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教育学生

教育学生

发布时间: 2021-07-29 00:35:25

⑴ 作文《如何教育学生》

许多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感到很茫然,现就结合我十六年的语 文教学经历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上的一点感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 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 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 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 文失去信心, 不乐于写作文, 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 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 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 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解决学生“写什么 一、鼓励学生写出真话,表达真情。——解决学生 写什么 的 鼓励学生写出真话,表达真情。 解决学生 写什么”的 问题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

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 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 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 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 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 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 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

来。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 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 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 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星期天 学生参加了家里的收割麦子的劳动, 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 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 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 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 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 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其次教师要赏 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 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 的情况,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 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 正。 解决“怎样写 二、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解决 怎样写 的问 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 解决 怎样写”的问 题 首先是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 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 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 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 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 其 次是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⑵ 如何去教育学生

老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品德比成绩更重要,因品德是孩子今后个人和家庭乃至社会的幸福的基础。老师要在孩子们学知识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比如谦虚、分享、包容、互相学习、赞叹鼓励他人、坚持、努力、自律等等。

怎么教学生呢?最好的方法是言传身教,表现给学生看。老师谦虚、恭谨、学习、包容、赞叹鼓励他人、坚持、努力、自律的行为比什么说教都有说服力。说教没有用处。一定要用真诚心、自己行动表现给学生看。这样你能教出好学生,这样的利益和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⑶ 怎样教育中学

中学生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孩子健康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做好孩子中学阶段家庭教育工作主要有6种方法:

