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个别教育记录

个别教育记录

发布时间: 2025-07-29 11:08:01

1. 个别教育记录内容是什么

小毛的妈妈经常为孩子急得哭:小毛迷上了游戏机,一次,一次,又一次,妈妈把小毛从游戏机房拽回来;一次,一次,又一次,小毛挡不住游戏机的诱惑,偷偷溜进游戏机房,急得没法子,小毛妈妈只得每天提前到校接小毛,回家看书做作业;双休日更是形影不离。

注意

个别谈话主要是由管教干部对某个被改造人员针对其思想问题进行启发性、说眼性教育,以期逐渐达到认罪服法、心理转化的目的。集体互助,即由犯人之间或通过犯人组织进行具体帮助,端正改造态度。行为矫正,是罪犯改造心理学中对犯罪者进行教育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

2. 个别教育记录内容怎么

体现出个别教育的对象,时间,地点,针对的问题。然后写出教育的过程,可以突出方法措施。最好写上教育的结果,是否有效,或者学生的行为心态等是否达到预期教育效果等,具体内容如下:

1、个别教育主体:父母离异,常年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从小缺少母爱,父亲在外打工,对她的学习过问的也很少,导致性格孤僻,思想内向,不愿与学生交流。平时上课注意力不太集中,不爱动脑子,思维不太灵活。

转化措施方案:生活上给予关心爱护,让她体会到爱的存在。创造机会让她和同学们多接触,多交往,让她体会到同学之间的友谊,对生活充满信心。学习上,给予辅导和帮助,多鼓励,创造机会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转化效果:学生本人看起来比以前开朗了,能和同学们主动交往。树立起了学习的勇气,重新认识了学习,对学习充满信心。知道了感恩父母,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对生活充满希望。

2、个别教育主体:生活上不讲究个人卫生,做事拖拉等;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经常迟交或缺交;学习成绩差,课堂上经常开小差,影响别人上课。

转化措施方案:动全体同学一起来帮助他,同时与家长沟通,关心其成长。利用“一帮一”活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分配时间,能做到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

转化效果:一学期来,经过老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做事散漫,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上课精神不集中的不良习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与同学间的关系一天天改善,也比较乐意为班级、为同学做好事。

3、个别教育主体:该生上课经常开小差,不按时完成作业;自控能力较差,特别是在家,经常缠着家长不想写作业。

转化措施方案:对他多点耐心、关心,抓住他喜欢劳动的优点,经常鼓励他,引导其他同学也来帮助他。

效果:这几个星期完成作业的情况好了很多,都能按时完成了,课堂上也能提起精神,举手发言了,但还需努力。

4、个别教育主体:上课不听讲,课后不写作业或乱抄作业胡应付。不遵守纪律,迟到说话看闲书。

转化措施方案:在班中为他两召开主题班会,为他们寻找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一有进步就及时表扬。

效果:积极多了也开朗了,特别是学习成绩进步了,家长也反映在家听话多了,不顶撞了。纪律上也能自己约束自己,跟老师也亲近了。

5、个别教育主体: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的情况令人担忧,书写速度快,但是快中不能求好,字迹马虎,认字、写字的情况比较糟糕。

转化措施:帮助其克服不讲究个人卫生、做事拖拉的习惯。订立短期目标(如第一次测验要取得多少分)。与其分析学习上存在的不足,确立“帮对子”,树立学习上的信心,使其能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

效果:课堂发言更积极了,思维更集中了,而且,有时拿书过来问我不理解之处,虽然有时的小测试他的测试情况不太好,但从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转入主动积极的学习,能够拿习题向我求教,积极完成我要求课外习题。

3. 个别学生教育案例记录

教学案例一直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个别学生教育案例记录,一起来看看吧!
个别学生教育案例记录一
学生:何子昂

学校和班级:怀远县特殊教育学校 一年级

计划时间:2013年9月—2014年1月

一、学生基本情况:

