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台球发力教学

台球发力教学

发布时间: 2021-07-28 21:41:55

① 台球怎么正确的发力

1.身体姿势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两脚分开略与肩同宽,(以右手持杆者为例)右脚蹬直,左脚弯曲,身体很自然地贴向台面,这时你要感到两脚和身体是很稳定的,没有过分前倾或是后坐的情况,身体也没有不舒适感,特别强调两脚站稳以及身体舒适。
2.手架
首先,张开手掌按于台面,手掌拢起,四指抓紧台面,拇指紧贴食指形成一个稳固的v形通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击打过程中食指和拇指根部不得离开台面,手形不能在任何时候松散。
3.握杆
很多人打球喜欢把球杆握得很紧,其实用手指轻轻握住球杆就行了。其实打台球就像钉钉子一样,如果你把榔头握得很紧,那么手腕也会随之而僵硬,试想你会这样去钉钉子吗。
4.试杆(运杆)
在身体趴到台面以后,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试杆,你应该保持握杆的小臂是放松且自然垂直的。然后把球杆尽量放平,这时你握杆的“拳头”、下巴、手架和目标球应该是成直线的,然后,用你的小臂轻柔地带动球杆做水平的抽动,使杆头贴近母球的击点,这样反复试三四次使之感觉平顺,注意节奏要掌握好,不宜过快。
5.瞄准
很多人在得到一个机会后就急于趴到球台上准备击打,实际上这个时候你不妨走到台边弯下腰看清楚正确的瞄准点。在你正确找到了目标球的瞄准点后,目光可以在母球的击点、目标球的撞击点和袋口之间来回,没有硬性规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在出杆的时候目光是应该盯准目标球而并非母球更不是袋口,很多人在出杆后马上就抬头去看袋口,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击球动作还没完成就提前起身抬头,造成了击球失误。
6.出杆
注意出杆不要太猛,要逐渐加力,当杆头到达母球的时候加到最大,这时你会体会到一种刺穿母球的感觉,这时不要立刻把杆抽回来要把力发彻底。

② 台球的发力技巧之台球如何正确发力

打台球如何发力,这个真需要你自己长时间去练习、去感受、去悟,然后自己找到适合自己身体协调情况的发力方式,以下是我自己认为发力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一是:握杆要松,不能紧。

二是:用杆不用手,要找到力度与速度的平衡点。

三是:发力过程中的精髓就是速度变化的控制。

四是:要永远记住后摆是决定性的,出杆是致命的。

五是:发力的过程一定要完整不管什么球型不管需要多大的力度,不管什么杆法,发力的过程始终如一,你需要做的就是让你的发力方式始终如一就可以了。发力不能如一那么就会把球打的乱七八糟,不知所谓,也就是没有稳定性,没有稳定性就不用想什么走位,线路这些问题了!