一、思想引导法。中学生已经基本脱掉小学生的稚气,但又不像成年人那样思想成熟,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上进心强;同时,由于思想发展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家庭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紧密联系孩子的思想,从意志品德、遵纪守法等方面进行引导式教育。坚持不懈地向孩子灌输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叫响“学生不学习不算尽责任,学习学不好,不算好学生”的口号。引导教育不可一味关在家中讲道理。要善于搞好“结合”、“渗透”,把家庭引导结合渗透到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去,针对孩子的学习任务、现实思想、生理健康等特点,见缝插针地进行引导,有的放矢做工作。
二、目标鼓励法。学习中目标鼓励,就是根据“水涨船高”的道理,帮助孩子设计学习目标,来激发积极性,使孩子不断向更高的知识高峰攀登。大量事实证明,印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目标可以催人向上。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思想素质、文化基础、承受能力,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为孩子制定的目标,既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既要有年度目标,又有月、周短期目标。在明确整体目标同时,还要分科目制定逐日完成的小目标,依次实现和突破,不断“添油”、鼓励,使孩子像上楼梯一样,一步高一步。为使孩子目标装在胸中.家长可制作成绩―览表,利用《学校和家长联系本》,将孩子每次考试、测验成绩,直观地用曲线反映在坐标上,使孩子、家长一目了然。对完不成指标的科目,家长要及时进行补课,或找人帮助。
三、形象感召法。教育实践证明:“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样子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为孩子制定的目标,既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既要有年度目标,又有月、周短期目标。在明确整体目标同时,还要分科目制定逐日完成的小目标,依次实现和突破,不断“添油”、鼓励,使孩子像上楼梯一样,一步高一步。为使孩子目标装在胸中.家长可制作成绩―览表,利用《学校和家长联系本》,将孩子每次考试、测验成绩,直观地用曲线反映在坐标上,使孩子、家长一目了然。对完不成指标的科目,家长要及时进行补课,或找人帮助。教育实践”。很多孩子品学兼优、诚实勤劳、文明礼貌,固然是学校、社会教育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的表率作用,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强烈的感召力。因此.只要家长强化“为国教子”的意识.努力工作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出样子,就一定能够带出你所理想的孩子来。
四、谈心疏导法。熟话说“知子莫如父”。家长要针对孩子在不同时机、不同原因中暴露出的心理、思想问题,及时进行谈心疏导。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做到“三勤”,即勤了解孩子在学习中的思想反映;勤观察孩子在学习中的精神状态;勤谈心及时疏导孩子的思想疙瘩。对因阶段性身体素质差,学习跟不上的,要多鼓励少指责,帮助其“赶队”;对因对学习科目不感兴趣产生厌烦情绪的,要勤敲打多引导,帮助增强兴趣;对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泄气的,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准症结,鼓励士气;对因在校和同学老师发生口角,影响学习劲头的,要耐心开导,热情帮助化解。另外,家长在与孩子谈心时,不但要告诉孩子“怎样做”,而且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从道理上说服孩子,在谈心的方式上也应该选择合适场合,这样才能起到更好效果。
五、奖惩激励法。在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运用奖励、批评手段,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奖励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为辅。如孩:广考试成绩突出,在学校奖励的基础上,家长可口头表扬,还可以向亲友通报,扩大赞扬范围,也可以优先购买学习用品、日用品,还可以逛公园、打游戏机(家用)、看电影等。对学习不认真,考试成绩较差时,要严厉批评,该处罚的一定处罚。使孩子始终都有一种学习压力,切实改变“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的现象,创造好学上进的光荣风尚。
六、生活调节法。身强力壮,精神饱满是搞好学习的基础条件。家长要讲究科学方法,调节好孩子生活,让孩子在有限的条件下吃好玩好,创造有利发挥智力效益的环境。家长要利用节假日、工作学习间隙,多组、织开展家庭文体比赛、故事会、知识竞赛、远足郊游活动,调节孩子生活。同时还要根据孩子生理承受能力,科学安排学习,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证孩子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⑷ 浅谈教师如何教育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同年的教育工作实践告诉我,一名好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献出爱心给学生,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献出爱心给学生;教师的爱心,对学生学习,个性的发展影响甚大。 有这样一句话:“学生幼小的心灵好比是是荷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而又特别需要小心翼翼地呵护,若稍不小心,这露珠就会滚落,破碎。”这句话让我特别感动,是啊,对于教育来说,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现在在力倡导的素质教育,缺乏爱,也就是缺少了丰富的内涵。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爱,才让教育真正地焕发出美丽的光芒。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拥有一份爱心一份真情,把我们的教育教学演绎成为一种真正的爱的艺术。 教师爱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的具体表现我认为应该尊重每一名学生,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我总是爱护他们的自尊心,相信他们都有上进心,我也知道,假如对那些让我们老师头痛的学生冷嘲热讽,甚至恼怒之极施以拳头,只能改变他们一时的行为,却远不能收获少年心灵之树上那美丽的果实。我们应当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与学生“共情” ,学生上课趴在桌子上,他可能不舒服,或者有其他隐情,学生上课时随便说话,也可能是想显示一下自己,以引起老师对他的注意、、、、对于以上这样的学生,教师网开一面,把批评的话说得十分委婉,并为他们创造自我纠正的条件,这就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句话“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教师的爱,是学生心田渴望的雨露,是学生心中期待的春风。在这许许多多不上进心眼的小事情中,真爱的点点滴滴已播撒于学生等待耕耘的心田,我们教师的人格以及良好的道德形象也将于不知不觉中树立于学生的心间。 辛勤的教育工作者,就让我们捧一颗爱心帮学生捡起掉在地上的书本吧!学生会因为感激还你榜样的力量而向你学习,脚下的纸屑去把它打扫干净。尽管到处可见物欲横流,但我们还是要积极向上,用行动去为同学们引导---因为老师应该是学生头顶一片湛蓝的天空,是学生精神荒漠中的一片绿洲,是学生前时向上,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给学生,让我们用一颗父母般的关爱之心把鼓励真诚平等和信任串成一串儿挂在学生心灵的窗户上,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父母般温暖的师爱---这种神圣,高贵而平凡的感情的抚慰,让他们终日如沐春风,如沐春阳让师爱之魂在他们的成长之路上永放光华!

