我知道上课说话不好,上课说话影响老师讲课还影响同学们学习,是自私的行为,所以我没有说话……老师,你等着,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何博!
我给大家读完,让大家体会两个人写的内容,大家一听何博写的反思就笑了起来,何博也满脸通红的坐在那里,我说:“说话本写上你的名字,大家可以申诉,但是申诉的内容一定要真实。一个会反思的人才能够走向成功,因为大家指出你的毛病,你改正过来了,你会越来越优秀。”孩子们虽然小,但是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却一点也不含糊。
当然为了引领孩子们正确思维,让孩子们在民主的氛围里管理好班级,让他们拥有正确的认识新事物的能力,我周日布置一篇谈心内容《说话接力本的利与弊》让孩子们通过书写,思辨这一新事物在班级应用时存在的优点和缺点,我可以透过孩子们的视角去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
孩子们写道:我认为弊大于利,接到本后为了把本子传下去,我一节课都不能认真听讲,我的一直关注别人在干什么…….
我认为利大于弊,一个小小的“说话接力本”,就让嘈杂的班级变得很安静。
我觉得利大于弊,昨天就接到了说话接力本后,我极盼望能有一位同学小声说一句话,可是没人说,大家全都静悄悄地忙着学习。离放学时间越来越近,我也越来越着急,观察得越来越细致,可是我失望了,同学们都在全神贯注地做作业、思考、读书,教室里似乎越来越静。一直到放学也没找到接班人,只好按班规班法写了500字的说明书。
给大家展示一篇我班高鉴的完整文章。
说话本的好与坏
诸葛亮的诫子书里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宁静是第一条件。
为了让我们做一个宁静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刘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一个谈话本。这个本使用方法是:在谈话本传到你的时候,如果你看到在上课时有人说话便可以在本上记下时间和他的名字再把本传给他,他看到有人在上课时说话便可以在本上记下那个人在什么时候说话,如此传递下去,如果到一天结束最后得到本子的人还没能传出去,他便需要写500字的反思,其余被记的人都写300字的反思。但是,这个谈话本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当然有很多,这个谈话本可以让我们约束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宁静的人,一个会管理自己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也可以培养我们管理他人的能力,劝诫我们不要做一个多嘴多舌的人。
可这个谈话本也有坏处,有的人明明没有看到那个人说话,却还是把他的名字记在本上了。有的人在反思里谎话连篇,说自己只是看了一下表,并没有说话,可事情查出后她还是说话了。所以说这个谈话本的坏处是造成人不诚实,谎话连篇,如果说慌的人不被矫正那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只要身心正,哪里会有人记你。所以我们要做一个身心正的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一个宁静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
孩子们书写的过程也是一个养成自我教育的过程,教会大家学习问题分析问题,并且为班级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心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我的《谈心本》课程在2019年3月22日疫情期间在新网师顶顶群,为家人们做了分享,为新入职和班主任工作经验缺少的教师提供了学习的范本。我是幸运的,有幸被评为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新乡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新乡市名师。我主持的省课题《运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理论构建初中班级家校共管模式研究》顺利结题。2020年我又率领全校语文教师进行《中学语文多文本读写研究》。教育只有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教育才情和得行智慧,才能更好的以德立基以德立人。
四、职业生涯第四站:榜样做教师
新网师的引领让我在年富力强的年纪享受到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要让更多的教师师像我一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成了一名“新网师”在辉县市的代言人,网师的“三专”模式,李镇西老师的“四个不停加一片爱心”工作方法,都是我给农村教师打开的教育的另一扇窗。
在市委市政府教师节座谈会上,我作了《初心似水 花开如火》的汇报演讲:胸怀大爱,爱生如子、立德树人是楷模;钟情教育,勇挑重担、敬业奉献是榜样;潜心教研,读书写作、终身学习是典范;汇报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市长给予我很高的评价:一个好教师不是教了几个清华和北大,而是让学生享受了幸福的教育。细细回想,如果没有加入新网师,没有了专业团队的引领我不会听到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
2019-2020两年来我做公益讲座14场,总听众达上万人。每一次讲座我都认真加入教室里面新的案例,做到常讲常新,每接到一个学校的邀请我都会认真询问学校希望我讲座的内容,我从《好教育好沟通》《教师专业成长》《让更多的人遇到最美的自己》《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等不同方面为大家作报告。
郝晓东老师老师一篇文章《别错把平台当本事》,我看到这篇文章的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文章,今年市里面推举给了我很多荣誉,我有点飘飘然了。郝老师在文章中提炼出经典思维:别把运气当才华,别把平台当本事。真正值钱的应该是自己,而不是所处的平台;真正应该不断增值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借着平台的风光去炫耀。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么多厚重的爱给予我,我该怎样做才不会让大家树起来的典型名副其实,不让大家失望。
看清自己,不偏不倚,不骄傲,不自卑,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提升自己是我应该做到的事情。
若我把平台当本事,离开平台后,我将注定一无所获。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说:“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人总会被一时的成绩迷惑,从而忘了问自己:离开现在的位置,我究竟是谁?位置是别人给的,地位是被捧起来的,一旦坍塌,自己还有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
我常用郝老师的话警示自己:“珍惜所处的平台,善于学习,不断修炼,将平台的资源和优势转化成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在成就他人和贡献社会的同时成就自己,为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智慧。”
《论语》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我做教师指明方向。我将以道为方向,以德为立足点,以仁为根本,以六艺为化境,去涵养、教育学生全面发展,一路修行做教师。

③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阅读中的质疑精神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阅读中的质疑精神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分阶段目标(7-9年级)阅读一项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可见具有质疑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学习目标。新教学理念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由此,我们提倡,让学生的质疑行为走进课堂。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首先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因为好奇心与质疑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当人们寻求真理的好奇心受到传统观念的挤压时,好奇心就会转化为质疑精神。而建立在观察与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进一步推进。须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的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为什么大部分学生没有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呢?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笔者做了如下的探索和尝试。
阅读教学中学生无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习惯已成自然
好奇心、求知欲本是人的天性,可当孩子们跨入学校大门后,问题便逐渐减少以至无问题产生了。这是为什么呢?就阅读教学而言,学生总是处于“被组织”的状态,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教师手里,提问成了教师的专利,学生只有回答的义务。教师按自己事先精心加工设计的问题,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追问不舍,学生则在教师的设疑布阵、发问袭击中忙于应付。至于哪些问题,为什么这样问,学生不知其所以然。在这种不断强化的阅读教学环境中,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养成了一种不良习惯,即教师不问便不知道怎样学,更无问题产生,课堂教学完全依附于教师的“牵引”,学生缺乏阅读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只能循教师而动,哪有问题产生?当前,尽管“问题教学”成为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热点,可是,从教学期刊上发表的有关论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来看,几乎都侧重于怎样研究或实施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的,少有言及怎样培养学生阅读的问题意识的文章。由此可见,教师仍没有把学生视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教学中师生观的转变还任重而道远。