③ 打台球秘诀 打台球如何发力

我们都知道打台球大体上有三种发力方法: 1.“推”,大部分的初学者所发的都是这种力,而高手在用推的时候,往往由于击点不同和推力的快缓而表现出的功力,则令人叹服; 2.“打”,说起这个“打”字,才是台球的精华所在,“打”的发力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事了,在这一击中所体现出的力度、速度、硬度是一个优秀选手一生都想去追求并做到完美的目标所在; 3.先打后推,也可以称其为“撮”,这种杆法是九球高手最常用的,如应用得当,它在强拉强塞上所表现出来的旋转是随心所欲的。 我们再谈一下打台球力的来源,其实每打击一次,你不自觉的就会用七个地方发出力来,大体上有大臂、小臂、手腕、虎口、手指、球杆、杆头。“亚洲球王”林正晃(台湾)老先生曾说:“如果这七种发力你能够充分掌握好五种以上,你就是世界级高手。” 我们再谈回到前面说的三类发力: 1.“推”,大体上是用小臂带动手腕,手腕顺势推出。戴维斯先生曾经在他的讲座中指出:尽量用底部推和早发力还有中高顿杆去代替普通推杆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2.“打”,大体上是小臂带动手腕,手腕冲在前面,手腕的速度要快于小臂的速度,杆头的速度要快于母球的速度。不管杆出的深浅,杆头的尾劲都不能“飘”和“散”。这里强调的是腕力,一个不善于使用腕力的球手,永远都是普通球手。这个腕力发杆的手法和怎样在杆和杆头上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办法,以及怎样把它练习的尽善尽美都是一环接一环的。“打”的每一击要做到完美,就要把力度、速度、硬度这三度协调到最佳;其中力度大部分是小臂给的,速度和硬度大部分来自于手腕和手指(只是大部分),细微之处只能自己细心体会,小臂和手腕的配合至关重要。所以要形成“动力定型”就要有相对稳定的几个环节:拉杆的长短、发力的早晚及出杆的深浅,要做好这些必须要有系统的、正确的针对性训练,所以就有了诸多的练习方法,如司诺克中的蛇彩,九球中的L型等等,但是这些练习方法大师级选手是这样练的,我们也是这样练的,为什么效果大不相同呢?那是因为出杆发力的方法问题,要知道我们练习台球时所做的一切,包括:上位、站位、站姿、手的握法、运杆、节奏等等基本功都是为了发杆这一击,往往我们凭自己的大脑和智慧及悟性又或者道听途说了一些所谓的台球秘诀,自以为境界很高,不断的重复错误,进出一个个的误区,使自己永远在迷途中徘徊。所以古人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一定要有明师的指点,言传身教,才能学有所成,虚心求教,尊师重道才是真正的秘诀,我们看到有些选手平常打球时的准度和线路都无懈可击,但一到了比赛只能有平常的七成水准,这都是因为其杆法不够,用不了精确的母球击点,当然也没有精确的母球落点,不能象亨得利那样可以在很小的范围内打过网络,当然也谈不上有“深旋转”的冠军水准。母球快则快矣,线路好则好矣,但是范围过大,不够直接,不能做到“慢”、“小”、“精”,台球中所说的“抗压力”就表现在这里; 3.先打后推,也就是“撮”,这种杆法在加塞时比“打”和“推”都强烈,许多是加上了大臂和虎口的力量,在“撮”时手指不象“打”那样在完成击球时抓紧球杆。“撮”要注意的是:力量是匀加速的,要均匀加力,并且出杆越慢,硬度越强,穿透越完整,塞就越大,效果越好。(地球人都知道:)) 前面所谈的三类发力对母球和目标球撞击后的效果各不相同,可以根据力的大小、塞的强弱来判定撞击后的母球走向。(撞击的最初分离角如没有旋转的情况下为90o,包括上下旋)掌握高中低杆的分离角,你才能正确的运用旋转,你才能体会到旋转中的“提前量”,你才能学习什么叫“科学的旋转”(科学的旋转加上各种杆法才叫真正的准确无误)。 以上是鄙人的一点愚见(也都是向前辈学习的),大概差不多,很笼统,望大家批评指正。同时也希望能给大家一点点启发,借此能抛砖引玉或只是博君一笑,您能读到这里我也很开心满意了,谢谢。其实,台球就象人生,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④ 打台球应该怎么发力