1.何子昂,2003年3月29日出生,2012年入学。从小由爷爷带大,接受学前教育不系统。有智力障碍,说话不清楚,会自己吃饭,自己脱衣,自己穿衣。生活自理能力一般。

2.行为特点:刻板行为明显。

3.语言特点:语言简单,断续,迁移能力差,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差,有时答非所问。

4.社会适应特点:喜欢与人亲近、但有时存在恐惧心理,不懂与人正常交流的礼貌,对不喜欢的人或陌生人常常斜视。紧张时发出无意识的“嗯嗯”声音、玩手指进行缓解。

二、长期目标:

1.刻板行为矫正:经过一学期的矫正,减轻对刻板行为的依赖,加深对行为本身的认识,使学生对适当行为有积极地理解和认识,体会到自主行为的乐趣。

2.社会适应行为矫正:一是减少紧张时发出无意“嗯嗯”声的次数。二是改掉扳手指头的依赖。三是减少对陌生人和不喜欢的人斜视。四是帮助建立对陌生人的友善与信赖。

3.语言矫正:养成听话时与讲话者对视的习惯,加强目光交流。

三、短期目标

1.班主任利用每天的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文明行为的教育,生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怎样与陌生人交往的教学,让其对陌生人形成客观的认识,降低不信赖感和敌对感。

2.通过适时、适度的交换座位改变学习、吃饭、排队等常规中的位置,让其适应改变带来的心理变化,减轻刻板行为的心理依赖。

3.课堂上,时刻注意纠正其在课堂回答问题紧张时发出“嗯嗯”声音、扳手指的行为,减少发声和扳手指的次数,并进行奖励,强化正面效果。

4.课堂和日常交往中,时刻注意强调学生与对话人的目光对视,善意的、微笑的对视可帮助她建立信心。

四、教育干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干预氛围。协调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要共同为其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行为交流环境,以

正面鼓励为主,以善意的暗示为辅,建立信任关系,改进教育康复的水平和效果。

2.及时调整干预策略。对于孩子心理产生紧张、负面影响较为明显的干预策略要慎用,随时发现随时调整。

3.注意行为矫正的反复性。孩子的行为有反复的特点,尤其是当遇到不良的心理体验时容易退却和消极,产生对过去刻板行为的依赖,所以要时刻注意观察和分析,及时进行矫正和肯定。

五、评价办法

1.建立行为矫正、社会适应矫正、语言矫正跟踪记录,明确记录其发生的次数、减低的次数、反复的次数等。

2.请任课教师、家长、班主任对其行为、语言、社会适应做出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

3.对其下学期个别化教育计划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明确计划的目标和策略是否适当和有针对性。
个别学生教育案例记录二
关于自闭症的个别教育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小明

性别:男

年龄:7岁

学生残疾类型:自闭症伴随智力落后(中度)

二、家庭基本情况

1、小明是独生子,家庭条件优越,在生活上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共同照顾。

2、无家族遗传史。

三、现有发展水平

1、语言:能够讲一些常用的生活用语,但是吐字不是很清楚,能基本理解教学时的简单用语。

2、认知水平:小 明的记忆速度相对比较慢,且再现不完整, 但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具体事物记忆尚可。另外他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也较短、较分散,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3、生活自理:孩子会自己吃饭,但浪费比较多,孩子会自己脱衣,但不会自己穿衣。能够自己洗手,但不能够自己刷牙。

4、其他方面:模仿能力还可以,喜欢听别人夸奖,喜欢玩水,情绪不太稳定。

四、教育训练的具体目标

1、长期目标:能够独立刷牙,并且整理好刷牙所 用物品

2、短期目标

认识牙具(牙刷、牙膏、杯子)

学会挤牙膏

在教师帮助下刷牙

独立学会刷牙

独立刷牙,收拾好所用的各种物品

五、教育训练活动的具体安排

实施时间:2012年12月12日——2012年12月16日(共5天)