(二)崇尚教师和教材
学生无问题意识还来自于教师权威和教材权威。长期以来,我们进行的是“听话教学”,这种教育反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是要恭敬地听老师的分析讲授,视教师所讲为唯一正确的观点,甚至记录下来帮助自己理解和掌握。就教材而言,编辑者在单元提示、课文提示与课后练习中或明示或暗含课文的思想意义和形式技法,这便成了学生阅读时的“凭借”,即学生不是靠自己的阅读来发现和提出问题,展示自己的真实阅读情况,而是从提示和练习当中去寻找对课文理解的问题和答案,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依赖性和惰性。重庆渝西学院蒋独见教授做过调查,在其数年来带师范生教育实习时做过问卷统计,截取528名初中学生,此类情况占了73%。总之,教师权威和教材权威对学生产生了强大的认同感,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钳制着学生的思想、思维,消解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质疑。
(三)文体知识的束缚
阅读教学的知识主要表现在以有限的文体知识来驾驭阅读教学活动。比如,小说教学就是对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和环境描写的解剖;议论文教学就是凭借论点、论据和论证的知识来理解,或者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面进行机械的知性分析,如此等等。以上这些知识方法虽然具有同类文体的一般特点,但它必然要遗漏文章写法的丰富性。因此,不能简单地用抽象的术语来取代阅读的具体分析,只有使学生触摸到每一篇技法的个性,才会有疑问出现。
由于视简单的文体知识为阅读教学的“法典”,它带来的直接弊端还表现为:常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是什么”,而不关注于“为什么”,往往注重同类文体的共性,忽略同类文体中不同文本的个性,这种简单的程序化教学致使学生缺少新鲜感和好奇心,不易产生问题,学生缤纷的联想和想象很难唤起,自然会丧失阅读中觉察、发现和探索的乐趣。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
一、相信学生,宽容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努力营造和谐、宽松、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打消顾虑,大胆质疑,在健康宽松的集体心理氛围中愉快的学习。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为了有效的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首先要充分的信任学生,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具有发展的潜能;其次,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唤醒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同时还应学会蹲下来看学生,宽容学生在质疑时所犯的错误。例如,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我发现一位在课堂上从未举手发言的性格内向同学,在活动中显得十分的害羞腼腆。为此,我常常主动接近他,和他聊天,得知他是一位酷爱读书的学生,脑子里有着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就不断的鼓励他多提问题。记得在学习《夸父逐日》时,他提出了“夸父是否聪明”的问题,引起全班学生的争议。对此,我抓住他这一较好的表现进行表扬,使自卑的他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从此树立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又如,在学习《旅鼠之谜》时,当讲到旅鼠的繁殖速度惊人的时候,一学生突然站起提出一个课文中关于旅鼠繁殖的计算性的数学问题,我当时并未放过这一“不是语文”的问题,恰恰相反,让学生拿起笔来计算,极大的保护了这一学生的好奇心。再如,当我读词语“爱憎分明”时,有一学生突然站起,告诉我“憎”应读第四声,不应读第一声,对此我没有批评,而是微笑着点头,然后让他当时查一查字典。正是在这种信任、宽容的心理氛围之中,学生才敢于质疑,才能够不断的主动学习、超越自我。
二、提供信息,培养怀疑的精神,鼓励学生挑战权威。
学生大部分有“惟书是从”“唯教师是从”的迷信权威的思想意识。须知,“学贵有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为了破除学生迷信书本和权威的思想,教师可以利用最新的教学杂志或网络给学生提供关于文本的一些新颖的信息,让学生明白课本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并带头“挑刺”,让学生明白怀疑与学问的内在联系。例如,在《敬畏自然》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作者严春友的信息和“人与自然”的相关文章,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来体会作者的观点和语言,并带头挑刺,谈自己的读后感受。接着,我就鼓励学生挑战严春友。于是,同学们深入细读文本,纷纷从语言修辞、措辞表达和逻辑思想等不同角度,有理有据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看法。有的同学提出了“作者否定了人类历史上取得的成绩”的看法,有的同学提出“文中比喻不够恰当贴切”的观点……多种看法和观点,在语文课堂上交流碰撞。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同学们的怀疑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育,治学的态度和习惯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彻底破除了迷信书本迷信权威的思想。
宋代学者程颐说过:“学者先要会疑。”长期的接受性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个性,增加了依赖性,他们往往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者根本不知道从何发问质疑。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通过示范启发,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并且注重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质疑。