⑸ 教育学生的方法

在学习上找不到成就感可能就会在其他方面寻求老师的关注,调皮学生调皮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调皮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当你批评或处罚他时正好满足了他的这个要求。
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心中真实的想法,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发掘并提出表扬,鼓励他的优点,让他意识到自己身上好的一面更值得老师关注,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望,在学习或其他正当行为方面的发展应该是他的努力方向。
沟通增进理解,爱心融化误会,后进生需要表扬,鼓励激发上进心。
祝你成功!

⑹ 什么是教育,怎么做教育,如何教育学生

作为教育工作者,做好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才能教育好学生呢?我个人觉得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所做的一切都要围绕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展开。教育学生、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能仅仅从学生行为的对错出发,更多的要去考虑,如何处理才能不伤害学生的人格和自尊,不给学生的人生留下阴影。
2,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作为教师,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审判者或主宰者的姿态去面对学生,处理学生问题。这样会让学生远离你,他们不相信你,他们会对你的说教会面服心不服,你的教育行为对他们难以产生效力。
3,学生自己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处理。当然,在初始阶段,教师要及时和学生沟通,给他们如何处理问题提供参考。
下面是我当了两个周的班主任碰到的一些事,拿来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
一天下课后,我在办公室值班,有个外班的学生找我。
学生:老师,我有事想跟您说。
我笑着问:什么事?你说吧。
学生:我们宿舍有个人用他的旧台灯换了我的新台灯,两个台灯的外观基本上一样,但是他的台灯一打开就有杂音,不如我的新,你帮我换回来吧。
我:既然外观相似,是不是那个学生不小心拿错了,你自己去和他说明,然后换回来不就行了。
学生:老师,我已经和他说了,但是他不承认。
我:你怎么能认定他现在拿的台灯就是你的。
学生:我有证人,我们宿舍的有个同学知道我们两个人的台灯不一样。
我:他的那个台灯能用吗?
学生:能用。
我:你觉得他的这种行为是好还是坏?
学生想了一下:不好。
我:如果老师出面去让他承认错误,然后把台灯换回来,对他的心理会不会造成压力,这会不会影响他未来的人生。
学生愣了一下:会。
我:那你能不能吃点亏,这件事就当没有发生。
学生:可是老师,我还是想要回我的台灯。
我:必须要回来吗?
学生点点头。
我:你看能不能这样,你私下把那个同学叫到没人的地方,你告诉他,他是个优秀的学生,只要好好做事做人,他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然后告诉他,他换了你的台灯,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而且你能找到证人,证明那盏台灯是你的。如果,这件事让老师来处理或者找其他的同学来证明,都会给他的人生留下污点,这对他未来人生的发展是不利的。你说你想和他做朋友,不想做伤害他的事。你按照这个意思和他谈谈,如果他还不给你换回台灯,再来找我。现在我就当没有听过这件事,你也不要告诉其他的人。
学生点点头:我明白了老师。
第二天,那个学生高兴的跟我说:老师,他把台灯跟我换回了,还说谢谢我。
案例二
一天上午,一个学生找到我:老师,我的校服丢了,你帮我查查吧。
我:你在那里丢的?
学生:在宿舍里,昨天我还见到了。
我:昨天你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你的校服?
学生:昨天早上我把校服洗净了,晾晒,下午我收起来,放到了我的床上,昨天晚上休息前,我还看到了,今天吃早饭,我去宿舍就不见了。
我:这段时间有你们宿舍之外的人去你们宿舍吗?
学生:没有。
我:你们的校服的颜色和式样都是一样的吧?
学生点点头。
我:那会不会存在这种可能,有同学不小心错拿了你的校服,把你的校服当成是他自己的了。
学生:有这种可能,你帮我问问吧,老师。
我:如果老师去问,那个学生会不会不好意思,认为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他会不会有压力?你能不能自己来问,等晚上你们宿舍的同学都回宿舍了,你就说我的校服放到床上了,咱们的校服都是一样的,是不是那个同学拿错了,拜托大家都看看自己的校服。语气要委婉一些。
学生:我知道了老师。
后来这个学生找到我:谢谢老师,我的校服找到了,我们宿舍的同学拿错了,他还给我道歉了。

