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书
㈠ 推荐几本学前教育类的书
1、《大教学论》。
《大教学论》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在《致意读者》中,夸美纽斯明确表述了《大教学论》的最基本的目的。他说,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彻底”的艺术。
书中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证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则,提出并论述了各种教学方法(包括一般的教学方法和分科的教学方法),拟订了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确立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制订了编写教科书的原则要求,甚至对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也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2、《爱弥儿》
《爱弥儿》全书共五卷,卢梭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即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德育教育、爱情教育。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但五者之间并不明显割裂。

3、《人的教育》
《人的教育》是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和实践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福禄培尔论述学前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著作。他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哺乳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儿童的外部感觉;童年期,是家庭教育、游戏和言语发展的时期;少年期,已有自觉目的,是学校教育期。
4、《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
本书汇集了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关于幼儿教育的三篇重要著作,全面反映了作者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
5、《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一书告诉我们父母和教师,认真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使蒙台梭利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童年时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时期。
除生理的发展外,幼儿心理的发展更需要得到重视。因为幼儿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了个性,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成为了他自己的创作者。
㈡ 教育幼儿的书籍有哪些
1、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美国)
这本书通篇讲述的只有一个道理:对感受要宽容,对行为要严格。它的副标题为“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果沟通的方法”。这本书理论极少,事例极多,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父母怎么和孩子沟通,适用于3岁以上孩子的家庭。
2、爱和自由
从这里你可以读到什么是爱,什么是自由。“孙瑞雪小学”中的“孙瑞雪”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她积极倡导蒙台梭利教育,把蒙台梭利的观点都写进了这本书,并把陪伴和倾听都用于她的教学实践中。这是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一本书。什么是真正的爱?要不要给孩子自由 ......
3、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作者既从教育者的角度阐述了科学的教育观,又从妈妈的视角讲解该如何处理孩子在成长路上面临的种种问题。书中的案例非常实用,贴近生活、来源生活,为父母培养孩子,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又典型的标本式的案例集合。
4、童年的秘密(意大利)
蒙台梭利博士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作为家长,想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走进孩子的心灵,读这本书会有很大的帮助。尊重孩子贯穿了全文,蒙台梭利也始终在强调这一点:尊重孩子,敬畏孩子,孩子是成人之父。
5、儿童心理学(英国)
这本算是很入门级的儿童心理学书籍,内容很专业,深入浅出。简单的讲述了一些心理学的概念和一些常见的认识错误。比如说单亲家庭对于孩子会产生负面影响。实际的研究数据并不支持这一说法。

(2)幼儿教育的书扩展阅读:
幼儿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教育。
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在中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
幼儿园教育以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对象,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的幼儿教育政策,反映幼儿教育研究与改革成果,交流幼儿园、托儿所、家庭教育经验,介绍国内外幼儿教育信息,提供幼儿教育活动材料和教学参考资料。
智力开发的最佳期
美国心理学家杰明斯的研究指出,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18岁的孩子达到的正常智力水平来说,其中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30%是4—8岁获得的,20%是8—18岁前获得的。
美国生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是大脑生理发展的最快时期,一个成年人脑重约为1400克,其4岁时约为1000克,8岁时约为1300克。
日本学者木树久一指出,儿童潜在能力遵循一种递减的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教育,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就只能具有60分能力的人。
由此可见,幼儿大脑发展速度之快。在儿童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早期教育的作用也特别大,因为智力与教育以及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若在这个时期内,对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施以适当的早期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
人格健全的关键期
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家长、老师说“好”,就是“好”,家长、老师说“坏”,就是“坏”。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相反若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或行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性教育的关键期