打台球三种发力方法: (1)“推”,大部分的初学者所发的都是这种力,而高手在用推的时候,往往由于击点不同和推力的快缓而表现出的功力,则令人叹服;(2)“打”,说起这个“打”字,才是台球的精华所在,“打”的发力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事了,在这一击中所体现出的力度、速度、硬度是一个优秀选手一生都想去追求并做到完美的目标所在;(3)先打后推,也可以称其为“撮”,这种杆法是九球高手最常用的,如应用得当,它在强拉强塞上所表现出来的旋转是随心所欲的。 下面我们谈一下打台球力的来源,其实每打击一次,你不自觉的就会用七个地方发出力来,大体上有大臂、小臂、手腕、虎口、手指、球杆、杆头。 我们再谈回到前面说的三类发力: (1)“推”,大体上是用小臂带动手腕,手腕顺势推出。戴维斯先生曾经在他的讲座中指出:尽量用底部推和早发力还有中高顿杆去代替普通推杆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2)“打”,大体上是小臂带动手腕,手腕冲在前面,手腕的速度要快于小臂的速度,杆头的速度要快于母球的速度。不管杆出的深浅,杆头的尾劲都不能“飘”和“散”。这里强调的是腕力,一个不善于使用腕力的球手,永远都是普通球手。这个腕力发杆的手法和怎样在杆和杆头上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办法,以及怎样把它练习的尽善尽美都是一环接一环的。 “打”的每一击要做到完美,就要把力度、速度、硬度这三度协调到最佳;其中力度大部分是小臂给的,速度和硬度大部分来自于手腕和手指(只是大部分),细微之处只能自己细心体会,小臂和手腕的配合至关重要。所以要形成“动力定型”就要有相对稳定的几个环节:拉杆的长短、发力的早晚及出杆的深浅,要做好这些必须要有系统的、正确的针对性训练,所以就有了诸多的练习方法,如司诺克中的蛇彩,九球中的L型等等,但是这些练习方法大师级选手是这样练的,我们也是这样练的,为什么效果大不相同呢?那是因为出杆发力的方法问题,要知道我们练习台球时所做的一切,包括:上位、站位、站姿、手的握法、运杆、节奏等等基本功都是为了发杆这一击,往往我们凭自己的大脑和智慧及悟性又或者道听途说了一些所谓的台球秘诀,自以为境界很高,不断的重复错误,进出一个个的误区,使自己永远在迷途中徘徊。所以古人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一定要有明师的指点,言传身教,才能学有所成,虚心求教,尊师重道才是真正的秘诀。 我们看到有些选手平常打球时的准度和线路都无懈可击,但一到了比赛只能有平常的七成水准,这都是因为其杆法不够,用不了精确的母球击点,当然也没有精确的母球落点,不能象亨得利那样可以在很小的范围内打过网络,当然也谈不上有“深旋转”的冠军水准。母球快则快矣,线路好则好矣,但是范围过大,不够直接,不能做到“慢”、“小”、“精”,台球中所说的“抗压力”就表现在这里; (3)先打后推,也就是“撮”,这种杆法在加塞时比“打”和“推”都强烈,许多是加上了大臂和虎口的力量,在“撮”时手指不象“打”那样在完成击球时抓紧球杆。“撮”要注意的是:力量是匀加速的,要均匀加力,并且出杆越慢,硬度越强,穿透越完整,塞就越大,效果越好。 前面所谈的三类发力对母球和目标球撞击后的效果各不相同,可以根据力的大小、塞的强弱来判定撞击后的母球走向。(撞击的最初分离角如没有旋转的情况下为90o,包括上下旋)掌握高中低杆的分离角,你才能正确的运用旋转,你才能体会到旋转中的“提前量”,你才能学习什么叫“科学的旋转”(科学的旋转加上各种杆法才叫真正的准确无误)

⑤ 台球球技教学,如何发力

打台球如何发力,这个真需要你自己长时间去练习、去感受、去悟,然后自己找到适合自己身体协调情况的发力方式,以下是我自己认为发力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要点。一是:握杆要松,不能紧。二是:用杆不用手,要找到力度与速度的平衡点。三是:发力过程中的精髓就是速度变化的控制。四是:要永远记住后摆是决定性的,出杆是致命的。五是:发力的过程一定要完整不管什么球型不管需要多大的力度,不管什么杆法,发力的过程始终如一,你需要做的就是让你的发力方式始终如一就可以了。发力不能如一那么就会把球打的乱七八糟,不知所谓,也就是没有稳定性,没有稳定性就不用想什么走位,线路这些问题了!

⑥ 台球低杆发力技巧

1.眼睛要清楚地感觉到皮头的速度(是皮头),如果太快,只会晃一下你的眼睛。内

2.尽量找到球杆是在容匀加速状态下击球的.而且后手不要干扰球杆向前的惯性,击到母球的击点后,不要用手握住球杆,让球杆地动能充分一传递到母球里去。

3.感觉暴击点不同位置时母球入力的不同效果,以低杆为例.暴击点如果在还没有接触到母球前,那么这种入力的效果就是不好的.通常用来打一些刹车球.暴击点如果在母球的击点上,这种球是目前大部分球友都经常使用的击球方式,入力效果普通.暴击点如果在皮头与母球接触后,那么动能释放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也可以叫做皮头与母球的接触时间更长,用同样的力量打不同的暴击点,产生的效果是很大的.以前大家都强调要打出有穿透力的球就是这个道理。

4.感觉在击球过程中身体是没有一丝动作的(大力击球除外),全身只有后手小臂的拉起和放下.击球后身体姿势的保持也是非常重要,因为有个良好的习惯,就不必担心在比赛中突然在击球的瞬间因为身体的"动作"而失误!
5.用速度打球,而不是加力打球

