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内的要求.(2)分容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Ⅱ > 怎样根据统计数据来制作扇形统计图_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扇形统计图》教案
扇形统计图 教案\x0d扇形统计图 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用扇性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既清楚又形象. 2、让学生经历制作扇形统计图的过程,自主探索出制定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准备:...·苏教版六年级:扇形统计图 (苏教版六下第七单元 统..\x0d苏教版六年级:扇形统计图 (苏教版六下第七单元 统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76页例1,完成随后的 练一练 及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能结合扇形统计图提供的...·《统计》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设计\x0d《统计》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第七单元《统计》:扇形统计图\x0d第七单元《统计》: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76页例1,完成随后的 练一练 及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能结合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四年级上《统计与可能性》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x0d四年级上《统计与可能性》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 第九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目标: ⒈ 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进一.·《扇形统计图》说课设计\x0d《扇形统计图》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考虑到扇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把它作为必学内容安排在本单元.
Ⅲ 最新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谁先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题)教科书第84—85《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和要求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1、认识扇形统计图。
先出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有宝塔各层的位置和面积,引导学生比较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再出示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统计表。
(1)完成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一算每种食物摄入量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运用统计图表示上表中的数据。
同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读懂统计图,并在与条形统计图对比中,认识扇形统计图。
(3)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与作用。
二、体会扇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1、说一说:观察下面的统计图,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出示教科书第85页四幅扇形统计图。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再说一说,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白了什么?有和想法或感受?
2、试一试:看图回答问题。
出示教科书第85页一年级和五年级两幅作息时间安排统计图。
第(1)题让学生读图后交流。
第(2)题引导学生用“24乘每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计算。
第(3)题引导学生利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仿照上面的统计图,自己画一幅扇形统计图,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课题)教科书第86—87《奥运会》
教学目标和要求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重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1、出示教科书第86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先引导学生读懂图表,再回答三个问题:
(1)从哪幅图能明显地看出我国在第24—28届奥运会获金牌的变化情况?
(2)从哪幅图能更明显地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3)从哪幅图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2、师生共同小结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二、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1、教科书第87页“练一练”。
让学生说一说选择某种统计图的理由,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
第(1)题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所以选择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2)题反映的是喜欢各种课外活动的人数情况,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3)题反映的是小学生身高的变化情况,所以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2、教科书第87页“实践活动”。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课题)教科书第88—89页《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目标和要求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2.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教学难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和区别。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人去找工作时,他一般最关注什么?
生:工资。
生:工作环境和待遇。
师:是呀,找工作时工资的多少往往是人们最关注的,李叔叔看到一份超市招聘广告上写着:本超市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1000元,现招收工作人员若干。李叔叔一看条件还不错,就去应聘。超市副经理拿出了超市工作人员的工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