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教学的含义

教学的含义

发布时间: 2021-07-28 23:09:15

教学系统的含义

教学系统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是指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的、由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

㈡ 教学的概念是什么

|杨【杨德发专栏】

什么是教学

文|杨德发(重庆市重点课题《学本式教师培训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组负责人)

什么是教学?《中国大网络全书·教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第150页,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85年8月第一版)

这个定义似乎中规中举,无隙可击。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作中,“教师的教”极容易左右“学生的学”形成“教师主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局面。然而如何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避免学生被动地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从而形成“教师主动、学生主动”的双主动局面是每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教=孝+攵,攵是攴(pō)的变形。攴下面的“又”表示手,上面部分表示教鞭。“教”表示教师手拿教鞭培养的学生的孝心和孝能。教师拿着教鞭高高在上的教,学生在下面心惊胆颤地学,这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教学,远远不适应于现代信息社会的教学了。

学,学,“冖”表示家中,家中的孩子为了生存而向老师学习织网(用于网野兽或网鱼)。古代学织网是学习具体的技能,模仿即可完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学习要复杂得多,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抽象概念及规律(规律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知识网。

“教学”一词最先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辞源》,第1767页,商务印书馆,2015年10月)“教学相长”表示教与学互相促进,我理解有三层意思:教师自己的学与教师自己的教互相促进,教师自己要先学后教,教后再学;学生的学与学生的教(陶行知的小先生制)相互促进,学生学懂学会这可以教别人学习,这个教别人学习又有利于自己的学;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相互促进,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教学相长——高水平的教师教出高水平的学生,高水平的学生倒逼教师水平提高。

(▲杨德发的培训“思考的方法”用思维导图作的板书板画)

(▲学生刘羽檬作的笔记。杨德发在西安以“深度学习”为例培训“16问思考法”,在培训的过程中刘羽檬提出还可问“过程怎么样”,“16问思考法”升级为“17问思考法”。)

教学,教读四声(jiào)时,表示教师高高在上独霸话语权,对学生进行滔滔不绝的灌输,学生不得不被动地听、记,思考的时间机会很少。

教学,教读一声(jiāo)时,表示师生平等,教师教(jiāo)学生学习,学习任务的完成由每个学生担当,如果有疑难则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仍不能完成的极难问题,才由老师来教。根据伍永刚定律(《伍永刚定律》),凡是学生自己能学懂学会的均不教需要老师教,凡是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也不需要老师教,只有全班学生均不能解决的极难问题,才有必要由老师教。

教(jiào)学,是授人以鱼,教师主动、学生被动。

教(jiāo)学,是授人以渔,教师主动、学生主动。(《杨德发新发现:一个字的读音破解新课改》)

在课堂教(jiāo)学中,由于学习任务的完成要由学生来承担,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十分突出,定位准确。学生由教(jiào)学中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建构者。

在课堂教(jiāo)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每节课均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主动地教(jiāo),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的领导、向导。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角、主人。教师的教(jiāo)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先学后教”,学生先学习能学懂学会的内容,教师后教(jiāo)学生学不懂学不会的少数内容及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节课中均有学生独立的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学会自学。一旦学生学会了自学,老师的教就更加轻松。“因学活教”,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随机应变的灵活决定教什么,而不是一上课都一股老儿地一讲到底。

教师,您的工作是教(jiāo)学,您的名称要改为教(jiāo)师——教(jiāo)学生学习的人。如果您能尽早教会学生学习,则您将是学生的大恩人。如果您迟迟不能教会学生学习,则您将把自己和学生都弄得很累,学生甚至仇视您——您的满堂灌极容使学生陷入被迫学习、怠学、假学、拒绝学习的处境中。

如果您是一名参加过教师培训学习的教师,我想您对我讲的话应该有切肤之体验——当业余培训师坐在讲台边照着PPT对参培教师滔滔不断地灌3个小时的过程中,您是不是很难受?在满堂灌的3个小时之后,您能学懂什么?您能学会什么?恐怕由于您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可能长达3个小时早已精力分散而没有学懂什么,更别谈学会什么。

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教(jiāo)学方式,让学生用积极主动的方式来学习!(《杨德发学习方式定律》)请注意我上文中了“担当”“承担”这两个词,用来取代“参与”。让学习者“参与”,程度深浅也不确定。学习任务的完成由学生来“担当”“承担”,这个就是深度参与了,它带来的是深度学习。“承担”是一个法律上的词汇,表示学生是自己学习效果的负责人。

如果有人问您做什么工作?您这样回答为好——我从事X(学科,小学语文、初中语文等)教(jiāo)学工作。

(本文为杨德发老师原创投稿)

