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21-07-29 07:47:58

㈠ 微格教学法的特点

微格教学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微”,是微型、片断及小步的意思;“格”取自“格物致知”,是推究、探讨及变革的意思,又可理解为定格或规格,它还限制着“微”的量级标准(即每“格”都要限制在可观察可操作、可描述的最小范围内)。微格教学就是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如导入、应变、提问、媒体使用、学习策略辅导、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等。对每项教学技能进行逐一研讨并借助先进音像设备、信息技术,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系统培训的微型、小步教学。 师范生或在职教师通过观摩录像示范片、施教前的教学设计、操作摄录机进行教学实况录像、重放教学实况、计算机教学评价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其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意识和技能。

㈡ 微格教学有很多特点,但最能体现微格教学含义的是

微格,顾名思义,就是微型课堂。教材上给的定义是:“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可想而知,不管它有多少个特点,训练单元小才是最根本的。不然的话,微格教学与别的教研活动又有什么差别呢?

㈢ 什么是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也称微型教学,形成于美国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它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微格教学的特点就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

㈣ 什么是微格教学评价

微格复教学的英文为Microteaching,在我国制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目前国内用得较多的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

㈤ 微格教学的功能

(1)基于网络资源信息浏览、上传、下载功能。
由于B/S方式具有系统升级、维护、管理方便,容易使用,更具人性化等特点,因此B/S方式应是首选。
(2)课程教学实况记录功能。
实况记录效果,目标应为:实时性要求强、多路视音频流应能同步、录制效果好、码流大小控制等。
(3)室与室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视频交互交流、观摩功能。
(4)教授过程自动生成网络课件功能。
自动生成课件,常见格式是avi和asf格式。考虑课件要求用于后期点播,因此应选择直接生成asf格式。
(5)现代各种媒体演示操作功能。(利用现代媒体培训演讲技能、电子板书技能、多媒体教学技能、网络资源利用技能、信息技术技能、多媒体组合教学技能。多媒体设备如:计算机、展示台、无线话筒、投影机等)。
(6)各种媒体演示操作功能属于系统集成功能,应通过各种软件、硬件的集成实现。

㈥ 微格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微格教学的实施过程是以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技能训练过程。它具有以下的教学特征。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微格教学中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可以使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得到具体的贯彻和应用。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兴趣。
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由于采用微型课堂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所用时间短,学生人数少,只集中训练一两个教学技能,有利于使受训者明确学习目的,便于把精力集中放在重点上。
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记录,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可大大提高训练的效率。
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地发挥。微格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㈦ 教师教学中的微格课,微课有什么区别

一、内容上的不同

一次微格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详细、全面。而一个微课内容更加简练,呈现碎片化的知识信息。

二、上课形式的不同

微格教学相当于一个微型课堂,依然是师生之间下面对面教学,只不过教学的内容简化,时长缩短;而微课仅仅是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用现代信息技术记录,然后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是一种一对一的学习模式。

三、时间的不同

微格教学的时间控制在5---20分钟内;微课教学时间控制在5---8分钟。



(7)微格教学的特点扩展阅读:

“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

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

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微格教学的发展

微格教学在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首先在北京教育学院展开了学习研究,并进行了实践。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教委师范司的意见和要求,先后举办了七期全国部分教育学院教师参加的“微格教学研讨班”。

微格教学作为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很快收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微格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扩展到中等师范学校、许多中小学和部分高等师范院校。

1993年全国各省级教育学院在国家教委的世界银行贷款的资助下,分别建立了具有先进设备的微格教学实验室,为这些院校和地区开展微格教学做了必要的物质保证。

1988年10月至1989年3月,北京教育学院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开展了微格教学效果的对比实验研究。实验分为微格教学实验组和教学实习对照组,以分析微格教学效果与实习效果的差异。

㈧ 微格教学与教学技能中教学语言有哪些特点

他山之玉:
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微”,是微型、片断及小步的意思;“格”取自“格物致知”,是推究、探讨及变革的意思,又可理解为定格或规格,它还限制着“微”的量级标准(即每“格”都要限制在可观察可操作、可描述的最小范围内)。微格教学就是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如导入、应变、提问、媒体使用、学习策略辅导、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等。对每项教学技能进行逐一研讨并借助先进音像设备、信息技术,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系统培训的微型、小步教学。