三、探究文章局部,指导学生质疑
教师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可以从标题、开头、结尾和过渡语段等文章的局部出发,指导学生质疑。例如,在《伟大的悲剧》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针对标题来质疑。同学们提出了问题:“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悲剧?为什么说悲剧是伟大的?”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促使同学们继续深入的学习文本、进行自主探究。又如,在《喂——出来》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品味小说的结尾,让学生质疑:城市确实会变得越来越美吗?城市美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隐患呢?同学们通过对此问题的自主探究,不但体会了文章结尾的文学意味,更加深刻的把握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又如在上《孔乙己》这篇小说时的情景:当大家在讨论“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接近尾声时,一学生突然提出“孔乙己是怎么死的?”教师愣了一下,但他马上转过神来,并趁此引导学生讨论“孔乙己之死”,在读书思考、默想之后,有的设想出他饿死的惨景,有的构想出他冻死的情景,有的说他是疼死的,有的谈他又冻又饿而死的目不忍睹,而一名女同学则说他是笑死的,并描绘出催人泪下的一幕场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已被伤病痛和饥饿折磨的奄奄一息的他,蜷缩在屋角冰冷的破床上。恍惚间,他眼前一亮,霞光中现出了辉煌壮丽的金銮殿,花甲之年的他终于高中皇榜,他峨冠博带,满脸红光,在肃穆的气氛中,在悠扬的宫廷音乐里,迈着不熟悉的步子,审视着身旁的汉白玉廊柱和脚下的红毡地毯,一时忘了身处何地,昂首捧腹,得意地大笑起来……在笑声中,他一头栽倒在石柱上……这笑声僵止在他那干裂如松树皮般的脸上……他告别了人世。
这是一次意外的收获,对教师来说,尽管这个不经意的提问打断了他的教学流程,但是其效果却又是远非僵死的预设所能企及的。
于漪老师在教学《木兰诗》时,结尾处有学生提出异议:“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根本不可能,不说别的,木兰一洗脚就露馅,小脚怎么藏得住?”此时,老师给予提问的学生充分的肯定,并在课后师生共同查阅资料,使学生获得了满意的答案。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探求气氛极浓;又让学生学到了教师尊重知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四、通过联想比较,指导学生质疑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现象。而比较则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正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师可以通过联想,引导学生将具有可比意义的文章、材料组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挖掘文本中更为深刻的疑点加以质疑。例如,在《孤独之旅》的教学中,我将《丑小鸭》拿来与之比较,同学们发现杜小康经历暴风雨而学会坚强的过程,正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过程,很自然的得出了“孤独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的观点。由此我让学生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名人的孤独,可其中有一同学却提出了“皇帝的孤独能否算是孤独”的问题,引起同学们的争议。为此,课后我引导学生比较“杜小康的孤独”和“古代皇帝的孤独”,将学生对孤独的体认引向深入,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小说所蕴含的人生哲学意味。
五、通过平等对话,进行思想碰撞,在激烈辩论中训练思维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包括: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和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的质疑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与文本的对话行为。而师生间和生生间的平等对话,则是一种建立在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基础之上的,强调通过对话式的交流或感悟,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发展的教学方式。鉴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平等对话,使学生在质疑中成长,在质疑中收益。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实践的。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因此,语文教师应当珍视学生在质疑中闪现的思维火花,积极组织学生间的交流辩论,使不同的思想进行碰撞,让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训练思维。有一位教师在讲授《山坡羊 潼关怀古》时,为了深化学生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的理解,他引用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并解释道:“大户人家的酒肉多得发臭,而路上却有贫穷人被冻死的尸骨……”话未说完,便有学生对此提出了异议,他觉得老师的解释不合理:因为从诗句中可以判断是冬天,既然能把人冻死,那么肉就不会发臭,怎么能闻到臭味呢?更何况酒是不会发臭的。听了他的发言,教师很意外,但转瞬便镇定下来了。在略微思考并肯定该学生的勇气和质疑精神后,教师让学生们就这句诗及刚才同学的发言进行探讨。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问题出在“臭”字上。在查找了相关工具书后,结论便出来了:尽管《新华词典》上的条目与教师的解释相同,但“臭”还有另外一个读音,音同“嗅”,解释为“用鼻子辨别气味”,显然后者更符合常规及文本意思。
此举在无形中将师生存在的疑虑化为虚无,从接受美学及心理学角度来说,它不啻为一种潜在的思维。在教学中只要善于捕捉学生质疑中闪现的思想火花,抓住契机以展开学生间的辩论和交流,就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在质疑中收益。
六、进行赞赏评价,让学生在成果展示中体验成功
人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肯定,渴望得到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要进行赞赏性的评价,要对学生自主学习时质疑的成果适时进行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乐趣,使学生在不断的质疑中增强自信心,持续而恒久的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例如,在《我的第一本书》的教学中,一位同学通过二黄毛和“我”的两种人生命运的比较,大胆的发挥想象,提出了疑问:“假如不读书的二黄毛生活在今天,是我们的同学,他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命运呢?”对该同学的质疑,我除了进行赞赏评价外,还抓住契机,连续用了两课时,与学生一起展开了“读书有用与否”的辩论,并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写一篇记人记事作文《我的同学二黄毛》,最后选出佳作进行展评。这一由学生的质疑而生成的语文对话教学,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大程度上肯定了提问同学的价值,使同学们体验到了成功。又如,在《天上的街市》的诗歌教学中,一位语文成绩并不理想的同学在研读诗句“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一句时,从“灯笼”和“流星”的速度上,提出“把流星比喻成灯笼是否恰当”的疑问。对此,我大加赞赏,夸赞他爱动脑筋肯思考,促使他语文学习上有了浓厚的兴趣。当学生踊跃地发表独立的见解,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地对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时,教师不仅组织讨论,而且张贴示范。经验告诉我们:对学生期望越高,学生成功的机率就越大,教师的信任可以化作学生进步的动力。相反,冷嘲热讽、不恰当措辞则会扼杀学生的上进心。对学生提出的幼稚、古怪的问题,教师不能横加指责,一定要持宽容态度,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欢迎质疑。惟有如此,学生才愿意质疑,敢于质疑。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彩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语文名师李镇西也说过:“如果真正把学生的心灵需要作为教学的起点,那就应该从学生提问开始真正的教学。”学生的提问就是学生的质疑。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注重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的质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益于质疑,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如何培养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质疑释疑能力,需要我们研究探索,寻求规律,掌握方法。为阅读教学增添魅力,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而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④ 青年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总结

青年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总结(精选5篇)

不知不觉中一个精彩的活动结束了,我们从中吸收了不少新的知识,写一份活动总结,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所见过的活动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青年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总结(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年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总结1

20XX年4月13日,学校教务处在百忙之中组织了推行以“自学互帮导学法”为核心理念的课堂改革的课堂教学竞赛,并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了教学研讨会,为全校年青教师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平台,也为我们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下面我对初中语文组这次活动做如下总结评述:

一、此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每位教师做了精心准备,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都在践行“自学互帮导学法”的课改理念,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都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对这堂课都做了精心准备,备课都十分充分。

2、注重基础,狠抓落实。能熟练的驾驭教材。

3、重点准确、突出,能抓住关键正确处理难点。

4、突出学法指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臵问题科学,使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

5、都突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新课改精神。

6、都注意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

7、都能面带微笑,与学生打成一片,形成了非常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老师们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

李良国老师属于豪放型的,讲课有饱满的激情,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极强的煽动性,善于诱导学生。

陈以康老师导入一环作得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教态和蔼自然,点拨精准,容量也很大,课堂语言干净简练,娓娓道来,韵味无穷。

袁莉华老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富有亲和力,教态自然,点评问题准确到位。

杨远锐老师作为一名老教师,驾驭教材灵活自如,与学生共同协商教学目标,教学中互帮时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活动。

陈林老师作为一名老教师,突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新课改精神。

三、此次活动的不足之处

1、有的老师问题设臵不太具体,没有给学生明确的思维指向性,学生找不到思维的方向,不太容易回答。

2、有的老师的教学目标没有与学生共同协商,甚至没有出示教学目标。

3、有的老师没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地整合,致使教学重难点不突出,在课堂上“散打”。

4、有的老师让学生自学时没有给够时间,让学生讨论时没有明确的要求和有效地点拨引导。

5、有的老师“兵教兵”作得不够好,既没有效发挥优生的作用,又冷落了学困生。

6、有的老师对“自学互帮导学法”的认识还有偏差,如“课堂上教师要少讲”,指教师要少讲知识,并不是教师不说话,不点拨、不引导,不评价。

7、几堂课在检测评价这一方面都做得不够好,都有待加强。

四、参加此次活动的感悟

1、语文教师要承担德育教育的任务。语文具有思想性、情感性,做为老师要有丰富的情感,课堂上要充满激情。

2、我们语文组教师要率先走出“高耗低效”的路子。在当前的情况下,语文阵地好像少了,但这不怪别人,怪我们语文老师没有利用好。

3、我们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大语文”教学是针对传统的“小课堂”语文教学而言的。多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单一、封闭的小课堂教学,语文教学蹒跚于“三中心”和“三惟一”的羊肠小道上,导致收获少,教学“少、慢、差、费”,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大语文”教学要求改革课堂结构,变“注入式”为自学互帮,因此,教学内容要尽量贴近生活,引进时代活水,教学形式应力求生动活泼,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大语文”教学要求教师知识面越来越丰富,琴、棋、书、画最好都会一点,数、理、化、生最好能懂一点,只有知识丰富了,才能举一反三,才能形象生动,要言不烦,让学生愉快地学习知识,从而揭示生活的真谛和自然界的奥秘。

4、多读书,读与语文专业有关的书,读教育教学书,甚至读哲学、历史等各个领域的书,修炼内功,增强文化底蕴,不是使自己装有一桶水,而是使自己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只有这样,你的语文课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5、用心准备每一堂课,因为认真只能把事做对,用心才能把事做好。课前自备、集备,课后反思琢磨。准备十分钟能上课,准备三个小时也能上课,但含金量是截然不同的。

