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动物教育

动物教育

发布时间: 2021-07-30 06:34:24

1. 动物的学习和人的教育什么不同

最初,所有动物的学习模式都可以被认为是强化学习。在未知的(学习)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学习中的个体获得报酬(可正可负),并将这种报酬通过行为链传递;通过反复试错,收敛得到一个(可能有随机性)的解(决链)。但后来,人类创办了学校,出现了教师的职业与课程的受众——学生,所以出现了所谓监督式学习。监督式学习的特点是,教师会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监督,告诉学生正确答案,帮助学生更快地得到学习模型——一个收敛的、相对确定的解。以上是从人工智能的思考方式来解读人类与动物的学习模式的异同。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2. 动物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有“绅士”著称的南极企鹅,曾以独特的喂食方法给科学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给刚刚学会走路的小企鹅喂食时,总是在跑步中完成的。企鹅父母亲明白在食物匮乏的南极大陆,那些体弱的、跑不快的小企鹅,根本得不到充分的食物,迟早都得饿死。所以它们选择了一边跑一边喂食的方法,以保护那些跑得快的、竞争力强的小企鹅。自然法则表明,只有强壮的后代,才有足够机会独立地获得食物。
母狐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更有系统性。第一步它们将咬伤的田鼠放在幼子身边,让它们各自去咬、去打。接着鼓励孩子相互争夺食物。第三步要求孩子们与负伤的田鼠格斗。最后是实战,带它们到树林、田野中去捕捉田鼠。正是出于对幼狐的关爱,母狐才有这份耐心,才能竭尽全力教育小狐学会独立获得食物之道。
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猎豹捕捉到受伤的羚羊或斑马后,不是马上咬死,而是有意放它逃走,接着敦促尾随过来的小猎豹前去追赶猎物。小猎豹稍有怠慢,母豹会毫不留情地加以扑打、驱赶,直到它们明白母亲的用意,凶猛的母狮将猎物羚羊扑倒咬伤后,立即用吼叫声鼓动幼狮前来撕咬,并示范如何撕开羚羊肚皮,取食其中的内脏器官。道理很简单,如果幼狮闯不过这一关,将永远丧失生存的机会。
抖擞精神,奋力追赶受伤的猎物方才罢休。
够多够详细了吧。
跪求给个满意答案吧。

3. 动物界是否存在教育

不存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人类的教育有社会性、目的性,这与动物的本能教育有本质区别。人类教育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③存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关系。

(3)动物教育扩展阅读:

动物有学习,但是不存在教育,教育具有社会性,动物不具有社会性。从猿到人的转变是由于生产劳动,猿在劳动中逐渐形成以大脑和手为核心的主体机制。大脑可以思维,手可以操作,这就使人区别于一般动物而变成“高级动物。