⑦ 台球发力怎样才透彻

发力透彻的方法如下:
1.“推”,大体上是用小臂带动手腕,手腕顺势推出。戴维斯先生曾经在他的讲座中指出:尽量用底部推和早发力还有中高顿杆去代替普通推杆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2.“打”,大体上是小臂带动手腕,手腕冲在前面,手腕的速度要快于小臂的速度,杆头的速度要快于母球的速度。不管杆出的深浅,杆头的尾劲都不能“飘”和“散”。这里强调的是腕力,一个不善于使用腕力的球手,永远都是普通球手。这个腕力发杆的手法和怎样在杆和杆头上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办法,以及怎样把它练习的尽善尽美都是一环接一环的。“打”的每一击要做到完美,就要把力度、速度、硬度这三度协调到最佳;其中力度大部分是小臂给的,速度和硬度大部分来自于手腕和手指(只是大部分),细微之处只能自己细心体会,小臂和手腕的配合至关重要。所以要形成“动力定型”就要有相对稳定的几个环节:拉杆的长短、发力的早晚及出杆的深浅,要做好这些必须要有系统的、正确的针对性训练,所以就有了诸多的练习方法,如司诺克中的蛇彩,九球中的L型等等,但是这些练习方法大师级选手是这样练的,我们也是这样练的,为什么效果大不相同呢?那是因为出杆发力的方法问题,要知道我们练习台球时所做的一切,包括:上位、站位、站姿、手的握法、运杆、节奏等等基本功都是为了发杆这一击,往往我们凭自己的大脑和智慧及悟性又或者道听途说了一些所谓的台球秘诀,自以为境界很高,不断的重复错误,进出一个个的误区,使自己永远在迷途中徘徊。所以古人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一定要有明师的指点,言传身教,才能学有所成,虚心求教,尊师重道才是真正的秘诀,我们看到有些选手平常打球时的准度和线路都无懈可击,但一到了比赛只能有平常的七成水准,这都是因为其杆法不够,用不了精确的母球击点,当然也没有精确的母球落点,不能象亨得利那样可以在很小的范围内打过网络,当然也谈不上有“深旋转”的冠军水准。母球快则快矣,线路好则好矣,但是范围过大,不够直接,不能做到“慢”、“小”、“精”,台球中所说的“抗压力”就表现在这里;
3.先打后推,也就是“撮”,这种杆法在加塞时比“打”和“推”都强烈,许多是加上了大臂和虎口的力量,在“撮”时手指不象“打”那样在完成击球时抓紧球杆。“撮”要注意的是:力量是匀加速的,要均匀加力,并且出杆越慢,硬度越强,穿透越完整,塞就越大,效果越好。

⑧ 打台球如何发力

这个问题应该是台球初学者才会问的问题。一般发力击球的情况分两种:一是在打中八或者九球,十球的开球,二是初学者击打稍远一些距离的目标球时。

再来说一下开球炸球堆时的发力击球。打中八,九球和十球时开球炸球堆需要运动员发很大的力。这时需要一根专门炸球的球杆,也叫冲杆。开球炸球堆时需要用到腰部的力量,这样才可以使发力达到最大化,从而得到一个较好的开球效果。中式黑八的比赛中经常就出现一个选手“炸清”的局面,也就是开球炸球堆以后就一杆清台。九球,十球跟黑八的开球基本是一样的,都需要选手用很大的力气去把球堆尽可能的炸散以增加比赛的观看效果。

⑨ 台球发力技巧:怎样才能让台球发力变得更加顺畅

一说到发力,有人就会想到使劲.发大力使大劲,发中力使中劲,发小力使小劲,认为使劲的大小就是发力的台球技巧.这可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台球的发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使劲的!换句话说,持杆手小臂肌肉要放松,肘关节和腕关节也要放松,握杆不能死,手指也要放松.用球杆打球和用拳头打人可大不一样.拳击手出拳时务必绷紧肌肉和关节,并要握紧拳头.台球出杆正相反,全部都要放松.为什么?原因如下:

一.球杆的重量很轻,分担在持杆手上的重量不到一斤,用手指托住球杆后,根本用不到肌肉的力量.

二.击球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球杆打到母球时的速度.手臂放松出杆才快,绷紧出杆反而变慢.

三.放松出杆,靠球杆的惯性击打,入力才纯,出杆才会稳,才会直.使劲只会添加无用的外力,导致出杆不稳不直,或无谓带塞(明明没想加塞,却加了很强的塞).

