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1-07-28 16:15:57

A. 古代诗歌四首学情分析

人教版(部编)初中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最新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第一首《观沧海》选自《曹操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这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全诗具有雄浑苍劲的风格,是一篇激发为理想而奋斗的豪情壮志优秀作品。

第二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龙标尉,王被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的问题,而是只是由于不拘小节,李白听到王昌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事件,从远道寄给他,表达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第三首《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者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古诗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这首诗写景如画,意境开阔,写诗人沿长江往东,游吴忠的路上,泊舟北固山下,触景生情,产生了乡思之情。

第四首《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1年版)。马致远士途不如意,长期漂泊,足迹所到之处,总有与自己心上人聚散依依的哀怨,而这种哀怨又与他对朝廷的哀伤结合在一起,全文仅5句,28字,纯用白描勾勒景物,表达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二、教学目标

一】《观沧海》

1、知识与能力

有情感的诵读诗文 揣摩诗歌表达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体会诗歌借景抒情的特点 ,领悟诗歌的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激发为理想而奋斗的凌云壮志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知识与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及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体会拟人修辞和情景交融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诗句含义,领会文章思想感情。

3、情感 、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意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三】《次北固山下》

1、知识与能力

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再创造,再现诗歌中优美和谐的画面,体会即景抒情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中国诗歌中的思乡旋律,培养爱故乡、故土的思想感情。

四】《天净沙·秋思》

B. 急急急!!!!初一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的复习课教案

1 、下列作品的作者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绿色蝈蝈》《风筝》《金色花》《荷叶 母亲》《咏雪》

A 、刘义庆 法布尔 鲁迅 泰戈尔 冰心 王湾
B 、王湾 泰戈尔 冰心 法布尔 鲁迅 刘义庆
C 、刘义庆 泰戈尔 冰心 法布尔 鲁迅 王湾
D 、王湾 法布尔 鲁迅 泰戈尔 冰心 刘义庆

2 、下列作品的出处正确的一项是()
《绿色蝈蝈》《金色花》《陈太丘与友期》《蚊子和狮子》《塞翁失马》

A 、《昆虫的故事》《泰戈尔诗选》《世说新语》《伊索寓言》《淮南子》
B 、《泰戈尔诗选》《昆虫的故事》《淮南子》《伊索寓言》《世说新语》
C 、《伊索寓言》《泰戈尔诗选》《昆虫的故事》《淮南子》《世说新语》
D 、《昆虫的故事》《泰戈尔诗选》《淮南子》《伊索寓言》《世说新语》

3 、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B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凋谢了,白瓣儿小船般飘散在水面。
C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坠而折其髀。
D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4 、下列诗句默写正确的一句是( )

A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B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生。
C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
D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迟。

5 、列文言文句子中指定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B 、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发怒。
C 、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反省三次。
D 、诲女知之乎。女:同“汝”,你。

------------------------------ 判断题 ------------------------------
6 、旅行工具中量子火箭比光子火箭更快。
对 错

7 、“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曹雪芹。
对 错

8 、王赣骏是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华人。
对 错

9 、林黛玉是中国四大古典美女之一。
对 错

10 、羚羊是动物界中的长跑冠军。
对 错

------------------------------- 填空题 ------------------------------
11 、请根据解释写出相关的成语: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答案:

12 、请根据解释写出相关的成语: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勿施于人。
答案:

13 、请根据解释写出相关的成语: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答案:

14 、请根据解释写出相关的成语:指忍不住要发笑。
答案:

15 、请根据解释写出相关的成语: 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答案:

16 、根据意思写惯用语: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答案:

17 、根据意思写惯用语: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答案:

18 、根据意思写惯用语: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答案:

19 、根据意思写惯用语: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答案:

20 、根据意思写惯用语: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C. 冰心诗四首教案

《冰心诗四首》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品味诗歌。
教学难点 体味人间至爱亲情,领悟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总 课 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纸船》《母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一篇篇美轮美奂的诗象一串串璀璨夺目的珍珠。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现代著名女诗人冰心的四首小诗。(板书课题)
二. 了解冰心生平。