(1)学习目标明确、具体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明显不同就在于对教学过程进行分解,从简单的单项教学技能入手,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每一项技能的达成目标要求翔实、具体,常用行为目标表述,具有可操作性。在对教学技能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构成完善的目标系统。

(2)学习规模小、参与性强

参加培训的教师采取分组的方式,小组人数一般3-5人,最我不超过10人,每人讲课时间一般5-10分钟,听讲人由指导教师和其他受培训者组成。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位受培训者不仅有权会登台讲课,展示自己对某项技能的理解、掌握及运用情况,感受作教师的真实体验,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学习其他人的讲课技巧,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总结经验。这种小组式教学机动灵活,并可穿插其他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方法体系化。

(3)教学实践过程声像化,反馈及时、客观

微格教学的形成与声像技术的教学应用是分不开的。利用声像设备把每一位受培训者的讲课过程如实客观地记录下来,为小组讨论及自评提供了直观的现场资料。受培训者能及时看到自己的教学行为,获得自我反馈信息。有些不太注意的教学细节如多余的习惯性动作、口头禅,经细节放大以后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利于及时修正,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产生“镜像效应”。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指导教师的教学负担,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对学生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和指导,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率。也可利用录音带、录像带的存储功能,经过一定阶段后再次视听音像带,实现延时反馈,对受训人员进行教学技能的再强化,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利用积累的大量教学声像素材,可编辑制作典型的微格教学片,构成微格教学系列教材,用于微格教学实录前的观摩及第二课堂学习。

(4)评价技术科学合理

传统的教师技能培训中的评价主要是凭经验和印象,评价指标也不明确、系统。微格教学中不仅对教学技能进行系统分类、明确学习内容,并对教学技能要达到的目标尽量做到细化,提高可操作性,制定科学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一定的评价技术,对每项技能进行公正评价。参评人员不仅仅是指导教师,而且包括试讲人自己和其他受训教师,使信息反馈多元化、教学评议民主化。评价方式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评价与议论相结合,构成综合评价系统,而且评价是对照着声像记录结果,更有针对性、更直观、具体,评价结果更客观、符合实际。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大量运用于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把大量评价数据输入计算机,从而构建评价模型,使评价结果更直观、可靠。评价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微格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

(5)观摩示范与模仿创新相结合,新时期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

为了增加对教学技能的感性认识,对某项技能除做理论阐述外,同时提供一些优秀范例(文字的或声像的)。在观摩、评论的基础上结合给定的题目进行教学设计,并鼓励受培训者积极发挥主动性,在模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创造性,避免过于机械的学习。由于听讲“学生”是指导教师和其他受培训者,即使在执都过程中出现差错也不必担心对学校教学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心理压力小,有利于增强掌握教学技能的信心。每一阶段的训练项目要尽量集中,在重点进行单项训练的同时,注意多种教学技能的组合运用,由线性训练转向综合训练,使各种教学技能运用自如,达到融会贯通。

(6)教育技术的掌握、应用

师范生或在职教师通过观摩录像示范片、施教前的教学设计、操作摄录机进行教学实况录像、重放教学实况、计算机教学评价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其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意识和技能。

㈨ 什么是微格教育

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微格教学形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斯坦福大学的W.Allen等人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摄录像设备形成的。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这种教学方法。微格教学的特点就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微格教学不仅作为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辅助手段,也可以应用于其它领域的技能培训。1、微格教学系统微格教学设施主要由主控室和微格教室两部分组成。(1)主控室主控室可以控制任一微格教室中的摄像云台和镜头,可以监视和监听任一微格教室的图像和声音,可随时与受控教师进行电视讲话,或是播放电视节目。(2)微格教室微格教室中的设备主要包括分控机、摄像头及其他教学设备。在微格教室中可以呼叫主控室,并与主控室对讲。2、微格教学的实施微格教学的实施是以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技能训练过程,具有以下特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微格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包括(8步):学习相关知识确定训练目标示范观摩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评价反馈修改教案。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