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性心理发育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如果男孩把自己看作是女孩,在打扮、举止、表情上模仿女孩,就成为女性化男孩。如果女孩把自己看作是男孩,在打扮、举止、表情上模仿男孩,就成为男性化女孩。这称为性角色畸形。
总之,幼儿是智力开发、人格健全、性教育的关键期。在幼儿教育上,主要是引导幼儿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来应付以后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所以,幼儿教育是决定人生命运与幸福的终身大事。
㈢ 关于学前教育的课外书籍
《人的教育》、《大教学论》
1、《人的教育》是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实践版者、现代学前教育理论的权奠基人福禄培尔论述学前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著作。
把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哺乳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外在情感;童年期,是家庭教育的时期,是玩耍和言语发展的时期;青春期,有意识的目的,是学校教育的时期。
2、《大教学论》是1632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在《致意读者》中,夸美纽斯明确表达了《大教学论》的最基本的目的。
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彻底”的艺术。

(3)幼儿教育的书扩展阅读:
《人的教育》思想介绍:
福禄培尔提出了儿童教育的四条基本原则:
(1)适应的原则,“谨慎地遵循本能”。
(2)发展的原则,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发展自己的天赋。
(3)自动的原则,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只在他们的游戏、劳动、智力活动等自动过程中反映出来。
(4)外力的原则,发展儿童的内部力量,必须有外部的影响。
㈣ 幼儿教育类书籍推荐
1、《解放孩子的潜能》马丁·洛森
“我们最大的抱负是培养真正自由的人,让他能自主地发掘他个人的使命与方向。”鲁道夫·斯坦纳
华德福教育是一种已有八十多年历史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1919年,鲁道夫·斯坦纳(或译为史代纳)在德国创办了第一所华德福学校。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联合国开始向各国推荐华德福教育,它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得到支持和认可,在亚洲的日本、印度、菲律宾、泰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华德福学校也发展迅速。
做父母是很不容易的,而如今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现代社会的紧张生活也给孩子带来越来越多的压力。本书从孩子的整体成长和所需教育两个方面,帮助父母了解和支持孩子。书中讨论了这样一些问题:如何从错误中学习,走路、说话和游戏,节奏对儿童的重要性,男孩和女孩的差异,该在何时上学,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如何面对复杂的社会,青春期问题等。作者告诉我们,父母只有用恰当的方式来滋养、培育与启蒙孩子,创造出最佳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打造你的孩子》玛利亚.蒙台梭利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的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育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20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为表彰蒙台梭利对于幼儿教育和世界和平的特殊贡献,1950年她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贾米·托里斯·博佳曾经热烈地宣布:“玛丽亚·蒙台梭利已经成为我们期望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3、《斯波克育儿经》本杰明
《斯波克育儿经》被公认为20世纪最可信的育儿手册,凝结了 “育儿之父”斯波克医生经60年考验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本书曾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波伏娃的《第二性》等,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20世纪人类思想进程的10本书。《斯波克育儿经》将传统的育儿方法彻底更新。它告诉父母“你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多”,应该勇敢地去照顾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并把育儿和儿童心理发展结合起来。这些理论在初版当时前所未有,由此开创了儿童教育史的新时代。自1946年问世以来,《斯波克育儿经》一直不断修订补充,已被译为39种语言,全球销量高达5500万册。本书为最新修订版第8版,分为发育、饮食营养、精神健康、行为培养、学校教育、安全等六大部分,针对育儿最新研究成果设立了全新的章节,还对母乳喂养、儿童常见疾病、免疫、行为和心理障碍、意外伤害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补充。
4、《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
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龙应台有着丰富、激烈的内心冲突,而正是通过对这一冲突的诉说,表现出她内心深处的母爱。但它不是传统母爱的歌颂,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这样的生活散文。十五年前龙应台以一位母亲的亲身经验写下《孩子你慢慢来》,她在书中说:“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
5、《爱和自由》孙瑞雪
孙瑞雪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在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她始终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她能看到儿童的渴求,知道儿童的想法,了解儿童的心情,感知儿童的苦难。她说:“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
㈤ 幼儿教育书籍有哪些
如果家长看的教育类书籍有:《卡尔威特的教育》、冯德全系列、《基于脑版的学习》《好妈妈胜过好老权师》、七田真系列
如果上小学的孩子可以看些故事性强,情节精彩有趣的书,如《爱的教育》、《爱丽丝漫游仙境》、《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小王子》、《绿野仙踪》、《昆虫记》《窗边的小豆豆》、《一千零一夜》这些都是带有一点插图的读本。
如果上幼儿园的孩子可以看些以图为主,字少且大,知识性强的图书,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逻辑思维还不强,但是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些科学知识类的可以给孩子带来满足感,同时刺激他的求知欲。如《怦怦跳科学图书》系列、《神奇校车》系列、《可爱的鼠小弟》系列、还有《花格子大象艾玛》
我家孩子上一年级,以上都是孩子看过而且很喜欢的书。以作参考哈!