6、每一位语文教师平常就要深入每个年级去听课。平时就要多交流,多思考,多创新。应加大语文教学改革的力度。

7、阅读和写作课搞得不够好,特别是阅读课,上得还比较凌乱。这两大块所占比例很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总之,初中语文组这次教学竞赛及研讨会搞得很成功,每位教师做了精心准备,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并做了精彩的点评,指出了语文学科现存的问题,为语文学科今后推行以“自学互帮导学法”为核心理念的课堂改革指明了方向。

青年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总结2

20xx年x月x日,本人参加了由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举办的小学音乐教学视察(常平)活动。活动内容有由嘉华学校胡贝老师讲授的优秀课例《嘎达梅林》、市教育局田素梅老师的讲座《如何有效落实歌唱教学》和常平镇公民办音乐教师对此进行了交流研讨。 首先,我们观摩了胡贝老师讲授五年级第二课的《嘎达梅林》。《嘎达梅林》属于一首欣赏歌曲。在音乐课堂上,对于我们这些经验不足的老师来说,上欣赏课是一个难题,是件令人头痛的事。但是听完这一节课,我感受到了欣赏课的魅力所在。原来欣赏课也是可以上得这么灵活。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我们可以从教师范唱、学生参与、师生对歌曲理解的情感交流、音准的教学(带唱)、咬字、音程关系等等方面引导学生如何去欣赏一首作品。

现在的音乐课上的次数越来越多,但是为什么学生还是唱不好歌?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一个问题。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师和学生缺乏应有的重视;

2、歌唱学习缺乏方法指导;

3、歌唱学习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4、歌唱学习展示与实践的平台;

5、歌唱学习缺乏评价与检验的途径。

在研讨会上,田老师针对音乐课堂《如何有效落实歌唱教学》进

行分析和总结:

歌唱有三要素: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

在三要素中我们通常都是只做到了第一步,唱会歌。而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着重的是教会学生唱好歌。教师在指导学生“唱好歌”的时候,应该要有具体的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做到。因为“唱好歌”在“唱会歌”中体现,不能等到技术成熟了,歌曲学会了在进行艺术处理。“会唱歌”在“唱好歌”中生成技能技巧应在艺术实践中学习和掌握。

歌唱的基本模式是:整体——部分——整体,即:综合——分解——综合的原则。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歌唱平台,从平常的课堂上训练,让他们认识系统的呼吸方法,自信有表情地表演。我们还要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

总之,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要以学生最喜欢、最快捷、最灵活的.方式学会歌曲;我们不能过于注重课题的教学形式,从而忽略了教学内容与课程类型;我们应该将音乐基础知识、音乐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与音乐审美联合起来,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的目标实现,应该更具体化;我们要将唱歌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唱好歌曲,用更艺术的形式去表现歌曲。

青年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总结3

一学月即将过去,回顾一个月的教研活动,我们高庙小学数学教研组,在校领导的正确组织下,在各位老师的大力合作下,进行了有序的教研活动。我们从内心体会到课堂教学要体现“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必须从导入教学开始。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高超的教学导入艺术,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通向优良教学情境的开门钥匙,它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做好铺垫。因此在教研过程中我们通过实践总结出多种创设有效情境导入新课的方法,我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新课程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扎实的教研活动,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活动过程和总结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

一、 抓常规工作的落实,每位教师心中有教研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一学期我们认真学习精神,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研计划,通过双周工作计划通知到每个办公室,做到人人了解工作计划,个个知道自己常规工作。

课堂是老师的立身之地,是教学的主战场,是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最有效的途径。踏实有效地做好“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常规工作,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份内之事,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扎实做好“教学五环节”,尤其注重备课、上课、反思三环节。

1、以本为本,深入钻研教材。

每一节课要精心备课,确定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疑点,精心地构思教学的五个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主要目的,选择有效情境导入新课,让孩子上课伊始就走进数学,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2、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能力

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充实调动学生积极性,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去。提倡老师在教学中运用绿色语言,让学生在温和、宁静的情感中学习,使学生喜欢上数学。

3、课后反思 ,受益无穷

每一节课后或者每一次听课之后,要有一个交流反思的时间。这有时比上一堂课带给教师的感受更多,每一次活动之后,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各位教师各抒己见,有争执,有交流并能及时反思,写好听课反思,争取做到“一课二上,三讨论”。我们更为关注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否恰到好处,是否抓住学生的心,这样可以更好提高自己。

4、共同合作,集思广益

新课标的备课量很大,所以集体的力量更重要,我们组以备课组为单位定时定期进行集体备课,讨论教学中的一些导入问题,统一教学进度、教育目标、讨论最佳教学设计方案,反思教学得失。尽可能多地从网络上、书本上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各课资料,力争向每一个四十分钟的前五分要更高的质量。集体备课常规化,做到有中心议题,中心发言人,并记录汇总。

二、认真落实教研活动,确保教研圆满成功

1、理论学习是推动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

这一学期,我们进行《数学新课标》理论的再学习,重新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精髓;我们还一起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等,我们专题研讨,通过做读书笔记、心得的方式,让老师明确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策略,提升老师的理论水平,理论的提升,促进大家理念的更新,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2、扎实开展公开课教学,为教研提供了最好的

每个学期我们在学校的公开课活动中,认真听骨干教师的课,大家以诚相待,就公开课中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力图通过研讨、示范,解决大家工作中的困惑,让课教的踏实、朴实,让学生学的扎实,真正学有所获,从而达到全面提升老师的业务素养的作用。

青年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总结4

围绕“写话”这一教研主题,我们学科组的老师一同解读新课程习作教学目标,进行习作教学理论学习和学生习作案例评析。我们观摩优质习作录象课,研析名师习作课堂教学实录,采取“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观课看录像,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让学生“轻轻松松落笔,快快乐乐作文”为追求,努力构建真、实、活的习作教学课堂。

教学形式开始变得活了:分别引入了情境创设、游戏活动、说写结合、佳篇引路、表演激趣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激励学生真情表达。课型也活了活:作文教学摒弃了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改,学生看的呆板作文教学模式,变单一课型为多元课型相结合。

在教学中我摸索出了五种作文课型:

1.作文活动课。教师精心设计和安排活动,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获得丰富、新鲜素材的课型。教师把活动带入课堂,也把学生带出课堂开展活动。包括观察课,材料积累课,自由活动课和创设情境作文课。

2.技法传授课。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阅读教训练项目进行写作指导,有计划的向学生传授作文常见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的课型。主要目的是降低作文教学坡度,使学生的表达多样化,情趣化。

3.批改指导课。是以传授批改作文方法为主的课型。这种课型,教师首先教给学生评改一篇作文的方法。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类型、不同的习作要求的作文提出批改的侧重点和要求,使学生在互批互改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习作水平。

4.佳作欣赏课。就是对教材中,读物中,学生习作中的有助于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文章,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结构的剖析,词句的欣赏,情感的体味,在欣赏阅读中渗透习作指导。