4. 童话故事有五种动物有教育意义的

只找到了有四种动物的故事

小兔子“我知道”
有一天,雪下得很大。兔妈妈病了,她对小兔子说:“孩子,你自个儿出去找点吃的吧,当心碰上狼……”没等妈妈说完,小兔子就说:“我知道,我知道,当心碰上狼。”兔妈妈说:“你知道狼是什么样子?你听我说,狼的样子很可怕,小小的眼睛……”
还没等妈妈的话说完,小兔子就跳出洞去,跑走了。小兔子在森林里碰上了一个“徉徉”叫,长着胡子的怪东西,弯弯的角,还长了一双小眼睛。小兔子想起了妈妈的话,心想,这一定是狼了,吓得转身就逃。那怪东西没有去追小兔子,笑着说:“你这小兔子,连我山羊公公也不认识啦。”小兔子听妈妈说过,山羊公公可好了,这才松了一口气。山羊公公对小兔子说:“你自个儿出来,可要当心碰上狼,那狼拖着一条粗粗的尾巴……”
小兔子没等山羊公公说完话,就说:“我知道,我知道!”边说边跳着跑远了。小兔子正跑着,抬头一看,树枝上蹲着个小动物,小小的眼睛,粗粗的尾巴,小兔子害怕得叫了起来:“狼!狼!”那小动物听小兔子这么一喊,以为真的狼来了,吓得马上钻进树洞躲了起来。这一来,小兔子才知道那小动物不是狼。一会儿,小动物从树洞里钻出头来,对小兔子说:“我不是狼,我是小松鼠!你没见过狼吧,我告诉你,那狼嘛,尖尖的爪子,血红的嘴巴……”还没等小松鼠说完,小兔抢着说:“我知道,我知道!……”说着又跳着跑开了。
突然,大树后面窜出个东西来,长了一身灰灰的毛,样子挺难看,可是说话挺和气。小兔子望着他,心里有点害怕,他想会不会是狼呢?狼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他真后悔没把妈妈、老山羊和小松鼠告诉他的话听完,这时候,那东西便一步一步朝着他走过来了。“孩子!快跑!他是狼!”小兔子听出来了,是老兔奶奶的声音。这时他转身就没命地跑。小兔子跑着,跑着,跑不动了,眼看快给狼追上了,正在这时,老兔奶奶从树丛里奔了出来,在狼面前一闪,狼看见了兔奶奶,就丢下了小兔子,来追老兔奶奶了。小兔子钻进了树洞躲起来。老兔奶奶绕着一棵大树兜了几圈,突然钻进一个土洞里去了,狼只好拖着尾巴走开。天快黑了,老兔奶奶知道狼跑远了,才从土洞里出来,找到了小兔子,把他带回家去。兔妈妈向兔奶奶谢了又谢,回.头对小兔子说:“你出去了大半天,懂得点什么没有?”小兔子说:“我认识了山羊公公,小松鼠,还认识了狼这个大坏蛋。”“还有呢?” “还有就是我以后再也不老说‘我知道,我知道了。”

5. 动物界的教育和人类的教育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一、需求动力不一样: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它的产生与动物的生理需求直接相关,其内容也紧紧围绕生存本能;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相比,产生于社会延续与发展的需要,教育一开始就是一种为了社会的活动。

二、知识传递方式不一样:动物没有语言,不具备将个体经验积累起来向他人传递的能力,也就不可能通过“教育”使动物一代胜过一代;人类能够把各自不同的资源通过语言和其他的形式把个体的经验保存和积累起来,成为共同经验。人类教育传递的正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积累的类经验,不只是个体的直接经验。这些经验不是本能的产物,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三、教育的结果不一样:动物教育的结果是使其能适应环境,维持生命,并独立生存;人类教育不但使受教育者获得适应环境的经验,而且培养了人进一步改造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了人创造新经验的能力。这也是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5)动物教育扩展阅读

从行为学上说,动物哺育后代、传授技能往往是出于遗传和本能,大多是客观的生存环境造就。而人作为社会动物,其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赋予孩子社会属性,让其长大后能独立在社会上工作、生活,并进而获得人生的幸福。如今社会角色多种多样,每个孩子的特质又有所不同,所以教育追求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提高实践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地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

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6. 教育孩子,要学习动物吗

"教育孩子,要学习动物",其实这种思想是不可取的。一般从行为学上说,动物哺育后代、传授技能往往是出于遗传和本能,大多是客观的生存环境造就。而人作为社会动物,其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赋予孩子社会属性,让其长大后能独立在社会上工作、生活,并进而获得人生的幸福。
如今社会角色多种多样,每个孩子的特质又有所不同,所以教育追求因材施教,需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也许很多家长心里有这样一杆秤:如果说社会角色有凤凰、老鹰和家鸡,那孩子最好变成凤凰,最不济也应该是老鹰,家鸡就让别家的孩子当吧!但是,如果自己的孩子天生适合当家鸡,如果硬要学会飞行则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若顺其本心也许可能成为家鸡中最出色的一个,还附带“快乐、健康”等。因为人与人之间本身都是不可类比的,而更何况动物,故不可取。