⑺ 老师教育学生的好方法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了。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才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教育专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作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况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情心,让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意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尝“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不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的跳。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的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据程桂英老师介绍,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很难过,或是会你担心的、恐惧。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

⑻ 浅谈如何教育问题学生

(1)新课改仍在改革的路上,教学理念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打破了“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进入到“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了,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给学生一个彰显自己才能的平台。同时,管理理念也悄悄地改变着,特别是“问题学生”,的管理是每所学校,每位班主任,每位科任老师在教育教学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2)“问题学生”不是生来就是“问题学生”。只是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潜移默化中就养成了自己现有的习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如何扭转“问题学生”,改变学生的现状?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也再不断的思考和摸索,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现在的教学理念。对待“问题学生”,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转变教师的观念,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对待“问题学生”,多数教师都是戴着一副有色眼睛,无形中就把“问题学生”打入死牢,拒之门外。不是“问题学生”也成为了“问题学生”。为此,教师必须做到,心中不存界限,平等对待“问题学生”;改变态度,改变言语,心平气和对待“问题学生”。同时要做好班主任,科任老师,班干部之间的相互协调,班主任要大胆放手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尤其要问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4)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内心世界、善待问题学生。 爱戴每位学生是教师的本职,尤其是厚爱“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学生”的心理,找出“问题学生”差的真正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大多数“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差,但自尊心很强,心理很敏感,教师稍有不慎就会触及到学生的敏感区域。所以在处理“问题学生”时,必须讲方式方法,避免触及学生最最敏感的神经。只有以心换心,才能博得“问题学生‘的信任,才能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5)捕捉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俗话说得好:一把手伸出来五个指头都有长短,何况人呢。“问题学生”也是如此,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只是不为我们所发现而已。这就要求我们要随时寻找、观察、捕捉他们身上那些闪光的东西,那怕是那“一闪而过”的,都要及时的把它捕捉下来,及时的进行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了信心,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6)建立起家校联教的长效机制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为此,近几年来,各地中小学都在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题学生”。同时要做好班主任,科任老师,班干部之间的相互协调,班主任要大胆放手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尤其要问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7)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内心世界、善待问题学生。 爱戴每位学生是教师的本职,尤其是厚爱“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学生”的心理,找出“问题学生”差的真正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大多数“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差,但自尊心很强,心理很敏感,教师稍有不慎就会触及到学生的敏感区域。所以在处理“问题学生”时,必须讲方式方法,避免触及学生最最敏感的神经。只有以心换心,才能博得“问题学生‘的信任,才能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8)捕捉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俗话说得好:一把手伸出来五个指头都有长短,何况人呢。“问题学生”也是如此,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只是不为我们所发现而已。这就要求我们要随时寻找、观察、捕捉他们身上那些闪光的东西,那怕是那“一闪而过”的,都要及时的把它捕捉下来,及时的进行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了信心,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9)建立起家校联教的长效机制,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为此,近几年来,各地中小学都在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

(10)有位教育家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复杂的,单凭教师,无论你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教育效果。”所以,家校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建立起家校联系,和家长的沟通,我认为在与家长交流时,应该把握三个原则“真诚、及时、灵活”。只有全方位的去了解“问题学生”,才能使昔日的"问题学生"不再有问题。

(11)总之,“问题学生”在各个学校都是客观存在的。若每位老师都能对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热情的善待每一位“问题学生”,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真正症结,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以改过去的不良习惯,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问题学生去掉问题二字。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