冰心:原名谢婉莹,生于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1921年,参加了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的文学研究会。1923年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把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冰心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小说集《超人》,,,其作品体裁以歌颂母爱、童年和自然为主,笔调柔和细腻,微带忧愁色彩,手法含蓄委婉,语言清新明丽,共鸣面大。
《繁星》、《春水》是冰心五四时期的诗歌结集。《繁星》写于1921年,共164首;《春水》写于1922年,共182首。这些小诗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作的影响所作。诗人敏锐地捕捉生活中一刹那的感受,通过对这种感受的抒写,表现蕴涵的情感或某一哲理,她的诗被称为“冰心体”,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们竞相仿效,抒写自己的三言两语的小杂感,以至于形成了新诗史上的‘小诗流行的时代’。
三、整体感知:
⒈自由朗读。提问:你对哪首诗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依据学生的体会,把学生分成几组(相同诗分为一组),让每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这首诗对你印象最深,并让学生人人做好发言的准备。
⒉依据1、2、3、4首诗的顺序回答讨论结果。 力争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机会。
四,品读课文:
1、 学习《母亲》
(1)集体朗诵《母亲》,说说: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温暖、宽广、安全……),你有过亲身体验吗?请说出来。
(2) 自由朗读冰心的小诗《母亲》。朗读要求:要感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①诗中两个“风雨”的含义相同吗?在诗中有何不同?(第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大自然中真实的风雨;后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所以说成是“心中的风雨”。)
②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受)受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说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2、学习《纸船》
(1)导入设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美国),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大声朗读《纸船》,请说出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强烈地思念故土、思念亲人孤独、惆怅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这首诗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诗人要用纸叠成纸船,用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诗人要纸船到 什么地方去?(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心田中)
纸船不会飘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得“叠着叠着”?(愿望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唯一方式),请你模拟一下作者当时的情态。
第三节是诗人的想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新奇瑰丽、大胆奇异的想象,充分表明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诗人为什么“含着泪”叠?(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面对茫茫的大海,她孤独,是思念的泪)
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诗人采用“卒章而显其志”的方法,把实的物象和虚的物象,把眼前的实的意境与想象的母亲梦中的情境巧妙地融合起来,是全诗的高潮!
4、 《母亲》《纸船》是冰心写母爱的代表作,仔细品味和辨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
前一首主要写的是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而后一首则是写步入青年以后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在情感交流的方式上,童稚期的寻求母爱的 保护,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而青年期的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则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母子或母女之间的感情,是一个随着双方年龄不断变化而互相转移的过程。前者侧重于母爱的付出,后者着力于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回报,恰恰表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其中感情体验值得珍惜,内涵丰富而美好。
五、拓展延伸: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假如明天是母亲节,你将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母亲的爱呢?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母亲》《纸船》
2、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假如明天是你母亲的生日,请你亲手制作一张贺卡或叠一只纸船,并写一句祝福的话在上面,送给母亲。
例::《写给母亲》 《想起母亲》
我是一片远去的帆 想起母亲
却永远也驶不出 晚霞里就升起了
您目光所围成的河岸 一缕灰白的炊烟
它模仿母亲绵长的爱
朝着我离家的方向倾斜
3、预习两首诗。
附:教师范读。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第二课时(《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复习检查:《母亲》《纸船》的背诵的情况。
一. 导入新课: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
这是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老师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就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请大家告诉我,你得知谜底后的真实感想。
老师归纳: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个成功者都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当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该怎样写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些人生的哲理吧。
二.整体感知《成功的花》:
⑴反复诵读这首诗,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重音、语气、语调。
⑵引导学生品位语言,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说明好在哪里?重点体会“明艳”、“浸透”、“洒遍”词的作用
(明艳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荣誉的夺目。浸透写出了眼泪之多,突出奋斗的艰辛。洒遍指明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
(3)问题解惑
1、“人 们 只 惊 羡她 现 时 的 明 艳 !”一句中“惊 羡”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
“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 “惊羡”比 “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
“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
(4)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合作探究: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很羡慕他,因为成功而获得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谈谈自己的感想。可结合奥运冠军获得者的奋斗历程来谈(几个名句:⒈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 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⒊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小结这首诗:人不应该只看到别人荣誉,而应该知道这成功背后蕴涵的艰辛,他是血和泪浸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荣耀。
(6)齐背这首诗。
三,赏析《嫩绿的芽儿》
导入: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新社会,都想不辜负美好的青春年华,但在社会的汪洋大海中航行,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呢?冰心这首《嫩绿的芽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首诗
品位语言,“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不能。这样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他们说的话与各自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他们的成长过程象征着青年人的成长过程)
让学生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并分析体现了芽花果的什么特征?(嫩绿显示了芽儿的健壮、旺盛和朝气。淡白蕴涵着朴素简洁,不追求外表华丽的特点。果儿的深红象征着丰硕、甜蜜和美丽)
诗中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展示了一个纯洁的心灵和现实的世界。同时,也讴歌了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拟人和反复,比喻)
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请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有意义?(⒈要刻苦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本领⒉树立为祖国强盛,民族富强,社会进步而贡献自己青春热血的远大理想⒊甘于奉献,牺牲自己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小结这首诗: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比喻青年的生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齐背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①讨论思考练习2、3,4
②结合《嫩绿的芽儿》,写100字左右的文字,构想一下自己的人生三步曲
试以“人生奋斗”为话题,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时 文 阅 读

荧 火 虫
泰戈尔

小小荧火虫,在树林里,在黑沉沉的暮色里。
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
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
你完成了你的生存,
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
你仅仅服从了,
你内在的力量,
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
你微小,然而你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
都是你的亲人。
题目设计:
1、谈谈个人对萤火虫的感受。
2、这首小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赞美了自由、欢乐、微小但不渺小的精神)
3、运用了第几人称?有何作用?(用第二人称,倾情称颂,亲切感人)

D. 蒙氏阅读诗歌读本古代诗歌四首(分糖果)要怎样写教案

首先要避免"矫揉造作"。诗歌朗诵和其他文体的朗诵一样,要自然,决不可以做作。诗歌的感情虽然比其他文体来得强烈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