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教学法
㈠ 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突出作用在于( )。
选D。
解析: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是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创立的。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工具。纲要信号图式法的突出作用,是在教学中贯彻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为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提供了可能性。
ABC很明显是一个意思,排除法也可以选出来。
㈡ 图示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策略研究是什么类型的毕业论文呀是教学法吗好写吗这个课题
理论研究,总之是能班写的
提纲和具体的内容
㈢ 如何运用八大思维图示法进行教学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目录:
冒:创造性思维,一般认为有如下五种品质.
一,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呢?有以下四点根据。
(一)是贯彻教育方针,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是深化教育改革,适应为新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三)开发右脑潜力,促进思维创造力全面发展。
(四)适应国家上级学校选才需要。
二,怎样结合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一)转变观念,把教的过程转变为学的过程。培养学生乐于自觉求疑、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与自学能力。如:黛玉教诗。
(二)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比较,“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思维习惯。
(三) 在处理理解、掌握、运用新老知识矛盾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1,由以知引导出未知过程中,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2,由旧知过渡到新知结果中,消除思维定势;
3,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系统能力;
4,由知识到技能,在实验、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5,由内到外,由结果到过程,注重考试的启发与创造性。
(四)注意不同年龄段学生认识过程的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不同教学活动。
(五)注意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六)要特别重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专指在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过过程。它是创造力的核心。而所谓创造力,是指为改善某一目标,在以往经验、知识基础上,经过反复分析、对比、联想、想想、综合等思维活动,提出新设想的能力,即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㈣ 如何用好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示”法
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它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具。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得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地图教学?,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地图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地图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在学习地理课以前,学生对地图有一些的认识和了解。七年级学生对地图很好奇,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很快消失了。老师要引导他们,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因此老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在讲地图时老师注意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读图知识讨论如何看地图,学生发言很积极,各抒己见;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指出不足,讲解地图和一般图画的区别,适时提出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注记三个基本要素,并逐一讲解,打好基础。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郊游,促使学生把地图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地图对我们生活的实用性,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把地图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也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应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没有成就感的兴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
二.教会学生读地图的方法,会读不同类型的地图
学生面对一幅地图,到底怎样去读?首先要使学生熟悉地图的图例。地图图例是千变万化的地理事物的图形符号,它表示的是各种地理事物。学生只有掌握了图例符号,才能识别各种地理事物。图例符号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界线符号(如洲界、国界、未定国界、地区界、省界等)、自然地理要素符号(如河流、湖泊、山峰等)、人文地理要素符号(如公路、铁路、航线、水库等)、矿产符号、专题地图的符号(如工业图、农业图等图上的符号)、常见天气符号等。因此应教会学生养成读图先读图例的习惯。其次读图时要注意地图的图名,从而确定地图的类型。根据地图的类型,对地理图像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取相关的地理信息, 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图,阅读方法和技巧是有区别的。常见地图的类型大致分为:
1. 地理图表
地理图表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地理教学的直接教具,是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好工具。它能反映地理事物发展和分布的规律性。阅读时,不能只停留在表层的地理信息上,更重要的是从表层的信息获取其内在的联系,找出其规律性。
2. 等值线图
等值线图是反映地理现象、数量分布情况的地图。阅读时,通过观察图上的数据幅度,看疏密情况,看等值线封闭与否,等值线的走向特点。如看等温线图→读出气温约度→各地温差大小→高(低)温中心→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看等降水量图→读出降水量约数→各地降水量大小→多雨(干旱)中心→分析影响降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 3. 地理分布图 地理分布图所占比重较大,运用较广。对于不同类型的地理分布图,应确定其观察和分析的重点。如看地形图,应重点看地势特点,重要地形单元及其分布以及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如对于某区域的海陆位置,应重点让学生辨认和评析该区域所濒临的海洋、距海远近、位于
大陆的相对位置等。对于某区域的纬度,应着重让学生观察该区域所跨的纬度范围,辨认该区域与特殊纬线的空间关系。
4. 地理示意图
地理示意图旨在用简单形象的图来说明地理事物的确本质属性,演变规律及产生的原因。因此看这类图时,应重点注意各地理要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
三. 教学地图时应提出明确的要求,所提出要求要从简单到复杂,
注意运用从分解到综合的认知规律,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教学中使用的挂图不应该太复杂,内容不要太多,应简单明了,主题突出。读图时一次不宜提出较多的观察目标,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毕竟有限,在太复杂的地图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干扰因素多,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观察的主要目标,同时,过于复杂的地图,过多的读图目标,也增加了读图难度,容易挫伤学生阅读地图的积极性,教学层次不明显,讲解问题的思路也不清晰。如果讲解的问题较复杂,可用几张内容单一的地图,观察后再逐次叠加综合,以判断不同地理事物的关系。如通过地图分析世界耕地的分布时,可先展示耕地分布图,利用幻灯投影叠加五带分布图,得出:耕地多分布于降水多的湿润地区;投影地形图得出:耕地多分布于平原地区。逐一观察后,再总结出耕地分布的特点。对于一个复杂的地图分解为几个简单明了的地图来观察,学生要读的地理事物突出,有利于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分析问题,也利于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问题。这样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解决。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习能力。地图是平面的,展示地表平面信息较容易,也易于阅读。对于地表的立体事物展示较困难,也较复杂,如山地、高原等地形;山高、海深的程度,除了运用符号文字外还要用色彩色调来表达。给学生学习这些知识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不能不加以注意。如读地形图时可以先提问分层设色地图是如何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的,山地、高原、平原地形特点及平原、高原、山地在图中对应什么颜色。然后提出世界最长的山系是什么?世界最大的高原是什么?最大的平原地什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一一找出。然后可以归纳南美洲的地形特点。从而在头脑中浮现出知识点与地图相互关联的一幅地图。
建立知识点和地图之间牢固的关系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地理课上不断提出一些地理事物让学生在地图上标出,反复练习,不断得复习巩固,加深印象,知识点与地图的联系才能巩固。
四. 要注意地图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比较,综合分析地理问题 地理事物和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它们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因此在分析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才能正确认识,把握其实质。反映在地图的阅读上,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同时用几幅图来综合分析地理问题。如在学习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时,可以把这两个地区的地图进行比较:找出两大地区的位置,主要地形单元,濒临的海洋等,从而让学生得出南方和北方地区的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通过阅读我国的“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以及主要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学生不难想象出南、北方地区划分的依据。
语文教学方法
(一)阅读法(朗读、默读、背诵)
(二)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评、讲演、复述、讲读、讲练、说书法);
(三)对话法(问答、谈话、讨论、辩论)
(四)实践法(观察、调查、访谈、参观、实验、考察、考证、游戏、交往、旅游、实习、见习、练习、作业等)
(五)电教法(照相机、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广播、电视、电影、录相机、语音实验实、电脑、网络、多媒体)
(六)研究法(问题—解决式;课题—探究式;实验—论证式)
(七)自学法(自学—辅导式)(卢仲衡、魏书生)
(八)其他教育教学的方法举隅:
1、语感教学法 (洪镇涛、王尚文)
2、思路教学法
3、情感教学法 (于漪)
4、案例教学法 (根舍因、克拉夫基)
5、点拨教学法 (蔡澄清)
6、情境教学法 (李吉林)
7、导读教学法 (钱梦龙)
8、目标教学法(布卢姆)
9、反馈教学法(刘显国)
10、问题教学法(杜威、马赫穆多夫)
11、欣赏教学法
12、活动教学法 (杜威)
13、点面教学法
14、愉快教学法 (上海一师附小等)
15、成功教学法 (上海闸北八中)
16、整体教学法 (查有梁)
17、合作教学法 (美国的斯莱文、前苏联阿莫纳什维利)
18、启发式教学法 (《学记》、柏尝试教学法拉图)(邱学华)