第1天

1、教师分别拿出牙刷、牙膏、杯子,告诉小明这是我们每天刷牙必须用的东西。 教师拿出一个牙刷,给小明一个牙刷,告诉小明“这是牙刷”,让小明跟着说“这是牙刷”或“牙刷”。告诉他牙刷是用来刷牙的,并做刷牙的动作(反复进行强调)。

教师拿出牙膏并指着牙膏在小明面前告诉他,“这是牙膏”,然后让小明拿着牙

膏,边指着牙膏边说,“这是牙膏”或“牙膏”,牙膏挤在牙刷上,用它来刷牙可以清洁牙齿保护牙齿。

教师拿出杯子(不易碎),让小明认识杯子,方法同上。

第2天

2、把牙刷、牙膏、杯子放在学生容易拿到的固定位置,教他挤牙膏并收起牙膏等动作。

教师示范动作,让学生注意观察。

在教师辅助下学习挤牙膏。

通过反复训练,学会挤牙膏。

(这个过程可能出现挤牙膏用力过大,所以教师有必要手把手教,帮他掌握好那个力度)

第3-5天

3、刷牙

教师先示范,先刷左边,再刷右边,再刷前面。(小明注意观察)

让小明模仿刷牙动作。

这个过程小明可能出现刷牙不会用力或者吃牙膏现象,所以教师必要时要握着小明的手腕帮助他上下、里外地刷,待他学会刷的动作,逐渐减少帮助,可以让小明对着镜子刷反复练习。

从嘴里拿出牙刷,放下牙刷。

接半杯或一杯水。

含一口水,漱口多次,吐水。(低着头)

放下杯子,打开水龙头。

涮牙刷。

收拾牙刷、牙膏、杯子,关上水龙头,擦干手和嘴。

六、教育训练达标情况

计划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计划也可能有各种纰漏,只能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计划,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补充:

1、以上这些步骤都是教师先示范,学生观察进行模仿,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然后逐渐减少帮助,让学生独立完成。

2、收拾好所用的物品这个步骤应该贯穿到每个步骤中去,每进行一次训练结束以后就把所用的东西都收拾好。

3、在每进行下一步骤的训练,都要重复上一步的训练,是每一个步骤都连接起来,最后可以把整个过程很好的连接在一起。

4、这个计划可以在学校午睡之后进行练习,还可以与家长沟通好,回到家以后,可以由家长辅导学生练习。
个别学生教育案例记录三
小毛的妈妈经常为孩子急得哭:小毛迷上了游戏机,一次,一次,又一次,妈妈把小毛从游戏机房拽回来;一次,一次,又一次,小毛挡不住游戏机的诱惑,偷偷溜进游戏机房,急得没法子,小毛妈妈只得每天提前到校接小毛,回家看书做作业;双休日更是形影不离。 评析:表面上看,孩子没有去玩游戏机了,实际上孩子的注意力并没有真正转过来,因为小毛学习时仍三心二意,成绩依然如故,从客观上讲,游戏机动感强烈,内容新奇多变,色彩鲜明,极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从主观上讲,小毛缺乏对学习的兴趣,缺乏对学习目的性的认识,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因而他很容易将注意离开学习而指向于游戏机,这就造成了,小毛对学习三心二意,对游戏机可却是一心一意;学习时注意力分散,玩游戏机注意力可集中了!

【方法】

1.用有吸引力的刺激物吸引孩子,即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带孩子上公园走走,踢踢足球,买些孩子喜欢的读物,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游戏机引开去,不要急着硬逼孩子学习,因为孩子本身就不爱学习,正如你“强按牛头”,牛仍然不会饮水一样。

2.引导孩子逐渐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开始时可以提出少量学习任务,以后逐渐提高要求,逐步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学习任务,自己完成,自己督促检查。

3.教给孩子一些调控注意力的方法,学习时间过长,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远眺绿色,休息一会儿,再来学习,另外可在书桌旁贴上由孩子自己撰写的自警语录,如“有志者事竞成”、“战胜自己、挑战自己”等,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猜你喜欢:

1. 个别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2. 个别学生教育案例

3. 典型学生教育故事案例

4. 初中个别学生教育案例

5. 初中个别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4. 班主任工作实习个别教育记录怎么写呀

重点了解学生情况记录表

班 组
姓名 张三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94-7-5 是否党、团员 否
担任职务 副班长 家长姓名 张华
家庭住址 红河州绿春县大黑山乡撮洛村委会





该生学习认真刻苦,积极主动,成绩名列全班第九





为人坦率,乐于助人,成绩一直较稳定,对于老师安排的任务总能很好的完成,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家里有四口人,父母都是农民,妹妹在小学上五年级,全家人靠种橡胶维生。



担任班委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平时与其他同学相处融洽。






对该生所采取教育措施及收到的效果、工作体会和建议:
该生思想积极,要求上进,尊敬师长,团结友善,但学习成绩还有待提高,希望以后多多努力。

5. 小班幼儿个别教育观察记录表怎么写

小班个别幼儿观察记录(一):

小班幼儿日常活动中的观察笔记

————记小沈的普通话提高

观察对象:小班幼儿小沈

观察时间:

小沈平时一向由妈妈给他接送,所以每一天来园较早。今日他又早早的第一个到校,妈妈一个劲地跟他说:“快叫教师早呀!”小沈没有反应,低着头继续往前走。于是我蹲下身子跟他说:“小沈早上要跟教师怎样说呀”他还是低着头不看教师,我跟他说:“那你就看一眼教师吧,”他还是不肯看,更不用说说教师早。他妈妈叹口气说:“咳,这孩子真是的就是这样不肯叫人,总在背后说,在家里也一样。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他在跟小朋友一齐说话时声音很响亮,可一到团体面前说话时,他就不敢大声说,刚开始甚至还不敢上台。

观察时间:

在与小沈的接触中我还发现他的普通话语音十分不正确。有一次,他在唱歌曲:“小金鱼”。“一条鱼,水里游,都都单单在发愁.”于是我走到他前面跟他说:“你唱得真好听,如果你把都都单单唱成孤孤单单肯定还要好听。你说说看:“孤孤单单。”并教给他发“孤”的方法,舌头缩起来,不要碰祝让气从嘴里发出来。孩子很乐意学,我让他慢慢说。由于他一向习惯了说都都单单,所以一下子纠正有点难。小小班的孩子好模仿,所以我说一遍,他也跟着说一遍。由于我是准备着而行的所以手里还拿着小金鱼的图片。我拿着两条小金鱼的图片,问他:“此刻这条小金鱼还孤单吗”他说:“不孤单了”“到底孤单吗”“不孤单。”“那我让这条鱼离开他会孤单吗”“你有姑妈吗”“有几个姑妈”我变着方法试着跟他谈话,其实是想让他练习发“孤”的发音。经过反复的练习,小沈对孤的发音有了提高,有几遍已经能发对了。

观察分析:

在观察中发现小沈对g和d的发音区分的不是很好。小沈普通话不正确的原因主要是受家庭因素和他自身因素的影响。他从小是由奶奶领的,所以平时普通话说得较少,普通话的词汇也不多,总是根据自我的想象来说。比如:有一次他吃完饭就说我要:“卡嘴巴”。这是他自我创造出来的词。另一方面他比较害羞,说话时不敢看人家的眼睛,这样他光靠耳朵听而没有看别人的嘴形发音。长此以往从而导致他发音的不正确。

措施:

1、家园共育

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普通话发展情景,让家长平时也注意倾听孩子的普通话,如有不正确的,及时给予纠正,并让家长平时也能坚持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在班级网页与家园栏里共同宣传有关普通话的知识。