这次的教研活动是我在教学有着深深地感悟实,从而认识到低年级作文,要提早训练,而最关键的是要体现从说到写的原则。写话教学必须从听说起步,先说后写正是引导学生顺利走向规范书写书面表达的桥梁。还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亲身经历过的,最想说的内容,激发起学生内在的欲望,使学生乐学、乐说、乐写,让习作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倾吐,让习作成为一种乐趣。只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就会提高作文教学。

青年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总结5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一学期来,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遵照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导处教学教研计划,立足课堂、以实施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学实效,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着力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切实加强教学管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并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加强教研力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顺利完成了一系列工作,现就以下几方面总结如下: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习型校园文化。本学期,数学组全体老师能认真完成学校教科研室布置的任务,每月按时上传教科研论文、教学心得、听评课反思等到学校的网站上,进行交流共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青年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

4、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本学期,教研组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并配合教导处继续强化教学六认真的督查评估,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教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2、文化知识考核:平时组内单元把关、每次检测各年级都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

3、一学期来教研组共检查了备课本2次,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师大都能写好详案,并能及时写好教后反思。

4、一学期中全组教师每人听课15节以上,并及时写好听课记录。

5、一学期来教研组共检查了学生作业2次,教师们对学生作业的布置、批改及对学生的作业要求都很认真、规范。各年级段针对作业设计,作业量等问题进行讨论,在平时布置了科学的、有价值的作业。

三、大力推进教研活动的开展,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加强了备课组活动,保证每周至少有一次集体备课。数学组全体老师每人都上了一至两堂高质量的公开课,我们认真组织了本组老师间的听课、评课活动,便于互相取长补短,共享教学资源。本学期,数学组老师共上校级公开课8节,每次上完课后都及时组织老师们认真评课及交流。真正达到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认真反思,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每次听都能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并写好听课评议。通过这样的听课活动,取长补短,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

⑤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精华】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汇总6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学习心得体会7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1

于漪老师,她一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楷模,多年来她的为人正直、关爱学生的崇高师德;为教育事业的呕心呖学、爱岗敬业的精神一直是大家赞颂和学习的。这次在观看了于漪老师先进事迹的报告后,再次为这位尊敬的教育工作者的所思所做,深深地折服了。

于漪老师在报告中讲述了自己生活中的悲欢和酸甜,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让我们这些从事教学工作的党员教师,从中看到当代教育大师如何不懈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诲人不倦,“一片爱心在玉壶”的风采。

我想,我们比起于漪老师,现在无论在生活的环境和教育条件都比她要优越得多,自己怎样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中,做到忠诚敬业呢?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人,首先就要完善自己的人格,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定要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诱惑,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呵护一方净土,在教育学生的同时首先教育自己,教育自己成为一个堂堂正正、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成为一个能和学生知心交心的人。

于漪老师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对学生充满了热爱。爱学生要象爱自己孩子。因为教师的爱一旦进入学生的心灵,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不仅会使他们的心灵萌发出善良的崇高的情感,而且能点燃起他们的智慧的火花。因此,爱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爱是拉近学生和教师间距离的桥梁,我要善于发现“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要拒他们于千里之外,要和他们缩短距离,给予他们浓浓的爱意,要尊重他们的人格。

古人云:学海无涯,永无止境。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多把于漪老师的“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名言牢记在心。只要自己每天去努力、去学习多请教和反思,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听了几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我大受启发。老师们的民主教育手段方法,对学生的不懈付出,舍小家顾大家的风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几位优秀教师的事迹深深将我感动。同样是平凡的人,他们于平凡中见伟大!这正是我毕生的心愿,在平凡的岗位上,象他们一样,将爱的阳光洒向所有因我们而幸福的人!

通过学习体会如下:

1、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3、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幅教书育人的重担。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在今后工作中首先应该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热爱教育事业,以教育为快乐,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全部的爱献给教育事业,献给我们学校的学生们。

其次,要热爱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会以优秀教师为榜样,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爱不应该是挂在嘴上,也不应该是肤浅的凡事包办,而应该深入到思想落实在行动上。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我们有责任把学生教育好、保护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爱护下和教育下健康的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崭新的精神风貌,向优秀教师那样努力工作,不求索取,以奉献为荣。积极进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探索,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对他人宽容一些,多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做到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脚踏实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趋,立足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和学习,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3

5月8日,看似平凡的一天,却因一个人的壮举而让人铭记。张xx,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位普通的教师,在一夜之间响遍祖国各地,她用行动向人民诠释了人世间的大爱与大美——以自己瘦弱的臂膀挽救了四位学生的生命,却也从此失去了自己的双腿。

当看到这个视频时,我确实很震撼,也有很多感触。在失控客车撞向学生的刹那,张xx老师不顾自身安全冲向前去推开他们,自己却倒在车轮底下。这一推,久久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她是用生命在推。扪心自问,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情况,在那么短的一瞬间,作为人的本能,第一反应肯定是自保。可这位最美教师不同,尽管在那么危险的时刻,她首先想到的还是学生的安危,这便足以证明她一直以来都是以学生为先的。前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我想,在张xx老师的心中,生命无疑是宝贵的,只是她将学生的生命放在了首位。当她倒在血泊中还保持着一丝清醒时,她关心的也还是学生的安危,“同学们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伤?”她忘了疼痛,忘了自己,只记得学生。这简单的一句话足以让我们感动。

同时,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张xx老师的一颗感恩之心。张xx老师舍生忘死,被她推开的学生安然无恙,只有点轻微擦伤。而张xx老师由于抢救学生,导致腰椎骨折、骨盆骨折、双下肢软挫伤、双下肢毁灭伤,并伴有视觉性休克,她的生命危在旦夕。让人惊讶的是,张xx老师在与病魔抗争了八天,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谢谢”。我想,她不问自己的病情,并不是因为不担心自己,而是她更感激自己还能醒来,还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如果一个人时刻记得感恩,就说明她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就会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

事实证明张xx老师确实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教师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还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在出车祸前,身为老师的她十分敬业,时刻想着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管有多忙都会抽空去听老教师的课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她爱生如子,在学习、生活上都十分关心学生们。当她得知自己失去双腿不能行走时,她默默地流下了两行眼泪,紧接着就说:“我以后还能上讲台吗?”在接下来剧痛的治疗过程中,她也经常重复这个问题。对她来说,教书是生活的重心,如果不能继续教师生涯,这将比失去双腿还要痛苦。她对教师这一职业爱的深沉。张xx的事迹也给了我们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一个启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除了要看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成绩这些条件外,还应该地关注教师是否有爱心和责任心。爱心和责任心是作为一名教师所必备的,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与张xx老师相比,现在很多教师只是把教书当做谋生的一种手段,甚至还有副业,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他们应该以张xx老师为榜样,向她学习。

但是在看到张xx的英雄壮举经媒体报道后,在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尤其是张xx老师也因此获得了她一直期盼的党员称号,我的心情有点复杂。即为媒体迅速的反应和从上到下广泛的认可赞扬而高兴,为她实现了多年来的愿望而高兴;同时也有些悲哀,因为在佳木斯乃至全国,有很多这样敬业爱生、好学上进的好老师,他们很平凡也很伟大,为什么非得付出血的代价,才能得到关注和认可呢?