有人说,打台球最好的发力就是不发力.他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不要用肌肉的力量,不要”使劲”。

还有人说,打台球使的是巧劲,而不是蛮力.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那么,击球的力量来自何处呢?

定义.台球常规击球正确的发力

台球常规击球正确的发力,是通过手指带杆,并由小臂的摆动,手腕的抖动,及手指的抓挤来完成的.小臂摆动过程中,肘关节,腕关节和小臂肌肉的放松是必须的.在球杆击到球的瞬间,手腕的抖动(或甩动)和手指抓挤球杆(逐渐握紧球杆)是重要的.击球完成后小臂和大臂夹紧.

解释一下:

一.所谓常规击球是指通常大多数情况下,小力,中力及大力击球.若是超大力击球,则需用到大臂,甚至腰腹的力量.

二.手指带杆:还记得我在里讲过什么叫握杆”不松不紧”吧,还记得我在里讲过什么叫握杆”实握虚握”吧,如果你已经固定了你实握虚握的方法,次时,你就用你的实握手指带杆,运杆及出杆.要是你仍然搞不清你该怎样实握虚握,我再教你一个方法:你仅用三种实握虚握方法中的实握手指握杆,其它手指松开,看哪一种你运杆和出杆稳且直,你就采用那一种实握虚握方法.

三.小臂的摆动:关节和肌肉放松情况下,小臂摆动的出杆更像什么呢?

1.更像是把球杆”悠”出去;

2.更像是把球杆”荡”出去;

3.更像是把球杆”甩”出去;

4.更像是把球杆”射”出去.

5.但不像钟摆(尽管很多人这样形容,后面再告诉你为什么)

6.更不像把球杆”推”出去(某些人甚至还动用大臂和身体推着球走)

你放心大胆地去”悠”,去”荡”,去”甩”,去”射”吧,你不必担心球杆会从你手中脱出,那件事不会发生!

四.抖腕(甩腕):打乒乓球要抖腕,说再见要抖腕,剁肉要抖腕,扔手榴弹也要抖腕吧.人的手腕相当灵活,上下左右均可发力.唯打台球这种抖腕生活中鲜有参照.其腕力的方向有其特殊性.你可以去看一下马志宇的教程,关于甩腕,他讲的还算清楚.会使腕力很重要,有人打球多年也不会.细腻和犀利的杆法是要靠腕力的.

五.手指抓挤球杆(逐渐握紧球杆):要顺着球杆惯性方向去延伸击球,并抓挤球杆,以确保球杆准确击打到母球击球点并直线延伸.母球对球杆的反作用力,有时会让球杆偏离击球线,手指抓挤球杆,一方面是加大击球力度,另一方面是强制球杆保持直线延伸射出.

六.常规击球的力量来自小臂的摆动,手腕的抖动,和手指的抓挤.

说了这么多该是实践的时候了,看看你用正确的发力能不能把杆出直.如果一开始,不准没关系.但有几条得做到:

一.你是否比以前更放松了?你的击球是不是更轻松了?

二.你的手指能否感觉到球杆击到球时的回传力?

三.你能否听到击球时,球杆发出的颤音?如果你的球杆够好的话,那是很好听的声音.

⑩ 台球出杆发力7个技巧是什么

1、持杆的水平角度越小, 撞击的准度越精确 。

2、握杆的肩膀线 ( 中心线 )要对准目标球的方向, 肩膀点在双脚重心点正上方 。

3、保持下巴中心点 在球杆的正上方, 与鼻尖, 眉心, 成一直 线 。

4、出杆前, 3~5 次的运杆即可, 超过 容易失去节奏感, 反而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压力 。

5、将打击要求的很柔软, 可以避免球杆反弹所造成的偏斜 。

6、出杆前全神贯注于架杆点, 与母球之撞击点之精确位置, 出杆时将注意力转移 集中于目标球 。

7、出杆前察觉试瞄不完整而有怀疑时, 不可勉强出杆, 应站起来重新调整基本姿势 。

(10)台球发力教学扩展阅读:

打推杆时,你的瞄准球点仍应在母球的中点与其最顶点的中间部位。往上一点对自己并无助益,但却可能使滑杆。而在打拉杆(低杆)时则正好相反。你应尽可能的打最低点,但应记得让杆子成水平,且降低架杆之手。直球时如母球与子球相距一尺以上,则别指望打中杆能将母球定死在原地。当距离越远时,应打母球的越低点。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