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严禁
1.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各地各部门要大力精简各种茶话会、联欢会,严格控制年终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单位之间不搞节日慰问活动,未经批准不得举办各类节日庆典活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单位内部一律不准用公款送礼、宴请。各地都不准到省、市机关所在地举办乡情恳谈会、茶话会、团拜会等活动,已有安排的,必须取消。各级党政干部一律不准接受下属单位安排的宴请,未经批准不准参与下属单位的节日庆典活动。
2.严禁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律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包括各种提货券。各级党政干部不得以任何理由,包括下基层调研等单位赠送的土特产和提货券。各级党政机关要严格纪律要求,加强管理,杜绝在机关收受和分发土特产的情况发生。
3.严禁违反规定收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把关,严于律己,要坚决拒收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严禁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借机敛财。
4.严禁滥发钱物,讲排场、比阔气,搞铺张浪费。各地各部门不准以各种名义年终突击花钱和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和实物;不准违反规定印制、发售、购买和使用各种代币购物券(卡);不准借用各种名义组织和参与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不准用公款组织游山玩水、安排私人度假旅游、出国(境)旅游等活动;不准违反规定使用公车、在节日期间公车私用。
5.严禁超标准接待。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参加会议、检查工作等,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要求执行。
6.严禁组织和参与赌博活动。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赌博的严重危害性,决不组织和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
B. 教育部强调了哪十项严禁
教育部强调十项严禁:严禁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2月23日电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对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作出部署。

1、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
2、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
3、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
4、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
5、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
6、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
7、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8、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
9、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10、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
C. 教育部禁止中小学老师七项行为,具体是哪七项
12月29日,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就《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答记者问,并对规则进行了一些解读,比如明确规定了学生的哪些行为可以实施教育惩戒,学校和老师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惩戒措施。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明令禁止了教师下面的7种行为:
《规则》将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下一步,教育部将积极指导推动各地、各校贯彻落实《规定》,依据《规则》健全教育惩戒的实施、监管和救济机制,让学校、教师会用、敢用、慎用教育惩戒,让家长、社会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师教育和管理,共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D. 教育部严禁通过以任何形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为何不让公开
教育部严禁通过以任何形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不让公开的目的是不想把成绩当作唯一参考,因为不同的人擅长的东西不一样,只要能够在自己擅长的行业做出贡献,相对来说高考分数也不是那么重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家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不同的人学习能力完全不一样,这就导致了完全用高考分数来衡量一个人显得非常不适合。教育部严禁通过以任何形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不让公开的真正原因是不想误导大家把高考分数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毕竟很多人确实不擅长学习,但是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社会多言化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这也是不让公开的真正原因。

三、对于教育部严禁通过以任何形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毕竟管理层已经意识到完全靠分数选拔人才肯定存在一些缺陷,不同行业要求也不同,选拔人才方式肯定也不同,不炒作高考状元对于一些特殊行业,特殊人才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毕竟社会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
E. 教育部强调严格落实哪十项严禁纪律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对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作出部署。
《通知》强调,严格落实“十项严禁”纪律:

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
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
F. 教育部规定严禁挤占体育课和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了
没错,近日,教育部网站发表了回复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424号(教育类033号)提案的答复函,答复表示,要保证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时间,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32号)明确要求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面对突发疫情,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创新形式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教学。

(6)教育部严禁扩展阅读:
答复指出下一步工作:
一是推进政策文件印发和宣传贯彻工作。推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文件尽快出台,做好政策宣讲和贯彻落实工作。
二是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体融合,聚焦“教”“练”“赛”,修订体育课标和教材,持续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推进体育品牌项目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体育师资场地设施建设。指导各地制定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开展体育对口定点帮扶和志愿服务。实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推进高水平退役运动员任职体育教师工作。
四是健全学校体育督导评价体系。继续抓好《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贯彻落实,持续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稳步推进体育中考改革。
G. 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有哪些
《规定》就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行为作出六条禁令:
一是严禁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二是严禁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
三是严禁中小学校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四是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
五是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
六是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H. 如何看待教育部的十项严禁
01 这次我国《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对于教育的公平性做出了重大的改革,要求进行全国性的免试义务教育升学制度,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对于公平受教育是一次重大的促进。
02
同时这次通知里面也说道,全国要展开全面的就近上学制度,也就是只要距离学校近就可以上学,这样的话孩子们上学就会更加的公平,打破了以往考试的一些弊端,对于孩子受教育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03
这次通知中首次提出了禁止宣传高考状元,以及不允许学校公布学生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排名,这一系列的政策,能够让孩子们在学习方面,有一个更好的环境,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
04
同时高考方面国家也做出一系列改革,主要是针对素质教育方面,更加强调学生的素质提高,而不是学习成绩。同时通知规定要进行中考改革,基本方向就是在中学期间发展素质教育。
05
这次教育通知上明确了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在招收学生方面要开始同时招生,这说明国家在教育方面开始对于民办学校越来越重视,有加强民办学校的明显意向,这是一个教育方面的重大事件!
06
为了孩子入学更加的便捷,目前国家通知中出现了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的规定,这个规定对于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可以说以后的教育入学会更加的容易,上学会更加的方便。
07
总体来说,未来小学入学会采取对口片区直接入学,只要居民居住地小学,就可以直接入学。同时初中也开始直接升学,也就是说初中生是根据自己的片区入学,未来中国的教育真的会越来越好,《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是未来教育的一个最好的指导思想!
I. 教育部禁止中小学教师7类不当教育行为,分别是什么
大部分都是保护学生的权益。近些年来,学生们的教育受到社会上很多人们的注意,为了保护学生们的权益,也为了规范老师们的教育行为,教育部发布了禁止中小学生的教师七个不好的教育行为,这真是是让很多的人们感觉非常的好,近些年来,老师们错误的教育方式让很多的人们家长们感觉非常的生气,那么小编就给大家说一说这些教育行为都包括那一些。
这样来看这些的新规,还是非常的清楚的,对于不同程度的错误,教育部都明确的规定了处罚的方法是什么,还是有助于学校老师的教育。小编认为这些新规的出台是一个良好教育的开端,也希望学生们能更好的遵守学校的规定,认真的去学习,被自己满意的学校录取,当然老师们也能很好的去教育学生,采取正确的教育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