㈢ 教学的含义

[jiāo xué]:教书。 [jiào xué]: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㈣ 教学策略的含义是什么

教学源策略是教学心理学中的术语。

广义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学的策略,而狭义则专指教的策略,属于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式和行为。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题材及儿童的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指导发现法、自学辅导法等。

(4)教学的含义扩展阅读: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最优化框架式集成整
体,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的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
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
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基本类型:

产生式教学策略
让学生自己产生教学目标,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安排学习顺序等,鼓励学生自己
从教学中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也就是说,学生自己安排和控制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处理教学信息的地位。

㈤ 概念教学的含义是什么

把握概念教学的本质含义—评“中位数”一课纵观整节课,何老师进行了很好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地说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在层层递进的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建构对概念中位数本质意义的理解,即将“促进学生理解”始终贯串在整个课堂中。一、 在情境中丰富概念认识本节课,在工资问题上展开讨论,帮助学生体会并揭示概念,在公司人员发生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中位数的含义,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跳绳成绩相近的人员及歌手平均分的计算),在中位数和平均数的运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本课选择了情景非常丰富, 既有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情境,如工资问题,也有比较抽象的数学情境如“19、20、21、21、24”,如把24改成49,平均数有何变化,中位数有何变化等,实际与抽象交错结合,促进学生数学的思考。有一点值得注意:何老师将其创设的情境的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化。如,在创设甲公司和乙公司的工资问题后,在不断丰富和变化此情境的基础上,解决了概念的感受,揭示与深入理解,直到运用概念时,才换了新的情境。二、 在对比中深化概念的理解对比是理解概念的一种重要方式。本节课。多次运用对比。在创设主题情境中,对两个公司平均工资的比较,创设认知冲突,“平均工资高的员工工资不一定就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骗了我们“,需要寻求新的量来表示。这样的设计与教材呈现的一个公司相比,学生的认知冲突更明显,产生寻求新量的需求更大。在进一步明晰概念时,对两个公司的“平均数、中位数”进行了横向和纵向德对比,更能让学生体会概念的含义以及概念间的区别于联系。在深入理解概念的过程中,创设了动态的对比,将“19、20、21、21、24”,中的24换成49。(平均数、中位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这种变化中的对比,促使学生深刻体会两种量自身的含义 以及相互联系与区别。全课一致贯串这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对比,更能将新概念(中位数)的本质属性剥离的更清新,使学生理解更透彻。这些对比,均对学生理解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找寻和设计这些对比的过程,应该说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过程。三、 在整体中把握概念的本质本次多次出现了“不该出现的平均数“甚至有一个环节是:深刻理解平均数”即将 “19、20、21、21、24”,中的24换成49。(平均数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其中的19换成4,平均数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有的老师认为有点“喧宾夺主,重点不突出”之嫌。我想上学教学不是孤立的片段或者知识点应是连贯的。在连贯的题材当中,学生更容易把握知识的本质,这种联系也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把握概念本质。本课的教学内容虽然是“中位数” ,但他们都是统计量的一种,硬挨放到统计量的系统中来检视,目光不能局限于中位数,在教学过程中,何老师利用学生的思维,适时与平均数对比,使之更能体现各自量的意义。以及量与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培养学生理性看待数据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关于中位数,属于陈述性知识,可以直接告诉,但本节课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究竟是该直接告知,还是该留一定的探索空间,目前有很所争论,我想,何老师德课堂,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这种“润物无声“的课堂”滋养,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㈥ 教学的合理性含义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㈦ 教学的定义

定义: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内
作用:教学在人类文明容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推动了重大的科学技术进步。二十世纪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确实令人赞叹不已。从远古时代 起一直是人们幻想的“顺风耳”,“千里眼”,“空中飞行”和“飞向太空”都在这一世纪成为现实。回 顾二十世纪的重大科学技术进步,以下几个项目元疑是影响最大的,而数学的预见和推动作用是 非常关键。

㈧ 活动教学的定义是什么

活动教学是指围绕教学目标,将活动的形式融于教学之中的一种教学活动类型(洪子锐等,1999)。活动教学兼具活动和教学的双重特点。

具体说来,活动教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活动教学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它以服务教学内容为目的,也就是说,活动教学不仅有娱乐的目的,而且有认知挑战的作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二,活动教学通常以教学内容为素材设计假想情境。活动教学由活动形式和教学内容有机构成,活动任务和教学任务基本吻合,教学任务在活动中以隐藏的方式得以实现。例如,“找朋友”活动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常常是字母归类、单词归类等。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