7. 动物间的教育有那些

动物主要还是本能的模仿

8. 谁在《动物界的教育》中提出了教育生物起源论

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harls Letourneau,1831一1902)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他说:“动物尤其是略为高等的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他根据对各种动物生活的观察,认为在动世界里存在着如母隼教幼隼,母鸭带雏鸭,燕雀、欧棕鸟等各种禽类的示范与学习,兽类中的母熊教幼熊、雌象教幼象以及老兔教小兔等。他甚至说:“在脊椎动物中,人们已经可以确认存在着有意识的教育”,如小鸡、狗、猴等。利托尔诺由这些观察坚定地得出结论;“从观察得到的,互相有联系的许多事实已无可争辩地向我证实:兽类教育和人类教育在根本上有同样的基础,由人强加的人为的教育,可以动摇甚至改变动物的,被称为本能的倾向,并反复教它们具有一些新的倾向,为取得这一结果,通常只要让年幼动物反复地练习并恰当地利用奖励也就够了。

9. 人们用动物来教育人有哪些例子

长幼有序
讲秩序、守纪律是沙丁鱼的特点。沙丁鱼结群在大海里
遨游时,如果遇到狭窄的地方,总是幼鱼在上层,年老的鱼在下层,
依次前进。
一些动物对长者的尊重程度不亚于人类。猴子吃东西时总是让猴
王先吃,然后小猴们再分吃。其貌不扬的乌鸦却是鸟类中的大孝子。
老乌鸦孵完卵后眼昏体衰,卧床不起,小乌鸦就四处觅食给妈妈吃,
这就是俗话说的“乌鸦反哺”。非洲有一种羚羊,当不懂事的小羚羊
在长者面前躺下时,会很快被其他羚羊叫起来,长者站立,小字辈怎
能躺下?
患难与共
动物的团结互助精神也令我们钦佩。海豚为了不让生病
的同伴窒息,会齐心协力,把喘不过气的朋友顶出水面换气。非洲有
一种以蜜露为食的蚂蚁,采食归来后,如遇到挨饿的同类,就将蜜从
口中吐出与之分享。蜜蜂世界实行分工合作制度,蜂王、工蜂、雄蜂
各司其职,是敬岗爱业的楷模。
舍己为众
有些动物还具有牺牲自己保全集体的胸怀。当斑马群遭
到敌人袭击而又来不及逃跑时,一头老斑马会不顾一切地迎敌而上,
为保护同伴而献身。
见义勇为
动物还有见义勇为的行为。西双版纳有一种模样像乌鸦
的鸟,一旦发现某处山林着火,便会唤来成千上万只同伴,向火头吐
唾液,大火止住后,又不惜用自己的翅膀扑打残火。此外,海豚在海洋中常做救人导航的好事。
蜘蛛织网,当它结的网破了的时候,它仍会重新再来。告诉人们做事要锲而不舍,有毅力,有恒心!

10. 动物界有没有教育

动物界没有教育,只能说传授、本能。不能说教育。楼上就是瞎扯。别看

热点内容
末世化学家txt下载 发布:2025-10-20 05:02:05 浏览:397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20 04:03:06 浏览:298
推拿手法教学 发布:2025-10-20 01:15:51 浏览:398
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总结 发布:2025-10-19 23:57:12 浏览:68
舞狮鼓教学 发布:2025-10-19 16:17:31 浏览:669
杭州市教育局电话 发布:2025-10-19 09:21:50 浏览:285
中非历史关系 发布:2025-10-19 06:47:41 浏览:5
师德双八条 发布:2025-10-19 05:31:17 浏览:360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发布:2025-10-19 04:36:23 浏览:750
如何让网吧 发布:2025-10-19 01:49:35 浏览:735