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礼貌教育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不但可以体现自身的素质,而且可以增加别人的好感。
近段时间,因为《爸爸去哪儿》的热播,里面的小明星都伸手大家喜爱,甚至有很多孩子因为“情商高”而备受青睐。其实,所谓的“情商高”也是建立在孩子懂礼貌的基础上的。
有些家长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自由的社会,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有真本事就可以了;有些家长则认为,孩子现在还小,天真无邪,长大后就会懂得文明礼仪的。其实这都是误解。一方面,孩子的文明礼仪需要从小培养,否则就会形成坏习惯,一旦形成坏习惯,长大后想要改变就会很难了;另一方面,越是懂得礼貌的孩子,长大后就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机会,因为他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欢迎。
那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讲礼貌的好习惯呢?
一、家长以身作则,做好日常生活中的礼貌问候。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要陪养孩子讲礼貌的好习惯,首先家长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在家里,早晨起床我和孩子爸爸都会习惯性跟家里长辈说声:爸爸早上好,妈妈早上好。跟孩子说声:儿子,早上好;出门上班前说声爸爸妈妈我们上班了;晚上下班回到家,先问候一声爸爸妈妈,然后跟孩子说声:儿子,妈妈回来了,爸爸回来了,等等。在小区里,碰到邻居,楼道里打扫卫生的阿姨,门岗的保安,或是其它认识的人,都会主动问声好,打个招呼。到公司里,早晨跟同事见的第一面,也会主动说声早上好。
受到我们的影响,孩子在家也会主动问候大人。出门碰到熟人也会主动打招呼,偶尔忘记了,在大人提醒下,也会马上说声好。每天早晨,我送孩子到学校,都会看到孩子主动跟门卫叔叔和值班的老师同学问好,放学回家也主动跟老师同学们说再见。
二、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心。
教给孩子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不随手扔垃圾,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和孕妇让座。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带他坐公交车,碰到老人和孕妇我们都会主动让座。孩子上小学后,每天跟爷爷一起乘公交放学,有座位会先让爷爷坐,自己坐了座位,也会主动找需要让座的老年人,主动给别人让座。
每次出去玩,我们都会事先准备好垃圾袋,垃圾随身带走,集中扔到垃圾箱,孩子还会主动分类扔垃圾;在公园里不采摘花草,不践踏草坪。看到有游客不文明的行为,我们会引导孩子,问问孩子那样做好不好,对不对。
三、引导孩子学会待客的礼貌习惯。
外出做客前,我们会给孩子立好规矩,讲好注意事项,并问孩子能不能遵守,如果能遵守,我们就去,如果不能,我们就取消。比如:去朋友家做客,1、进门换鞋;2、见到主人家的人要主动问好;3、不大声说话,不吵闹;4、大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话;5、不随便动别人东西;6、得到别人允许玩的玩具,离开时要归位;7、离开时一一说再见;8、轻轻地随手关门。因为事先给孩子立了规矩,孩子都还遵守得不错。事后,会对孩子作客的表现做总结,并适时地表扬和肯定孩子能够遵守约定。
家里来了客人,引导孩子主动问候客人,带着小客人安全游戏。
四、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注意仪容仪表。
孩子小时候学习穿衣服时,就跟他说衣服要穿正,袜子要拉平,裤子拉正。有段时间,儿子没有做到这些要求,我就对他说:“儿子,妈妈昨天在外面办事的时候看到一个叔叔,高子很高,长得很帅,穿了一身名牌衣服,但是他的裤子没穿正,裤缝是歪的。儿子,你觉得那个叔叔看起来会帅吗?”儿子哈哈大笑说:“裤子都没拉正,怎么可能会帅呢?”慢慢地,孩子裤子也能够拉正了。
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
在家中尊重孩子,平等的对待孩子,大事小情让孩子知晓,并跟孩子商量。遇事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着想,学会原谅和包容别人。我们跟爷爷奶奶一起住,有的时候孩子跟爷爷奶奶有了冲突,会打电话告诉我,我会先安慰孩子,跟孩子分析这件事爷爷或奶奶做得是不对,但是爷爷奶奶这么大年纪了还在照顾我们,给我们买菜做饭,接送他上学,是人都会犯错;子轩做错事的时候,妈妈原谅了你;妈妈做错事的时候,子轩也原谅了妈妈;也请他能够原谅爷爷或奶奶。一家人在一起,就应该相互包容,相亲相爱。
六、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对孩子进行礼貌教育,对人友善。
1、3-4岁
会说:“你好!”、“再见!”
会说:“请”、“谢谢!”