“最美教师”张xx事迹,对我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涤。张xx的英勇行为体现了一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展现了无私的大美形象,是黑龙江的骄傲,教师的楷模,更是人民的表率。我是师范专业的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我的愿望,我要向张xx学习,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4

小学数学教师观摩课优质课学习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市优质课,15节课中包含了统计、空间与图形、概念、解决问题等课型的教学。可以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数学课,几位老师给我们做了示范,加上深入细致地剖析、点评,我收获很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充分的备课

在这之前,我参加了全县数学提高班培训,本来我不是组长,但自己的表现让大家记住了我,我和几名优秀的学员和李老师一起参加了北京市新鸿儒教材教法培训,回来参加了县优质课评选,又有幸参加了县暑假提高班培训,通过市优质课初赛,我有幸得到了去市里讲课的机会,这些机会都得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争取,也谢谢李老师和郑老师的赏识。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走过来,让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老师,成长为一名获得县市优质课老师。

二、准确的数学语言和充分的教材分析灵活使用

参加数学教学工作才两三年,我感觉对于教材教法的学习还不是很深入到位。这让我在讲优质课前的摩课中可吃透了苦头。

看到《统计》课题后,首先是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翻遍了教研室所有的资料,查遍了网上优秀的课例和教学反思,觉得自己经准备的很充分了,我就把教学设计发给李老师看,但李老师说“再看看吧!”这一话让我感到我下的功夫还不够!

周一我又把我的教学设计拿给我们学校的领导看,袁校长说“得要详案!”回到家后我又把课堂实录写了一遍,又拿给袁校长和秦主任看,他们告诉我“数学语言要规范!数学语言要简炼!!每一句话都要去琢磨去推敲!”

一句句话真得很重要!不仅体现上下内容的衔接,而且每一句话都代表一种思想!比如开始上课的第一句就是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单元统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使统计表中的数据更直观形象我们可以制成统计图”说的是数据的作用还可以制成统计图,“除了用统计表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形象直观的表示这些信息呢?”体现根据已知数据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现出来!

三、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智慧的火花是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的”,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逐步修正自己的想法,这时学生得到的知识是深刻的。他会有种成功感,愉悦感。学生小组成员间讨论,通过学生的对话进一步加深了对这几种几何形体的认识。

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加倍努力,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5

首先,培训使我对教师进修学校的教育有了新的了解。

在培训的第一天,韩校长就对我们说“既来之,则安之”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

第二,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应该具备的道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各位名师详细的讲解,让我学到了很多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良好的师德是教师对社会的要求;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德还会产生职业幸福感。正如陶行知所说的“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

我想,作为新教师,要向那些在教学岗位上辛勤工作的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奉献的精神。教师是榜样,因为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不可估量的,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爱心,就像父母对待孩子百般呵护,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每个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第三,让我明白了要随时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适应自己的工作。

在这三天的培训中,让我感到最有趣的就是李彩霞老师所做的讲座。她带领我们了解了人的心理现象、教师如何关爱学生、教师心态调整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等。

作为新教师,一定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爱。这不仅要有爱的情感,而且要有爱的艺术。比如要做到了解学生,成为学生心灵不设防的朋友,还要理解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李老师给我们举了泰迪的例子。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

第四,使我知道了如何做个合格、快乐的班主任。

王秀清老师给我们做了如何当好班主任这个课题的培训。他们都以自己为例,讲解了他们作为班主任的经历和体会。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而实际的课,首先她为我们指出怎样做好一个班主任,其次通过她的学生的实例给我们展示了要做好一名班主任老师,应该奉献自己的关爱,要全面地关心班中每个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同时也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做好一个班主任所能体会到的快乐之处。这对于新教师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通过班级团队的建设,才能形成班级团队的凝聚力。

第五,让我对“教师”职业的解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新教师要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认识到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做一名能时刻反思自我的教师,做一名关爱、了解学生的教师;认识到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靠自己“多读书、勤实践、善积累”。因此,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用真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以微笑面对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终身学习,博览群书,不断进取,善于总结反思。

第六,提升课堂教学技能,成就教师专业成长。

裴树立老师给我们讲了新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作为教师,本职工作就是教学,通过培训,我了解了只有在课堂中能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乐趣的老师,才是一名好老师。所以,首先我就得要求自己获得就业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教学内容应尽量新颖丰富,让学生有所得。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可引起学生的新鲜和好奇,两者都可以使学生获得精神的满足而产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另外,集体氛围对其在成员的学习动机、个性有重要的影响。个人的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要求和期望,个人的学习动机由于想得到所在集体的重视而受到激发,学习效率也可以由此而提高。所以,努力形成一个相互竞争又相互理解和支持的集体氛围,对培养和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七,听了几位老师的示范课,真让我学得了很多上课技巧,讲课方法,如何灵活运用方法机智教学,如何吸引小朋友集中注意力听课。

在这三天的培训中,我得到了很多在学校里面学不到的东西,这些来自教育教学一线的专家和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不要做一名教书匠,我要努力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向我的学生们传授知识、启迪智慧。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具备特殊技能知识,没有理由不学习,不提高自身素质。因为我们是“新”教师,要志存高远!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6

十天的远程研修不知不觉在愉快学习中结束了,我们相聚一起,共同学习,虽是炎炎夏日,虽是时间短暂,但我们收获颇丰,丰富的学习内容和生动的教学实况为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参考学习的依据。我将以此为契机,加强学习,让音乐课堂更精彩!

一、不断地全面学习音乐专业技能

只有精通音乐理论知识,能熟练掌握演唱、演奏、舞蹈等技能技巧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较高音乐素养的学生。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音乐教师应具有把自己或他人的美感通过精湛的技术使之再现的能力,这才能吸引住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

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技能技巧都直接制约着音乐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声情并茂的演唱、演奏、表演、舞蹈技能在教学活动中的展现,都能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审美要求。要跟上新课标的节奏,上好每一堂音乐课,就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加强学习专业知识,加强专业训练,才能在课堂中得心应手,底气十足。

二、要在学识、文化上打功底

音乐课中的感受与鉴赏是中学音乐的重要内容,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要想摆脱学识和文化的制约,授课时津津有味,有条有理,就必须广泛地学习,以知识的清泉滋养自己,不断地积累词汇,丰富语言,让自己的语言规范、生动、娴熟,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样的鉴赏课堂才会精彩,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教学目标。

三、要具有音乐教学科研的能力

很多初中音乐教师普遍存在重教学实践、轻教学研究的思想,认为教学研究是专家、学者的事,教师只要把书教好就行了。

因此,在第一线工作的教师们更加关注的是教学,把科研看作是额外的负担。久而久之,教学与科研就分了家:搞教学研究的,缺乏实践经验;从事教学实践的,不注重教学水平的提高。致使许多教师提起笔来只能写写个人经验总结。

跳不出自己熟悉的小圈子,不能站在更高的理论层面上分析、研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这不仅造成初中音乐教师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难以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也使教师们的自身素质发展受阻,后劲不足,因此,出色的初中音乐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