㈥ 求推荐几本幼儿教育的书
如果家长看的教育类书籍有:《卡尔威特的教育》、冯德全系列、《基于脑的学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七田真系列 如果上小学的孩子可以看些故事性强,情节精彩有趣的书,如《爱的教育》、《爱丽丝漫游仙境》、《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小王子》、《绿野仙踪》、《昆虫记》《窗边的小豆豆》、《一千零一夜》这些都是带有一点插图的读本。 如果上幼儿园的孩子可以看些以图为主,字少且大,知识性强的图书,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逻辑思维还不强,但是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些科学知识类的可以给孩子带来满足感,同时刺激他的求知欲。如《怦怦跳科学图书》系列、《神奇校车》系列、《可爱的鼠小弟》系列、还有《花格子大象艾玛》 我家孩子上一年级,以上都是孩子看过而且很喜欢的书。以作参考哈!
㈦ 有哪些关于学前教育的有趣的书籍
有趣谈不上,有用是真的
幼儿园书单
1.《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2.《向孩子学习》
3.《认识如何学习的》
4.《明日之学校》
5.《爱弥儿》
6.《孩子们,你们好》
7.《儿童心理辅导》
8.《奇妙的心灵--儿童认知研究的新发现》
9.《学生行为管理--教师应用指南》
10.《教育科学与儿童心里学》
11.《不跪着教书》
12.《学习,别听学校的》
13.《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
14.《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15.《拯救男孩》
16.《儿童心力测验--更好地理解孩子》
17.《儿童绘画心力学》
18.《15分钟改变孩子》
19.《还孩子幸福童年-揠苗助长的危机》
20.《体验孩子:宋庆龄幼儿园区域活动案例》
21.《儿童游戏--在游戏中成长》
22.《好入门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
23.《学习在快乐--走向对话》
24.《走向方案教学--幼儿园方案教学探索及案例》
25.《幼儿学习档案--真实记录幼儿学习的历程》
26.《爱心育人》
27.《给青年教师的15 封信》
28.《新手老师上路--幼儿教师入门必读》
29.《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
30.《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
31.《爱心与教育》
32.《窗边的小豆豆》
33.《国际教育新理念》
34.《反思教育习惯》
35.《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
36.《教师20项修炼》
37.《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
38.《师生沟通艺术》
39.《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
40.《写给你--亲爱的老师》
41.《捕捉儿童敏感期》
42.《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43.《爱和自由》
㈧ 最著名的幼儿教育书籍请大家推荐一下 谢谢!
如果家长看的教育类书籍有:《卡尔威特的教育》、冯德全系列、《基于脑的学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七田真系列
如果上小学的孩子可以看些故事性强,情节精彩有趣的书,如《爱的教育》、《爱丽丝漫游仙境》、《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小王子》、《绿野仙踪》、《昆虫记》《窗边的小豆豆》、《一千零一夜》这些都是带有一点插图的读本。
如果上幼儿园的孩子可以看些以图为主,字少且大,知识性强的图书,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逻辑思维还不强,但是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些科学知识类的可以给孩子带来满足感,同时刺激他的求知欲。如《怦怦跳科学图书》系列、《神奇校车》系列、《可爱的鼠小弟》系列、还有《花格子大象艾玛》
我家孩子上一年级,以上都是孩子看过而且很喜欢的书。以作参考哈!
㈨ 幼儿教育书籍有哪些
关于教养的图书会非常长——所有与父母、儿童有关的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医学等作品都算相关。但若说适合家长读的优秀教养图书,就少了许多。
我认为家长挑选优秀的教养图书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1、科学
教养应依据心理学和教育科学的当代研究成果,因此教养的观点和方法须持之有据,如果能吸纳当代研究成果,与时俱进更佳。以孙瑞雪流传甚广的《爱和自由》为例,她的理论来源为蒙台梭利,的确她为国人介绍了蒙氏很多有益的教育思想,不过蒙氏非常看重的”纪律“(自律)在书中却鲜少提及,让很多家长易生误解。
科学从来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举例来说,蒙台梭利对幼儿教育的发展贡献卓著,但她认为假装游戏(如孩子们玩“过家家”)对孩子无益,然而大量当代心理学研究却证明假装游戏对儿童的想象力、计划性、社会能力、语言发展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孙瑞雪的图书中,她仍持蒙氏的传统观点,未能明辨并做相应调整。
因此我建议家长们要多了解于教养有益的当代研究成果。适合家长阅读,近年引进介绍新发现的图书佳作有《关键教养报告》、《让孩子的大脑自由》等。
2、系统性
一本书要有自己的体系,或者能系统地解决一个领域的问题。有些教养图书写自己的育儿经历和反思,胜在细节生动,娓娓道来,家长也爱读,当然属于开卷有益的图书(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过未能总结出清晰的教养规律,家长遇到书中未提及的其它情况时也不知该如何处理,难以举一反三。
教养知识有了科学性和系统性,看待和处理孩子的行为便有了一幅合宜的“地图”,家长有了比较清晰的方向,在日后的实践反思调整中逐步掌握内化。
系统性的教养图书注重让家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区别赞扬和鼓励的不同时,《正面管教》用下表来说明不同的做法及影响。

图片来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4、家长应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教养图书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建议家长在了解基本教养知识基础上,依据孩子的需要重点选择所需的图书。例如您苦恼于孩子常常和其他孩子起冲突,建议重点阅读《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并善加应用,不必面面俱到。
㈩ 关于幼儿教育的书籍
很多人现在会选择学学前教育,那么,看哪些书籍比较好呢?常识网一起了解学前教育必看的10本书籍排行榜吧!