甚至会握手。
2、4-5岁
会说:“对不起”
会正确使用餐具
3、5-6岁
公众场合举止得体
……
总之,只要我们家长自身做好榜样,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时机,合理地引导孩子,一定会把孩子培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B.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
一、从小抓起。
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要从小时候抓起,孩子的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所以当孩子开始懂事时就要注重孩子的礼仪培养;另一方面是要从小事抓起,将礼仪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二、言传。
通过言语方式告诉孩子一些关于礼仪方面的礼节和仪式,例如,在什么场合的言行举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应当做到哪些方面以及不应当出现哪些言行,等等。
三、身教。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礼仪教育方面更是如此,所以,要达到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目的,就必须家长首先也就懂得礼仪、平时就能以身作则,为孩子作一个好的榜样。例如,当带孩子坐汽车时,家长就应当主动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孕妇或身患疾病的人;当给他人造成困扰或损害时,应当主动向对方赔礼道歉。再例如,去车站买票、去商场购物付款时,就应当主动、自觉地排队,去银行存取款时,就应当主动在一米警戒线以外排队等候。
C. 怎样对孩子进行礼貌教育
龙门中心学校 莫姬敏相信很多老师都会碰到这样的事,有些家长到学校找孩子的老师告状,说自己的孩子在家不听话,而且在父母管教的时候,有时会大声的反驳父母……,希望老师能对孩子进行教育。也许你会觉得这是司空见怪的事,但是类似这样的事情,我认为应当引起我们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因为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关系到对孩子的礼貌教育.但是家长们出于对孩子的溺爱,或错误地认为孩子还小、还不懂事,等大了再教育吧……结果,让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长大了也就很难改正了。这不只是对家长本身不好,也使孩子的品德蒙上了污点,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因此,我们要养成从小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呢?清初思想家颜元有句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注重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对孩子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教育孩子讲究文明礼貌,是让他们学会做人的必修课. 因为文明礼貌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是培养孩子高尚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的起点。“万丈高楼从地起”,要想孩子具有高尚的人格,就要让他们从文明礼貌方面打好基础。”.一个人小时侯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作用。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2、文明礼貌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的良好发展.俗话说,”观其行而知其言,闻其言而知其人”.幼儿期正处在个性及品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人格形成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对幼儿实施文明礼貌教育是发展幼儿社会性行为的重要内容、其意义深远。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会给幼儿积极情感的培养和促进其交往能力奠定基础。 3、教育孩子讲究文明礼貌,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幸福.在家里,看到孩子尊老爱幼,爷爷奶奶高高兴兴,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亲密无间,心里乐滋滋的.反之,孩子长幼无序,粗口连篇,在外惹是生非,别人常来告状,整个家里充满乌烟瘴气,.将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烦恼,家里的欢乐气氛将会烟消云散。 我们的孩子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大责任,也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为了适应社会,必须从小就加强文明礼貌的教育和训练。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呢?我想跟大家共同探讨以下几个方面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1、创设良好的环境,利用环境创设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要使孩子学有榜样。古时候有“孟母教子而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了选择一个适合儿子成长的环境,第三次把家搬到了邹城的学宫附近.学宫附近常常有读书人来往,高雅的气韵,从容的风范,优雅的举止与循规蹈矩的礼仪行为,都给附近居民不少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初解人事的孩子们,常群集在大树底下,演练学宫中揖让进退的礼仪,有模有样,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使得远远察看的孟母内心深处大为高兴:"这才是孩子们最佳的居住环境!"她由衷地发出感叹。从心理学来说,大体上一个人的基本人格是在六岁以前基本形成的,随孩子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将会使孩子的脆弱人格模式,遭逢强烈的试炼和考验,这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因此环境十分重要。幼儿园和家庭里有秩序的、整洁的、和谐欢乐的教育环境,有规律的生活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文明礼貌,团结友爱都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条件。2、礼貌教育应礼貌的进行。大人在进行礼貌教育时、平时的言行举止要注意礼貌,让幼儿学有榜样。幼儿的榜样来自教师、家长、同伴和他以常接触到的人。