19、设计教学法 (克伯屈)
20、发现教学法 (布鲁纳)
21、创新教学法 (奥斯本、吉尔福特、陶行知)
22、差异教学法 (华国栋)
22.单元教学法
23.比较教学法
24.程序教学法(普莱西、斯金纳)
25.直观教学法
26.图示教学法 (王松泉)
27.暗示教学法 (洛扎诺夫)
28.竞赛教学法(罗树根)
29.大语文教学法(张孝纯)
30.非指导性教学法(罗杰斯)
31.掌握学习教学法(布卢姆)
32.道尔顿制教学法(柏克赫司特)
33.有意义学习教学法(奥苏贝尔)
34.迁移教学法 (马芯兰)
35.尝试教学法 (邱学华)
36.学导式教学法 (胥长辰)
㈥ 什么是图式理论
"图式"是指一个人不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人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图式"认识客观世界、解释客观世界。图式论任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取决于听者或读者已有的知识,即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例如,当我们谈起医院,就会想到医生、病床、打针、吃药、动手术等等,这是头脑中有关医院的图式发生了作用。 根据这一理论,阅读理解首先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当足以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以后,就可以说产生了理解。可见,读者理解一篇语言材料的过程就是读者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当读者把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起来时,就能获得作者所要传递的意义,达到读者与作者相互交流的目的。否则,阅读理解就失败。 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来决定,它们是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中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二、图式理论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 内容图式的运用 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一篇课文的熟悉程度,及狭义的背景知识(赵代玲,2001)。学生在理解新信息之前,都要将新信息与已知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图式理论认为,读者的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语言意义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理解。许多语言专家认为,文化背景知识是理解特定语篇所必须具备的外部世界知识,它对语篇理解的影响大于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的缺乏会导致阅读理解障碍,因而在理解句意时不仅要用语言本身的知识,还要运用客观世界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教学中,若能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就会对阅读材料加以推测、判断,就容易理解阅读材料。在教学中,常发现一些学生不能理解某篇阅读材料,并不是因为语言知识障碍,而是他们根本不具有作者所想象的背景知识。 因此,在阅读教学之初,可针对阅读课文的内容,有的放矢地利用与阅读材料配套使用的图片、光盘、实物、影片等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引入课文的话题,激活学生已有的、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头脑中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相互联系起来,使其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更多信息的愿望。此外,还介绍学生课外读一些有关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的书籍,如《英语学习背景知识》(英国澳大利亚)、《英语学习背景知识》(美国加拿大)、《英国风土大观》、《美国风土大观》等。 2. 形式图式的运用 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即读者的篇章意识。 文章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如故事、寓言、说明文、论说文等,不同的文章都有各自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越熟悉某种文章结构,阅读时就越能把握思路、层次,就越清楚文章的特定框架结构、各段落的组织排列及文章的逻辑关系,读起来就得心应手,阅读速度也会随之提高。 教学中,如果老师缺少对语篇文体的分析和指导,学生不懂得分辨体裁,阅读就会带有盲目性。因此,针对不同的体裁,应进行分类指导。从写作方式看,高中英语教材中常见的体裁是记叙文(narrative writing)和说明文(expository writing)。记叙文有可分为人物传记和故事。 人物传记的文章可从两个角度去阅读,一是按时间顺序了解人物生平(time and events);二是关于人物所获得的成就(achievements)。以sefc 1a unit 13 lesson 50 abraham lincoln 为例,开始阅读时就按时间线索找到有关abraham lincoln 的信息: 1809:was born in kentucky, usa 1818:his mother died 1860:becam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1861:the american civil war broke out 1864: becam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second time 1865:was shot at the theatre in washington, d.c. 学生从总体上理解了文章之后,再来概括abraham lincoln's achievements就显得容易多了,就会明白他为什么被看着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更重要的是再遇到相同体裁的文章,如sefc charlie chaplin,albert einstein,walt disney,madame curie,captain cook,martinluther king jr等传记类文章,学生都会从类似的角度去阅读,而且还掌握了此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故事类文章也按记叙文的特点进行阅读。记叙文的结构由开端(beginning)、发展(development)、高潮(climax)和结尾(ending)四部分构成。 说明文的结构分为引言(introction)、正文(body)和结束语(conclusion)三部分。