2、给孩子供给在团体面前说话的机会

观察小沈的行为,每次让他到上头来唱歌或念儿歌,他都很不自在,小手要么拉衣服,要么拨指甲。我没有及时的批评他而是先告诉幼儿到上头表演人先要站好,然后再表演。于是我就选择他感兴趣的活动,他很喜欢唱歌,所以我就选择他很喜欢唱的歌曲让他到上头来唱,以减少他的窘迫感。这样多叫他,他在团体面前说话更加自如了。早上不肯叫教师早,我一开始先应用小红花来刺激他,这种方法虽然不是那么妥当,但对低幼儿童来说还是有必须效果的。当我在发小红花时我就跟他说:“小沈,如果你叫了,那教师就把小红花发给你,这招还蛮有用的。所以有时如果他不肯叫人我就用小红花来刺激他,于是他就叫了。并在平时的孝敬教育时也引导孩子要主动跟别人打招呼,跟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别人,这样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与孩子个别交谈

小沈平时来园较早所以我经常利用早上的时间与孩子交谈。在第二次的观察中我就引导孩子如何来正确的发音,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发音。托班的孩子好模仿所以我利用孩子模仿的特点让孩子学说正确的发音,但过于反复的练习,又会使孩子的学习显得过于枯燥,所以我及时的应用方法,经过相关这方面的谈话活动来练习幼儿的发音。比如我在让幼儿学念“孤”时就寻找与“孤”相应的字词来让幼儿练习。所以我就问幼儿有没有姑妈这事。平时还能够利用给孩子穿脱-衣服、放学后等一些时间与孩子个别谈话。倾听孩子的发音并及时地给予纠正,让孩子的错误发音纠正在萌芽状态。

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孩子的普通话发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团体面前说话更加大胆了,此刻他也能主动举手了。早上来也能跟教师说教师早,晚上走了也能主动说教师再见,但有时还会不肯说或者只跟一个教师说,可是比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

6. 个别教育记录内容是什么

内容如下:

1、上街安全教育。教育小儿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要在便道上走,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和大人一起上街父母要带好孩子,指点孩子什么是安全地方,什么是不安全地方。要让孩子记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

2、防止异物入体。教育孩子不随便把东西如小石头、花生粒、瓜籽、小纸团等放入口腔、鼻、耳,以免发生意外。

3、教育大一点的孩子,懂得登高的危险。教育孩子不可从高处随便跳下,教育孩子不拿力所不及的东西。

4、要告诫孩子,不要把铅笔、筷子、冰棍、玻璃瓶或尖锐的东西拿在手里或含在嘴里到处跑,因为这样容易扎伤孩子。

5、教育孩子不要把塑料袋当做面具往头上套,以免引起窒息而死亡,家长也尽量避免将塑料袋乱放。

教室活动安全教育

1、防磕碰:建议学生不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摔: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留意是否会夹到他人的手。

7. 个别教育记录内容是什么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是第一,要体现出个别教育的对象,时间,地点,针对的问题。第二,要较详细的写出教育的过程,可以突出方法措施。第三,还要写上教育的结果,是否有效,或者学生的行为心态等是否达到预期教育效果等。第四,就是教师的反思。通过整个过程反思总结一下。

个别教育记录的定义

个别教育指的是1对1的教育。比如说在一个班上大部分同学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但是有一个或者是少数几个同学会犯这样的错误,那老师就可以把他们一个一个的叫出来,个别教育1对1的教育,这样更有针对性,同时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个别教育是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某一特定对象进行的教育。个别教育的形式有三种,一是个别谈话,二是集体互助,三是行为纠正。

热点内容
动脖子教学 发布:2025-07-29 17:28:29 浏览:269
学校安全教育简报 发布:2025-07-29 17:08:11 浏览:822
高中物理题 发布:2025-07-29 16:57:28 浏览:110
青莘教育 发布:2025-07-29 15:59:54 浏览:105
黄浦区明珠中学 发布:2025-07-29 14:24:29 浏览:601
2017高考海南语文 发布:2025-07-29 13:05:12 浏览:745
杭州代课老师招聘 发布:2025-07-29 12:49:39 浏览:710
文言文薜荔 发布:2025-07-29 12:30:47 浏览:223
有老班主任 发布:2025-07-29 12:24:50 浏览:120
尔雅通识课美术鉴赏答案 发布:2025-07-29 11:53:17 浏览: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