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尢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他们常常观察老师,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特别是本班老师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处处事事要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家长也一样。相信我们大人经常会有这样的行为,在我们大人之间讲话的时候小孩会经常插嘴,大人常有的反应是:“别吵,去……,打断大人的话是不礼貌的。”不过,大人们把孩子的插话打断不也是同样的不礼貌吗?家长不能粗暴地强制孩子讲礼貌,而可以说:“等我先把我的话说完,然后听你讲。”或是:“我们在商量事情,等会儿再说”。父母不可以粗暴地强制孩子讲礼貌。父母可以利用去朋友和亲戚家作客的机会,给孩子示范讲礼貌的行为。举止得当的锻炼,最好留给孩子本人和主人之间进行。 3、时刻注意自己的礼貌行为,把礼貌教育荣誉融于日常生活中。记得我刚当老师的时候,教的是学前班,我的同事的孩子也在这个班里,当时我非常注意这个班孩子的礼貌教育.但是有一天,我的同事开玩笑的说,说他的孩子说老师没礼貌.经过了解,原来是今天他帮他妈妈拿东西给我的时候,我正好在打电话,忘了说谢谢.回家后,小孩子觉得很纳闷,回家就对妈妈说:“妈妈,老师说别人帮了你的忙,应该要说谢谢,为什么今天我帮妈妈拿东西给老师,他都没有说谢谢呢?”当时,我马上找到孩子,非常诚恳地对他说:“今天,你帮了老师的忙,老师忘了说谢谢,现在向你道歉!”孩子一听,马上露出天真的笑容,说:“喔,原来老师是忘了,没关系!”所以说,我们大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礼貌行为,因为我们的行为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我们的行为将会给他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平时要给孩子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的作用。礼貌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家长和老师积极地探索、引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幼儿养成良好的礼貌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抱着滴水穿石的态度,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地方抓起,运用多种办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一定会在成功的喜悦中享受甘甜。
D. 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
一、如何教导幼儿尊重别人
1、展示尊重行为
我们一般都没有展示给孩子看我们要求他做的那种尊重,因为育儿有时候会让人失去耐性。但,展示你对他的尊重,尝试聆听他想跟你说什么。
2、教导礼貌回应
孩子可以透过好礼貌来展示对别人的关心和尊重,只要他能用言语沟通,教导他说「请」和「谢谢」,并向他解释这两句话应该在何时使用。
孩子有时候会故意吸引你的注意。
3、不要反应过度
如果孩子叫你大便头,不要生气,因为他只是想藉由这些行为挑起你的注意。试著和他解释,他应该如何尊重别人来获得他想要的。
4、预期意见不一
如果孩子总是很乐意接受我们的要求,生活会容易的多,但这不是人类的本性。记住,他只是和你有不同的看法,教导他如何有礼貌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5、设立限制规则
另一个展示尊重最好的方式就是设立限制。当孩子乱发脾气的时候,是这不理会,慢慢的他就会知道,发脾气得不到他要的东西。
6、讨论不当行为
当你和孩子都冷静下来的时候,试著讨论这些不当的行为。你可以认同他的情绪,并尊重他,要他说出不开心的原因。孩子得到你的尊重,自然会和你分享。
7、赞美恭敬行为
如果孩子做出了尊敬的行为,赞美他,并且清楚描述他好的行为。像是「当你想喝果汁的时候有说请,真棒」之类的。
二、常见孩子行为不当的原因
1、吸引爸妈注意
很多时候孩子乱发脾气、打别人,都只是为了吸引爸妈的关注,虽然做了这些可能会被处罚,但他们还是宁愿用此交换。
2、不懂控制自己
有时候孩子因为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因此选择发脾气、打人来宣泄,做出不适当的行为,此时应该要先纾解他的情绪再来教导。
3、会吵才有糖吃
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因为争了、吵了,才有机会获得自已想要的目的,不用教孩子,他都会自己学会。
4、模仿别人行为
有的时候孩子可能在电视上或是幼儿园看到某种行为,进而模仿它,并不知道此行为并不恰当,因此,适当的监督是必要的。
E. 如何进行孩子的礼貌教育
孩子的“起跑线”并不在乎金钱与物质的堆垒,“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不是对孩子的一个标准,而是要求家长不要落后在家庭教育的理念上。_BXBF_DATA_ENTER德育——家庭教育的灵魂_BXBF_DATA_ENTER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一些家长把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简单理解为拥有众多特长,认为特长多就是能力强。因而,家长进行教育时只关注孩子的智育。家长每天只是要孩子学习,练习各种特长,却忽视了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_BXBF_DATA_ENTER对孩子的教育,应以德为先。德是人才的灵魂,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学习成绩的高低,对他的一生有一定的影响;但品德的好坏,则影响他的一生。“微软小子”在谈起自己的成功时,都说最感激父母教会了他们如何做人,才能有他们现在的成就。这些都说明道德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_BXBF_DATA_ENTER家庭德育的内容_BXBF_DATA_ENTER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教育的第一步,德育又是其中的最重要部分,有哪些方面呢?_BXBF_DATA_ENTER第一、爱心教育。_BXBF_DATA_ENTER爱心是要父母精心培育的。爱心教育包括爱国、爱家、尊老爱幼等。对孩子进行这方面教育,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爱心。_BXBF_DATA_ENTER第二、文明礼貌教育。_BXBF_DATA_ENTER文明礼貌教育具体有以下一些内容:1。礼貌用语。2。待人接物的礼节:如大人讲话时,小孩不能随便插嘴;不经允许不能随便拿他人东西;到他人家中要先敲门。3。文明行为规则:如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壳;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破坏公物等。_BXBF_DATA_ENTER第三、劳动教育。_BXBF_DATA_ENTER劳动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让孩子理解劳动的意义,懂得劳动的艰辛,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劳动中磨炼孩子意志,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学会勤俭节约等。_BXBF_DATA_ENTER劳动教育内容主要有:1。生活自理。2。家务劳动。3。集体公益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