学前教育必看的10本书籍排行榜
1、《大教学论》,2、《爱弥儿—论教育》,3、《人的教育》,4、《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5、《童年的秘密》,6、《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7、《民主主义与教育》,8、《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9、《活教育是怎样实施的》,10、《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
1、《大教学论》,
学前教育必看的10本书籍排行榜,《大教学论》必须读一读
《大教学论》是1632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夸美纽斯。反对封建的、经院主义的教育,系统阐述适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观点,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内容和途径。提出教学必须“遵循自然”,并论证教学的“简易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则。为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2、《爱弥儿—论教育》,
学前教育必看的10本书籍排行榜,《大教学论》必须读一读
《爱弥儿:论教育》是让-雅克·卢梭写的书籍。
讲述了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
3、《人的教育》,
学前教育必看的10本书籍排行榜,《大教学论》必须读一读
《人的教育》是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和实践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福禄培尔论述学前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著作。他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哺乳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儿童的外部感觉;童年期,是家庭教育、游戏和言语发展的时期;少年期,已有自觉目的,是学校教育期。
4、《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
学前教育必看的10本书籍排行榜,《大教学论》必须读一读
本书汇集了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关于幼儿教育的三篇重要著作,全面反映了作者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融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性为一体,可供教育工作者参阅。
5、《童年的秘密》,
学前教育必看的10本书籍排行榜,《大教学论》必须读一读
《童年的秘密》是2010年由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详尽地告诉父母,儿童的成长有着其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儿童的成长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的有意识的、自主的、独立的与外界环境进行活动(书中称为工作)来获得。成人如果想促进儿童成长,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的环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对他们的行为尽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导”。儿童自然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会逐渐成长起来。书中还讲到许多具体的观念,比如,儿童充满精力乐此不疲地去工作(活动),只是一种内在的心理驱动,并没有任何目的。在这种工作中其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6、《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
学前教育必看的10本书籍排行榜,《大教学论》必须读一读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是200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 约翰·杜威(John Dewey)。本书收杜威六部著作:《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教育中的道德原理》、《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和《明日之学校》。
7、《民主主义与教育》,
学前教育必看的10本书籍排行榜,《大教学论》必须读一读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01年5月2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约翰·杜威。本书可供教育工作者参阅。本书系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并称为三大里程碑式著作。
8、《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学前教育必看的10本书籍排行榜,《大教学论》必须读一读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198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这本书记述作者五年期间与一个班的三十一名学生朝夕相处的平凡岁月,内容是一年小学预备班和四年小学班的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咋看之下没有什么奇特之处。那么这本书的魅力何在?掩卷细思,一颗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儿童的火热的心所迸发出来的无穷创造力和生命力,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9、《活教育是怎样实施的》,
活教育要怎样实施,篇名。陈鹤琴著。原载《活教育月刊》1942 年 2 卷 7、8 期。阐述活教育实施方案,包括目的、实施对象、课程、方法等。提出活教育的三大目标和一些原则。说明实施对象是从幼稚生到小学六年级儿童,提出从幼稚园至一年级课程采用小单元制,二年级至三年级课程除国语、算术外,采用大单元及活动中心编制。要求抛弃“书本万能”观念,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教学上重视直接经验、均衡发展、自动研究、积极鼓励、具体比较、集体竞赛、分组学习等原则。对实施活教育的教师和设备等问题提出建议。收入《陈鹤琴全集》。
10、《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
戴自俺主编:《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下册),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