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

在音乐课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丰富了音乐教学媒体的资源,使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增添了许多新鲜的教学元素,使抽象的音乐教学变得更加感性、活泼生动,开阔了学习者的音乐视野,从而促进音乐教学效率的提高。在音乐课堂中,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课件已成为常见的教学手段,因此,课件制作已经成为现代教师必须掌握的信息技术之一。

在学习课件制作时,要熟悉一些常用的课件制作的工具,了解一些课件制作的基本理论,并学会收集或制作素材,根据教学设计的要求及思路制作音乐课件。应该说:课件制作能力是教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这些现代文明的发展在音乐教育上所刻下的印记,给我们音乐教育教育工作者带来这样一个启示: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师,掌握音乐教育必备的计算机信息教学技术、课件制作以及多媒体技术的理论和技能知识,是对传统音乐教育的突破,更是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

作为新世纪的音乐教师,我们正处在音乐教育改革的转型时期,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要求我们: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有良好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结构;既要掌握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又能开展科研工作,并且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

努力做到教学情感饱满,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善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语言生动简明,范唱以声带情;板书清晰,设计合理,体现为教学服务。

所以,面对“新标准”和“新课程”,音乐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全能教师”,投身于音乐教学的改革,为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改进音乐教学做出贡献。

⑥ 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 出自 哪一文献

《语文教学情境论》有关文献
说明:《语文教学情境论》,韦志成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2001年1月第4次印刷。
1、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本质作用决定的。”(第8页)
2、关于语文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目标牵涉到认知、技能行动和情感三个领域是由文章的基本要素决定的。”(第17页)“认知领域:识记、理解、应用、评析。技能行动领域:学习、模仿、迁移、创造。情感领域:感受、领悟、个性倾向。”(第17页)
3、关于课堂教学艺术的四大效应:“教学方法艺术化,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如果从课堂教学来看,主要抓好四大效应:1.开讲激趣,磁力效应。上课伊始,教师开讲要抓得住学生,如同磁力吸铁一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如同说书人的起讲那样,开讲叫得开:叫得开课堂的门户,叫得开课文心脏的门户,叫得开学生心灵的门户。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2.美读体察,语感效应。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移情动容,深入体会,得到丰富的语感,增进对课文的理解。3.提问启发,开窍效应。在需要提问的地方,恰当运用提问启发学生。提倡学生驳问,爆发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4.精要板书,点睛效应。运用板书给学生学习引路导航,提要钩玄,归纳小结,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板书力求合理布局整体美,简明清晰朴实美,直观醒目形象美。”(第20页)
4、关于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第25页)
5、杜威论情境教学:“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王承绪、赵祥麟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0页。)
6、泰勒关于文化的定义:“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泰勒被称为‘人类学之父’。早在1871年,他在《原始文化》一书里,给‘文化’下了一个著名的经典性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性的意义来说,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任何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所有能力和习惯的复合的总体。’”(转引自第40-41页)
7、克罗伯和克拉克关洪于文化的定义:“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于1952年出版了《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他们在详细占有资料的同时,研究了欧美文献中关于文化的160余种定义,将‘文化’综合定义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及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体现于人工制品中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被视为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的因素。克拉克洪还认为,‘文化’一词意味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体和个人从集团所得到的社会性遗产。”(第41页)
8、梁启超关于文化的定义:“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易言之,凡人类心能所开创,历代积累起来,有助于正德、利用、厚生之物质的和精神的一切共同的业绩,都叫做文化。”(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14分册)
9、关于文化:“从文化的作用来看,就是以文教化。”(第42页)
10、 魏书生教学《梁生宝买稻种》案例片断: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从“他打着饱嗝儿”到“付了汤面钱”这段文字中,找出动词。
生:打,取下,掏出,打开,取出,拿出,付。
师;这段文字的内容用三个字——“付了钱”就可以概括,但作者却写了这么多,光动词就用了7个。我们再读一遍,细细体会一下,这对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
生(读书,体会。)
师:我们可以演示一下这一连串动作。谁有红手帕?好。这是书上说的“红布”(教师把钱包在带字的纸里,又包上“红布”,揣在兜里,又向学生要了枚别针)。大家看,梁生宝当时的动作是这样的(教师边说边演示,取下别针,掏出红布包,打开红布包,打开字纸,取出人民币,拿出5分票)。这一系列的动作表现了梁生宝什么思想品质呢?
生:仔细认真,稳重老练,谨慎朴实……
师:对了,如果不这样写,只有“付了钱”三个字行不行?
生;那样写,就不能表现出仔细认真的思想品质。
师;对了,细节描写的作用就是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性格,以便使文章的中心更突出……
(转引自马鹏举著:《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风采集》,有改动,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56-57页)——[这一片断中,魏书生运用了较好的提问技能和情境创设技能,加深了学生对细节描写作用的认识。刘向军评]
11、 关于情知对称性:“认知与情感的对称,且统一在教学过程中,称为‘情知对称性’。”(第53页)
12、 布鲁姆论认知与情感:教学中,学生交替地攀登两个梯子,“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行为和情感目标。这两个梯子的构造,使一个梯子的每一级正好在另一个梯子每一级的中间。通过交替地攀登这两个梯子——从这个梯子上的一级踏到另一个梯子够得上的一级——就有可能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第53页,转引自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
13、 关于情境教学:“情境教学合理地解决了教学内部的关系,即认知与情境的关系,使学生在教学中同时攀登认知行为、认知目标和情感行为、情感目标这两个梯子,实现教学的最优化。”(第53页)
14、 于漪教学《茶花赋》创设情境教学的案例: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教《茶花赋》最后一部分时,在学生面前出示一幅鲜艳的《童子面茶花》图。学生眼前突然一亮,全班学生顿时情绪高涨,活跃起来。
师;这是一幅什么图景?请同学们从课文中选一句话来说。
生;(齐声)童子面茶花开了!
师:为什么说是“童子面茶花”?
生:(响亮地)因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师:写这有什么作用?