以sefc 2a unit8 lesson 30 first aid为例,首先按结构和意义把文章分成块,明确大意,然后版书以下要点: introction(para 1):first aid is the science of giving medical care to a person before a doctor can be found. body(para 2-4):three important things to do if someone has an accident and some advice for dealing with common injuries. conclusion(para 5):if everyone in the country knew first aid, many lives would be saved. 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把握了文章的整体框架,使复杂的文章简单化,同时也突出了核心,层次分明,达到了透彻理解的效果。同样,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类似的文章时,会根据教师介绍的方法,迅速的抓住文章的中心,理解文章的内容。 3.语言图式的运用 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是对词汇的掌握和语言结构的了解。语言图式在阅读中起基础的作用,没有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就发挥不了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对文章中结构复杂的长句和语法难句进行分析,以扫除学生阅读中的障碍,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合理地运用三中图式进行阅读教学,这三中图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对同一篇阅读材料,应兼顾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及语言图式,只有这样才会产生高效率的阅读理解。[好研网]
㈦ 语文教学方法有哪些
语文教学方法
近三十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也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只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有十种之多:发现法、解决课题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SQ3R学习法、问题讨论法、欣赏法、观察法、局部探求法、研究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等,如此这般,不一而足。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语文教学方法
(一)阅读法(朗读、默读、背诵)
(二)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评、讲演、复述、讲读、讲练、说书法);
(三)对话法(问答、谈话、讨论、辩论)
(四)实践法(观察、调查、访谈、参观、实验、考察、考证、游戏、交往、旅游、实习、见习、练习、作业等)
(五)电教法(照相机、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广播、电视、电影、录相机、语音实验实、电脑、网络、多媒体)
(六)研究法(问题—解决式;课题—探究式;实验—论证式)
(七)自学法(自学—辅导式)(卢仲衡、魏书生)
(八)其他教育教学的方法举隅:
1、语感教学法 (洪镇涛、王尚文)
2、思路教学法
3、情感教学法 (于漪)
4、案例教学法 (根舍因、克拉夫基)
5、点拨教学法 (蔡澄清)
6、情境教学法 (李吉林)
7、导读教学法 (钱梦龙)
8、目标教学法(布卢姆)
9、反馈教学法(刘显国)
10、问题教学法(杜威、马赫穆多夫)
11、欣赏教学法
12、活动教学法 (杜威)
13、点面教学法
14、愉快教学法 (上海一师附小等)
15、成功教学法 (上海闸北八中)
16、整体教学法 (查有梁)
17、合作教学法 (美国的斯莱文、前苏联阿莫纳什维利)
18、启发式教学法 (《学记》、柏尝试教学法拉图)(邱学华)
19、设计教学法 (克伯屈)
20、发现教学法 (布鲁纳)
21、创新教学法 (奥斯本、吉尔福特、陶行知)
22、差异教学法 (华国栋)
22. 单元教学法
23. 比较教学法
24. 程序教学法(普莱西、斯金纳)
25. 直观教学法
26. 图示教学法 (王松泉)
27. 暗示教学法 (洛扎诺夫)
28. 竞赛教学法(罗树根)
29. 大语文教学法(张孝纯)
30. 非指导性教学法(罗杰斯)
31. 掌握学习教学法(布卢姆)
32. 道尔顿制教学法(柏克赫司特)
33. 有意义学习教学法(奥苏贝尔)
34.迁移教学法 (马芯兰)
35.尝试教学法 (邱学华)
36.学导式教学法 (胥长辰)
㈧ 教学法的简介
教师通过这些课程与相应的课外作业促进学生的认知性学习(智力发展)、情感性学习(价值观的发展)与心理运动性学习(操作技能的发展),从而把他们培养成能够服务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教学活动不应仅仅是向学生讲解课程内容,而应是包括授课前了解学生情况、讲解课程和授课后考查学生学习效果这3个部分的综合活动。关于教育中的学习理论,概括起来有下列6种︰
熟悉 20 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所出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含义 含义: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布鲁纳提出的)
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但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
(1、 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
(2、 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
(3、 鼓励学生的言语表达
(4、 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所谓纲要图式教学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
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包括以下哪几个阶段:
??A.按照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教学内容
??B.出示纲要信号图式,把小型的“图式”发给每个学生进行消化
??C.要让学生课下按“图式”进行复习
??D.让学生在课堂上按图式回答问题 传统指导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和技能,采取比较固定的步骤;而非指导教学则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态度,主要是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