生:象征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祖国……
(第57页,据徐金海、金正扬《中学语文教学探索》改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9页。)
15、 关于语言与思维:“语言影响着人们思维的抽象程度。如果语言本身抽象的成分多一些,人们思维的抽象程度就强;反之抽象程度就弱。例如,希腊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容易形成抽象性较高的词汇,因而希腊人的思维活动有较强的思辨性。中国的语言文字属象性表意文字系统,具有丰富、具体的形态,有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但抽象概括就嫌不足。”(第71页)
16、 钱梦龙的教育激励案例: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有次到某地借班上课,临时召来的40来个学生,身材高的160厘米以上,矮的才130厘米左右,从小学5年级到初中3年级都有,竟是一支跨了5个年级的“杂牌军”。他把学生按年级编为小学组、初一组、初二组、初三组,针对不同学生作一次课前谈话。
师:(对小学、初一组)今天要学习的是初二的课文,你们是超前学习,肯定有不少困难。不过,我敢肯定,智力高的同学一定学得好。你们是不是愿意趁学习这篇课文的机会,测试一下自己的智力,是高是低?
师:(对初三组)我知道你们已经学过这篇课文,你们在这堂课上是知识最多、能力最强的老大哥。我现在交给你们一个任务:协助老师指导其他几个年级的同学学习,他们讲错的,由你们纠正;他们遗漏的,由你们补充;他们讲对的,由你们认可。你们愿意协助老师吗?
师:(对初二组)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你们这个年级的,你们肯定能成为课堂的主力军!
(第84页,据钱梦龙《我当了一次“杂牌军司令”》改写,原文见《语文学习》1991年第7期。)
17、 关于语文课堂与其他课堂的不同:“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琅琅、琅琅书声,如果没有读书声,几乎就不是语文课堂教学。所以,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技能,第一基本功。”(第94页)
18、 叶圣陶论“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宛处还他个委宛,诸如此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5页。)
19、 于漪教学《七根火柴》的情感引导案例
于漪老师教读《七根火柴》的结尾有一段实录:
师:卢进勇接受了无名战士的嘱托,很快追上了后卫部队,把火柴交到了指导员的手里。大家看,文章的最后一节,在写法上与前面哪一节是相似的?
生:第16自然段:那同志“口里小声数着1、2、3、4……”
师:对。前面第16自然段写了无名战士非常郑重地一根根数着火柴,把它交给了卢进勇。现在呢,卢进勇像那位无名战士把七根火柴嘱托给他时一样,也极其郑重地用颤抖的手指打开党证,用异样的声调数着火柴,把火柴交给了指导员。“颤抖的手指”、“异样的声调”,这些词组写出了卢进勇此时此地复杂的思想感情。这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凝聚在哪一个词上呢?
生:(齐声)数。
师:(边讲边板书“数”,并在其下加上着重号)他为什么含着那么复杂的感情,极其郑重地一根根地“数”呢?因为这几根火柴,在长征的部队里,就是极其宝贵的火种,它能给含辛茹苦的战士们带来光,带来热,带来欢乐。请同学们找一找,把文章里描写火的语句找出来。
生:(学生从文章中寻找并发言。共找到了四处。)
师:大家看,文章前后有四个地方具体写到了火,对火的描写贯穿了全文。在冷风暴雨、冰雹无常的恶劣环境里,火真是我们部队最需要的东西,无名战士用生命保护了它,卢进勇想到了战友的深情嘱托,所以他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
这个“数”,饱含着对战友牺牲的无限哀思,对战友伟大品格的无比敬仰,还饱含着这几根火柴的不平常意义和价值……
卢进勇带着异样的声调的“数”,还可以引申一下,他还想到了自己——他想着自己的什么呢?
生:想到自己完成了任务,实现了烈士的遗嘱。
师;还有补充吗?
生:还想着要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进。
生:想着自己革命到底的决心。
师:对。他想着自己要像无名战士一样,忠诚于党的事业,革命到底。……这篇文章以数着“1、2、3、4……”来结尾,言虽尽,而意无穷!大家要好好体会啊!现在请一位同学把全文朗读一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师:读得很好!特别是两个“数”,能够分别读出既相似又不同的感情。无名英雄的“数”,——庄严、微弱、低沉;卢进勇的“数”,——激动、深沉,包含着坚强的决心。……
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一个“数”字,于老师千方百计地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体味“数”的含义。……通过朗读两个“数”字的不同表达方式体味不同的感情色彩,真是用心良苦,如此教学,学生的理解能力焉能不高?
(第110-112页)
20、 高润华教学《背影》案例片断:
年近60岁的上海特级教师高润华教读朱自清的《背影》第二课时,有段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背影》(她打开课本,响亮地),现在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请大家边听边划出父亲动作的词。
师:(学生朗读完后)好,谁来回答?
生:“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段话中用了“攀”、“缩”、“倾”这三个动词。
师:(激动地)你们看,朱自清先生这三个动词用得多好啊!父亲对儿子的爱,都凝聚在这三个动词中,多感人啊!这样普普通通的三个动词,就能把人物的精神细致地刻画出来,没有一句人物的对话,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稍停)大家都理解这三个词的意思吗?这三个词的用法清楚吗?
生:“攀”是手的动作,“缩”是腿的运用,“倾”是形体的动作。
师:对!这三个动词连着用又说明了什么?(这时,只见高老师慢慢地转过身来,双手攀着活动黑板的上沿,一条腿慢慢地向上缩着,她那胖胖的身子向左倾斜,显出十分努力的样子……)
这时,每一个学生都屏住了呼吸。顿时,他们仿佛看到了文章中那戴着黑布小帽的慈父,在铁栅栏上艰难地攀着,仿佛觉得眼前这高老师的背影就是那高大的背影……(一个学生写道:“这一瞬间,父亲的背影消失了。但高老师的背影却永远也无法从我的脑海中消失。此时此刻,我们已经完全理解了这三个动词的深刻含义——高老师已用她的行动证明:这就是爱。”)
(第138-139页,据初三学生乔轶美《她做了一个“攀”的动作》改编,原文见《语文学习》1991年第4期。)
21、 关于提问的原则:“课堂提问要遵循的操作原则主要有:①实现教学目标的原则,即围绕教学目标发问,不要盲目随意地瞎问,搞“满篇问”、“满堂问”。②适应学生知能水平的原则,提问不能过宽过泛,过深过难,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问到点子上,使学生犹如摘桃子一样“跳一跳,够得着”。③启发学生自省的原则,启发学生自觉学习,自觅答案,自己解决问题,因而提问就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④体现教学程序的原则,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一环套一环地学习,循序渐进,由浅入深。⑤表现教师功力的原则,提问的设计是教学艺术的体现,提问的恰当与否表现出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高低。”(第142-143页)
22、 关于创造想像和再造想像:“创造想像,从无到有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的特点是新颖、独创、奇特。”“再造想像,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第167页)
23、 叶圣陶论教师的教:“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着重号是作者亲自加上的——引者注。选自叶圣陶:《谈教学的着重点》,《人民教育》1981年第1期。)
24、 课堂教学中的精彩问题
1) 《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回答贾母和宝玉关于念书的问题,为什么会不同?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回答:“只刚念了《四书》。”宝玉问黛玉:“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2) 《祝福》写祥林嫂被抢,一个是卫老婆子,一个不认识。对此,鲁四老爷说:“可恶!然而……”午饭后卫老婆子来赔罪道歉,鲁四老爷说:“可恶!”当卫老婆子说“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鲁四老爷又说:“然而……”请问,这两个“可恶”、两个“然而”背后的含义是什么?(第176-177页)

热点内容
韩国 李采潭 闺蜜的 发布:2024-05-03 18:07:04 浏览:724
八十年代儿童电影大陆 发布:2024-05-03 17:59:46 浏览:127
更新最快的电影网站是什么 发布:2024-05-03 17:57:36 浏览:915
有完没完结局什么意思 发布:2024-05-03 17:28:10 浏览:38
金希贞的韩国名字是 发布:2024-05-03 17:19:18 浏览:599
女主叫容子在便利店上班的电影 发布:2024-05-03 17:14:30 浏览:28
父母的爱影片主人公叫什么 发布:2024-05-03 16:51:55 浏览:640
鸭子锋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5-03 16:50:50 浏览:752
私人影院大包小包的区别 发布:2024-05-03 16:50:06 浏览:237
五个字以下的内地电影 发布:2024-05-03 16:48:25 浏览: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